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7663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期,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开始出现第一性征B .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几乎停滞C . 身高突增,代谢速度缓慢D . 男女相处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2. (2分)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B . 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C . 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 . 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3. (2分)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直至分娩出婴儿,这就是试管婴儿技术。试管婴儿产生的受精方式和胚胎发育方式分别是( ) A . 体内受精、胎生B . 体外受精、卵生C . 体外受精、胎生D . 体内受精、卵生4. (2分)农民伯伯在播种前,需要通过耕和耙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A . 适宜的温度B . 一定的水分C . 充足的空气D . 较强的阳光5. (2分)面粉和花生油分别是由小麦和花生的哪一部分加工而成( ) A . 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B . 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C . 小麦的胚,花生的胚乳D . 小麦的胚,花生的子叶6. (2分)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真菌只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B . 嫁接和扦插的唯一优点是保持亲本植物的优良性状C . 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D . 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7. (2分)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感受以下几种分析中,合理的是( ) A . 人体的耳蜗中充满了液体和位觉感受器,容易晕车就是因为耳蜗和半规管过于发达B . 人体在感冒时,因为嗅神经被鼻涕等物质覆盖,不能接收外界对其产生的刺激C . 人体的舌上有许多乳头状的味蕾,味蕾是重要的味觉感受器官D . 人体皮肤中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几种感觉的感受器,其中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8. (2分)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A .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 .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 .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 .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9. (2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平常我们打电话可通过直接拨号接通所要联系的对方的电话,并不需要交换机进行转接B . 数字信号是一种现代的通信方式,以前没有出现过C . 现代电话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运用到数字通信,也运用到模拟通信D . 数字通信在抗干扰方面没有模拟信号强10. (2分)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 哨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 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 哨声不能传递能量11. (2分)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 . 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C . 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D . 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12. (2分)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即像距)为 ( ) A . 100毫米以外B . 50毫米以内C . 略大于50毫米D . 恰为50毫米13. (2分)下列由学校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A . 做操时排直队伍,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B . 电风扇转动,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C . 用力踢球,脚感到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 湿衣服放在通风处干得快,是通过加快表面上的空气流速来加快蒸发的14. (2分)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A . 522B . 552C . 225D . 25215. (2分)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 A . 反射角是60B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 . 入射角是30D .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6. (2分)青少年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近视的主要原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晶状体曲度过大 晶状体曲度过小 配戴凹透镜 配戴凸透镜A . B . C . D . 17. (2分)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以MN为轴稍向后转动一个角度,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 . 都不能成像B .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18. (2分)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 . 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 . 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C . 缸中金鱼“变大”D . 日食现象19. (2分)在光具座下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点燃蜡烛,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A . B . C . D . 20. (2分)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 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2122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共9题;共38分)21. (4分)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养育生命。 (1)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_和分泌雌性激素。 (2)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通过_从母体获取营养。 (3)孕妇分娩时,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阵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_。 22. (4.0分)如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多莉”由三个“妈妈”,在“多莉”诞生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母羊A提供:_母羊B提供:_母羊C提供:_(2)在三个“妈妈”中,多莉的外貌最像谁?_原因是什么?_ 23. (6分)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所示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相同点是都有_。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_(填标号)。 (3)如图所示,菜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问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_点(选填“T1”或“T2”或“T3”)。 24. (4分)嫦娥四号搭载了棉花、油菜等种子,最终棉花种子首先完成发芽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 (1)棉花是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无胚乳,为棉花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_; (2)放置棉花种子的容器有土壤、充足的水分、氧气,萌发还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 25. (4分)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海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图所示。螺线管通电后,在磁力作用下,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小海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弹行的是 (选填字母)。 A . 增加螺线管的线圈匝数B . 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C . 增大通过螺线管的电流(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很难直接观察,通常需要用吸引铁屑或大头针的多少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与下列 (选填字母)实验所用方法相同。 A .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B . 用未点燃的蜡烛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 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26. (4分)有时候,我们可以在清澈而平静的湖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面的_形成的虚像;“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形成的虚像。 27. (4分)据悉科学已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让旁人看不到它。 28. (4分)用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处可点燃火柴。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光线射入平面镜会发生_现象,光线通过透镜会发生_现象。29. (4分)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_(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三、 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共2题;共4分)30. (2分)在图中画出与凹透镜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1. (2分)如图所示,OA 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 实验探究题(每空格2分,共36分) (共5题;共36分)32. (8.0分)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影响”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1000ml、800 ml、600 ml、400 ml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的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选取100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15号的相同培养皿中。向1号培养皿加入 , 向2、3、4、5号培养皿分别加入20ml的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后,均放置于25环境恒温培养。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表所示。培养皿12345种子发芽率95%65%45%30%20%(1)兴趣小组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 (2)实验步骤,1号培养皿加入的是_。 (3)通过统计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_。 (4)为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选用20粒而不是1粒水稻种子外,还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_实验。 33. (8.0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是正确的。34. (6分)小金用如图叫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的(选填“粗糙”或“光滑”); (2)在A板上让光束从EO方向射入,发现在B板上沿OF方向出现反射光线。现他让一束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射将沿_(选填“OH”或“OE”或“OG”)方向射出; (3)如图乙所示,当他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结果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_。 35. (6分)小金在实验室利用蜡烛和茶色玻璃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过程和结论: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与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_(选填“能”或“小能”)承接蜡烛A的像。(2)在上述实验过程与结论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_.(3)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A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立、_的实像 36. (8分)如图所示, 甲、乙分别是小科同学用相同的蜡烛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手指放在蜡烛 _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20cm,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到_cm 处,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3)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 5cm,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cm 的距离。 (4)请比较平面镜所成像与第(2)题中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_。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2122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共9题;共38分)21-1、21-2、21-3、22-1、22-2、23-1、23-2、23-3、24-1、24-2、25-1、25-2、26-1、27-1、28-1、29-1、三、 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共2题;共4分)30-1、31-1、四、 实验探究题(每空格2分,共36分) (共5题;共36分)32-1、32-2、32-3、32-4、33-1、33-2、33-3、34-1、34-2、34-3、35-1、35-2、35-3、36-1、36-2、36-3、3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