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5779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B . 蒸发C . 过滤D . 加热液体2. (2分)下列物质名称和俗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钙纯 碱B . 氯化钠食 盐C . 碳酸钠小苏打D . 氧化钙熟石灰3. (2分)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 . KNO3B . Ca(OH)2C . H2SO4D . NaOH4. (2分)下列表中物质、用途、反应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完全合理的是( )A . AB . BC . CD . D5. (2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用汽油溶解油脂的方法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 用适量的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 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支架锈蚀D . 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6. (2分)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 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 .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B .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CaCO3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 .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 .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 Ba(NO3)2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7. (2分)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都是常见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 .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 . 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 . 2mL 氢氧化钾溶液与 1mL 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8. (2分)有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3.7g,将其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得剩余固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Ca(OH)2溶液中,产生5.0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 . 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5gC . 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大于NaHCO3D . 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4.4g CO29. (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A . 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B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C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 .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10. (2分)从微观构成方面来看,稀盐酸、稀硫酸中因为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变化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B . 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 . 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 . 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11. (2分)将m 克10%的NaOH溶液与m 克1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 ) A . 紫色B . 红色C . 蓝色D . 无色12. (2分)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 . HNO3和FeCl3B . NaOH和HClC . BaCl2和Na2SO4D . KOH和CuSO413. (2分)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若丙和丁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 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 . 若丙是铜,丁是二氧化碳,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 若甲是酸溶液,则丙和丁一定有一种是盐14. (2分)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15. (2分)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4种B .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 .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D . 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4分)16. (3分)将下列各名词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填序号)溶解挥发性酸性碱性乳化潮解(1)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是_现象;(2)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这是浓盐酸的_造成的;(3)在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起到了_作用。 17. (5分)氢氧化钠俗名_(写一种即可),其固体必须_保存,是因为它在空气中不仅易_(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且还能跟_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8. (2分)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A+BC+H2O C+H2SO4D+A 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_;写出 (1)化学方程式 _。19. (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如果它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回答问题:(1)我国规定肉类灌肠中,亚硝酸钠的最高添加标准为0.15克/千克以此计算,500克30%的亚硝酸钠溶液至少可用于生产肉灌肠_g(2)亚硝酸钠加热分解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填字母)ANO2 BNH3 CO2 DSO220. (4分)氯酸钾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 以上则分解放出氧气,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很容易从溶液中析出。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一条氯酸钾的物理性质。_(2)反应I中的化学方程式:NaCl+3X=NaClO3+3H2,则X的化学式为_。 (3)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NaClO3+KCl= KClO3+NaCl,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 21. (4分)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 时的溶解性”。请利用此表完成以下任务:OHClCOSOH溶、挥溶、挥溶、挥溶Na溶溶溶溶溶Ca2微溶溶不微Ba2溶溶溶不不Cu2不溶溶不溶(1)20 时Cu(OH)2的溶解性:_。(2)写出一种可溶性碳酸盐的化学式:_。 (3)写出一个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判断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说明理由:_。22. (3分)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和CO2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操作过程:应先关闭b,再打开a,乙中排出_气体。若获得另一种气体,则丙中盛放的溶液可能为稀盐酸,操作为_,此刻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3. (1分)欲验证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SO42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选用(1)HNO3溶液(2)AgNO3溶液(3)Ba(NO3)2溶液三种试剂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要求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那么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_(填序号) 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3分)24. (3分)已知A、B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如图表示向A中加入B时,溶液pH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收获的信息:(1)A是_ ;(2)B是_ ;(3)C点表示 _ 。25. (4分)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1)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则步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2)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小吕方案: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 , 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C中碱石灰的作用:吸收空气中倒吸入的的水和二氧化碳)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小周方案: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之前,需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_。26. (3分)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请回答有关问题:(1)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成立;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能否支持假设三?_(选填“能”或“不能”)。(2)现将3克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则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_ 。27. (3分)(2014宁波)用右图实验装置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是否有促进作用,装置可以满足实验所需的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将数只生理状况相同、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分别放人两个装置中饲养。甲组喂食普通饲料,乙组喂食等量的添加甲状腺激素的同种饲料,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两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1)两个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柱都向_(填“左”或“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_。(2)装有乙组小白鼠的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较大,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四、 分析计算题 (共5题;共33分)28. (6分)现有12克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当加入73克10%稀盐酸时,稀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求: 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当加入120克稀盐酸时,溶液中溶质是_。 29. (6分)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的组成,取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把200g稀硫酸平均分成4等份,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每次都在充分反应之后测量出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并记录如表: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烧杯内混合物质量/g149.6199.2249.0299.0(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_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0. (9分)某校的科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产生了兴趣,他们围绕这瓶氢氧化钠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氯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纳反应。(1)【设计实验】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_(填“Ca(OH)2溶液”或“CaCl2溶液”),观察到_的现象,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少量的欲试液,观察到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的固体部分变质。实验二: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设计方案一】称取16.4g样品,加入过量的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计算过程:解:设样器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CO2+H2O10644x4.4gx=10.6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x100%=35.4%【交流与反思】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准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但小科分析后,认为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因吸水而潮解,所以方案一中测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_(填“偏大”或“偏小”)。(3)小科重新设计新方案:通过计算可知方案一样品中含Na2CO3质量为10.60g。小科用电子秤重新准确称取16.40g变质的NaOH样品放入坩蜗中,用电子秤杆得坩锅及样品的总质量为51.40g,用酒精灯对固体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称得坩锅及固体的总质量为50.90g。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 (5分)6.8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完全分解生成多少克氧气? 32. (7分)科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取适量牙膏样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仪器略去),充分反应后,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2)某同学认为不必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C装置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同样可以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3)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4分)16-1、16-2、16-3、17-1、18-1、19-1、20-1、20-2、20-3、21-1、21-2、21-3、21-4、22-1、23-1、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3分)24-1、25-1、25-2、26-1、26-2、27-1、27-2、四、 分析计算题 (共5题;共33分)28-1、28-2、29-1、29-2、30-1、30-2、30-3、31-1、32-1、32-2、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