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08654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例谈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例谈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例谈古诗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古诗教学强调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可以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代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与学生语感的培养一脉相承。一品析词句,捕捉语感如教学春雨时,可以先谈话导入春天是个多雨的季节,瞧,窗外又飘起雨来了,让学生回忆见过什么样的雨?喜欢什么样的雨?采用“设问、演示、比较体会”的教法。首先设问,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把描写“春雨”的生机勃勃幻灯示意图上演示,并让学生说出春雨“好”在哪儿?从哪里体会到的?演示后,再引导学生体会“好”字的含义:看着鲜明的绿色,我们似乎感到柔柔的春雨正抚摸着我们的脸颊,仿佛看到了充满灵性,善解人意的春雨。在万物最需要水的时候,春雨及时的出现了,轻轻地洒遍大地,也可真是一场好雨啊!这就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从后两句中的“随风”“潜入”“润”“细无声”等词语,体会春雨温柔可爱,就像妈妈的手,轻轻地将甘露般的雨水洒向大地。它的无私真让人感动!这就是所谓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展开想象,引发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品味语言在语境中的本质意义和它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就像咀嚼橄榄一样要反复品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语感,提高分析能力。它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积淀而成的。教材中不少古诗联想奇妙,想象瑰丽多姿,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发学生语感的形象性、意蕴和情趣性作用不可低估。如何根据诗人的描述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并进行加、改造而产生新的形象?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那黄碟真调皮,好像在逗孩子:-;菜花开得正艳,远看-;近看-;在阳光下-;微风中-。第一句着重让学生体会“孩子追黄碟”的情趣,以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向往。第二句则着力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并从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由于我们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走进诗人所描述的世界,同时,也让他们凭借形象思维,感受诗句的意蕴和情感。三、创设情境,体验语感诗与词相通,语言凝练含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诗人所写的真景、真情?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有关春天的诗,诗句着力描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古今文人墨客争先用优美的诗词赞美春天,表达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向往和留恋,而我们也应该在大好春光中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觉晓”“处处”“闻”写出诗人清晨从香甜的梦中醒来,闻到花儿的芳香,听到鸟儿欢唱时的快乐之情。一句“夜来风雨声”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些被风雨打落的花瓣令人惋惜,而雨后清新的空气、被春雨滋润的芳草绿叶却让我们为之振奋,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教学这首诗,我们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作为教学重点,把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作为教学难点,由于目标明确,我们着力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设问:花为什么飘落?花落的时间?接着,向学生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把诗人的社会处境及诗中所表达的心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春意绵绵,鸟语花香的图画中,并领会全诗精炼、准确的语言文字,从中得到熏陶感悟。四、诵读诗篇,领悟语感古诗的语言讲究形象性,凝练含蓄性、情感性和音乐性。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和吟诵,品味其形象美和意境美,才能获得“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美感效果。在朗读训练中,首先要抓住诗句的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技巧的训练,其次,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尤其是加强自身朗读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成功的范读。这样,学生才能读有所仿,读有所依、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小诗,他用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和谐的音调和精炼形象的语言,抒写了诗人胸中涌动的激情,很适宜朗读吟诵。为此,我们设计了以读为主、以语感训练为主线的“四读”教学程序:初读感受诗意,即通过对诗文初读,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主旨。细读感触诗脉。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默读自学为主,着重感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连缀,感触全诗的诗脉,体会诗人的构思之巧。品读体会诗眼。教师引导学生着重抓住“惜”“爱”“才”“早”等词赏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美读体察诗情,通过图文对照、音乐渲染、画面想象、语言描述,为学生创设朗读情境,升华学生的认识和感情,让学生步入诗人所描写的深邃宁静的艺术境界之中,真正体察诗人热爱自然风光、热爱生活的感情,从而使学生与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语感是理解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语感来源于客观言语,是人们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语言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素养就会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