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自考资料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839457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与管理自考资料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自考资料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自考资料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题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 使得所有的效益和损失的总和为最大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5、环境规划的作用是( ABCD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A.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B.水污染控制规划 C.自然保护规划 D.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10、环境规划从性质上可分为( AB )。A.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B.生态规划 C.部门环境规划 D.专题规划11、固体废物能否用焚烧法处理的最重要依据是( B )。A.废物的比重 B.废物的热值 C.废物的可生化性 D.废物的粒度12、环境承载力指标可以分为( ACD )。A.资源供给指标 B.环境管理指标 C.污染物容纳指标 D. 社会影响指标1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BCD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ABD )。A. 人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 B.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需求,一般通过合理的生活模式来实现C.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 D.经济发展是在有限制条件下的发展15、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ABD )。A.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B.共同平均分享有限的资源 C.可持续的分配有限资源 D.代与代之间的公平1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 ABCD )。A. 阶段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17、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有( ABCD )。A.生产 B.生活 C.还原 D.信息传递18、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有( ABCD )。A.人工性 B.脆弱性 C.可塑性 D.地带性19、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有( ABCD )。A.企业的集聚效应 B.功能区的邻近效应 C.时间的经济效应 D.土地利用的密度效应20、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有( ABC )。A.环境承载力理论 B.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 C.空间结构理论 D.循环经济理论21、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有( ABCD )。A.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 B.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 C.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 D.保证目标的先进性22、按规划目的,环境规划目标可以分为( ABD )。A.环境污染控制目标 B.生态保护目标 C.环境污染总量目标 D.环境管理目标23、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有( ABCD )。A.环境规划目标要求能做时空分解、定量化 B.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 C.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足人类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 D.与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24、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有( ABCD )。A.选择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25、环境规划指标中的相关性指标是指( B )。A.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B.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 C.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D.环境质量指标26、安全土地填埋是固体废物的( B )。A.预处理方法 B.最终处置方法 C.资源化方法 D.减量化方法27、环境规划中进行功能区划分的目的是( ABD )。A.合理布局 B.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 C.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D.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28、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影响机制有( ABCD )。A.决策风险的影响 B.决策时效的影响 C.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 D.决策机会的影响 29、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 AB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30、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有( ACD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谁污染谁治理 C.排污许可证制度 D.污染集中治理制度31、工业固体废物常用的预测方法有( ABD )。A.排放系数预测法 B.回归分析法 C.弹性系数法 D.灰色预测法 32、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有( ABC )。A.非结构化特征 B.多目标特征 C.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 D.结构化特征33、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决策分析技术方法包括( BCD )。A.系统分析法 B.数学规划 C.多目标决策分析 D.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34、水资源系统规划可以分为( ACD )层次。A.流域水资源规划 B.水资源设施规划 C.地区水资源规划 D.专业水资源规划 35、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 ABD )有关。A.水体特征 B.污染物特性 C.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D.水质目标36、按降解机制,水环境容量可以分为( AD )。A.稀释容量 B.自然水环境容量 C.管理水环境容量 D.自净容量 37、总量控制的类型有( ACD )。A.容量总量控制 B.区域总量控制 C.行业总量控制 D.目标总量控制38、筛选大气环境规划指标的方法有( ABCD )。A.综合指数法 B.加权平分法 C.层次分析法 D.矩阵相关分析法 39、我国对大气污染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有( ACD )。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 B.省会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 D.“两控区”40、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处置的原则是( B )。百度A.最小化、无害化、资源化 B.规范化、最小化、无害化C.无害化、资源化、规范化 D.最小化、资源化、规范化41、控制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的措施有( BC )。A.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 B.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C.逐步改变燃料结构 D.净菜进城 4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BCD )。A.影响大气环境 B.影响土壤环境 C.影响水环境 D.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43、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方法有( BD )。A.焚烧 B. 厌氧发酵 C.分选 D.好氧堆肥 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2、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编制是一个科学决策过程。3、总量控制: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最终排入环境的数量的限制。4、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这是一个巨大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5、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是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6、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组织形式的能力。