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874889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水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降水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降水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地铁一号线土建03标降水施工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第三合同段包括黄海路站、洪湖北街站及黄海路站洪湖北街站区间。1.1黄海路站黄海路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站台宽度为10m。车站结构起讫点里程为:DK2+935.560DK3+107.160,主体结构全长171.6m,宽18.5m。车站底板埋深约16.6m,顶板覆土约3.9m。车站设3个出入口(其中西南出入口为远期预留);设西南、西北2处风道及风井。车站结构型式为双层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外管井降水,黄海路站有降水井85口。1.2黄海路站洪湖北街站区间黄海路洪湖北街区间隧道从黄海路起出黄海路站,沿太湖街向北,斜穿珍珠巷后再向北,再次斜穿太湖街,拐弯向东,沿沈大路至洪湖北街站,起讫里程为:右线DK3+107.160DK4+001.75,全长894.59m(双线)。区间为单洞单线圆形断面,线间距13m,线路纵向呈“”型坡,隧道结构底最大埋深21.2m(覆土厚度15.0m),最小埋深12.03m(覆土厚度5.8m),平均埋深15.7m(覆土厚度10.5m)。区间隧道施工采用矿山法,分台阶施工。施工中主要采用小导管注浆超前加固地层,开挖前进行井点降水,区间共有降水井206口。1.3洪湖北街站洪湖北街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站台宽度为10m。车站结构起讫点里程为:DK4+001.750DK4+167.250,主体结构全长165.5m,宽18.5m。车站底板埋深约16.8m,顶板覆土约4.0m。车站设3个通道及出入口,东北、西南2处风道及风井。西南风井地面处设地面结构。车站结构型式为双层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基坑外管井降水,洪湖北街站有降水井83口。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标段各钻孔勘察深度内见23层地下水,粉质粘土为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详见表1。表1 各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地下水性质含水层顶埋深(m)水位埋深(m)结构底板埋深(m)渗透系数(m /d)黄海路站潜水3.05.05.07.01738.6承压水17.921.712.157黄洪区间潜水2.543.45.8162428.2承压水12153.94.161.8承压水18.32512.1115.8洪湖北街站潜水2.33.33.34.31727.1承压水12.516.63.94.172.2承压水18.123.0121115.82.1黄海路站水文地质黄海路站有两层地下水,粉质粘土(-1)层为两层水之间的隔水层。第一层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2)冲积中粗砂(-4)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4.867.80m,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5.007.00m,含水层厚度一般为1.003.00m,最大厚度4.20m,水温10.516.0。地下水流向南偏西44。第二层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Q32)冲洪积粉细砂、中粗砂、砾砂层及第四系中更新统(Q2)冲洪积中粗砂、砾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层顶埋深一般为19.9023.70m,揭示含水层最大厚度24.50m。实测稳定水位埋深12.14m(标高25.14),承压水头8.36m,水温12。土层渗透性见表2土层渗透性表 表2层位岩性渗透系数k透水性类别(cm/s)(m/d)-1粉质粘土5.2810-60.0046微透水-3粉细砂9.510-38.2中等透水-4中粗砂4.4810-238.6强透水-1粉质粘土8.1210-50.07弱透水-2粉土5.410-40.47弱透水-3粉细砂6.2010-35.3中等透水-4中粗砂2.8210-224.3强透水-5砾砂5.3810-246.4强透水2.2黄-洪区间水文地质黄-洪区间有两层地下水,粉质粘土(-1)层为两层水之间的隔水层。