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教师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7934977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教师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 第一节 日本一、识图(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四大岛屿: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海洋:I日本海、J太平洋、K濑户内海。邻国:L韩国、M中国、N俄罗斯。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坂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首都:E东京。山峰:G富士山。海港:P神户、F横滨。渔场:R北海道渔场。二、自然环境:(1)组成:由北海道岛(A)、本州岛(B)、四国岛(C)、九州岛(D)四个大岛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3/4。平原狭小,是一个多山的岛国。(3)地形区: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最高峰:富士山。(4)气候: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有明显的海洋性)(夏秋季节在太平洋沿岸多台风。)(5)多火山地震:处在亚欧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6)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三、经济发展:(1)发展经济的条件:A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岛国,多优良港湾(神户P、横滨F,其中横滨是日本最大的海港)。B不利条件: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2)世界上最大的原料和燃料进口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大,为“外向型”经济。(3)最大的贸易伙伴为美国,其次是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原因:日本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产品要大量出口(5)五大工业区:京滨(东京、横滨)、名古屋、阪神(大阪神户)、濑户内海、北九州。(6)渔业: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日本海洋捕捞量居世界首位。(7)农业:日本农业发达,农业机械注重小型化。四、人文环境:(1)文化: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近代以后日本文化受欧洲影响;二战以后,日本文化受美国影响。(2)民族:日本民族单一,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国花是 樱花 。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 第二节 美国一、识图(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濒临的海洋:C太平洋、D大西洋、E墨西哥湾。邻国:B加拿大、A墨西哥。主要山脉:H落基山脉、I阿巴拉契亚山脉。海外州:a阿拉斯加、b夏威夷。河流:F密西西比河。湖泊:G密歇根湖。城市:M芝加哥、N纽约、L洛杉矶、K旧金山、O休斯敦、J华盛顿、P底特律。二、自然环境:(1)组成:美国的全称美利坚合众国,本土48个州,两个海外州北美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属于大洋洲 北回归线穿过)。(2)位置: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4)地形区:东部山地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平原区(中部平原);西部高原、高山区(落基山脉)。(5)河湖: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北美第一大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三、经济:(1)地位: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首位(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的1/4;美国还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军事大国,也是科技大国)。(2)美国的工业:东北部工业区: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便利的水运条件;煤铁资源丰富) 纽约:最大城市和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三大工业区:主要城市: 芝加哥: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华盛顿: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底特律:全国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有“汽车城”之称。南部工业区:南部墨西哥湾沿岸,休斯敦是美国南部最大的城市和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又是美国航天中心所在地。 西部工业区: 洛杉矶是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和石油加工中心,也是美国的影视中心(电影名城“好莱坞”在此)和迪斯尼乐园的故乡。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是美国西部最大的港口,也是华人在美国最大聚居地圣克拉拉谷地(旧金山的东南部)是世界最大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被称为“硅谷”。高新技术产业:90年代前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建筑业、钢铁业;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头号支柱产业;当今,微软、IBM和英特尔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三巨头。(3)农业与特点:美国的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2,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业两大特点:实现了地区生产专业化和生产过程和各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农业带:A乳畜带、B玉米带、C小麦带、D棉花带、E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农业带分布的影响因素:乳畜带五大湖及东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牧草生长;靠近消费地区)四、人文环境:(1)人口:11个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之一,居民大部分为欧洲移民的后裔。(2)人种:白人为主体,有色人种有:黑人、黄色人种(印第安人),通用语言为英语;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民族都很复杂的移民国家,有“人种博物馆”的称号。土著人是印第安人。(3)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4)美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被誉为文化“大熔炉”。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一、识图(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 临国A:新西兰。 纬线B:南回归线。 岛屿C:塔斯马尼亚岛 首都D:堪培拉。 城市E:悉尼、F:墨尔本。山脉K:大分水岭。 河流G: 墨累河。 大洋H: 太平洋、I:印度洋。 盆地J: 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二、自然环境:(1)位置:位于南半球,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2)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3)地位: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4)地形:东部:山地为主,大分水岭南北纵贯(东北部有大堡礁,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中部:平原为主,平原北部为大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西部:高原为主,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一半,绝大部分地区属于草原和沙漠,有世界上最大的独石山艾尔斯山。