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药学综合大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42019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工业药学综合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工业药学综合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工业药学综合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药学综合考试大纲一、适用的招生专业药学专业。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第一部分 生物化学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考察学生利用生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掌握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糖、脂类及核酸等)的结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掌握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信息传递及代谢调节。掌握酶的结构和主要概念。(3)掌握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4)理解重组DNA技术及最新进展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一)蛋白质化学掌握氨基酸两性解离和等电点,了解氨基酸化学性质,掌握肽、肽键和肽平面,掌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掌握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的实质和常见分离纯化方法及原理。(二)核酸的化学掌握核酸的组成成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掌握RNA的主要类型,理解主要类型的RNA结构和功能的主要特点,理解核酸的各种性质。(三)酶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了解酶的分类和命名,理解酶的化学本质。掌握全酶、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等概念,理解酶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掌握酶原的激活、同工酶和别构酶等概念,理解酶的作用机制,了解如何测定酶促反应速度及影响因素,掌握米氏方程式和米式常数。了解酶抑制剂的作用。(四)维生素和辅酶掌握常见的一些维生素的名称、别名。理解维生素和辅酶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理解维生素在体内的作用。(五)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掌握呼吸链中各组分的排列顺序及其作用;掌握ATP的作用以及ATP的生成类型,理解呼吸链中ATP的合成部位,并了解电子传递体抑制剂;理解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了解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化学渗透学说的要点。(六)糖代谢了解单糖、双糖、多糖的概念,理解葡萄糖的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了解多糖的酶促降解。理解糖酵解、糖的有氧分解的概念、总反应式,了解葡萄糖有氧氧化产生(和消耗)ATP的各步骤以及如何计算ATP的净生成量。掌握三羧酸循环的概念、生理学意义。理解糖酵解反应和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反应和关键酶。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作用。(七)脂类的代谢了解脂肪的结构式、脂类的酶促水解、甘油的氧化,掌握脂肪酸的氧化,掌握肉毒碱的作用,了解脂肪酸的氧化作用过程中产生(和消耗)ATP的各步骤以及如何计算ATP的净生成量。掌握酮体的概念和特点,了解肝不能利用酮体的原因。了解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过程和总方程式。(八)氨基酸代谢了解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掌握氨基酸脱氨基主要方式。掌握谷氨酸脱氢酶、转氨酶及辅酶,掌握尿素合成的部位及过程和氨基的供体。(九)核酸的生物合成理解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方法,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的概念,了解复制叉和DNA复制的方向,掌握DNA半不连续复制的概念,理解与DNA复制相关的DNA聚合酶、连接酶,理解DNA复制的分子机制并掌握其特点。了解反转录作用、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PCR技术和分子杂交的原理。(十)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掌握遗传密码的概念及特点,了解核糖体大小亚基的组成,理解核糖体及转运RNA的功能,了解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肽链延长的步骤。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差异点。(十一)基因表达调控与DNA重组技术 理解操纵子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如启动子、结构基因和阻遏蛋白等。掌握DNA重组技术的原理。(十一)最新进展 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引人瞩目的最新进展。三、参考教材1. 张洪渊主编, 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2. 王镜岩主编, 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部分 物理化学一、考试的主要内容(一)物质的pVT性质1.1引言1.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及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外推法求气体常数R。1.3道尔顿定律及阿玛格定律1.4 真实气体的液化与临界状态1.5范德华方程根据真实气体的pVT性质与理想气体的偏差,用压力修正和体积对导范德华状态方程。介绍真实气体的液化(C02的p-V图)、临界现象、临界参数,超临界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6对应状态原理及对比参数、对应状态原理。1.7压缩因子图用压缩因子图进行普遍化计算及在化学工程上的应用。(二)热力学第一定律2.1引言2.2基本概念及术语系统、环境、性质、状态、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途径。2.3热力学第一定律功、热、热力学能(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热、恒压热、焓。