第一层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2)冲积中粗砂(-4)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4.867.80m,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5.007.00m,含水层厚度一般为1.003.00m,最大厚度4.20m,水温10.516.0。地下水流向南偏西44。第二层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Q32)冲洪积粉细砂、中粗砂、砾砂层及第四系中更新统(Q2)冲洪积中粗砂、砾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层顶埋深一般为19.9023.70m,揭示含水层最大厚度24.50m。实测稳定水位埋深12.14m(标高25.14),承压水头8.36m,水温12。土层渗透性见表3。土层渗透性表 表3层位岩性渗透系数k透水性类别(cm/s)(m/d)-1粉质粘土5.2810-60.0046微透水-2粉土8.610-40.74弱透水-3粉细砂9.510-38.2中等透水-4中粗砂3.2710-228.2强透水-1粉质粘土4.8410-50.042弱透水-3粉细砂8.810-37.6中等透水-4中粗砂1.8210-215.7强透水-1粉质粘土3.0410-50.026弱透水-2粉土9.010-40.776弱透水-3粉细砂9.010-37.76中等透水-4中粗砂2.8210-224.3强透水-5砾砂5.3810-246.4强透水2.3洪湖北街站水文地质洪湖北街站内有3层地下水,粉质粘土(-1)、粉质粘土(-1)层为各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第一层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2)冲积粉细砂及中粗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3.404.30m,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3.304.30m,含水层厚度一般为4.005.00m,最大厚度5.00m,水温13.518.0。地下水流向正南。第二层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1)冲洪积粉细砂及中粗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12.5016.60m,含水层厚度一般2.005.00m,最厚5.30m。实测稳定水位埋深3.96m(标高34.73m),承压水头10.15m,水温12;实测稳定水位埋深4.12m(标高34.33m),承压水头9.68m,水温12。第三层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Q32)冲洪积层粉细砂、中粗砂、砾砂层及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中粗砂、砾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20.1025.00m,含水层最大揭露厚度21.40m。实测稳定水位埋深12.08m(标高26.39m),承压水头10.02m,水温12。土层渗透性见表4。地基土渗透性表 表4层位岩性渗透系数k透水性类别(cm/s)(m/d)-1粉质粘土5.2810-60.0046微透水-3粉细砂9.510-38.2中等透水-4中粗砂3.1410-227.1强透水-1粉质粘土5.9610-50.051弱透水-3粉细砂8.810-37.6中等透水-4中粗砂1.6610-214.3强透水-1粉质粘土2.6210-50.023弱透水-3粉细砂9.010-37.76中等透水-4中粗砂2.8210-224.3强透水-5砾砂5.3810-246.4强透水3.降水深度本工程开挖深度较大,水位埋深较浅,施工中应加强降水工作,注意防止出现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现象。根据地下水分层分布与结构关系,本工程降水要求确定为:将水位降至结构底面以下1.50m。4.降水设计及计算结果4.1.黄海路车站基坑涌水量计算结果本站场分布有两层含水层,第一层为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5.4-6.9米,含水层厚度2.0-2.4米,底板埋深7.5-8.1米;第二层为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厚度大于20米,顶板埋深20.0-23.5米,承压水水位埋深11.89米。车站站体171.6米*18.5米,降水孔布置在护坡桩外3米处,计算基坑为177.6米*24.5米。工程结构底板埋深16.678米。4.1.1第一层孔隙潜水(1)Q1稳定=2979米3/日.(2)总过滤器长度:每口井过滤器理论长度:25.97/68=0.38m选泵型:114.68*0.38=43.79 m3/d,43.87/24=1.8 m3/h,考虑安全系数,取泵型3 m3/h,扬程8m。