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7871989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贝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是软体动物门动物的通称。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它们的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构成。、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瓣鳃纲外,其他种类口腔内具有颚片和齿舌。、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间接发育的贝类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2、贝类的外部形态 结构: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贝壳 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贝壳素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还包括镁、铁、磷酸钙、碳酸钙等无机物。外套膜生理作用:分泌、保护内脏、呼吸。头部、足部、内脏囊3、贝类的内部构造 消化管口(小齿:中央齿、侧齿、缘齿),食道,胃,肠,肛门。消化系统 消化腺肝脏,胰脏,口腔背侧一对唾液腺。 胃肠之间有一晶杆囊,里面有一具有消化作用的晶杆。 水生贝类鳃:由外套腔内的皮肤扩张形成。(楯鳃、栉鳃)呼吸系统 陆生蜗牛假“肺”:外套腔内表面血管网。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以及血窦(开管式循环)/微血管(闭管式循环)构成。(血红素、血青素)(1) 开管式循环: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2) 闭管式循环: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心脏(头足类)排泄系统:肾脏。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其开口称为内肾口;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称为外肾孔或排泄孔。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围绕食道的神经环原始贝类神经中枢 由此派生的足神经索和脏神经索 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进化贝类神经中枢 侧神经节、脏神经节 联络神经滤泡生殖系统生殖腺:由体腔壁形成 生殖管 生殖输送管4、贝类分纲概述: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 淡水中双壳纲(少数)、腹足纲 陆地中腹足纲(肺螺类) 海洋中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第二章贝类的分布及生活习性1、贝类生活环境:生物因子:饵料、敌害环境因子 非生物因子:温度、盐度、水质、光照、潮流、底质2、贝类的生活类型; 游泳生活型:柔鱼,枪乌贼 浮游生活型:海蜗牛等 底上匍匐生活型:鲍、各种螺类底栖 固着生活型:牡蛎 附着生活型:扇贝、贻贝、珍珠贝 底内埋栖生活型:泥蚶、缢蛏、波纹巴非蛤、菲律宾蛤仔、栉江珧等 凿穴型:海笋、船蛆 寄生、共生和群聚:内寄螺,圆柱螺,是非常特殊的种类,很难辨认。3、贝类的摄食方式:依种而异,主要与其摄食器官的构造有关。舐食腹足纲的鲍等、多板纲的石鳖等都属于舐食食性。这类动物有发达的吻、口腔内有齿舌、颚片和唾液腺,齿舌带长,小齿数目多。滤食瓣鳃纲的种类大都是滤食方式,是贝类的外套膜、鳃、唇瓣三者共同作用。 捕食头足纲的种类多属捕食食性。吮食寄生的种类。4、贝类的食性 :滤食性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 第三章 贝类的繁殖和发育1、性别与转变 雌雄异体分辨:生殖腺颜色,生殖细胞,性腺粗糙度,第二性征(腹足纲),交接器的茎化腕(头足纲) 雌雄同体 性转换:雄性先熟,营养条件,代谢旺盛,水温,寄居 2、繁殖方式 直接产卵:多板类、掘足类、大多数双壳类和没有交接器的原始腹足类卵生 交配后产卵:头足类及大多数腹足类卵胎生多数多板类和腹足类幼生双壳类牡蛎科某些品种和蚌科3、性成熟年龄贝类从受精卵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具有生殖能力的时间。