2.4.可逆过程体积功的计算可逆过程.恒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的计算。2.5热容平均热容、真热容。定压摩尔热容、定容摩尔热容。Cp,m与Cv,m的关系。2.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理想气体的热容差,理想气体的恒温、恒压、恒容与绝热过程。2.7相变焓2.8溶解熔与稀释焓2.9标准摩尔反应焓反应进度,标准态,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及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2.10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实际气体的热性能与焓焦耳-汤姆生效应、节流系数。(三)热力学第二定律3.1引言3.2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卡诺循环及卡诺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增原理及熵判据。3.3熵变计算简单p.V.T变化过程的熵变。可逆相变与不可逆相变,相变过程的熵变。3.4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标准熵。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3.5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的定义,恒温恒容过程与恒温恒压过程方向的判据,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变化的计算。3.6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证明热力学等式的一般方法。3.7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举例克拉佩龙方程和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4.1引言4.2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4.3偏摩尔量与化学势偏摩尔体积及其它偏摩尔量.吉布斯-杜亥姆方程。化学势,理想气体化学势,真实气体的化学势。4.4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4.5理想稀溶液溶剂、溶质的化学势。分配定律。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4.6逸度与逸度系数逸度及逸度系数概念、计算及普遍化逸度系数图,路易斯-兰德尔逸度规则。4.7真实液态混合物的化学势4.8真实稀溶液的化学势4.9活度及活度系数真实液态混合物,真实溶液中各组分的活度及活度系数,标准态。(五)化学平衡5.1 引言5.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化,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标准平衡常数的导出,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5.3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的性质,Ky、Kp、Kcy、Ky、Kn的关系,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5.4有纯态凝聚相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示式,分解压力与分解温度。5.5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fGmy、rGmy的计算。5.6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范特霍夫方程,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的求算。5.7其它因素(浓度、压力、惰性组分)对平衡的影响5.8同时平衡5.9真实气体的化学平衡5.10混合物及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六)相平衡6.1引言6.2相律相、组分数、自由度数,相律的推导。6.3单组分系统相平衡水的相图。6.4两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理想液态混合物的p-X图、T-X图,杠杆规则。真实液态混合物的p-X图、T-X图,恒沸混合物,精馏原理。6.5两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气-液平衡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溶解度图。部分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T-X图)。6.6两组分液态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T-X图,p-T图,水蒸汽蒸馏6.7两组分系统的液一固平衡两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生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相图,水盐系统相图)。生成化合物(稳定、不稳定)的凝聚系统相图。两组分固态互溶(完全互溶、部分互溶)系统的相图。热分析法及步冷曲线、溶解度法,。(七)电化学原理7.1引言7.2电解质溶液导电机理及导电能力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法拉弟定律。7.3离子的迁移现象、迁移数、迁移数的实验测定(希托夫法)。7.4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影响电导的因素。7.5离子独立运动定律。7.6电迁移率。7.6电导的实验测定及应用(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电导滴定)。7.6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7.9德拜-休格尔极限公式。7.10原电池的电动势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产生,原电池的电动势。7.11可逆电极与可逆电池电池的充电与放电,可逆电池的条件。第一、二类电极、氧化-还原电极。7.12原电池热力学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rGm, rHm,rSm之间的关系。能斯特方程7.13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参比电极,电极电势及其计算。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的关系.电极反应的rGm。7.14浓差电池电极浓差电池与电解质浓差电池。液体接界电势的产生及计算。盐桥的作用.7.15电池设计将反应设计成电池的一般方法。7.16极化作用分解电压、极化与超电势、极化曲线、析出电势。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八)化学动力学原理8.1引言8.2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实验测定。