井深11m。(3)井位布置疏干井设置作如下考虑:井深11m,深入隔水层1-2m,不穿透隔水层,降水井间距6m,主要构造采用400无砂管,孔径600,基本泵型3m3/H,扬程10m。4.1.2第二层孔隙承压水(1)计算第二层承压水涌水量Q=10813(m3/d)(2)每口井过滤器理论长度:199.9/31=6.45m(3)选泵型:145.11*6.45=935.96 m3/d,935.96/24=38.9 m3/h,考虑安全系数,取泵型50m3/h,扬程25m。井深26.8m。(4)管井布设:泵型50m3/h,扬程25m。井深26.8m。间距16m,黄海路站共布置31口。减压井详细结构图见图1。4.2.黄海路站洪湖北街站区间降水量计算本区间起讫里程为:右线DK3+107.160DK4+001.75,全长894.59m(双线),左右线宽约26米.本区间分布有三层含水层,第一层为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4.0-5.0米,含水层厚度3.0-5.0米,底板埋深7.2-10.2米;第二层为孔隙承压水,顶板埋深12.0-15.0米,底板埋深15.6-19.8米, 含水层厚度2.2-6.0米; 第三层也为孔隙承压水,顶板埋深20.7-25.0米,区间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揭露最大含水层厚度23.5米,未穿透该层.根据区间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第一层含水层K为11.03米/日,第二层承压含水层K为61.8米/日,稳定水位埋深约6.0米,承压水头约10.0米; 第三层承压含水层K为115.8米/日,稳定水位埋深约12.0米,承压水头约8.4-10.0米.工程结构底板埋深18米.该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该区间的地下水丰富,选用沿区间隧道周边布井,管井井排方式实施降水.根据区间左右线纵断面情况,分三段进行降水计算。第一段里程:DK3+108.46DK3+313.8,长度205.34m;第二段里程:DK3+313.8DK3+751,长度437.15m;第三段里程:DK3+751DK4+000.35,长度249.35m;4.2.1第一段降水计算 第一段里程:DK3+108.46DK3+313.8,长度205.34m;该段区间隧道全断面过粘土层,隧道底部粘土层厚度大于3m,可抵抗6m高的水头,底部承压水最小埋深约12m,因此在18m埋深范围内,与隧道底部埋深基本一致,因此可视为隧道底部是安全的,仅在局部隔水层较薄处设减压井即可满足施工要求。4.2.2第二段降水计算 第二段里程:DK3+313.8DK3+751,长度437.15m;(1)第一层孔隙潜水因为第一层含水层底板埋深7.2-10.2米,故该层水进行全部疏干.第一层潜水取9767米3/日.(2)第二层孔隙承压水降深值S的确定:工程结构底板埋深19.0米-承压水水位埋深6.0米=13.0米.第二层承压水取12302(m3/d);第一二层水总计12302+9767=22069(m3/d)(3)每口井过滤器理论长度:107/61=1.75m(4)管井布置选泵型:206.3*1.75=360.5 m3/d,360.5/24=15 m3/h,考虑安全系数,取泵型20m3/h,扬程23m。井深25m,保证井底标高位于结构开挖线底标高以下5m,保证足够的过滤器长度,底部5m深度采取封堵措施,确保第三层承压水不进入降水井内,底部5m采用不透水的水泥管,底部加盖封闭,管节外回填粘土球堵水。降水井底部处理措施见图2。4.2.2.3第三层孔隙承压水降深值S的确定:工程结构底板埋深19.0米+1.0米-承压水水位埋深12.0米=8.0米.(主要考虑卸压)(1)计算第三层承压水涌水量Q=40290(m3/d)(2)每口井过滤器理论长度:203/60=3.3m(3)泵型选择:取泵型50m3/h;(4)管井布置50m3/h,扬程27m。井深29m。以减压为主,同时抽取上部的混合水。全部采用无砂管井。4.2.3第三段降水计算 第三段里程:DK3+751DK4+000.35,长度249.35m;(1)第一层孔隙潜水因为第一层含水层底板埋深7.2-10.2米,故该层水进行全部疏干.第一层潜水取5169米3/日.(2).第二层孔隙承压水降深值S的确定:工程结构底板埋深19.0米-承压水水位埋深6.0米=13.0米.第二层承压水取9669(m3/d);第一二层水总计5169+9669=14838 (m3/d)(3)泵型选择单井单位长度出水量按下述公式计算(简明施工计算手册):q2rsl(K)1/2 =206.3 m3/d总过滤器长度:LQ/q =14838/206.3=71.9m每口井过滤器理论长度:71.9/81=0.89m206.3*0.89=183m3/d,183/24=7.63 m3/h,取泵型15m3/h;(4)管井布置15m3/h,扬程20m。井深22m,主要作为疏干降水井使用,全部采用无砂管井。降水井底部处理措施见图2 区间降水井结构大样图。第三层水底部隔水层最小厚度3m,隧道底部均在粘土隔水层以上,可以有效抵抗底部承压水头,不采取降水措施。