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第三章.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886274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电压技术-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高电压技术-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高电压技术-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 选择架空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的各种空气间距值时确定电力设备外绝缘的尺寸和安装条件时设计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的内绝缘结构时 工程实践中 常常会遇到必须对气体介质的电 气强度作出定量估计的情况 如 气体放电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 影响因素很多 因而要想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来求取各种气隙的击穿电压是相当困难和不可靠的 掌握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及其各种影响因 素 了解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途径和措施非常重要 通常都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求取某些典型电极所构成的气隙的击穿特性 以满足工程实用的需要 典型电极如 棒一板 电极 棒一棒 电极 球一球 电极同轴圆筒电极 气体电气强度取决于 电场形式所加电压的类型 工频交流电压直流电压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 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中 气体击穿场强为30kV cm极不均匀电场 达到30kV cm出现电晕 本章学习的主要目的 理解均匀电场和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 掌握提高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了解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第一节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第二节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第三节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及校正第四节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第五节六氟化硫和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习题和参考答案 本章内容 第一节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 均匀直流电场的击穿特性 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一 均匀直流电场的击穿特性 如果平板间距很大 则为了消除电极边缘效应 必须将电极的尺寸选得很大 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工程中一般极间距离 d 不大 均匀电场只有一种 那就是消除了电极边缘 效应的平板电极之间的电场 均匀电场 两个电极形状完全相同且对称布置 因而不 存在极性效应 均匀电场中各处的电场强度均相等 击穿所 需的时间极短 在直流 工频和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 实际上都相同 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很小 伏秒特性很快就变 平 冲击系数 1 图2 1为实验所得到的均匀电场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特性 它也可用下页的经验公式来表示 Ub 24 55 d 6 66 d kV Ub 击穿电压峰值 kVd 极间距离 空气相对密度上式完全符合巴申定律 因为它也可改写成 Ub f d Eb 24 55 6 66 相应的平均击穿场强 Ubd d kV cm 由上式或图2 1可知 随着极间距离d的增大 击穿场强Eb稍有下降 在d 1 10cm的范围内 其击穿场强约为30kV cm 二 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与均匀电场相似 冲击系数接近1 冲击击穿电 压与工频击穿电压及直流击穿电压相等 1 球间隙 若球间距离d 球极直径为Dd D 4时 与均匀电场相似 d D 4时 不均匀度增大 大地影响加大 一般取d D 2范围内工作 2 同轴圆筒 外筒内半径 R 10cm 改变内筒外半径r之值 气 隙起始电晕电压Uc 和击穿电压随内筒外直径r变化规律如图2 3所示 小 结 本节完 均匀电场 o消除电极边缘效应的平板电极o板间距离d一般不大o击穿特性符合巴申定律稍不均匀电场冲击系数接近1 