8.3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微分式)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反应分子数。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反应级数。速率常数。8.4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的积分式零级、一级、二级及n级反应的特点.半衰期。8.5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微分方法,积分法,半衰期法。8.6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公式,活化能。8.7复杂反应对行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链反应的反应机理及速率方程。复杂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8.8链反应链反应机理,直链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链反应与爆炸8.9反应速度理论气相双分子简单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8.10溶液中的反应8.11光化学,光化反应的基本定律,量子效率,光化反应的机理与速率方程。8.12催化反应催化作用的通性:催化剂的作用、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反应的一般机理。均相催化反应:酸碱催化、络合催化、酶化学。气-固相催化反应:催化剂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步骤,气-固相表面反应控制步骤催化反应动力学。(九)表面现象9.1引言9.2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9.3润湿现象接触角,杨氏(Yong)方程,润湿与辅展。9.4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饱和蒸汽压,拉普拉斯(Laplace)方程,开尔文(Kelvin)方程和毛细现象9.5亚稳状态和新相的生成过饱和蒸气、过热液体、过冷液体、过饱和溶液。9.6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等温吸附,弗仑德利希经验式。兰格谬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兰格谬尔吸附等温式BET吸附公式及固体表面积的测定。9.7液体表面吸附作用吉布斯吸附公式,表面活性物质。(十) 胶体化学10.1引言10.2胶体及分散物系概述分散物系的基本性质与分类。10.3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雷利公式。10.4胶体的动力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10.5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电渗现象双电层结构,沉降电势,流动电势。胶团结构。10.6憎液溶胶的稳定和聚沉胶粒带电的稳定作用,憎液溶胶的聚沉,聚沉值。二、参考教材1.物理化学王正烈等,天津大学,上、下册,第五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09 2.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张丽丹等. 第一版.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113.物理化学例题与习题北京化工大学编, 第一版,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006第三部分 有机化学一、理论考试主要内容(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 1-1 库仑力、离子键、共价健和八电子规则1-2 路易斯结构式和共振式 1-3 原子轨道的量子描述 1-4 分子轨道与共价键1-5 杂化轨道理论1-6 有机分子的结构与分子式(二) 烷烃和环烷烃2-1 直链、支链和环烷烃的结构2-2 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2-3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4 燃烧热与环烷烃的环张力2-5 围绕单键旋转所产生的构象及其势能图2-6 乙烷和取代乙烷的构象:纽曼投影式2-7 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2-8 构象转化和简单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2-9 酸碱理论的发展史 (三) 自由基卤代反应制备卤代烃3-1 自由基与烷烃中的键能3-2 烷基自由基的结构:超共轭作用3-3 石油裂解3-4 甲烷的卤代反应:自由基链式反应3-5 高级烷烃的卤代反应:反应活性与选择性3-6 氟氯烷与同温层的臭氧空洞(四) 立体化学4-1 手性分子与光学活性4-2 绝对构型: R-S 顺序规则4-3 菲舍尔投影式4-4 多手性中心分子和非对映立体异构体4-5 内消旋化合物和不含手性中心的手性分子4-6 化学反应中的立体化学4-7 对映异构体的拆分(五) 卤代烃的反应5-1 卤代烃的命名5-2 卤代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5-3 卤代烃的双分子亲核取代(SN2)反应5-4 卤代烃的单分子取代反应(SN1)和单分子消除(E1)反应5-5 卤代烃的双分子消除(E2)反应和共轭碱消除(E1cb)反应5-6 卤代烃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六) 醇6-1 醇的命名6-2 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6-3 醇的酸性和碱性6-4 醇的工业制备方法6-5 从卤代烃制醇6-6 从醛和酮制备醇:羟基与醛和酮的氧化-还原关系6-7 利用格式试剂和锂试剂合成醇6-8 醇与强碱的反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烷氧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6-9 醇与强酸的反应:烷基氧鎓离子在醇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中的作用6-10 碳正离子的重排反应6-11 醇的有机酯和无机酯的制备和应用(七) 醚7-1 醚的命名与物理性质7-2 威廉姆森法制备醚7-3 醇缩合法制备醚7-4 醚的反应7-5 从2-氯醇制备环氧化合物7-6 环氧的酸式开环和碱式开环反应(八)烯烃8-1 烯烃的命名8-2 烯烃双键的结构和p键8-3 烯烃的物理性质8-4 烯烃与不饱和度8-5 烯烃的稳定性与氢化热8-6 卤代烃消除制备烯烃8-7 醇脱水制备烯烃8-8 C=C双键加氢反应的热力学8-9 烯烃的催化氢化反应8-10 卤代烃对C=C双键亲电加成反应8-11 烯烃水合制备醇8-12 卤素对C=C双键的反式加成8-13 C=C双键的羟基化汞化-硼氢化还原反应8-14 C=C双键的硼氢化-氧化反应8-15 C=C双键的过氧酸环氧化反应8-16 C=C双键顺式氧化制备邻二醇8-17 C=C双键的臭氧化-还原反应8-18 烯烃的齐聚和聚合反应(九)炔烃9-1 炔烃的命名9-2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9-3 炔烃的核磁和红外光谱9-4 CC三键的稳定性9-5 邻二卤代烃双消除制备炔烃 9-6 从端炔烃制备炔烃9-7 炔烃的还原9-8 