4.3洪湖北街站基坑涌水量计算第一层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2)冲积粉细砂及中粗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3.304.30m,含水层厚度一般为4.005.00m,最大厚度5.00m。 第二层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1)冲洪积粉细砂及中粗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12.5016.60m,含水层厚度一般2.005.00m,最厚5.30m。实测稳定水位埋深3.96m(标高34.73m),承压水头10.15m,水温12;实测稳定水位埋深4.12m(标高34.33m),承压水头9.68m,水温12。第三层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Q32)冲洪积层粉细砂、中粗砂、砾砂层及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中粗砂、砾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20.1025.00m,含水层最大揭露厚度21.40m。实测稳定水位埋深12.08m(标高26.39m),承压水头10.02m。降水量计算:根据左右线地质总断面图,洪湖北街站分两段进行计算:4.4.1第一段K4.01.75K4+110.25,长度108.5m(西端); (1)上层潜水取第一层潜水取4678(m3/d);(2)第一层承压水Q2=13140(m3/d)。(3)泵型选择单井单位长度出水量按下述公式计算(简明施工计算手册):q2rsl(K)1/2=252 m3/d每口井过滤器理论长度:58.9/46=1.28m252*1.28=322.6m3/d,183/24=13.44 m3/h,取泵型15m3/h;(4)管井布置15m3/h,扬程18m。井深21m,主要作为疏干降水井使用,全部采用无砂管井。(5)第二层承压水基坑低部最薄粘土层厚度4m,可以抵抗8m水头,第二层承压水水头埋深12m,因此安全水位应在埋深20m,低于地板埋深17m,因此第二层承压水可以不采取降水措施。第一段K4.01.75K4+110.25,长度108.5m(西端)降水井布置:疏干井深20m,泵型15m3,间距6m布置。4.4.2第二段K4+1104+167.25,长度57m;(1)上层潜水:取第一层潜水取2828(m3/d);(2)第一层承压水:Q=11113 m3/d4.4.2.3第二层孔隙承压水:Q=21323(m3/d)(3)泵型选择:取泵型60m3/h;(4)管井布置基坑外部设混合减压井,同时抽取上部的混合水,井深28m,泵型60m3/H,扬程25m。降水井底部处理措施见图3。5.降水井位布置布置上采取抽水管井进行坑外降水。(1)黄海路站降水采用管井对车站进行坑外降水,相邻降水井间距按6.0控制,降水井中心与围护桩间距一般按1.5m控制,黄海路站降水井布置详见图4。(2)区间隧道外侧相邻降水井间距一般按6.0m8.0m控制,隧道间疏干降水井按12.0控制,降水井中心与隧道结构外皮或围护桩间距一般按1.5m控制,黄-洪区间降水井布置详见图5。(3)明挖车站降水采用管井对车站进行坑外降水,相邻降水井间距按6.0控制,降水井中心与围护桩间距一般按1.5m控制,洪湖北街站降水井布置详见图6。降水井参数见表6。6.降水井结构井径600mm,下入400mm的无砂水泥管,回填37mm卵石砾层。滤管裹80目尼龙网,水泥管接头处缠塑料布后绑竹片连接。井管构造见:图1黄海路站降水井结构大样图、图2黄-洪区间降水井结构大样图、图3 洪湖北街站降水井结构大样图。表6 降水井参数表降水井位置数量井深(m)泵扬程(m)流量(L/S)功率(KW)黄海路站主 体8325253.92.2出入口2617173.92.2洪湖北街站主 体86252517.57.5出入口54181812.64黄洪区间44525m253.92.27.人井及排水管路设计排水管主管(集水管)采用219mm钢管,支管采用89mm钢管。车站排水采用暗排。每个暗排井点做一个工作井,暗排主管线和支管线均埋置于地面以下1450mm。出水管、支管和主管用单向阀连接,防止停泵时水倒流,然后恢复路面。水从支管流经主管汇到雨水井,雨水井要做一工作井,采取暗排形式。区间降水井排水主要采取地面井口明排方式,出水管与地面主排水管通过单向阀和50mm连接软管连接,通过地面主管汇集到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排水口选择雨水检查井口,如直接接入雨水管线,应设置排水口检查井,在保证排水畅通和含砂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排水口位置经市政统一认可确定。选定排水口的数量和雨管线满足降水最大排水量的要求,安排水口管径大小合理疏排地下水及雨水。8.降水施工8.1降水井施工8.1.1工艺流程,见图7。8.1.2施工方法(1)施放井位降水井井位施放时必须详细调查核实场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当无法确定时可采用人工挖探孔的方法,确认地下无各种管线后方可施工。为避开各种障碍物,降水井间距可作局部调整,降水井中心距围护桩外皮或隧道结构外皮1.5m,隧道及竖井相邻管井间距最大不得超过8.0m,且降水井总量不得减少。