冲击击穿电压与工频 击穿电压及直流击穿电压相等 来说 均可按其电极的对称程度分别选用 棒 棒 或 棒 板 两种典型气隙的击穿特性曲线来估计其电气 强度 第二节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在各种各样的极不均匀电场气隙中 棒 棒 气隙 完全对称性 棒 板 气隙 最大不对称性其它类型不均匀电场气隙击穿特性介于这两种之间 对于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极不均匀电场气隙 直流电压 工频交流电压 雷电冲击电压 操作冲击电压 气隙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 一 直流电压 棒 棒 和 棒 板 击穿特性见图2 4 可以看出 棒 板 负极性击穿电压大大高于正极性击穿电压 二 工频交流电压 升压方式 电压慢慢升高 直至发生击穿 升压的速率一般控制在每秒升高预期击穿电压值的3 棒 棒 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要比 棒 板 气隙高一些 因为相对而言 棒 棒 气隙的电场要比 棒 板 气隙稍为均匀一些 图2 6是空气中棒间 隙的工频击穿电压与气 隙长度的关系曲线 可 以看出 在气隙长度d不 超过1m时 棒 棒 与 棒 板 气隙的工频击穿 电压几乎一样 但在d进 一步增大后 二者的差 别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图2 7是空气间隙更长时的试验数据 为了进 行比较 图中同时绘有 导线 导线 和 导线 杆塔 空气间隙的试验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气隙长度的增大 棒 板 气隙的平均击穿场强明显降低 即存在 饱和 现象 各种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分散性一般不大 其标 准偏差 值不会超过2 3 当气隙的击穿场强 饱和 时 再增大 棒 板 气隙的长度 已不能有效地提高其工频击穿电压 在1 5 40uS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 棒 棒 和 棒 板 气隙的50 冲击击穿电压与极间距离d的关系如图2 8所示 三 雷电冲击电压 气隙长度更大的实验结果见图2 9 对于1 2 50uS标准冲击电压波上述两图亦适用 由图可见 棒 板 气隙的冲击击穿电压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 棒极为正极性的击穿电压比负极 性时数值低得多 四 操作冲击电压 我国采用如图1 17所示的 250 2500us标 准操作冲击波形 随着输电电压的不断提高 额定电压超过220kV的超高压输电系统 应按操作过电压下的电气特性进行绝缘设计超高压电力设备也应采用操作冲击电压来进 行高压试验 下面来看一下极不均匀电场长气隙时操作 冲击电压下的击穿具有的特点 1 操作冲击电压波 形对气隙的电气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击穿电压U50 s 与波前时间Tcr的关系曲线呈现 U 形 在某一最不利的波前时间Tc下 出现极小值 2 气隙的操作冲击电压不但远低于雷电冲击电压 在某些波前时间范围内 甚至比工频击穿电压还要低 各种类型作用电压下 以操作冲击电压下的电气强度最小 在确定电力设施的空气间距时 必须考虑到这一重要情况 4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气隙击穿电压和放电时间的分散性都要比雷电冲击电压下大得多 3 极不均匀电场长气隙的操作冲击击穿特性具有显著的 饱和特征 而其雷电冲击击穿特性 却是线性的 电气强度最差的正极性 棒 板 气隙 的饱和现象最为严重 尤其是在气隙长度大于5m以后 这对特高压输电技术来说 是一个极其不利的制约因素 小 结 直流电压下 棒 板 负极性击穿电压大大高于正极性击穿电压工频交流电压下 棒 棒 气隙的击穿电压要比 棒 板 气隙高一些雷电冲击电压下 棒 板 电极 棒极为正极性 的击穿电压比负极性时数值低得多掌握操作冲击电压下击穿特点 本节完 前面介绍的不同气隙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 均对应于标准大气条件和正常海拔高度 由于大气的压力 温度 湿度等条件都会影响空气的密度 电子自由行程长度 碰撞电离及附着过程 所以也必然会影响气隙的击穿电压 海拔高度的影响亦与此类似 因为随着海拔高度 的增加 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均下降 第三节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及校正 压力 p0 101 3kPa 760mmHg 温度 t0 20摄氏度或T0 293K 绝对湿度 hc 11g m3 国标规定的大气条件 正由于此 在不同大气条件和海拔高度下所得出的击穿电压实测数据都必须换算到某种标准条件下才能互相进行比较 U0 KdKh U Kd 空气密度校正因数Kh 湿度校正因数上式不仅适用于气隙的击穿电压 也适用于外绝缘的沿面闪络电压 实验条件下的气隙击穿电压U与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击穿电压U0之间关系 在进行高压试验时 也往往要根据实际试验时的大气条件 将试验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的试验电压值换算得出实际应加的试验电压值 下面分别讨论各个校正因数的取值 对空气密度的校正 对湿度的校正 对海拔的校正 