对CC三键的马氏加成9-9 对CC三键的反马氏加成9-10 烯基氯和铜锂试剂(十)非芳香性的离域共轭体系10-1 烯丙基自由基、正离子和负离子:p-p共轭作用10-2 烯丙位的自由基卤代反应10-3 烯丙基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控制作用10-4 烯丙基金属有机试剂的制备与应用10-5 共轭二烯化合物10-6 对共轭二烯的亲电进攻 10-7 多于两个p键的离域共轭体系 10-8 Diels-Alder反应10-9 电环化反应 10-10 共轭二烯聚合制橡胶(十一)芳香化合物11-1 芳香化合物的命名11-2 苯环的结构及其芳香性11-3 苯环的核磁、红外和紫外光谱11-4 稠环芳香化合物11-5 休克尔规则和带电荷的芳香化合物11-6 苯环的亲电卤代反应11-7 苯环的硝化和磺化反应 11-8 付-克烷基化反应和付-克酰基化反应11-9 苯上取代基对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诱导与共轭作用 11-10 多取代苯亲电取代反应的选择性11-11 稠环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11-12 苄位的氧化与还原11-13 苯酚的命名与性质11-14 苯酚的合成:亲核芳香取代反应11-15 苯酚的反应11-16 克来森重排和可普重排11-17 苯酚的氧化成醌11-18 重氮盐的合成与桑德迈尔反应11-19 重氮盐对苯环的亲电进攻:重氮偶合反应(十二)醛和酮12-1 醛和酮的命名12-2 醛和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其NMR、IR和UV光谱12-3 醛和酮的制备方法12-4 醛和酮的水合反应12-5 半缩醛(酮)和缩醛(酮)12-6 缩醛(酮)对羰基的保护作用12-7 氨和胺对醛(酮)羰基的加成12-8 HCN对醛(酮)羰基的加成12-9 叶立德与维提希反应12-10 拜耳-维利格氧化反应12-11 吐仑试剂和菲林试剂12-12 醛和酮的酸性:烯醇和烯酮12-13 酮式与烯醇式的平衡12-14 醛(酮)a-位的卤化反应12-15 醛(酮)a-位的烷基化反应12-16羟醛缩合反应12-17 交叉的羟醛缩合反应12-18 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反应12-19 a,b-不饱和醛、酮的制备12-20 对a,b-不饱和醛、酮的1,2加成和1,4共轭加成反应12-21 迈克尔加成反应与罗宾逊关环反应(十三) 羧酸及其衍生物13-1 羧酸的命名13-2 羧酸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3-3 羧酸的NMR和IR光谱13-4 羧酸的酸性和碱性13-5 羧酸的工业合成方法13-6 羧酸的实验室合成方法13-7 羧基碳上的反应:加成-消除机理13-8 羧酸衍生物酰氯、酸酐、酯、酰胺的制备13-9 Hell-Volhard-Zelinsky 反应制备a-卤代羧酸13-10 酰氯、酸酐、酯和酰胺的相对反应活性、结构和光谱13-11 酰氯、酸酐、酯和酰胺的化学13-12 霍夫曼降低反应13-13 克来森缩合反应和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15-14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5-15 酰基负离子等价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十四) 胺14-1 胺的命名14-2 胺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4-3 胺基的光谱14-4 胺的酸性和碱性14-5 氨烷基化制备胺14-6 还原胺化反应用于胺的合成14-7 从酰胺合成胺14-8 季铵盐的消除:霍夫曼降解反应14-9 曼尼希反应:从三个有机片段合成胺14-10 胺的亚硝化反应:亚硝胺和重氮盐14-11 重氮甲烷、卡宾和环丙烷的合成14-12 胺在工业中的应用(十五)碳水化合物化学15-1 碳水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5-2 糖的环式构型15-3 简单糖的异头物: 葡萄糖的变旋现象15-4 糖氧化成糖酸15-5 糖的高碘酸氧化反应15-6 还原糖成糖醇 15-7 糖羰基与胺和肼的缩合反应15-8 糖的酯、醚和糖苷衍生物15-9 糖的逐步升级与降解 15-10 醛糖相对构型的确定15-11 自然界中的二糖与多糖(十六)杂环化合物16-1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16-2 非芳香的杂环化合物16-3 芳香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16-4 吡啶的结构、合成和反应16-5 喹啉与异喹啉的结构、合成和反应(十七)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17-1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7-2 氨基酸的合成17-3 旋光纯的氨基酸的合成17-4 多肽与蛋白质17-5 多肽的测序17-6 多肽的合成17-7 Merrifield多肽固相合成17-8 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7-9 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7-10 聚合酶链反应与DNA鉴定(十八)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质谱18-1 核磁共振原理18-2 核磁共振氢谱18-3 氢的化学位移18-4 化学等价核和磁等价核18-5 1H NMR中的积分18-6 相邻氢的互相影响:自旋-自旋裂分与偶合常数18-7 核磁共振碳谱18-8 红外光谱的原理和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18-9 紫外光谱的原理和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18-10 质谱的原理和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二、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普通蒸馏了解普通蒸馏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掌握普通蒸馏的仪器选择和操作过程;学会一些基本操作,如:仪器的选择、安装、拆卸等实验二重结晶了解常用固体有机物的精制方法;掌握重结晶法精制固体有机物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结晶的操作过程,包括溶剂的选择、热饱和溶液的配制、脱色及减压过滤等操作;掌握用水、有机溶剂重结晶有机物的操作方法实验三沸点和熔点的测定了解沸点和熔点的概念、测定方法以及测定沸点和熔点的意义;学会用提勒管测定液体的沸点和固体的熔点;学会用熔点测定仪测定固体的熔点实验四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物中乙醇的含量、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了解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会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学会用色谱工作站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了解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会红外光谱仪的操