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的策略.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844449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化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的策略目前,不少幼儿园都采用数学活动教学法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小组活动。采用这一教育方式 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精心设计教学指导用语教学指导用语一般指教师在作业开头的几句开场白,指导语应达到下列要求:语意简洁明确 即用简洁的话表达清楚四层意思:“要做什么”(操作目标);“要怎么去做”(活动规 则);“要注意什么”(强调重点);“完成作业的标志”(自我检测的依据)。如何做到语意简洁?第一,凡是由教师定义的概念、规则,不要用发散性的提问语。第二,凡是与教学重 点无关的问题不要提问,做到“开门见山”,切中要点。幼儿学习数学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而不是教师的经验,因此教师的导语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时间的掌 握上,一般以57分钟为宜。 语句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交代给幼儿的规则、要求,哪些先说,哪些后说, 哪些放在操作过程中说,要仔细推敲。比如:新活动先说、详说,其他活动后说、略说;新活动中主要规则先 说,例外情况的处理等到出现时再说;操作是按什么顺序做,就按怎样的顺序说;各组不同的作业要求(如作 业量)分别说,需要共同遵守的秩序统一说。概念准确、合乎规范 教师使用的概念必须正确。如“高矮排序”不要说成“长短排序”;“倒着数”不 要说成“倒数”;数量“多”与“少”的比较,不要说成是“大”与“小”的比较。还要使用统一的概念用词 ,如横排叫“排”,竖排叫“列”,遇到横向两组物体比较时,就使用“排与排的比较”;遇到纵向两组物体 的比较时,就使用“列与列的比较”。语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对小班孩子交代规则时,要尽可能用符合他们理解水平的、富有情境性的语言 来帮助他们理解规则,并调动其学习的兴趣。而对中大班的孩子则应顺应他们求知欲的需求,以问题作为活动 的开端,引导幼儿运用观察、迁移的方法领会活动的规则与要求,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此外,指导语中还要尽量避免将活动的结果直接告诉幼儿,也不要给予暗示。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就应 由幼儿自己去体验、探索。二、注意小组活动内容的组合策略数学小组活动可以按四种方式来组合:平行组合 即内容相同而材料不同的活动(但属于同一抽象层次,如都是实物或都是图片)组合在一起, 幼儿到各组去参加活动,实际上是将同一个活动重复玩了好几次。这种安排策略可用来加速活动的周转,让全 体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接触到新活动。层次组合 即各组活动所依据的心理运算结构相同,但在材料的抽象层次上不同,如用排除法归类,所配 材料有的用实物,有的用图形。有时是在操作规则上有复杂程度的不同,如在练习排除法归类时,有的组只要 求找出错的用纸盖掉,而有的组则要求先用白纸盖,然后再找一个对的放在白纸上。这样操作就多了一步,难 度也相应增加了。还有时是材料中干扰因素有所不同,如还是用排除法归类,有的用规范的标准图形为材料, 有的则用各种变式材料,幼儿需要排除干扰才能区分材料中不属于一类的图形,这样活动的难易层次也能区分 开来。运用层次组合的安排策略,特别适合不同学习速度、不同认知策略幼儿的学习需要。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