一 对空气密度的校正空气密度与压力和温度有关 由教材第13页式 1 19 可知 空气的相对密度 pT 2 9 式中 p 气压 kPaT 温度 K U U0 实验表明 当 处于0 95 1 05的范围内时 气隙的击穿电压几乎与 成正比 即此时的空气密度校正因数Kd 因而 在大气条件下 气隙的击穿电压随 的增大而提高 气隙不很长 例如不超过1m 时 上式能足够准确地适用于各种电场型式和各种电压类型下作近似的工程估算 更长的空气间隙 击穿电压与大气条件变化的关系 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而是随电极形状 电压类型和气隙长度而变化的复杂关系 除了在气隙长度不大 电场也比较均匀或长度虽大 但击穿电压仍随气隙长度呈线性增大 如雷电冲击电压 的情况下 上式仍可适用外 其他情况下的空气密度校正因数应按下式求取 式中指数m n与电极形状 气隙长度 电压类型及其极性有关 其值在0 4 1 0的范围内变化 具体取值国家标准中有规定 二 对湿度的校正 正如上一章 负离子的形成 一段中所介绍的那 样 大气中所含的水气分子能俘获自由电子而形 成负离子 这对气体中的放电过程显然起着抑制 作用 可见大气的湿度越大 气隙的击穿电压也 会增高 在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中 放电开始时 整个气隙的电场强度都较大 电子的运动速度较快 不易被水气分子所俘获 因而湿度的影响就不太明显 可以忽略不计 例如用球隙测量高电压时 只需要按空气相 对密度校正其击穿电压就可以了 而不必考虑湿度的影响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 湿度的影响就很明显了 这时可以用下面的湿度校正因数来加以修正 Kh k 式中的因数k与绝对湿度和电压类型有关 而指数 之值则取决于电极形状 气隙长度 电压类型及其极性 三 对海拔的校正 我国幅员辽阔 有不少电力设施 特别是输电线路 位于高海拔地区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 空气变得逐渐稀薄 大气压力和相对密度减小 因而空气的电气强度也将降低 海拔高度对气隙的击穿电压和外绝缘的闪络 电压的影响可利用一些经验公式求得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 对于安装在海拔高于1000m 但不超过4000m处的电力设施外绝缘 其试验电压U应为平原地区外绝缘的试验电压Up乘以海拔校正因数足Ka即 U KaUp 式中H为安装点的海拔高度 单位是m 11 1 H 10 4 而 Ka 本节完 在不同大气条件和海拔高度下所得出的击穿电压实测数据都必须换算到某种标准条件下才能互相进行比较 对空气密度 湿度和海拔 分别有不同的校正方法 小 结 第四节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改进电极形状以改善电场分布 利用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 采用屏障 采用高气压 采用高电气强度气体 采用高真空 为了缩小电力设施的尺寸 总希望将气隙长度或绝缘距离尽可能取得小一些 为此就应采取措施来提高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 从实用角度出发 要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不外乎采用两条途径 改善气隙中的电场分布 使之均匀 设法削弱和抑制气体介质中的电离过程 一 改进电极形状以改善电场分布 电场分布越均匀 气隙的平均击穿场强也就越大 因此 可以通过改进电极形状的方法来减小气隙中的最大电场强度 以改善电场分布 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如 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消除电极表面的毛刺消除电极表面尖角 利用屏蔽来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是一种常 用的方法 以电气强度最差的 棒一板 气隙为 例 如果在棒极的端部加装一只直径适当的金 属球 就能有效地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图2 13表明采用 不同直径屏蔽球时的 效果 例如在极间距 离为100cm时 采用一 直径为75cm的球形屏 蔽极就可使气隙的击 穿电压约提高1倍 Uc Ug max 许多高压电气装置的高压出线端 例如电力设备 高压套管导杆上端 具有尖锐的形状 往往需要加装 屏蔽罩来降低出线端附近空间的最大场强 提高电晕 起始电压 屏蔽罩的形状和尺寸应选得使其电晕起始 电压Uc大于装置的最大对地工作电压Ug max 即 最简单的屏蔽罩当然是球形屏蔽极 它的半径R按下式选择 Ug maxEc R 式中Ec 电晕放电起始场强 超高压输电线路上应用屏蔽原理来改善电场分布以提高电晕起始电压的实例有 超高压线路绝缘子串上安装的保护金具 均压环 超高压线路上采用的扩径导线等 二 利用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 由于极不均匀电场气隙被击穿前一定先出现电 晕放电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 还可以利用放电本身 所产生的空间电荷来调整和改善空间的电场分布 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三 采用屏障 由于气隙中的电场分布和气体放电的发展过程都与带电粒子在气隙空间的产生 运动和分布密切有关 所以在气隙中放置形状和位置合适 