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教师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7931836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教师版)第一节 北京一、北京的自然环境:(1)位置:华北平原的北部;(40N,116E)。(位于北、东半球,北温带,中纬度地区)。(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二、北京的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三、北京的发展变化:(1)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占主体(农业为第一产业,工业为第二产业,农业和工业以外的为第三产业)。(2)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四、北京经济发展:(1)优势: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硅谷”:中关村)。(2)问题:能源、资源短缺。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问题。(3)解决措施:大力发展耗能、耗水少,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古建筑加强保护和修缮。五、特色文化:(1)特色食品:北京烤鸭。(2)剧种:京剧。(3)世界遗产:故宫-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颐和园-中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园林。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 第二节 台湾一、识图(在图中指出下列的地理事物):城市与港口:A 基隆、D 台北、E 高雄海洋、海峡:B 太平洋、C 台湾海峡山脉:台湾山脉( 最高峰:G 玉山)湖泊:P日月潭河流:H 浊水溪岛屿:I 澎湖列岛、J钓鱼岛纬线:K北回归线港口:L厦门,M福州雨极:Q火烧寮二、台湾的自然环境:(1)组成: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组成。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2)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北临东海(台湾海峡属东海,多台风)。 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属于热带、亚热带)。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3)地形地势:以山地为主(2/3是山地),东部为 山地 ,西部为 平原 ;东部台湾山脉的最高峰:玉山;地势东高西低。(4)气候及气候特征:以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主;气候特征:湿、热。(中国雨极:火烧寮)。(5)河湖:岛内最长的河流: 浊水溪 ;湖泊:日月潭(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河流特征:短、急。三:物产丰富的宝岛:(1)历史上,农产品以“蔗糖、樟脑、热带水果、木材,鹿皮”而闻名。(2)森林资源:,东部山地被誉为“植物王国”,著名树种:樟树;樟脑产量世界第一。(3)甘蔗和蔗糖产量大,因此被誉为“东方甜岛”。(4)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多,因此被誉为“水果之乡”,如香蕉、菠萝等。(5)盛产海盐,被誉为“东南盐仓”,如布袋盐场。四、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1)模式: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2)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3)台湾的“硅谷”: 新竹科学园区 。五、人口民族与城市:(1)以汉族为主,大部分人祖籍广东、福建省 ,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2)人口和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3)主要城市:最大的城市-台北市,最大的海港-高雄,第二大海港-基隆。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缘关系-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血缘关系-台湾居民中,汉族占98,主要来自大陆的广东、福建。文化渊源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识图:(能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特别行政区:A:香港特别行政区、B: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G:深圳经济特区、F:珠海经济特区铁路线:D:京九线、C:京广线、临江靠海:H:珠江、R:南海 核电站:K:大亚湾核电站二、位置:广东的东南部,毗(p)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位于珠江入海口附近,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三、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1)临江靠海,水陆交通便利 。 (2)丰富廉价的劳动力。(3)著名的侨乡、临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4)发达的农业。(5)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6)缺乏工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能源和矿产。(建设核电站、西电东送工程)。四、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1)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之一。(2)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3)生态农业模式与特色:基塘农业(具体形式如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五、香港与澳门:(1)香港位置:珠江口东侧,临深圳经济特区;历史:1997年7月1日回归,被英国统治达150多年;支柱产业:对外贸易。(2)澳门位置:珠江口西侧,临珠海经济特区;历史:1999年12月20日回归,被葡萄牙统治达400多年;支柱产业:博彩业和旅游业。(3)香港有深水良港- 维多利亚港,条件优于澳门,经济发展快。(4)香港地位:仅次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有“购物者的天堂”之称。(5)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的联系:港澳(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低廉的地价、廉价的劳动力)(6)香港的“上天入地”向天空海洋要空间,弥补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前店后厂”的经济发展模式。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 第四节 黄土高原一、范围与特征:(1)位置与范围:东起A:太行山,西至乌鞘(qio)岭(祁连山东侧),北起古长城,南到B:秦岭,主要包括C:山西省、D:陕西省、E:宁夏回族自治区、F:甘肃省等(2)特征: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地表特征:沟(h)壑纵横。(3)成因: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二、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黄土结构疏松; 多暴雨(降水集中在7、8月份)。人为因素:人们不合理地开发利用。(2)治理:依靠科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交流与合作)三、开发与利用:(1)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干旱和水土流失。(2)矿产资源: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三省接壤的地区被誉为“乌金三角”, 该地区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主要煤矿:H:山西大同、J:陕西神府、I:内蒙古东胜等特大型煤矿。充分利用黄土高原的资源的措施:A转化为电力输送出去、B转化为煤气输送出去、C以原煤的形式运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