(2)降水井成孔为确保降水效果,减小洗井难度,所有管井采用旋挖钻机成孔。井身结构误差要求:井径误差20mm;垂直度误差1%;井深应满足设计井深。(3)替浆及下管下管前注入清水置换全井孔内泥浆,砂石泵抽出沉渣并测定孔深。替浆过程中,安排好泥浆及渣土的清运工作。井管采用无砂砼滤水管,在预制砼管鞋上放置井管,同时水位以下包缠1层100目尼龙网,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施工准备替浆井位测放围挡切割井位、排水管路面人工挖探井钻机就位成孔填滤料下井管洗井做检查人井埋设排水联络管线下泵抽水起拔护筒拆除围挡测量孔深清运渣土恢复路面(地面)现场踏勘清运泥浆钻机移位清理现场图7 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3-4条30mm宽、长23m的竹条用2道铅丝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井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4)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应具有一定的磨圆度,滤料含泥量(包括含石粉)3%,粒径24mm。填砾料时,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5)洗井下管、填料完成后立即进行洗井,特殊情况如上路施工,洗井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采用空压机由上而下分段洗井直至水清砂净,上下含水层水串通。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洗井时必须清除停留在孔内和渗水含水层中的泥浆与孔壁泥浆,疏通含水层,并在井周围形成良好的反滤层;洗井前后两次抽水涌水量相应小于15%,洗井后井内沉淀不上升或基本不上升。(6)排水管路及人井,详细见4.4。 (7)抽水潜水泵及泵管安装吊放,置于距井底以上2.5m3.0m处,开挖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宜少于1个月。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以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抽水开始后,逐一检查单井出水量、出水含砂量。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抽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粗砂含量1/50000;中砂含量1/20000;细砂含量1/10000。当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重新洗井。连网统一抽降后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逐一进行。 为了保证降水期间抽水持续作业,防止长时间停电造成水位回升,影响地下结构施工,考虑配备用电源,将采取如下措施:A、在原有供电系统上,还要采取作为第二路供电系统应急备用电源(内燃发电机),并配有自动切换装置。B、如因现场无法实施第二路供电系统,则必须配备发电机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并配有自动切换装置。(8)降水观测降水期对地下水动态进行观测,并对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及时分析;当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及时分析原因(如水泵损坏、地下含水构筑物突然破裂漏水或区域地下水位上升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8.1.3质量检验施工质量检验主要执行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与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其内容综合如表7。表7 管井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排水沟坡度12目测: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通畅2井管(点)垂直度%1插管时目测3井管(点)间距%15用钢尺量4井管(点)插入深度mm200测绳测量5过滤砂砾料填灌%5检查回填砾料用量6粗砂含水层出水含砂量中砂含水层出水含砂量细砂含水层出水含砂量1/500001/200001/10000实验测定砂水重量比8.1.4施工资源配置(1)机械设备降水井设备采用反循环钻机,车站和区间各投入2台。(2)劳动力计划每台钻机配备机械操作手1人,泥浆制作及场地内倒运3人,配合下放无砂水泥管及回填滤料2人,每台钻机每班共6人。每台钻机安排两个工班,共12人。8.2排水管路施工8.2.1施工流程排水管路施工流程见图8。