能阻碍带电粒子运动和调整空间电荷分布的屏障 也是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屏障的作用取决于它所拦住的与电晕电极同号的空间电荷 这样就能使电晕电极与屏障之间的空间电场强度减小 从而使整个气隙的电场分布均匀化 屏障用绝缘材料制成 但它本身的绝缘性能 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它的密封性 拦住带电粒子的能力 它一般安装在电晕间隙中 其表面与电力线垂直 如图 2 14 虽然这时屏障 与另一电极之间的空间电场强度 反而增大了 但其电场形状变得 更象两块平板电极之间的均匀电 场 所以整个气隙的电气强度得 到了提高 有屏障气隙的击穿电压与该屏障的安装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以图2 15所示的 棒一板 气隙为例 最有利的屏障位置在x 1 5 1 6 d处 这时该气隙的电气强度在正极性直流时约可增加为2 3倍 但当棒为负极性 时 即使屏障放在最有利的位置 也只能略微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例如20 而在大多数位置上 反而使击穿电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在冲击电压下 屏障的作用要小一些 因为 这时积聚在屏障上的空间电荷较少 显然 屏障在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的场合 就难以发挥作用了 四 采用高气压 在常压下空气的电气强度是比较低的 约为 30kV cm 即使采取上述各种措施来尽可能改善电 场 其平均击穿场强也不可能超越这一极限 可见 常压下空气的电气强度要比一般固体和液体介质的 电气强度低得多 如果把空气加以压缩 使气压大大超过 0 1MPa 1atm 那么它的电气强度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提高气压可以大大减小电子的自由行程长度 从而削弱和抑制了电离过程 如能在采用高气压的同时 再以某些高电气强 度气体 例如SF6气体 来代替空气 那就能获得 更好的效果 图2 16为不同气压的空气和SF6气体 电瓷 变压器油 高真空等的电气强度比较 从图上可以看出 2 8MPa的压缩空气具有很高的击穿电压 5 电瓷6 SF6 0 1Mpa7 空气 0 1Mpa 1 空气 气压为2 8MPa2 SF6 0 7Mpa3 高真空4 变压器油 但采用高气压会对电气设备外壳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提出很高的要求 往往难以实现 如果用SF6来代替空气 为了达到同样的电气强 度 只要采用0 7MPa左右的气压就够了 1 空气 气压为2 8MPa5 电瓷2 SF6 0 7Mpa6 SF6 0 1Mpa3 高真空7 空气 0 1Mpa4 变压器油 五 采用高电气强度气体 有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电气强度特 别高 因而可称之为高电气强度气体 采用这些气 体来替换空气 可以大大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甚 至在空气中混入一部分这样的气体也能显著提高其 电气强度 但仅仅满足高电气强度是不够的 还必须 满足以下条件 液化温度要低 这样才能同时采用高气压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出现放电时不易分解 不燃烧或爆炸 不产生有毒物质 生产不太困难 价格不过于昂贵 SF6同时满足以上条件 而且还具备优异的灭 弧能力 其他有关的技术性能也相当好 因此 SF6及其混合气体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六 采用高真空 采用高真空也可以减弱气隙中的碰撞电离过 程而显著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在电力设备中实际采用高真空作为绝缘媒 质的情况还不多 主要因为在各种设备的绝缘结构中大都还要采用各种固体或液体介质 它们在真空中都会逐渐释出气体 使高真空难以长期保持 目前高真空仅在真空断路器中得到实际应 用 真空不但绝缘性能较好 而且还具有很强 的灭弧能力 所以用于配电网中的真空断路器 还是很合适的 球形屏蔽极可以显著改善电场分布 提高气隙的击穿 电压 在气隙中放置形状和位置合适 能阻挡带电粒子运动 和调整空间电荷分布的屏蔽 可明显提高气隙击穿电 压 高气压和高强度气体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气体绝缘形 式 小 结 高真空气体主要用于配电网真空断路器中 本节完 第五节六氟化硫和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六氟化硫的绝缘性能 六氟化硫理化特性方面的若干问题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 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六氟化硫 SF6 气体 20世纪60年代开始作为绝缘媒质和灭弧媒质 使用于某些电气设备 首先是断路器 中 至今已是除空气外应用最广泛的气体介质 SF6的电气强度约为空气的2 5倍 灭弧能力更 高达空气的100倍以上 所以在超高压和特高压的 范畴内 它已完全取代绝缘油和压缩空气而成为 唯一的断路器灭弧媒质 目前SF6不但应用于单一电力设备 如 SF6断 路器 气体绝缘变压器等 也被广泛采用于将多种变电设备集于一体并密 