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word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88462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建设》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园文化建设》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园文化建设》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如今的校园,在文化建设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了解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找出利弊,可以更好的对学校的校园文化进行建设。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当代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五个方面。根据能力素质的“冰山”模型理论,优秀学生至少应该具备“知识、技能、个性、品质、个性、身心”5个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则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素质培养的成果与学校文化品味的高低紧密相关。要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要用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手段来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真正标志着一个学校的优劣。这就是我们要谈的校园文化,或以通俗的语言称之为校风。学校校园文化现状及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学校与外界交流的日渐增多,传统的校园文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其吸引力不断下降,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如何发展校园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吸引力成为当前国家、社会和学校必须予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缩小。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全体学生。但从学校本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看, 领导、组织管理主体往往只局限于少数校领导、学生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参与主体则往往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广大教职工往往不在其中。原因可以归结为:首先,学生对自身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其次,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第二课堂的指导;师生间缺少必要的交流,潜移默化作用减弱。最后,在校园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新生受到老生身上所具有的校园文化“烙印”的熏陶,没有很好的创新。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不协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建筑、雕塑、教学、科研、师生活动与生活设施等。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团队精神和习惯传统等,表现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种形态。它标志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更重要的是全校师生的价值追求。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学校在规划和设计上比较科学,注重以人为本, 但其未能深刻地反映出学校本身厚重的文化风格和精神风貌,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学校精神。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校训、校风及师生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精神文化的传承还需要有个过程。由于当今学校的迅速发展,学生规模逐年加大,对精神文化在学校发展中认识的偏差和价值取向的差异等,导致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滞后于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速度。这种离开了学校精神文化,单纯的学校物质校园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只能流于形式与肤浅。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产物,是学校物质文化的工具,是学校行为文化的结果。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一方面构成了学校的行为规范,培育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制约或主导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就目前形势来看,我校的制度文化未形成科学的规范体系,未能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等一系列深层次精神层面的文化通过制度建设转变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为实践,没能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不明显,个性不鲜明。校园的行为文化是学生在一定的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熏陶下,内化为个人素质后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学校物质文明的建设与创造,学校精神的创造与承扬,学校制度的制定与运行,都是学生的行为活动。校园行为是校园文化的表现。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在学生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现在我校在朝着 “培养具有全面创新精神和与国际接轨的实用型、国际型、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国内独立院校努力,表现的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高校相似,没有真正突出其自身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应当是一种个性文化,没有个性文化的共性文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正是有了自己的个性文化,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我们要实践这一理论才能发展得更好。针对目前我国校园文化现状,有如下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一般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校园文化对学生而言,一定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真正受益。没有了学生的认同和参与,任何校园文化都是残缺的或者说是没有价值和没有意义的。学生应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其二要使校园文化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真正使学生受益,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最好应该是学生自己。校园文化的开展更多的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所以,它不能有太多的说教与约束,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学生自己为自己尽情得创意、尽心得组织和尽力得参与。学生是针对自己的校园文化的组织者主体。所以,今后必须切实重视和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不断受益中,依靠自己真正促使校园文化不断地多样化、丰富化和有效化。要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以课堂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建设,以重大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以先进典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即:广大教师要以端庄的仪表风范、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大力营造清新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促进学生心智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突出时代主题、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增进身心健康的重大活动,既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轻松的”浓厚文化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发现、总结、推介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要努力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学校的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知道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学校精神是学生生命的源泉,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继承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又有明显的时代变化气息。培育学校精神,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尊重学校发展历史,传播先进发展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接受历史馈赠的同时不忘开辟和创新,以形成古今融合的特色文化体系。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办学优良传统、学科特点、办学优势特有人才类型和人才结构,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我们师范院校应以师德、师范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积极培育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三是弘扬富有学校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校训。校训代表着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体现出积极进取、群策群力、团结互助的良好校风,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提升学校的办学精神,培育特色的大学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