生物学最小型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时的最小个体称为生物学最小型。4、影响贝类繁殖的因素: 决定贝类性腺发育的因素除自身以外,还包括温度、盐度、潮汐、饵料等。5、调查贝类繁殖季节的方法 肉眼观察性腺发育状况 显微镜检查精卵成熟度 指数法 根据海区浮游幼虫推算组织切片法6、 增殖期滤泡腔内生殖细胞开始增多。生长期滤泡内生殖细胞的数量继续增加,由原来的单层排列变为多层排列。贝类的性腺发育分期 成熟期整个滤泡腔已被生殖细胞充满。 生殖期(排放期)滤泡腔逐渐出现大小不等的空腔。 休止期滤泡变为一个大空腔。生殖周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生殖期、休止期7、贝类的生活史: 精子原始型(行体外受精的瓣鳃类和原始腹足类)(1)生殖细胞 进化型(行体内受精的贝类) 卵子均黄卵(无板类、多板类、瓣鳃类、掘足类以及原始腹足类) 间黄卵(进化的腹足类) 端黄卵(头足类)(2)受精 (3)卵裂 有腔囊胚因卵黄含量少(瓣鳃类、掘足类和部分腹足类)(4)囊胚 实心囊胚较多的卵黄(绝大多数腹足类)盘状囊胚丰富卵黄(头足类) 表面囊胚原肠胚(5)担轮幼虫:原肠胚逐渐拉长呈倒梨形,原口前移到腹面,在原口的前端形成一轮口前纤毛环,纤毛环的中央长出一束顶纤毛束,中间为12根最长的主鞭毛(有的种类没有,如牡蛎)。在肢体的后端有一束较小的端纤毛。原口相对应的背侧,外胚层细胞转化为壳腺,壳腺能分泌几丁质的胚壳。这时候的胚胎称担轮幼虫。担轮幼虫在卵膜内迅速转动,并不时撞击卵膜。担轮幼虫行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的海水瓣鳃类和原始腹足类(6)孵化 钩介幼虫河蚌等蚌科贝类 面盘幼虫交配后产卵的腹足类 与成体相近直接发育的头足类(7)幼虫发育: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都要经历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然后变态为稚贝。担轮幼虫的壳腺形成幼虫壳,并将口前纤毛环推向身体的前端,形成面盘,称称面盘幼虫。 直线饺合幼虫(又称D形幼虫或初期面盘幼虫)瓣鲤类面盘幼虫 早期壳顶幼虫后期壳顶幼虫D形幼虫此期幼虫壳腺分泌的半透明幼虫壳呈英文字母“D形包裹了全身,故称D形幼虫;因其铰合部呈直线,故称直线铰合幼虫。 早期面盘幼虫腹足类面盘幼虫 后期面盘幼虫(8)稚贝后期壳顶幼虫遇到适宜的附着基,足丝腺分泌足丝进行附着生活,如附着基不合适,仍可用足匍匐,或用面盘浮游,寻找适宜的附着基。幼虫附着后,面盘逐渐退化,足丝逐渐发达,外套膜开始分泌钙质的次生壳,这个过程称为变态,不同的贝类其变态幼虫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幼虫变态为稚贝后形成含有钙质的贝壳,开始用鳃呼吸与摄食,生活习性发生改变。(9)成贝期从稚贝到生殖腺成熟之前称为幼贝期,幼贝第一次生殖胞成熟之后,即进入成贝期。8、贝类的生长类型:终生生长型和阶段生长型 9、影响贝类生长的因素:(1)贝类自身因素:亲贝的生理状况和生殖细胞的质量。(2)外部环境因素:温度、盐度、光照、饵料、水质。10、几种经济双壳类的性腺颜色种类雌性腺雄性腺泥蚶橘红、浅黄乳白色翡翠贻贝橘红、橙黄乳白色紫贻贝橘红、橙黄乳白色栉江珧橘红、橙黄乳白色牡蛎乳白略带浅黄乳白色栉孔扇贝浅粉红色乳白色菲律宾蛤子乳白略带浅黄乳白色文蛤淡黄乳白色、淡黄缢蛏乳白略带浅黄乳白色 第四章 贝类增养殖环境及种质资源保护1、贝类增养殖的生活环境: 潮区贝类生活的主要是潮间带和潮下带浅海地区。 底质贝类正常生活要求底质相对稳定。关系:(1) 影响贝类的分布 (2) 影响海水混浊度 (3) 影响饵料生物 (4) 底质内的毒物影响贝类(5) 底质的稳定性影响贝类的栖息(6) 底质的软硬还与养殖设施有关。温度各种贝类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 。影响:(1) 影响贝类的分布(2) 影响贝类的生长发育 (3) 影响贝类的繁殖 A影响腺发育和成熟 B影响产卵期 C 影响性变 D 影响胚胎发育和变态幼体的体制(4) 其他方面的影响 A 影响摄食、消化和吸收 B影响正常的生活活动 C水温高低影响心博和耗氧 D水温影响钙的代谢盐度贝类对于海水盐度的适应能力有大有小(广盐性和狭盐性贝类)。