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写人文章阅读训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7840371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写人文章阅读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写人文章阅读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写人文章阅读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训练一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比别的孩子更顽皮,家长才把他送到了少年体校。体校的道路走得并不是很顺利,他几乎决定放弃,但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了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想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这个行动的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开始的时候,刘翔练的是跳高,他很自信地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年,他现在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用他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2001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三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保持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同时宣布: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怎么会这样呢?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就去找裁判理论。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来,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来,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唯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的刘翔第三。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的裁判提了个醒: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有了动力。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是2002年7月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刘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真正让世界瞩目刘翔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一举夺得奥运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刘翔成了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亚洲人的骄傲。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着。1、 选词填空自信 信心 信念 诚信(1)刘翔对夺冠满怀( )(2)他很( )地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3)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 ),少一些猜忌。(4)他坚定了必胜的( )2、 刘翔在少年体校立足并坚持训练,对他触动最大的是谁?为什么? 3、文中叙述了刘翔的哪几件事?详写了哪件事?这件事对刘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对“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成功没有终点,鲜花和掌声只代表过去,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应该继续跋涉。B鲜花和掌声是对成功的肯定,没有鲜花和掌声,努力地劲头就不足了。C鲜花和掌声已经证明成功了,刘翔累了,他想休息一下。1、 请你想象一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夺冠的情景,用比喻或夸张的手法写一句话。 训练二 霍金:轮椅上的勇士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的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的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1、 多音字组词tio ( ) hu( ) fng( ) 挑 tio( ) hu( ) fng( )2、 阅读第1自然段,填空(1)这一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的是( )的作用。 3、短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 )4、“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的重新站起来。”这句话中的“站”字为什么加引号? 2、 短文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霍金是挑战命运的勇士? 训练三 生之喜悦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常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 马修。当阳关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剧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马修住院的前几年,身体没哟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有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等到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以手掩面;( ) 契机:( )2、 破折号的用法:表注释表语义转折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中A当阳关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B钻心的剧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3、 面对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马修的表现依次是:( ) 感激 ( )( 用文中的词语填写 )4、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是(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3、 第5自然段中将“痛楚”先说成是一处断壁残垣,后又说成是一种契机,是否矛盾?为什么?4、 在短文中找出变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抄下来。A:B;训练六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代我找了份(go xn)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健硕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 。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lng hn),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的指了指太阳说:“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和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长长地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又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吧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在午餐中掰一段长长地面包,既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k b)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笑了笑:“我不识字。” 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随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能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那黝黑而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填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唤,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1读拼音,写词语。go xn lng hn k b( ) ( ) ( )3、 本文记叙了“不识字的老师”的哪几件事?4、 从文中找出我对“不识字的老师”情感变化的词语( )(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路瑟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用横线画出来。6、“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中“咀嚼”的正确理解应为( )A回味、反思 B吞咽动作7、用“”标出路瑟性格特点的词语。温柔( ) 宽容( ) 拾金不昧( )诚实()细心()助人为乐()、读完全文,请你想想,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训练5小鸟和守林老人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带了一条黑狗,可没带猎枪。老人在树林里盖了一幢小屋,住下了。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咨询 询问)着,用它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不过,很快,鸟儿们就发现,他是个好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激烈的争吵、黑狗的狂吠。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座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摩受伤的树干,抚摩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上震落的鸟窝,轻轻的安放在树枝上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老人走动在茂密的树荫里。白发满头,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啊!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唧唧,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 赠送)。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这一夜老人睡得很好。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敏感的鸟儿知道,已经很老的老人,一定是要走了。林中的小屋没有升起炊烟的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静寂又黯淡的一天啊。谁也没有邀约谁,鸟儿们都来了。 成千上万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1、 在文中的括号了划去不合适的词。2、文中称守林老人是( ),是( ),是( ),这是对老人的(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老人轻轻抚摩受伤的树干,抚摩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4、文中画线部分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一个词或一两句话把这一画面概括出来。 5、“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这里的“走了”实际上是指( ),文章这样写事因为( )6、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语意未尽;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说说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1)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2)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 )训练6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1、 在第二自然段中的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 “(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力,把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写出来。 3、文中的儿子能被清华大学录取,最主要的原因是 4、初中的那次家长会后,妈妈为什么“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心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 5、 文章结尾说妈妈“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以“泪”表“情”,把妈妈悲喜交加的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在感叹作者笔法的同时,你觉得这泪水中饱含了妈妈的哪些情感? 6、文中老师对孩子是 的态度;母亲对孩子是 的态度。你赞成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