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860433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对比与面积 形状 位置的关系 韩明燕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存在于共同的范围内 相互间必定存在面积比例关系 明度越高 面积越大 色彩的体量就越大产生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 第一节面积与色 1 优势与抗衡 色面积的大小对色彩对比的影响力最大 a b c d 如右图 四张图中对比的两色均为对比色 对比双方的面积之和不变 a d中 色面积较大的 会对另一色面积较小的起到烘托或融合的作用 对比效果是弱的 b c中的两色面积相差不多 对比强烈 对比色彩的双方面积相当时 互相之间产生抗衡 对比效果强烈 也称抗衡调和法 当面积大小悬殊时 则产生烘托 强调效果 也称优势调和法 同一色彩面积大的往往比面积小的感觉明亮 画出的点 线看起来也比面的明度低 2 色面积的对比效果 通常大面积的色彩设计多选择明度高 彩度低 对比弱的色彩 给人带来明快 持久和谐的舒适感 如建筑 室内天花板 墙壁 展墙 展台等 中等面积的色彩多用中等程度的对比 如服装配色中 邻近色组及明度中调对比就用得较多 既能引起视觉兴趣 又没有过分的刺激 小面积色彩常采用鲜色和明色以及强对比 如小商品 小标志等 目的是让人充分注意 当采用了和谐比例配色时 面积对比就会被中和 表现效果为稳定的 无变化的 假如打破这种平衡 就会出现一种富于变化的 有生气的特殊色彩气氛 在面积对比中 当两种颜色面积相等时 色彩对比强烈 随着一方的面积增大 另一方的力量就相应削弱 整体的色彩对比也就随之减弱 当一方面积扩大到足以控制整个画面色调时 另一方的色彩就成为这一色调的点缀 选四色 在同一构图的四幅画面中 用分别变换各色面积比的方法获得不同的色调 面积对比的效果还要考虑观察者的距离 近距离多采用优势调和法 如展览布置 室内设计 商标 服装等 远距离多采用抗衡调和法 如广告 街头宣传画等 一 单纯形与复杂形 形状是色彩存在的形象要素之一 一个颜色的出现总是伴随一定的形同时被我们所感受 而对比着的色彩也会因形状的变化而受其影响 在下图中 每个方形中的两色面积均是相等的 形状由集中到分散逐渐分割 尽管画面总的色量没变 但对比的效果却大大的改变了 形状集中 完整 色对比强形状分散 不完整 色对比弱 第二节形状与色 形状集中 完整 色对比强形状分散 不完整 色对比弱 形状会产生色对比的强弱 形状越完整单一 外轮廓简单者 对比效果越强 形状越分散 外形轮廓复杂者 对比效果相对减弱 由此可以看出 二 色形状与表现 色彩学家伊顿 将造型要素中的三种基本形 方形 三角形 圆形 同色彩的三原色 红 黄 蓝 作了比较 分析 结果为 红与直线的正方形关联 黄与斜线的正三角形关联 蓝与曲线的圆形关联更具有相似的表现性 具体关系表示为 红色的重量 安定 硬性和不透明现象同正方形或正方体的静止和庄重相一致 三角形积极 活泼 好斗 进取的效果与无重量的 明澈的黄色相对应 圆形温和 圆滑 轻快 极富流动性的感觉与透明的蓝色相适应 概括的说 正方形象征着静止的事物 三角形象征着思想 圆形则代表着处于不停运动的精神 如果要寻求同间色相适应的形的话 可为橙色找到不等边的梯形 为绿色找到一个曲边的三角形 为紫色找到一个椭圆形 一 位置与对比效果 由于对比着的色彩在平面和空间中都处于某一位置上 因此 对比效果不可避免地要与色彩的位置发生关联 包括上下 左右 远离 邻近 接触 切入 包围等 从右图中科看出 在保持双发色彩一切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位置远时对比弱 接触时对比强 切入时更强些 一色包围一色时最强 第三节位置与色 二 色位置的选定 透视学认为 眼睛往什么地方看 什么地方就是视点 视点决定着视平线的高低 决定着构图 从正常的平视角度来讲 以视点为中心 左右大于上下的椭圆形范围称为人眼的有效范围 在有效范围的中心偏右上这一点 可以看作是视域中最活跃的位置 即视中心 这个位置对视觉来讲最稳定 最有生气 是色彩对比最强有力的地带 从设计构图的关系来看 一个颜色所处的位置会对视觉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个颜色放在左边给人以紧凑感 一个颜色放在右边给人以分离感 这是人的生理因素决定的 一般人对左边的色彩有被动感 对右边的有活跃感 人们一般习惯从左看到右 从上看到下 肌理是指形象表面的纹理 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不同 所具有的吸收与反射光的能量也不同 以此达到一种特定的视觉效果 色彩表现中的肌理效果可以用不同的颜料 水粉 油画 透明水色 丙烯 油漆等 不同工具 毛笔 钢笔 喷笔 油画棒 马克笔 丝网 木板等 和不同的技术手段去表达 美妙的肌理经常会在有意或无意中诞生 第四节肌理与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