闭充SF6气体的容器之内的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GIS 和充气管输电线等装置中 一 SF6的绝缘性能 SF6具有较高的电气强度 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很 强的电负性 容易俘获自由电子而形成负离子 电 子附着过程 电子变成负离子后 其引起碰撞电离 的能力就变得很弱 因而削弱了放电发展过程 与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相比 SF6在极不均 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下降的程度比空气要大得多 SF6 优异的绝缘性能只有在电场比较均匀的场合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电场的不均匀程度对SF6电气强度的影响远比 对空气的大 在设计以SF6气体作为绝缘的各种电气设备 时 应尽可能使气隙中的电场均匀化 采用屏蔽等措施以消除一切尖角处的极不均匀电场 使 SF6优异的绝缘性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一 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中SF6的击穿 SF6电负性气体中的碰撞电离和放电过程时 除了考虑第一章中所说的 过程外 还应计及 电子附着过程 它可用一个与电子碰撞电离系数 的定义相似的电子附着系数 来表示 的 定义是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运动1cm的行程中所发生的电子附着次数平均值 可见在电负性气体中的有效碰撞电离系数 应为 参照式1 7 可写出均匀电场中的电子崩增长规律 这时应该注意 在一般气体中 正离子数等于新增的电子数 而在电负性气体中 正离子数等于新增的电子数与负离子数之和 所以在汤逊理论中 不能将式 1 14 中的 简单地用 来代替而 得出电负性气体的自持放电条件 式中 n0 阴极表面处的初始电子数 na 到达阳极时的电子数 na n0e d 式中 p 气压 Mpa d 极间距离 mm Ub 88 5pd 0 38 kV 2 16 由于强电负性气体在实用中所处条件均属于流注放电的范畴 所以这里不再讨论其汤逊自持放电条件 而直接探讨其流注自持放电条件 为此 可参照式 1 20 写出均匀电场中电负性气体的流注自持放电条件为 K实验研究证明 对于SF6气体 常数K 10 5 相应的击穿电压为 Eb 88 5kV cm 在工程应用中 通常pd 1MPa mm 所以上式可近似地写成 2 17 前面已经提到 在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中最常见的是稍不均匀电场气隙 例如同轴圆筒间的气隙 Ub 88 5pd kV 式 2 16 和式 2 17 均表明 在均匀电场中SF6气体的击穿也遵循巴申定律 它在0 1MPa 1atm 下 的击穿场强 几乎是空气的3倍 Ubd 图2 17给出 R r 1 67 4 06的同 轴圆筒中SF6的击穿场强Eb与气压p的关系曲线 由图中可见击穿场强并不与气压成正比 而是增加得少一些 在稍不均匀电场中 极性对于气隙击穿电压的影 响与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情况是相反的 此时负极性 下的击穿电压反而比正极性时低10 左右 冲击系 数很小 雷电冲击时约为1 25 操作冲击时更小 只有1 05 1 1 二 极不均匀电场中SF6的击穿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 SF6气体的击穿有异常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如图所示 首先是工频击穿电压随气压的变化曲线存在 驼峰 其次是驼峰区段内的 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明显 低于静态击穿电压 其 冲击系数可低至0 6左 右 如图2 18所示 虽然驼峰曲线在压缩空气中也存在 但一般要 在气压高达1MPa左右才开始出现 而在SF6气体中 驼峰常出现在0 1 0 2MPa的气压下 即在工作气 压以下 因此 在进行绝缘设计时应尽可能设法避 免极不均匀电场的情况 极不均匀电场中SF6气体击穿的异常现象与空间 电荷的运动有关 我们知道 空间电荷对棒极的屏蔽作用会使击穿电压提高 但在雷电冲击电压的作用下 空间电荷来不及移动到有利的位置 故其击穿电压低于静态击穿电压 气压提高时空间电荷扩散得较慢 因此在气压超过0 1 0 2MPa时 屏蔽作用减弱 工频击穿电压会下降 三 影响击穿场强的其它因素 气体绝缘电气设备的设计场强值远低于理论击穿场强 这是因为有许多影响因素会使它的击穿场强下降 此处仅介绍其中两种主要影响因素 即电极表面缺陷和导电微粒 1 电极表面缺陷图2 19表示电极 表面粗糙度Ra对SF6 气体电气强度Eb的影响 可以看出 GIS的工 作气压越高 则Ra对Eb 的影响越大 因而对电极表面加工的技术要求也越高 电极表面粗糙度大时 表面突起处的局部电场强度要比气隙的平均电场强度大得多 因而可在宏观上平均场强尚未达到临界值时就诱发击穿 除了表面粗糙度外 电极表面还会有其它零星的随机缺陷 电极表面积越大 这类缺陷出现的概 率也越大 所以电极表面积越大 SF6气体的击穿 场强越低 这一现象被称为 面积效应 2 导电微粒 设备中的导电微粒有两大类 即固定微粒和自由微粒 前者的作用与电极表面缺陷相似 而后者 因会在极间跳动而对SF6气体的绝缘性能产生更大的 不利影响 二 六氟化硫理化特性方面的若干问题 气体要作为绝缘媒质应用于工程实际 不但应具 有高电气强度 