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7889629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B 05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XXXXXXXX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3/T XXXXXXXX前 言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常市稻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忠良、刘海英、张卫建、王玉杰、张俊、黄山、石祖梁、陈国建、周琦、董文军、杨静、闫平、武洪涛、于艳敏、张书利、徐振华、吴立成、刘会、侯国强、赵杨、张俊宝。 DB23/T XXXXXXXX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秸秆粉碎、秋整地、泡田、无动力搅浆平地、秸秆全量还田后水分管理和施肥。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675.6 保护性耕作机械 秸秆粉碎还田机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反转式旋耕旋耕机刀具旋转方向与机具前进方向相反,将土壤及秸秆通过刀辊的上方向刀辊后方抛出,秸秆先于土壤落入沟底,被随后落下的土壤覆盖的一种耕作方式。3.2“浅-湿-干”灌溉灌溉3 cm左右的浅水层,自然渗透,待土壤水分降到30%左右,田面落干出现小裂纹,再灌下一茬水,即“后水不见前水”的灌溉方式。4秸秆粉碎4.1机械直接秸秆粉碎可采用自带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一次性完成水稻收获和秸秆粉碎抛撒作业。4.2机械割晒秸秆粉碎对于采用机械割晒作业后的秸秆,宜采用符合GB/T 24675.6 要求的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一次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在田间,要求秸秆粉碎长度10 cm,留茬高度10 cm,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5秋季整地5.1作业时期水稻收获后,土壤封冻前,土壤含水量在25%30%时进行。5.2机械埋草采用反转式旋耕机进行秸秆深混还田作业,作业深度15 cm以上,秸秆均匀埋入10 cm以下土壤耕层内,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9 的规定。5.3平地旋耕之后及时平整田面,可以采用刮板超平田面,或采用激光平地机、卫星导航平地机整平田面。6泡田春季插秧前15 d左右开始泡田,泡田水达到“花达水”状态,泡田时间3d5 d即可。7无动力搅浆平地土壤泡透,保持田间呈现花达水状态,采用牵引式压茬平地机,通过机具自身质量,利用耙片将已还田的秸秆进一步压入土壤,同时耙片旋转实现土壤细碎,利用后面的压板将田面抹平的一种水田搅浆平地,使秸秆均匀混于泥浆中,搅浆后田间无秸秆及稻茬漂浮,田块四周平整一致,达到寸水不露泥状态,沉浆5 d左右开始插秧。8秸秆全量还田后的水分管理秸秆全量还田后水稻生育期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的方法。分蘖期避免长时间淹灌,6月下旬分蘖末期酌情可重晒至田面有裂纹,进入7月结实期“浅-湿-干”灌溉直到黄熟初期,田间水分全部排干。9施肥施肥方法依据当地常规稻田,多年秸秆全量还田后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