精选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创意教案一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95198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创意教案一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选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创意教案一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选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创意教案一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创意教案一篇杞人忧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读懂故事。2.结合语境,分析人物。 3.转换视角,讨论寓意。【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读懂故事。【教学难点】分析人物,讨论寓意。【教学策略】一线串珠,层层推进。【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寓言这种文体。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寓言,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是寓言呢?这位同学说寓言就是一个小故事,这位同学说寓言是蕴含哲理的话。说的不错,寓言故事,就像一个魔法口袋,袋子虽然小,却能从中取出很多的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就有一本书列子,其中记载了许多寓言故事,杞人忧天就是其中的一篇,请同学们在课下注释中画出重点的知识。二、抓住“忧”字,理清情节,读懂杞人故事。1. 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然后小组合作翻译课文,读懂大意。有不确定的字词和不懂的句子吗?好,同学们已经翻译了课文,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检查一下大家的成果。2. 按照“为何而忧忧成何状谁来解忧何以解忧是否解忧”的顺序,寻找对应原句,串讲课文。(1)品读“何忧”请大家用原文回答我,为何而忧天地崩坠,忧成何状废寝食者,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杞人有必要这么担忧吗?我们来看他的两句话,听老师读,你能听出什么不同的心理?(一遍慢速,一遍快速)可以听出他非常焦急,为什么呢?因为害怕。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个杞人是真的非常忧虑,非常害怕。大家试读一下,读出这种焦虑恐惧之意。好,同学们,假如现在请你来开导一下这个人,你打算怎么劝他?这位同学说,我们学过的自然知识知道,天是没有穷尽的,所以不会塌下,日月星辰相对稳定,地是一个整体,不会随意崩塌,那位同学说,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地震带和地壳运动规律,所以没必要担忧,还有同学开玩笑说,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顶着呢。所以,杞人的忧虑有没有必要?没有,所以杞人的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可笑的)那么教大家一个成语“庸人自扰”(二)品读“解忧”同学们博学多才,阅读广泛,可惜我们没有时光机器,不能穿越回过去告诉他,还好当时有一个好心人,去劝慰他,跟同学们的解释相比,他也许不是那么正确,但这个人只说了3句话,就让杞人释然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谁来解忧忧彼之所忧者,也可以说是晓之者,何以解忧晓之者只用了三句话就解开了杞人的心结,他是怎么做到的?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范读,同样是问句,和杞人的问句有什么不同吗?这个人非常淡然,显得胸有成竹。思考,他和杞人同处一个时代,为什么他一点也不担忧?因为他知识比较丰富,因为他善动脑筋,善于观察,看事物比较透彻。可见,拥有丰富的知识,就不会因无知而恐惧,为没有必要的事担忧了。同学们,如果你也遇到了不理解的事,怎么办呢?遇到不理解的事,首先要观察,动脑经思考,或者去问问他人,搞搞清楚,只做无畏的担忧,而不去行动是没有任何用的。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讽刺的是那种为不必要的担忧徒增烦恼的庸人。三、创读“忧”字,研讨问题,赋予新的寓意。同学们,虽然如此,但也有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当今,防患未然的“深忧远虑”有没有必要呢?请看杞人忧天新篇,尝试寄寓新的寓意。杞人看见这几天的雾霾天气,他又开始担忧了,这白茫茫一片,驾车司机看不见怎么办?飞机飞不了怎么办?自己和家人吸入这样的空气得病怎么办?杞人又开始坐卧不安、茶饭不思了,请同学们当一回晓之者思考:杞的忧虑有没有必要?杞人的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它的忧虑? 五、齐读课文,小结“忧”字,强调学习态度。同学们,寓言是一座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也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多走几遍,我们既可以看见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六、延伸阅读,推荐书目。1. 出自列子的其它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2.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杞人忧天列子讽刺不必要的担忧杞人 忧 提倡深忧远虑,敢于问“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