7、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8、环境指标体系: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环境因素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整体反映。9、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10、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11、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12、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况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13、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处理、传输以及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14、水资源系统:是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15、水资源系统规划:是指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在某区域内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患的防治所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16、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我国目前实施的水环境分级管理以及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础,是确定和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以及水质评价的基础。17、水环境容量:是指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18、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19、大气环境规划: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20、能流分析:是大气环境规划基本方法之一,其主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系统分析,以剖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规律,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21、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的各种活动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物,使得大气环境质量遭到破坏,并对人类身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产生危害,破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称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25、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是为正确选择各种土地利用区位,改善农村土地利用的空间条件以及长久保护自然资源而制定的土地利用政策及实施这些政策的操作指南。29、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30、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高炉渣、钢渣、赤泥、有色金属渣、粉煤灰、煤渣、硫酸渣、废石膏、盐泥废石和尾矿等。31、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中,废物积聚后具有易燃性、易爆性、化学反应性,腐蚀性、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生态毒性或传染性等。32、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33、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的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成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34、固体废物管理:是指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和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35、固体废物管理系统:是由固体废物及其发生源、处理途径、处置场所和管理程序等构成的完整体系。3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是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置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层级进行整合调节和优化设计,进而筛选出切实的规划方案,以使整个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37、社区:在一定的面积范围内,密度适中的人所构成的和谐的群体。38、乡镇环境规划:是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是以农村县城和镇区环境为对象的综合性环境规划。39、决策支持系统(DSS):凡能对决策提供支持,充分运用可供利用的、合适的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帮助和改善管理决策制定有效性的计算机系统。40、复合生态的结构:社会、经济、自然3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41、环境规划方案设计: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42、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是用于识别和度量一项活动或规划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43、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是利用数学规划方法,科学地组织污染物的排放或协调各个治理环节,以便用最小的费用达到所规定的水质目标。44、水污染控制单元:是由源和水域两部分组成的可操纵实体。45、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46、环境规划目标: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47、评价指标(体系):是很据评价目的而对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与属性特征进行刻画的一组概括性表征。48、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是一个环境系统工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区域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及数据分析和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评价。简答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答: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环境规划的主要功能。答:保障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3、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答: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系统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4、我国环境规划主要内容。答: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的确定,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选,规划实施计划设定,规划实施与管理、反馈。5、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的4个矛盾。答: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有限的地球体积,有限度的物质生产,无计划人口发展,也是一个矛盾。6、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答:企业的集聚效应。功能区的邻近效应。城市设施间的协调效应。土地利用的密度效应。时间的经济效应。城市合理配置及对外联系效应。7、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特征。答: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8、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答: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高效利用效率,营造循环经济的政策环境。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9、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答: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保证目标的先进性。10、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答: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环境规划目标要求能作时空分解、定量化。11、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答: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选择性原则。12、环境规划指标类型。