8.2.2施工方法(1)管沟底部开挖宽度,除管道结构宽度外,还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工作面宽度按规范确定执行。(2)挖沟时将挖出来的土堆放在沟边一侧,土堆底边距沟边保持0.61m的距离,管沟的开挖及回填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如不能及时回填,管沟两侧需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水流入管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沟开挖排水管下入沟内试水试压分步回填夯实施做与雨污水检查井相接的排水口工作井合槽埋设电缆图8 排水管线施工工艺流程图(3)槽内下入50塑料管24束,与24眼抽水井相接。(4)抽水井以及机动车道上的引渗井井室用机制红砖和水泥砂浆衬砌,底部做110mm厚C10砼基础,上部井圈浇筑C20砼,盖承重井盖,与路面平齐。绿地及人行便道上的引渗井用700700250mm的钢筋砼块保护井口,井口底部做110mm厚C10砼基础,周边砌砖。(5)供电电缆敷设及配电系统安装抽水井的供电电缆,在排水管沟回填土之前置于排水管的一侧,与排水管合槽敷设。电缆周围填充细砂,厚度为0.2m。电缆经由线路,地面上每隔20m左右设露出0.5m高的标志桩。由动力配电箱引出的电缆到潜水泵之间电缆长度除留有适量的长度外,其它剩余量一律剪除,并排列整齐。电缆两端,配统一编号的标志环各一环。电缆敷设路径如遇过路或穿越其它建筑物时,穿厚度为2mm以上的护电套管加以保护。 供、配电系统用的电力开关柜、动力配电箱安放要牢固稳妥。为保证降水工程连续运行,需备足25%用电设备备件,以便及时换修用电设备。电力开关柜及动力配电箱要上锁,应做好防雨、防砸等防护工作,并须安装围栏,并在围栏不同方向悬挂警示标志,其放置地点要安全、平整,周围无杂物堆放。供、配电系统设有三级保护装置。电力开关柜中设有过流、短路、过热保护的自动开关。动力配电箱中设有过流、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所用电缆设计为三相五线制双“O”线。用电器具作好接“O”保护。8.3降水井的后期处理施工降水为结构工程施工的辅助工程,属临时工程范畴,降水工程结束(竣工)后,予以拆除或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本工程临时供电线路、临时建筑设施等,在工程竣工或完成其使用目的后立即拆除,降水井和其它地下临时工程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恢复地面原貌。8.3.1降水井管井后期处理施工降水结束后,需对所有降水井进行回填,其目的是使原有井身空间与地层连成一体,保证井室与路面、井身与周围地层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降水管井在完成其使用目的后,首先切断抽水用电源,拆除井下水泵、电缆、泵管。含水层段采用石屑填入成井管内,利用井孔内存水使之饱和,依靠自重压实,当井孔内存水不能使回填石屑饱和时,应边回填边注水。隔水层段采用粘性土回填。管井回填处理高度至井口2.0m,距井口2.0m以上应采用C15素砼回填,并人工捣实。近地表部分按原地貌恢复。砼应在回填石屑后间隔3天再回填。降水井的回填方法根据降水井所处的位置而定。8.3.2暗埋排水管线、电缆的后期处理当降水工程结束后,按市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暗埋的排水管、电缆等挖出之后,分层回填级配砂石,并分层夯实到规定的高度后,填300mm厚的无机料,然后铺沥青砼。9.降水井施工困难地段洞内加强支护措施由于地铁主要为线性结构,穿越区域较长,降水井施工势必受各类建(构)筑物影响,如:烟厂仓库库房、铁道、养老院等,这些地段降水井施工场地不具备,除在其周边可行情况下增设降水井外,还将在洞内采取措施。9.1平面位置关系详见图9、10。图9图119.2超前支护、开挖与初期支护9.2.1超前小管棚支护(1)超前小管棚布设参数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技术是浅埋暗挖隧道在软弱围岩施工中比较普遍的超前支护措施之一,小导管不仅起到了超前管棚的作用,而且通过注浆工艺改善了围岩的自稳能力,此技术对于隧道开挖防坍防塌、控制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明显的作用。在特殊区段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0.3m,沿拱部180范围布设,纵向每榀打设一环进行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采用32mm普通水煤气管,管长3.5m。(2)超前预注浆浆材及配合比为了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在浆材选择上准备几种方案,开挖后如果无水,可考虑使用改性水玻璃浆,如果开挖土层含水,考虑使用普通水泥水玻璃浆液,并在水泥浆中加少量膨润土,以增加可灌性。