作规程;掌握红外光谱分析中各种制样的方法;了解通过查阅文献用红外光谱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方法实验五环己烯的制备及定性鉴定了解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了解在酸催化下醇分子内脱水制备烯烃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并掌握分馏柱的使用原理及应用范围;初步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应用范围和保养方法;掌握液体有机物干燥方法以及干燥剂的选择原则实验六1-溴丁烷的合成及结构鉴定了解卤代烃的制备方法;了解醇与溴化钠-硫酸反应制备溴代烷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磁力搅拌、回流、气体吸收装置等的应用和操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反应中的现象变化、详细记录并加以解释实验七己二酸的合成及结构鉴定了解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方法和操作;掌握固体有机物的精制方法;掌握在合成过程中有害气体的吸收方法实验八乙醚的制备及含量测定了解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了解由乙醇制乙醚的主反应和副反应;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及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掌握低沸点、易燃有机化合物的蒸馏操作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基本操作实验九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合成及结构分析了解相转移催化由二氯碳烯与环己烯反应制备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方法和原理;熟练使用机械搅拌操作实验十肉桂酸的制备及结构鉴定了解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初步学会减压蒸馏仪器安装及操作;了解Perkin反应制备芳基取代的,不饱和酸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及应用,初步学会水蒸气蒸馏的仪器安装和操作;初步学会无水条件下的实验操作实验十一乙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和含量测定了解羧酸酯常用的制备方法;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进一步掌握红外光谱仪的使用;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实验十二苯亚甲基丙酮的合成及结构鉴定通过实验了解克莱森施密特反应制备芳香族,不饱和醛酮的方法;掌握电动搅拌、减压蒸馏等操作;掌握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实验十三2-甲基-2-己醇的合成及结构鉴定掌握格利雅试剂的制备及无水操作技术;了解格利雅(Grignard)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了解无水乙醚的制备方法;了解丙酮的精制方法三、参考教材理论部分参考书:1、 鲁崇贤, 杜红光 主编. 有机化学 (第一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2、 袁履冰 主编. 有机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 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 有机化学 (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4、美福尔哈特(Vollhardt, K.P.),美肖尔(Schore,N.E.)著;戴立信,席振峰,王梅祥 等译. 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实验部分参考书:柯以侃 主编. 大学化学实验 (第一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第四部分 分析化学一、 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掌握定量分析对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了解定量分析过程,学会滴定分析的计算。(2)掌握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学会测定方法的选择以提高分析的准确度,熟练掌握有效数字的表示及其运算规则。(3)掌握酸碱平衡理论,熟练地通过质子条件计算各种溶液的pH值,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学会终点误差的计算。(4)掌握络合滴定基本原理,学会副反应系数的计算方法及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熟悉络合滴定在实际中的应用。(5)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程度及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熟练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了解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6)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基本理论,了解三种银量法的反应条件及应用。(7)掌握沉淀溶解度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沉淀的形成过程及沉淀纯度的影响因素,学会不同沉淀的条件和应用。二、考试的主要内容(一)定量分析概论定量分析法概述。(二)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随机误差的分布;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测定方法的选择与测定准确度的提高;有效数字确定。(三)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酸度对弱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酸碱溶液的H+浓度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终点误差。(四)络合滴定法概述;络合平衡;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五)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六)沉淀滴定法滴定曲线;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七)重量分析法概述;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沉淀的形成;沉淀的纯度;沉淀的条件和称量形的获得。三、参考教材彭崇慧主编,分析化学-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