答:环境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标,水环境质量指标,噪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空气污染治理指标,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水污染治理指标,噪声污染治理指标,固废排放量指标和固废治理指标。环境规划措施和管理指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类,乡镇环境污染控制类,水域环境保护类,重点污染源整治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类。相关性指标,城市建设指标,生态类指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类指标13、环境评价工作和内容。答:污染源调查。监测项目的确定。监测网点的布局。获得环境污染数据。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建立环境污染计算模式。环境预测研究。14、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答:经济社会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出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答: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16、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善用信息,紧指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根本途径。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17、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答:分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预测的结果。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以明确现实环境与环境目标的差距。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1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答: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资金。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19、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答:采取协调和审议的措施。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科学研究方面的措施。20、8项环境管理制度。答:环境博阿虎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21、我国环境规划编制基本内容。答:环境现状评价。环境规划区域预测。环境规划目标确定。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规划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22、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答: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依据社会经济的状况、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依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23、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追踪过程。答:动态追踪管理。动态追踪干扰因素作用管理。环境追踪技术的可操作管理。动态追踪的定量化管理。24、环境规划的决策过程。答:找出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备选行动方案。比较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方案的实施即规划的执行。25、水环境的总原则和基本原则。答:总原则:规划中需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原则: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和分期实施原则。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并重、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26、水环境规划遵循的基本步骤。答:基础信息收集与问题诊断。确定规划目标。选定规划方法。拟定规划措施。规划方案优选。规划实施与评估。反馈与适应性管理。27、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答: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兼顾规划功能。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兼顾,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与陆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对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影响。实用可行,便于管理。28、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全部内容的7个步骤。答:系统分析的开始与终结。将环境目标具体化为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数值。对功能可达性进行分析,确定引起污染的主要人为污染源。建立污染源与水质目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影响评价。分析实现环境目标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和措施,为定量优化选择可行方案做准备。通过对多个可行方案的优化决策,确定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组合。为政策协调和管理决策,最终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9、水环境规划的方案对策。答: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对工业企业主要采取清洁生产工艺,对城镇与农业非点源污染多采用最佳管理措施。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修复技术。末端治理措施。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技术。30、水环境控制单元的解析归类的内容。答: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对各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进行分析说明。水质现状及控制断面,包括单元控制范围内设立的控制断面及其作用和水质情况。排放情况和主要污染源。排污量与水质预测。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控制路线的制定。容许排放量的确定。31、大气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特点。答:能反映大气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能定量或至少能半定量地表达。表征这些指标的信息是可以得到的。3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目的。答: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的区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分别划分为一、二、三类功能区,各功能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大气环境标准,来保证这些区域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应充分考虑规划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对不同的功能区实行不同大气环境目标的控制对策,有利于实行新的环境管理机制。3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步骤。答:确定评价因子。单因子分级评分标准的确定。单因子权重的确定。单因子综合分级评分标准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最终确定。34、总量负荷分配原则。答:按燃料或原料用量的分配方式。一律消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优化规划分配原则。35、露天堆放和填埋不当的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途径。答:固体废物随雨水径流进入地表水体。固体废物中的渗滤液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细颗粒垃圾随风飘扬,落入地表水体。固体废物被直接倾倒入河流、湖泊和海洋。36、固体废物对大气污染的主要方面。答:恶臭:在垃圾堆放地,由于垃圾、废渣中的某些有机物质进行生物分解而产生恶臭。悬浮物:来自垃圾、废渣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细尘粒、粉尘等。有害气体:在运输和处理固体废物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37、危险废物的管理一般从4个方面入手。答:制定危险废物判别标准。建立危险废物清单。建立危险废物的存放与审批制度。建立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制度。38、建立固体废物管理控制系统的规划模型具体内容。答:固体废物管理技术经济评估。固体废物产生排放预测。固体废物处置场地选址及交通运输网络设计。固体废物处理量优化分配。固体废物相关的空气污染物扩散控制。固体废物运输与处理相关的噪声污染控制等。39、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规划的主要技术路线。答:基础数据的调查分析。污染源预测分析。规划模型建立和调整。规划方案的权衡分析。40、开发区环境规划现状调查及评价。