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上传人:雅*** 文档编号:79331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班现有学生 39 人,其中男 21 人,女 18 人。经过 5 年的努力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一定的认识 , 集体主义观念在逐步加强。六年级了,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面临升初中的压力,所以班级中涌现了一小部分能在学习上下苦功夫的孩子,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在行为习惯上都成为同学的好榜样,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学习积极性慢慢提高,最令人头疼的是:还有一些同学作业经常不完成,经常迟到、拒交作业,上课习惯糟糕等等。如何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有进步?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接下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要因材施教,尽量从毕业班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二、教材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 ? 习作”、“回顾 ? 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各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 ? 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 ? 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三、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 120 个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2.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 ) 阅读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3.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5. 利用图书室、远程教育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 ) 习作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 个人 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2.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3.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4.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 ) 口语交际1.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2. 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 ) 综合性学习1. 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 总结 。2.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 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四、教学重点1. 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3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6 、能够珍视自己的 个人 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7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8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五、教学难点1 、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 、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3 、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4 、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5 、让学生学写活动 总结 。六、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1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2 、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 120 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3 、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4 、口语交际教学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5 、习作教学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6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七、优等生的提高、学困生的优化措施1 、对优等生的要求要高于班级平均要求。2 、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采取特殊手段,使他们各方面的才能能够更加精进。3 、优等生起带头、示范作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课堂中能够帮助学困生,以使大家能够共同进步。4 、努力寻找优等生各方面的不足,因材施教,加强训练强度,以求他们能够在各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学困生的优化措施:1 、针对本班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形式,请优等生来帮助学困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2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多说几遍;并在课后对后进生的作业等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和解答。3 、课堂时间里给予适当的机会,请后进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其他同学要给予鼓励,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时间和场地。八、教学进度表教 学 进 度 表学 期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 安 排备 注19.01-9.05新生报名领书等一系列开学工作 1. 山中访友 胜利日( 9.03-9.05 )29.06-9.122. 山雨 3. 草虫的村落9.06 补课39.13-9.194. 索溪峪的“野” 口语交际一 回顾拓展一49.20-9.265. 詹天佑 6. 怀念母亲 7. 彩色的翅膀中秋节( 9.26-9.27 )59.27-10.038. 中华少年 X|k |B | 1 . c|O |m国庆节( 10.01-10.07 )610.04-10.10口语交际二 回顾拓展二710.11-10.179. 穷人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11. 唯一的听众810.18-10.2412. 用心灵去倾听 口语交际三 回顾拓展三910.25-11.3013. 只有一个地球 14. 大瀑布的葬礼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011.01-11.0716. 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四 回顾拓展四1111.08-11.14期中复习,考试1211.15-11.2117. 少年闰土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 一面1311.22-11.2820. 有的人 口语交际五 回顾拓展五1411.29-12.05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1512.06-12.12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与诗同行1612.13-12.1921. 老人与海鸥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23. 最后一头战象1712.20-12.2624. 金色的脚印 新 课 网 口语交际七 回顾拓展七1812.27-1.0225. 伯牙绝弦元旦( 1.01-1.03 )191.03-1.0926. 月光曲 27. 蒙娜丽莎之约 28. 我的舞台201.10-1.16口语交际八 回顾拓展八211.17-1.23复习221.24-1.30复习,期末考试及阅卷分析等一系列结束工作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