影响:(1)影响贝类的分布 (2)影响贝类的生长发育 (3)影响贝类的生殖 (4)其他方面的影响酸碱度(pH) 海水酸碱度能影响体液、血液酸碱度的变化和贝类的滤水能力和摄食 溶解氧溶解氧含量是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同贝类对水中溶解氧含量的要求不同混浊度 (水质) 不同的混浊度对贝类卵子的受精和发育有一定影响光照营养盐潮汐、水流等不同贝类对水流、风浪等的适应能力不同2、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敌害(1)侵害贝类的动物:纤毛虫类、栉水母类、涡虫类、环节动物沙蚕、肉食性贝类、甲壳动物、棘皮动物、鱼类、鸟类(2)侵占附着基或养殖空间的生物:藤壶、海鞘、苔藓虫、海绵、凸壳肌蛤、浒苔、水云 (3)毁坏养殖器材和养殖设施的生物:凿木的船蛆、 密节铠船蛆、马特海笋(4)污化养殖环境的生物:轮虫、变形虫、纤毛虫以及海蟑螂、蚊子的幼虫孑孓等的代谢产物(5)争夺食物(6)干扰贝类的正常生活(7)寄生与病害3、贝类的灾害:(了解)(1)异常水文、气象导致环境条件的变迁,对贝类造成危害。(2) 寒潮侵袭,引起温度大幅度下降,超过了贝类所能忍受的程度,往往使牡蛎、珠母贝、蚶、蛤类等大面积死亡。(3) 洪水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内湾、河口区淤积造成底相贝类的窒息,或引起滩涂底质的变动使大面积的养殖贝类迁移。(4)南方沿海的风暴或台风,狂风和暴雨冲刷养殖筏或正面袭击滩涂,往往也使贝类养殖造成严重损失,甚至不可估计。 外套膜:是由贝类躯干部背侧皮肤的一部分皱褶延伸而形成的。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囊之间的一个腔。齿舌囊:贝类口腔的后面一个像口袋的构造。颚片:是由外表皮加厚而形成的。齿舌:位于口腔底部舌凸起的表面,由许多小齿和基膜构成。壳顶:两壳背面的交接处通常具有一个突出物。小月面:壳顶前方的小凹陷。楯面:壳顶后面与小月面相对的一面。铰合部:两片贝壳相互衔接的部分。足腺:足的皮肤表面通常具有大量单细胞黏液腺,这些腺体通常集中在足部的某一个区域,构成一种皮肤凹陷。厣:是腹足纲动物特有的保护装置,由足部后端背面的皮肤分泌而成。楯鳃:鳃的中轴两侧对生有许多小鳃叶,呈羽毛状。栉鳃:仅在鳃轴的一侧列生鳃叶。生殖腕:只有雄性头足类动物才具有,其中一只或一对腕茎化而成。触腕:位于十腕目的第三、四对腕之间。广温性贝类:对环境温度适应性范围比较广的贝类。狭温性贝类:队环境温度适应范围比较狭窄的贝类。卵群或卵袋:交配后产卵的贝类,排出的卵子往往黏集成块状、带状或簇状。贝类的性成熟年龄:指性腺初次发育成熟时的年龄。生物学最小型:指第一次性腺成熟时的最小个体大小。肥满度:表示贝类软体部肥瘦程度的一个指标。化学激活作用:卵子释放物对精子运动动力的调控。趋化性:卵子释放物对精子运动方向的调控。胚胎发育:指从受精卵发育到孵化为止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卵膜内完成的。担轮幼虫:原口相对应的背侧,外胚层细胞转化为壳腺,壳腺能分泌几丁质的胚壳,这时的胚胎称担轮幼虫。面盘幼虫:担轮幼虫进一步发育,壳腺形成幼虫壳,并将口前纤毛环推向身体的前端,形成面盘,称为面盘幼虫。幼贝期:从稚贝发育到生殖腺成熟的阶段称为幼贝期。成贝期:贝类第一次生殖腺成熟之后,进入成贝期。终生生长型:指多年生贝类在若干年内连续不断生长,但一般三龄前生长速度较快,三龄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阶段生长型:指一年生贝类在某一阶段内快速生长,其贝壳的生长基本上是在第一年内完成,以后贝类几乎不再继续生长。绝对生长:贝类在某段时间增加的生长量。相对生长:贝类在单位时间内的生长。出肉率:指软体部湿重或干重占鲜贝湿重的百分比。海岸带:从海岸线向陆延伸10km,向海至水深15m这一区域都称为海岸带。潮间带:指大潮高潮线至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地带。高潮带:大潮高潮线到小潮高潮线之间的区域。中潮带:是小潮高低潮线之间,是潮间带的主要区域。低潮带:小潮低潮线至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区域。近岸浅海:大潮低潮线至水深152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