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39028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 (2分)子宫肌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疾病,因此病而摘除子宫的女性( ) A .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B .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有生育能力C .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D .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 . 解剖一朵花,观察其结构,在子房内看到的白色小颗粒是花药C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D . 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不利于散热3. (2分)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人”,除他自己外,一个是他的影子,一个是他在酒杯中的像,它们形成的原因分别是光的( ) A . 折射、反射B . 直线传播、反射C . 反射、折射D . 直线传播、折射4. (2分)当飞机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 ) A .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B . 保持身体的平衡C . 减少噪音D . 防止呕吐5. (2分)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好处是( ) A . 防止病虫害B . 保持适宜的温度C . 保持空气的流通D . 保持充足的水分6. (2分)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A . 所成的像是实像B .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 .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 .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7. (2分)现在你安静地坐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来回走动的监考员B . 从窗外飞过的小鸟C . 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D . 黑板前的讲台桌8. (2分)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甲、乙两曲线分别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100t的蓝鲸和500kg的海豚叫声的波形图,下列有关声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蓝鲸叫声响度比海豚大B . 海豚叫声的音调比蓝鲸高C . 海豚在水中发声的声速比在空气中慢D . 蓝鲸和海豚发的声可以回声定位9. (2分)下图分别是四位同学画的重力G与压力F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穿的红色衣服能吸收除红光外的其他色光B . 乙同学接通电话,一听就不是妈妈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音色判断的C . 丙同学推不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此时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D . 丁同学用手背感受额头的温度高低,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11. (2分)在一根结实的细绳下端拴一个小球,绳子上端固定在悬挂点O上,做成一个单摆。拉动小球到B处,放手后使它摆动起来,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况是( )A . 斜向上运动B . 斜向下运动C . 水平向左运动D . 竖直向下运动12. (2分)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某同学观察菊花后发现,菊花的花比较大,花瓣很多,颜色鲜艳,但是很难找到菊花的雄蕊和雌蕊。其实,我们平常说的“一朵菊花”并不是一朵花,而是一个头状花序。上面有我们通常认为的菊花“花瓣”,其实是许许多多的小花。仔细掰开小花,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雄蕊和雌蕊。同样道理,向日葵也是头状花序,那么我们平时吃的“葵花籽”(包括外面的硬壳)是( ) A . 既不是果实也不是种子B . 果实C . 种子D . 以上都不正确13. (2分)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为卵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中描述的“死”是指图中的B . 属于发育过程的为蝗虫、菜粉蝶C . 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D . 两种发育过程的昆虫都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14. (2分)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C .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D .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15. (2分)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ab=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A . 小钢球下滑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B . 小钢球在ab、bc两端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 . 小钢球在ab段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bc段动能的增加量相等D . 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6. (6分)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对于马铃薯种植有着极为亲切的描述,“投下几粒马铃薯,多少都会有收成。只要开花,就能到田垄取蛋糊口,解决温饱”。马铃薯的繁殖过程见如图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_生殖。(2)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_生殖。(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通过_(选填“导管”或 者“筛管”)运输到块茎中贮存。 (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有机物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内被消化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7. (4分)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填“变高”“变低”或“不变”)。解释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光的_和光的_。 18. (4分)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四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 (3)以上的这种实验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作_法。 19. (4分)如左上图为某银行人脸识别时的场景。假设机器上有一凸透镜检测人脸,则人脸在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性质为_。对油菜花繁衍起最重要结构是_(填左下图中序号)。如右上图所示,小明的奶奶看近处的银行卡时感觉很是模糊,看远处油菜花却很清晰,则她的眼睛应和有右下图中的_图相似。 20. (4分)如图,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_(填“硬纸片”或“木梳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 21. (6分)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填“虚”或“实”)像。 (2)A点与水面相距3 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说明水位_(填“上升”或“下降”)了。 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 (5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并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完成图中的光路,并标出A点的像A; (2)图乙: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3. (5分)作图题: (1)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A所受大小为10牛的重力的图示(图甲)。 (2)一个重3牛的苹果静止在桌面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到的力(图乙)。 四、 探究题(每空3分,26(1)(4)每空1.5分,共33分) (共3题;共33分)24. (9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 (2)小明在做实验的过程发现,在玻璃板放上一光屏,无论如何调节光屏都不能承接到 蜡烛A的像,请你解释其原因。_。 25. (12分)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特点的是 。 A . 体内受精B . 体外受精C . 变态发育D . 不变态发育(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 26. (12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木板表面情况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1平放木板6122平放木板8163平放木板10204平放木板上铺棉布6185平放木板上铺毛巾630(1)a分析序号 1、2、3 三组数据可知:_。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三组数据 进行分析(2)小明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 F-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 04s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N 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 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五、 解答题(3分) (共1题;共3分)27. (3分)如图所示,在质量为 1kg 的容器内装有 5kg 的水,容器底面积为 100cm2 , 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 0.9m2 , 求:(g 取 10 N/kg) (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 点的压强。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6-1、16-2、16-3、16-4、17-1、18-1、18-2、18-3、19-1、20-1、21-1、21-2、21-3、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1、22-2、23-1、23-2、四、 探究题(每空3分,26(1)(4)每空1.5分,共33分) (共3题;共33分)24-1、24-2、25-1、25-2、25-3、25-4、26-1、26-2、五、 解答题(3分) (共1题;共3分)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