(3)超前预注浆加固土体注浆前先挂网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以防漏浆,对于强行打入的钢管应先冲净管内积物,然后再注浆,注浆顺序由下向上,浆液用搅拌桶搅拌。注浆时将两种不同的浆液分别放在两个容器内,使用双液注浆泵按配合比分别吸入两种浆液,两种浆液在混合器混合后注入地层。初凝时间可用不同配合比和少量磷酸氢二钠来控制。(4)有水地段混凝土喷射要求a、喷射时,先从远离出水点处开始,逐渐向涌水点逼近,将散水集中,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逼近喷射;b、当涌水范围大时,可设树枝状排水导管后再喷射;c、当涌水严重时,可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射。9.2.2回填注浆在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避免因开挖施工造成扰动或空洞导致沉降。(1)回填注浆孔的布置注浆孔布置于拱顶,初期支护背后注浆孔孔距35m/组,二次衬砌背后注浆孔孔距6m/组,每组3个,梅花形布置,布孔以避开环向施工缝为宜。回填注浆管采用42(或25)普通焊接钢管,均采用预埋方式布管。将注浆孔编号,先注奇数孔,后注偶数孔,这样可使各孔注浆达到互补作用,提高注浆效果。(2)注浆浆液配制根据既有工程经验,选择水泥浆液或高标号水泥砂浆作为背后回填浆液较为适宜。水泥浆水灰比宜为1:11:1.5,水泥选用425#硅酸盐水泥,内掺水泥用量9%的Fs-1防水剂及聚丙稀酰胺(水用量的0.51,拌浆前先溶于水),或内掺高强无收缩外加剂XPM。(3)注浆压力回填注浆压力不宜过高,只要能克服管道阻力和二衬与初期支护防水板之间空隙阻力即可,压力过高易引起初期支护或衬砌变形。采用注浆泵注浆时,紧接在拱顶注浆处的压力宜控制在0.30.4Mpa,不得超过0.5Mpa。10.降水辅助措施10.1建立地下动态监测网及措施由于降水期较长,降水使场区地下水均衡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较准确地掌握场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在降水工程实施的同时,建立地下动态监测网。(1)监测点布设在抽水影响半径内呈放射状布设观测孔;抽水影响半径以内的高大建筑物、危改类建筑与抽水系统之间布设观测孔;不同含水层位布分层观测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提供的资料为: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地下水质月监测数据、各站和区间的排水量数据、排水含砂量数据。(2)降水沉降控制措施降水井施工工艺:优先采用泵吸反循环成井工艺,使浆液面高度保持在孔口附近,当自造泥浆不能保证井壁稳定时,添加膨润土人工制浆,严格控制泥浆稠度,保证井壁稳定。抽排水含砂量控制:防止因抽取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陷,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符合规定的要求。10.2残留水处理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很多地段受多层地下水影响。无论在降水施工期间还是在降排水维护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局部少量涌水情况,还需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施工才能在无水条件下进行。(1)异常水处理由于地下上、下水管道漏水,这些水赋存于杂填土和很多已废弃的地下构筑物中,由于具体位置不明,水量大小亦不明,靠降水井难以得到控制,往往造成基坑壁或隧道顶部失稳,给地下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有效预防这种异常水给工程带来损失,应及时采取措施。当隧道或基坑开挖遇到突然出现的不明来水时,立即停止开挖,做引流回填,控制因出水带出地层颗粒形成地层扰动坍塌,并及时查明水源情况,采取寻源断流措施。对出水范围的基坑壁或隧道顶部,必须采用特殊加固措施,比如局部土钉补强、小导管注浆等方法,稳定后再继续下步开挖。(2)潜水残留水处理由于本工程降水均涉及疏干潜水的问题,而潜水含水层底板凹凸不平,完全疏干不容易做到,在局部粘性土夹层或潜水含水层底板处会有潜水残留水渗出。这部分水若处理不好将带出地层中细颗粒物质,使开挖面地层土扰动,严重时会发生坍塌。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放慢挖土速度,及时在坑壁做盲管导流,并在槽边挖盲沟集水,再将集水排走。按设计要求的做法是:导流盲管采用长0.5m的25mm塑料管做成花管,缠80目尼龙纱网。盲沟一般贴坑壁挖,宽300mm,深300mm。为了防止水流将基坑底细颗粒物质带走造成基底土扰动,应在盲沟中填4-6mm砾石。10.3降水事故及处理措施(1)降水井涌砂事故处理措施:一旦发生涌砂现象,立即更换滤料和纱网,一防止流砂的进入;对于已成井点,只需将泥浆洗出后,暂停洗井,以免涌砂造成井口周围地面塌陷,甚至影响周边地层的稳定。