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理化特性 SF6 气体是唯一获得广泛应用的强电负性气体的原因即在 于此 下面对SF6气体实际应用中的理化特性作一介 绍 一 液化问题 现代SF6高压断路器的气压在0 7MPa左右 而 GIS中除断路器外其余部分的充气压力一般不超过 0 45MPa 如果20 C时的充气压力为0 75MPa 相当 于断路器中常用的工作气压 则对应的液化 温度约为 25 如果20 时的充气压力为 0 45MPa 则对应的液化温度为 40 可见一般不 存在液化问题 只有在高寒地区才需要对断路器采用 加热措施 或采用SF6 N2混合气体来降低液化温度 二 毒性分解物 纯净的SF6气体是无毒惰性气体 180摄氏度以 下时它与电气设备中材料的相容性与氮气相似 但SF6的分解物有毒 并对材料有腐蚀作用 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使SF6气体分解的原因 电子碰撞 热和光辐射 在电气设备中引起分解的原因主要是前两种 它们均因放电而出现 大功率电弧 断路器触头间的电弧或GIS等设备内部的故障电 弧 的高温会引起SF6气体的迅速分解 而火花放电 电晕或局部放电也会引起SF6气体的分 解 针对SF6气体毒性分解物的措施 通常采用吸附剂 吸附剂主要有两方面作用 吸附分解物和吸附水分 常用的吸附剂有 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 通常吸附剂的放置量不小于SF6气体重量的10 三 含水量 水分是SF6气体中危害最大的杂质 因为 水分会影响气体的分解物 与HF形成氢氟酸 引起材料的腐蚀与导致机械故障低温时引起固体介质表面凝露 使闪络电压急剧降低 控制气体含水量的措施 避免在高湿度气体条件下进行装配工作 安装前所有部件都要经过干燥处理 保证良好的密封 否则会使设备内的SF6气体泄漏到大气中去 而大气中的水气也会渗入设备内 二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 SF6气体价格较高 液化温度不够低 对电气不均匀度太敏感 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SF6混合气体 以期在某 些场合用SF6混合气体来代替SF6气体 目前已获工业应用的是SF6 N2混合气体 主 要用作高寒地区断路器的绝缘媒质和灭弧材料 采用的混合比通常为50 50 或60 40 三 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一 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GIS GIS由断路器 隔离开关 接地刀闸 互感 器 避雷器 母线 连线和出线终端等部件组合 而成 全部封闭在SF6金属外壳中 与传统的敞开式配电装置相比 GIS具有下 列突出优点 1 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和空间体积 额定电压越高 节省得越多 2 运行安全可靠 GIS的金属外壳是接地的 即可防止运行人员触及带电导体 又可使设备运行不受污秽 雨雪 雾露等不利的环境条件的影响 3 有利于环境保护 使运行人员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4 安装工作量小 检修周期长 二 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线 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线亦可称为气体绝缘电缆 GIC 它与充油电缆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电容量小 GIC的电容量大约只有充油电缆的1 4左右 因此其充电电流小 临界传输距离长 2 损耗小 常规充油电缆常因电介质损耗较大而难以用于特高压 而GIC的绝缘主要是气体介质 其介质损耗可忽略不计 已研制成特高压等级的产品 3 传输容量大 常规电缆由于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原因 其缆芯截面一般不超过2000mm2 而GIC则无此限制 所以GIC的传输容量要比充油电缆大 而且电压等级越高 这一优点越明显 4 能用于大落差场合 三 气体绝缘变压器 气体绝缘变压器 GIT 与传统的油浸式变压 器相比有以下优点 1 GIT是防火防爆型变压器 特别适用于城市高层建筑的供电和用于地下矿井等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场合 2 气体传递振动的能力比液体小 所以GIT的噪声小于油浸变压器 3 气体介质不会老化 简化了维护工作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外 SF6气 体还日益广泛应用到一些其他电气设备中 诸如 气体绝缘开关柜环网供电单元 中性点接地电阻器中性点接地电容器移相电容器标准电容等 小 结 电场的不均匀程度对SF6电气强度的影响远比对空气的大 为了吸附SF6中有毒分解物和水分 采用吸附剂 SF6混合气体在电气设备中获得应用 了解几种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o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GIS o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线 o气体绝缘变压器 本节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