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调查。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污染源调查以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等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调查各生物物种群的数量、种类、分布等。环境效应调查评价。调查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从植物等影响的经济分析。国土综合开发设想。国土综合开发设想包括中心规划区布局、规划区外围布局、农业发展设想、供水设想、交通设想、综合开发方向和目标等。41、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基础研究。答:大气污染研究。水环境污染研究。生态环境条件及经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土地及人口问题分析。42、社区的特征。答:具有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居住环境。有正规的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的成员具有较强的社区参与精神。社区成员的工作社区边界的确定性质相同或相似,因而它们对环境的需求水平基本一致。具有社区凝聚力。43、社区环境规划的内容。答: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社区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环境背景调查与环境质量评价。社区环境预测。社区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44、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答:突出地域特征。优化环境品质。重建空间资源。健全网路系统。45、一个完整的县城(镇区)环境规划应包括的内容。答:制定环境规划的目标。建立规划指标体系。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污染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制定政策法规。46、乡镇企业环境规划的内容。答: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预测。确定企业环境规划目标。确定指标体系。制定规划。47、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的主要技术路线。答: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性研究,它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战略 以及全局性的宏观决策;经济开发区的开发方向、经济结构、产业规模、生产布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研究;制定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具体策略和措施。48、乡镇企业环境规划对策研究的具体对策。答:把环境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实施。资金的保证。没有一定数量的环境保护投资,就不可能实现环境规划目标,因此,必须落实好规划资金。乡镇企业要引进先进设备和经验技术,强化环境管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49、乡镇环境规划存在的不足。答:一些地方环境规划没有纳入总体规划中,规划落后于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功能区划分不尽合理。目前小城市大多缺乏科学布局,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各种功能区交替,第三产业分布凌乱。立法不完善,管理不得力。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50、解决乡镇环境规划不足,实现乡镇环境规划,必须抓好以下几点。答:把环境保护纳入小城市总体建设规划中。乡镇环境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功能区划分要适当合理,有条件的城镇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来隔离。哎乡镇环境规划中,应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意识。51、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主要步骤。答:分析主要问题,明确建模的目的。确定系统边界,划分子系统,选取变量,建立系统流程图。编写系统方程组,完成模型的相关校正和检验。根据建模目的,选取控制变量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52、生态城市的内涵具体表现。答: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合理的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高素质的城市社会生态文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53、生态城市规划内容。答:高质量的环境保护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54、开展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设计。答:生态城市假设的理论与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型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旅游体系。先进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有序先进的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撑体系。55、生态城市的管理建设途径。答: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意识。进行观念创新,实现生态转型。56、生态城市的建设措施。答: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工业。发展生态农业、增强绿色食品竞争力。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注入生态内涵。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生态住宅、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持续发展。57、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答:可持续发展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协调共生原则。保护多样性原则。区域分异原则。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相结合原则。扩大突出重点与分布实施相结合原则。58、生态建设保障措施。答:能力保障。政策法规保障。资金保障。组织保障。教育保障与科技保障。59、DSS的基本功能。答:针对上层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充分的问题。把模型或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存取技术及检索技术结合起来。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使用。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性及适应性。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决策者制定决策。60、国家环境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NEMDSS)系统的功能。答:基本数据管理功能。国家环境宏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功能。国家环境质量决策支持系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功能。环境污染治理费用数据库功能。61、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本特征。答:对准上层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充分的问题。把模型或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存取技术检索技术结合起来。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使用。强调对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性及适应性。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决策者制定决策。62、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答:合理地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搞好地区内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循环63、总量控制的分类。答:容量总量控制: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水体水质标准所允许的排放限额之内。目标质量控制: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污染负荷消减率范围内。行业总量控制:即行业总量控制的总量是基于资源、能源的使用水平以及“少废”“无废”工艺的发展水平。64、环境承载力指标3部分。答:资源供给指标如水、土地、生物资源等。社会影响指标如经济实力,人口密度。污染容纳指标:如污染物排放量、绿化状况。65、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答:生产即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信息产品。