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优秀教案(四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2能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词意,悟诗境”的方法读懂诗。3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感觉诗人苏轼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首歌的歌名是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是由王菲演唱的,歌声十分优美动听,可惜-。我们知道古诗古词原本就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古诗词的韵律十分优美,而现代音乐与它完美的结合起来就更能把古诗词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曲调比较-你知道为什么吗?2除此以外你对苏轼还了解多少?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3今天我们就穿过时光隧道,跨越900年的历史与宋朝这位大文豪苏老先生相会,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这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二、初学古诗,自己理解1 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 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个醉该如何解释(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学完这首诗后我们就能知道了,谁来把这首诗读一下。(读)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呀?(理解诗意)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诗意)(方法多多,渠道也多多,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了。)三、师生交流,理解诗意。学生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体意思即可。(悟诗境)四、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1 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师:你们一直都是这么聪明,真正的聪明人要能说出它好在哪?2 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3 对仗工整。讲究押韵。五、激发兴趣,吟读成诵.1 师: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好了呢?自己练读。(老师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未/遮山),你能把2,3,4句的节奏感标出来吗(学生标节奏)2 品读。3 再回头看题目,这个醉字又作何解释(陶醉)六、引入诗歌概念,感情得到升华.1 师:于老师刚才已经说过了古人写诗写词是用来吟唱的,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把这首诗谱上曲子,比如套用天地之间的歌的曲子就很妥切.(学生练习)2 师生吟唱.3 总结学习方法。(读诗解诗赏诗唱诗)七、师生总结,扩展延伸.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读苏轼写的另一首诗饮湖上初睛后雨,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点。有什么学生自读。教师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的大意。板书:读诗解诗赏诗唱诗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遮”,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借助想象,感受六月西湖的雨之奇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拓展关于西湖的古诗,进行组诗积累。教学过程:一、词语对接,激趣导入1、词语对接。君子一言, ;八仙过海, ;螳螂捕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子湖,才声名远扬,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书画来赞美西湖。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杭州任职的时候就写了不少关于西湖的诗篇。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是他在西湖观景时,偶遇一场大雨后,即兴写下的。3、说说你了解的苏轼。教师相机补充。(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1、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重点指导:未(wi)遮(zh)山(shn) 乱(lun)入(r)船(chun) 忽(h)吹(chu)散(sn) 水(shu)如(r)天(tin)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师范读,学生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同座互读,并相互正音。三、学法渗透,熟读成诵1、释诗题。读读诗题,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六月二十七日”写的是时间;“望湖楼”告诉的是地点;“醉书”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作者陶醉后而写下的)2、知诗人。3、明诗意。诗人陶醉于什么?(雨)那么诗人在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雨时: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悟诗情。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感悟西湖的雨有什么特点?(变化快)你能将西湖变幻莫测的美景读出来吗?5、背诵。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1、写作背景:此诗是苏轼被贬杭州时所作,他希望自己也能像这急来急去的雨一样,及时得到朝廷的赦免,拥有光明前途。2、补充苏轼关于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五、作业:必做题:抄写并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说说古诗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画一画古诗所描写的情景,并取一个诗意的名字(小组合作)。熟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选做题:(组诗积累,二天内完成)积累苏轼的其他诗词(不少于2篇)。收集描写西湖的古诗(不少于2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古诗多媒体课件、荷花图等【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揭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板书并齐读课题)。2、介绍背景。欣赏范读。二、初读指导。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2)指名画出停顿。(3)自读古诗,读正确。三、复习学古诗的方法。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课堂交流。1、释诗题:(写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心情,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被美景深深陶醉了写的诗。)2、知诗人: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3、明诗意:(1)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云怎样?雨怎样?风怎样?水怎样?(3)理解全诗。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4、悟诗情:(1)创设情境:假如你来到西湖边的望湖楼上,看见了这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你会怎么诵读?(2)指名朗诵,体会情感。5、有感情地背诵诗句。6、小结。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的?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动态多:翻、遮、跳、入、吹五、拓展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欣赏荷花。2、揭题。古诗播放,欣赏范读。二、自主学习古诗。1、自读古诗,读正确。指名读古诗。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2、补充:(1)前两句意思是:毕竟是六月中的西湖了,风光和平时大不相同。(2)后两句诗写了西湖的荷叶、花,色彩鲜亮,而且对仗工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3、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再次学习交流。1、你还想了解什么?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2、同学之间讨论。反馈交流。(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3、看着满湖的荷花,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4、有感情地读一读。配乐读。指导背诵。四、深入研究学习。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风雨天-景物多、变化快、动态多。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晴天-只写“莲叶”和“荷花”,突出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两句议论,两句写景。)2、这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相似之处?(都是写西湖六月美景,景中有情,情在景中,皆具诗情画意。)【作业设计】1、把诗变成一幅画,把六月西湖的美景画下来。2、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3、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调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古诗教学应注重策略,关键之处要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方寸之地意味无穷,进而熟读成诵,积累于胸.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内容不难理解,故而遵循淡化理解,熟读成诵的古诗教学原则.【思路提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读诗-悟诗-品诗-诵诗-唱诗-写诗,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把古诗学活,在玩中理解,感悟,默诵这首古诗.【过程揭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前准备,做好铺垫.师:你们班的老师贵姓(孙)哦,那和孙悟空是一家子,今天学习的内容就和孙悟空有点关系.你看孙悟空能上天,能入地,这使我想起了音乐第8课的歌曲天地之间的歌,会唱吗(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万事万物多么神奇)师:我们赛赛书法如何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那老师今天就用双笔书法写下我的名字.(用双笔字写下名字)轮到我们班小书法家表演了,推荐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引入正题,学习古诗.1,师:我们今天要学习是23课古诗两首,请大家快速默读一遍,找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西湖,夏季,景色)2,师:古诗的学习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逐首学,二是交融在一起学.今天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重点学习第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读题,解题,了解作者1,师: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师:这是谁写的(苏轼)谁来介绍一下(简介苏轼)今天我们就跨越900年和苏老先生相会.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个醉该如何解释(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学习后我们就能知道,再来齐读题目.四,初学古诗,自己理解.教师出示学习要求:自读古诗,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诗意)五,师生交流,理解诗意.1,师:我已读了许多遍,对诗意有较深的理解,下面我就把这首诗吟诵一遍,你能从我的吟诵中听出什么眼前浮现出怎样一幅画面稍后我们来说一说.(师吟诵)2,学生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六,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1,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么风雨兼程,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跳,乱,忽吹散,水如天等)2,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七,激发兴趣,吟读成诵.1,师:你会读这首诗吗(老师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未/遮山),你能把2,3,4句的节奏感标出来吗(学生标节奏)2,学生根据节奏读诗.3,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在诗中有几个字词表现出这个特点,如未,所以在读的时候要强调一下.(学生练习读)4,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指名学生读.5,利用分组读,齐读,站立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以至熟读成诵.6,指名诵读这首诗.八,引入诗歌概念,感情得到升华.1,师:古人写诗是用来吟唱的,诗言志,歌咏情,比如苏轼写的明月几时有,邓丽君,王菲唱得非常好听.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把这首诗谱上曲子,比如套用天地之间的歌的曲子就很妥切.(学生练习)2,师生吟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