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学习优秀党员何叔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27934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论文-学习优秀党员何叔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代史论文-学习优秀党员何叔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代史论文-学习优秀党员何叔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中共诞辰九十周年从优秀党员何叔衡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湖南自古以来便是英才辈出的地方,尤其是在上世纪初,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涌现了毛泽东、刘少奇、贺龙、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救国救民的英勇斗士。在这中间,有一位先烈的事迹最令我动容、促我奋发,他就是中共元老之一何叔衡。浩气凛然,为国为民何叔衡,1876年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一面务农,一面断断续续读了8年私塾。1902年,何叔衡遵从父命,到县城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秀才,县政府让他去管钱粮,这本是人人欣羡的美差,可他却愤于衙门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种田务农、教私塾,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一时间传为佳话。然而,更为可贵的是这份正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而是在他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他在1929年写给过继儿子何新九的信中说也曾说到: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可见他不但自己实践着正直廉明、为国为民,还以此教育后人。1930年7月,何叔衡在地下党组织中工作的两个女儿不幸被捕。紧接着,次女何实嗣的爱人杜延庆也被捕。更沉重的打击是,长何女实山的爱人、已是湘东南特委书记的夏尺冰被反动派杀害于长沙的大街上。经过党组织的积极营救,两个女儿和二女婿先后被释放,何叔衡并没有因为这一连串的变故动摇以身许国的决心,而是强忍悲痛,教育两个女儿和二女婿要抱定舍身忘家的决心,继续做好党的工作,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不应该死在病床上,他一定要死在大马路上”。对比于何叔衡烈士的浩然正气,我倍感惭愧。在当今社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已经成为了理所当然的观念,甚至有些人即便“达”了,也不一定会“济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似乎已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多少人为了“一身一家”之利,做着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违背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难道高尚的人格只是国家动乱时期的特殊产物吗?不是的,国泰民安并不是滋生腐败堕落的借口,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不变的追求。要时刻铭记,我们现在脚下所踏的沃土是无数爱国人士用鲜血滋养的,用生命换取的,是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尽管社会在变迁,时代在更替,但是精神品质不应该褪色,价值观念不应该扭曲,我们必须沿袭先辈们的优秀品质,胸怀天下,刚正不阿,书写大写的人。学习一生,奋斗一生1909年,何叔衡受聘于云山高等小学堂,在教文史的同时也开始阅读外界的新书,接触到了孙中山倡导的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率先剪去了头上的辫子,又动员周围的男人剪辫、女人放脚,抛弃旧习。暑假的时候,何叔衡回到家中,看到守旧妇人仍不肯解开裹脚布,于是他自己操起菜刀,将家中的裹脚布和尖脚鞋全部搜出后,当众砍烂,用行动唤醒愚昧的民众。1913年何叔衡进入长沙,当时他虽然已经37岁,却报考第四师范学校当新生。校内主事见到这个高龄学生颇为惊诧,他却说: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外事不知,急盼求新学。入校后,这位校内年纪最大的学生,一向积极参加青年人的活动,并与小自己17岁的毛泽东结为挚友,结实了许多日后革命道路上的亲密战友。1928年6月,党组织安排何叔衡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要过的第一关便是俄语。对于已经52岁的何叔衡来说,他学习俄文比别人困难许多。但是他以百倍的勤勉努力战胜困难,有时仅仅为了记住一个单词,他要背上几百遍。在莫斯科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由封建秀才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乐于与青年人为伍、高龄学习俄文这一件件的事例都向我们呈现出了何叔衡学习一生,奋斗一生的光辉形象,给予我们青年学生莫大的鞭策。相比于何叔衡所处的时代,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十分优越,有配备齐全的教学场所,有高科技的教学设备,有发达的资讯,有浩瀚的书库。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已经迷失了学习的方向,怎么样能拿高分就怎么样学,哪个专业就业形势好就选哪个,如今的学习带上了太多功利化的色彩,成为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一种学龄人的“工作”。这正是我们当代学生所需要反思的。从何叔衡先辈的事迹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是用来武装头脑,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是纯粹的,是神圣的,是不能用功利去玷污的。坐拥这大好的青春,这大好的学习环境,这稳定的社会大背景,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根据社会的形势、国家的需要去探索,去学习,成为一名对社会、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铁骨铮铮,壮烈赴死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此时,他已经年近六旬。1935年初,国民党军的杀声从四面逼近,中央局书记项英派便衣队送何叔衡等去闽西。他们一行昼伏夜行,在2月14日凌晨到达了上杭县水口镇附近。不太熟悉陌生环境的便衣队一时大意,天亮后在小村做饭冒出炊烟,结果很快被敌军发现并包围。几十个便衣队员一边应对敌军,一边艰难撤离,冲到村南的大山上,匪兵紧追不舍。何叔衡年事已高,气喘吁吁奔跑困难,但他又不愿意拖累同志,面色苍白地向带队的邓子恢同志喊:“开枪打死我吧!”邓子恢让警卫员架着他跑,到了一个悬崖边,何叔衡突然挣脱警卫,纵身跳了下去。跌入悬崖后,何叔衡身负重伤,在与前来追捕的敌人搏斗时,被连击两枪壮烈牺牲,结束了他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的一生。联想到何叔衡生前所说的那句“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不应该死在病床上,他一定要死在大马路上”,心中不由感到几许心酸,几许悲壮。他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实践着的。面对险境,英勇不屈,面对死亡,毫无惧色,在危难面前,仍不忘掩护战友,为革命事业保留力量。 他是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他为国家、为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实践着共产党员不变的誓言,却最终没能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缕曙光。而我们,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享受着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所换来的美好生活,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丰裕的物质基础,却迷失在自我的世界里,忘却了前辈们的期许,忘却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尽管在当今社会,国家很少需要我们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我们身上依旧背负着振兴中华,让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依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这一代去解决,共产主义事业需要我们去接班。我们不需要照搬先烈们以身许国的壮举,也不需要高喊夸大的口号,再多的语言也只是一时的智慧和激情,朴实的行动才是真正可取的。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这才是我们爱党、爱国最有力的佐证。 浩气凛然,为国为民;铁骨铮铮,壮烈赴死;学习一生,奋斗一生从何叔衡烈士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太多太多的闪光点。他身处穷乡僻壤却满怀为国为民之志,他封建秀才出身却转变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他人到中年却力求新学、乐于和年轻人在一起,他纵然年老体衰却依旧高风亮节。他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楷模,是人民的英雄,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偶像。 在中共诞辰九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回顾英烈们的光辉事迹,我们仿佛身临那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仿佛亲眼见证那一幕幕的不平凡,仿佛亲耳听到历史厚重的喘息。这是追忆先辈的过程,这是缅怀逝者的过程,这是了解历史的过程,这是感受中国共产党员高风亮节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取力量,激励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相信在何叔衡烈士精神的指引下,在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必定能够更坚定地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