生活即为人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还原即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信息传递人类一方面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信息传递来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人类还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操纵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按照人类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66、环境规划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答:一是表示规划指标的内涵和所属范围的部分,即规划指标的名称;二是表示规划指标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数值,即经过调查登记、汇总整理而得到的数据。环境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工作的基础,并运用于整个环境规划工作之中。 67、环境预测的依据。答: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主要依据。规划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年度发展目标。城镇发展规划。68、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答:环境规划中进行功能区的划分,一是为了合理布局,二是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三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对于未建成区或新开发区、新兴城市等来说,环境功能区划对其未来环境状态有决定性影响。 69、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方法。答:箱式模式。高斯扩散模式。多源扩散模式。线源扩散模式。面源扩散模式。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灰色预测模型。70、水环境污染预测的方法。答:水质相关法:将水质参数与影响该水质参数的主要因素建立相关关系,以此作为水质参数预测的方法。如将流量作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与水质参数建立相关关系,称为流量相关法。水质模型法:找出污染排放变化与水质控制点处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来预测区域未来的水环境质量。71、水质预测的目的。答:建设工程的影响评价。进行流域治理、制定水质管理规划。进行水质预测的基本理论研究。72、固体废物的预测方法。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系数预测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预测。73、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程序。答:明确问题。环境质量与受纳体影响关系的确定。备选方案环境影响分析。备选方案的费用效益计算。备选方案的费用效益评价及选择。74、决策方案的多目标评价选择。答:根据所建立的多个目标,找出全部或部分非劣解。设计一些程序识别决策者对 目标 函数的意愿偏好,从非劣解集中选择“满意解”。 75、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答: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提高和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生态修复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76、固体废物的危害主要包括。答:占用大量土地、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淤塞和填埋河道、水道,以及发生泥石流、塌方、滑坡和火灾等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77、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答: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首先,在明确规划的对象、目的以及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然后,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规划。 78、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的主要技术路线。答: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性研究,它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战略 以及全局性的宏观决策。经济开发区的开发方向、经济结构、产业规模、生产布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研究。制定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具体策略和措施.。79、流域环境规划的发展的特点。答:从单项规划向流域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规划转变。从偏重水资源规划向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综合规划的转变。从重过程方案向综合政策、管理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转变。社会经济系统被逐步纳入流域环境规划的分析框架之中。生态管理与流域分析思想在研究中逐步得到深入。80、流域分析的操作步骤。答:特征描述。问题识别、现状评价。参考状态选定。综合分析和方案推荐。81、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答: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包括流域工业污染、石油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是植被被破坏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搞好水土保持、加强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加强流域水利工程保护。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82、流域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答:流域水体的多样性。流域水体功能的多样性。流域水体所属的多样性。83、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答:作用: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经济区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与环境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84、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基本原则: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系统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85、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答: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自然系统是基础,经济系统是条件,社会系统是目标。三者紧密相关,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才能使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最优化。复合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生产、生活、还原、信息传递四个方面。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性、地带性和综合性等特征。86、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答:循环经济是指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而重构的经济系统。循环经济的特征: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87、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答:类型:自然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指标,污染源指标,污染物浓度分布及对此作出的一定评价等级和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综合整治指标等。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选择性原则。88、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环境预测按预测目的分为: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目标导向型预测(理想型预测)、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型预测)。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89、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答: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包括:重点环境保护区。一般环境保护区。污染控制区。重点污染治理区。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部门环境功能区划包括: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噪声功能区划。区别:城市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是以城市中人群的活动方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为分类准则。部门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是以具体内容进行区划。90、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答:分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预测的结果。