(5)气候:以草原沙漠气候为主,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东部:大分水岭东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大分水岭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中、西部: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 南部:地中海气候。(6)河流: 墨累河 ,注入印度洋。三、资源与经济发展:(1)珍稀动物:袋鼠、树袋熊(考拉)、鸸鹋(r,mio)、鸭嘴兽(卵生哺乳动物)-澳大利亚大陆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其国徽上两种特有的动物是-袋鼠和鸸鹋。(2)原因:澳大利亚的动物呈现出 古老性 和 独立性 的特点,原因是大陆位置长期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的肉食动物,动物演化慢。(3)矿产:铁矿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主要出口到 日本 等国家,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4)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羊肉产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美利奴羊著称;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5)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国家,目前,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6)主要城市:堪培拉:首都,有“花园城市”的称号,全国的政治中心。悉尼: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市内有世界闻名的建筑悉尼歌剧院。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四、人文环境:(1)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地区 ,东北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及西部人口稀少。(2)人口与语言:地广人稀的国家,多为英国移民的后裔,土著人是毛利人,通用英语。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 第四节 巴西一、识图(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两大地形区:A巴西高原、B亚马孙平原。濒临的海洋:C大西洋。河流:H亚马孙河。纬线:I南回归线、J赤道。水电站:D伊泰普水电站。主要城市:E巴西利亚、F圣保罗、G里约热内卢。二、自然环境:(1)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绝大部分位于热带(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东临大西洋(2)地位:南美洲面积最大(居世界第五位)、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3)地形: 南部: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北部: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4)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有“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的美誉,有拉美特有的动物美洲豹、树懒(ln)等,全世界都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自然资源是:热带雨林 。)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二。三、经济发展:(1)农业:巴西盛产咖啡、甘蔗、天然橡胶等,是世界主要的咖啡生产国。(2)矿产:铁矿,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缺乏。(3)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重要的工业中心。(4)服务业、工业和农牧业是巴西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实力在南美洲国家中居首位。(5)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四、人文环境:(1)城市:圣 保 罗: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里约热内卢:全国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海港,也是最大的旅游中心。(旧都)巴西利亚: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人口和人种:上1亿,白种人为主,其次是混血人种,土著人为印第安人(3)语言:葡萄牙语。(4)人口分布:90%的人口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广大的内陆高原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稀少。(5)特色文化:狂欢节与桑巴舞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国家 第五节 俄罗斯一、识图(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1)位置:A太平洋、B北冰洋、C波罗的海、D黑海、G北极圈。(2)邻国:a日本、b中国、c蒙古、d哈萨克斯坦。(3)河湖:E里海、F贝加尔湖、L伏尔加河、M鄂毕河、N叶尼塞、P勒拿河(4)港口:I圣彼得堡、R摩尔曼斯克、S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5)地形区:1东欧平原、2西西伯利亚平原、3中西伯利亚高原、4东西伯利亚山地(6)工业区:I圣彼得堡工业区、H莫斯科工业区、J乌拉尔工业区、K新西伯利亚工业区(7)资源:T库尔斯克的铁、W库兹巴斯的煤、Y秋明油田、Z第二巴库石油二、自然环境:(1)位置:跨亚、欧两大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2)面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欧洲部分,所以它是一个欧洲国家)。(3)地形地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4)地形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5)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6)河湖: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最终注入里海,被俄罗斯人誉为的“母亲河伏尔加”。 鄂毕河:中国境内为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勒拿河:高原与山地的分界线;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三、经济发展:(1)资源: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2)农业:耕地面积广,产量不稳定,粮食要大量进口(气候条件:热量不足),主要农作物:小麦、黑麦、玉米、亚麻、甜菜、向日葵等,主要集中在北纬60度以南的东欧平原地区。(3)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民用工业落后(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尤为突出)(4)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位于亚洲)(5)交通:长途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铁路有:西伯利亚大铁路(有“欧亚大陆桥”之称)。(6)主要港口:圣彼得堡港(波罗的海沿岸);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太平洋沿岸);摩尔曼斯克港(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原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7)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综合性交通枢纽,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圣彼得堡: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最重要海港城市,是俄罗斯通往欧洲乃至世界的重要门户。四、人文环境:人口与民族:人口上1亿,俄罗斯族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