当其他井点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后,再重新进行洗井,此时由于水位降低,水压力减小,进入井中的流砂会大幅减少。洗井后用于抽水的井点保持继续抽水,以免停止抽水后扰动砂层,造成井孔重新涌砂。(2)水位不下降现象处理措施:在降水井施工完后实施抽水作业后,若降水水位达不到设计水位时,可重新进行洗井或更换排水能力更大的深井泵。当重新洗井或换泵后仍然达不到要求时,可在附近增设降水井点,并根据先前施工时采取的数据,在后续施工的降水井施工时调整施工参数,增深降水井深度。(3)基坑管涌、流砂现象处理措施:当基坑内出现较严重的管涌或流砂现象时,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及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当管涌、流砂停止后,可通过桩间注浆加固、堵漏处理。11.降水维护管理降排水工程施工结束后,是较长时间的维持降水阶段,延续降水要到二衬施工结束,抽降水管理要点是:(1)定时巡视降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运行的故障和隐患,如水泵抽水出水情况,是否需要检修换泵;供电线路是否正常;排放水的含砂情况及排水联络管道是否畅通。(2)按要求观测水位,观测频次:降水前期一个月内2天1测,之后5天1测,及时分析、了解降水过程中的水位变化情况,并根据水位变化情况调整开泵地段和开泵数量,以减少地下水资源无谓排放。(3)随时下入土建结构施工的掌子面,了解掘进遇到的水情,一般作法是降水井开泵集中跟随地下结构开挖。12.降水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技术员要对降水井孔位、孔径、垂直度进行检查、日、复核,确保每眼降水井位置都复核设计要求。(2)在成孔安装砂管之前,通知监理部门对孔底标高、尺寸、土质、岩性进行检验,合格后应迅速封底。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要会同设计、监理共同研究处理。(3)在砂管安装完后,立即进行洗井作业,达到设计及降水施工规范要求方可结束洗井作业。(4)质检员要求对降水井施工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严格监督施工技术员按技术交底要求、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5)材料员要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每批材料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书,对需检验的材料还需附具试验报告单,并按要求进行复检,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及时清理出场。13.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根据施组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所有工人在进场作业前必须严格进行“三级”教育,考核并颁发安全上岗证。(2)每一工序开工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报监理审批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3)为施工人员配备齐全的安全生产用品(安全帽、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护口罩、防护衣等),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工种按规定带好防护用品。(4)降水井施工在结构施工围挡范围内的,做好统筹安排,避免相互干扰。按照场地内文明施工要求组织施工。(5)降水井施工在结构施工围挡范围发的,现场道路平整、坚实、畅通,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应设红灯示警,现场道路符合工厂企业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78-84”的规定。(6)用于降水井施工的线路架设,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必须安设绝缘支撑物。(7)降水井作业场所和临时安全疏散通道保持24小时安全照明和警示标志。(8)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如地下电缆、光缆、给排水管道等的埋设深度及走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降水井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到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