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以明确现实环境与环境目标的差距。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91、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答: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采取协调和审议的措施。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科学研究方面的措施。应发挥的功能:完成综合机能。完成诱导机能。完成科学的、合理的机能。完成调整环境的机能。完成确保实行机能。92、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主要包含哪些内容?答:确定整个规划年限内拟建的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厂、市政排水系统、工业企业与水污染控制有关的技术改造或厂内治理设施等的清单。确定与农业、矿业、建筑业以及城市地表径流等有关的非点污染源,并提出控制措施。提出经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置途径和方法。估算实现规划所需的费用,并制定实施规划的进度表。建立执行规划的管理和评估系统。93、简述水资源系统规划目的、任务和规划层次。答:目的:水资源系统规划将作为区域内各项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编制国家水利建设长远计划的依据。任务: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区域内水资源的条件和特点,选定规划目标,拟定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工程规模和开发程序方案。层次:流域水资源规划。地区水资源规划。专业水资源规划。94、简述水环境容量的类型。答:按水环境目标分类:自然水环境容量和管理环境容量。按污染物性质分类: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和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按降解机制分类: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按可再生性分类:可更新容量和不可更新容量。按可分配性质分类:可分配容量和不可分配容量。95、试述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可以考虑采取的技术措施。答: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对工业企业主要采取清洁生产工艺,对城镇与农业非点源污染多采用最佳管理措施。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修复技术。末端治理措施。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技术。96、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答:弄清问题。、确定环境目标。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影响关系。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确定优选方案。方案的实施。97、大气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怎样综合应用各种措施进行防治?答: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包括适用新能源、改变现有燃料构成和改变煤的燃烧方式。集中供热。采用有效的治理技术。包括控制颗粒物排放和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控制移动源的排放。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大气污染源合理布局。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加强绿化。植物净化。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98、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措施有哪些?答: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包括适用新能源、改变现有燃料构成和改变煤的燃烧方式。集中供热。采用有效的治理技术。包括控制颗粒物排放和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控制移动源的排放。99、总量负荷的分配原则是什么?分配时如何体现公平性?答:总量负荷分配原则是指如何将允许排放总量分配给每个污染源,是总量控制方法中的技术核心。公平性分配的方法为:按燃料或原料用量的分配方式。一律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优化规划分配原则。100、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城市环境规划?答: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101、简答开发区环境规划的特点。答:开发区环境规划是区域环境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既有着区域环境规划的共性,又有独特之处。通常,开发区是在原农业区或未开垦的区域上重新建设新区,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环境质量良好。102、比较城市环境规划与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异同点。答: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现状调查及评价、基础研究、环境预测与规划。相同点:城市环境规划和开发区环境规划都需要实施现状调查及评价和环境预测与规划。不同点:开发区环境规划的规划内容还包括对一些环境基础的研究。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条件及经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土地及人口问题分析等。103、什么是社区?如何划定边界?答:社区是指在一定的面积范围内,密度适中的人所构成的和谐的群体。社区边界的划定。依据自然生态条件的连续性来划定。依据人们的相互联系状况来划定。104、结合实际理解社区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答:建立可持续社区环境规划的程序:社区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社会指标。趋势预测:自然资源呢。社区可持续经济增长预测。可持续预测。规划目标:环境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可持续目标。规划方案:环境管理行动计划。土地使用行动计划。社区参与行动计划。环境健康行动计划。能源行动计划。方案优化。方案实施。105、结合实际,说明编制县城环境规划的具体内容。答、制定环境规划的目标。建立规划指标体系。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对土地、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调查。环境污染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制定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制定自然生态保护规划。制定工业发展结构与合理布局规划。制定环境管理规划。制定政策法规。106、乡镇企业现存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进行环境规划?答:存在的问题:没有纳入总体规划,使规划落后于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功能区划分不尽合理,缺乏科学布局,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立法不完善,环境管理落后。环保意识淡薄。乡镇企业环境规划: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预测。确定企业环境规划目标。确定指标体系。制定规划。107、流域环境规划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变化?答:从单项规划向流域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规划转变。从偏重水资源规划向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综合规划的转变。从重视工程方案向综合政策、管理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转变。社会经济系统被逐步纳入流域环境规划的分析框架中。生态管理与流域分析思想在研究中逐步得到深入。108、简答流域环境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答:流域环境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为系统分析与优化、流域分析与流域保护、流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恢复生态学。109、简述流域环境规划的主要步骤。答:流域资源、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调查。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与规划目标确定。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分析。流域环境规划基础研究。流域环境规划方案。规划实施与管理。110、简述流域社会经济预测的方法。答:常用的预测方法是采用历史数据与发展指标相结合的趋势分析法,即水平法。趋势分析法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合发展指标来确定社会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此外,作为一种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动态分析法,系统动力学在区域社会经济预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1、简述流域环境规划方案的组成。答:基础资料收集与现场调研。子流域划分与污染负荷分析。单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