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26938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模拟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吸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CO,对健康有害B . 装修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甲醛C . 燃煤脱硫有利于防止酸雨形成D . 废旧电池的回收成本很高,应直接丢弃2. (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B . 蜡烛燃烧C . 燃放烟花D . 电灯通电发光3. (2分)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B . 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C . 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 钯元素符号为Pd4. (2分)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反应:A+BC+D F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gA与l0gB充分反应后生成C与D的质量之和一定为20gB . 若B是氧气,C,D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则A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 . 若A,C是单质,B,D是化台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 若C,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5. (2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都是化合反应B . 生成物都是固体C . 都是单质与氧气的反应D . 以上反应均有热量放出6. (2分)下列是宜昌市上海中学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7. (2分)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露置于空气中纯净的生石灰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A转化为B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 . 如无浓硫酸,则粉末B中CaO质量测定值偏小C . 粉末B中CaCO3的质量为5克D . 粉末B中CaO的质量为16.6克8. (2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 . 生活中采取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D .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9. (2分)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石油是混合物,炼制后能得到多种产品B . 石油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C . 石油在我国分布均匀,且十分丰富D . 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10. (2分)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C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分子不可分D . 原子不显电性11. (2分)铝能压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 ( )A . 导电性B . 延展性C . 导热性D . 抗腐蚀性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3分)12. (6分)(2017天津)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C .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xO2 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13. (7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 (3)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 (4)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两点)_、_ (5)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化学性质_ 14. (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春季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季节,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通报:自2月12日以来,截止到2月26日,我市祁阳四中学生已确诊有18例感染甲型肝炎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甲肝: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污染,不喝生水;讲究环境卫生,做好餐具茶具的清洗消毒;不吃不干净及半生不熟的食物;及时预防接种疫苗;(1)现有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几种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填写数字序号);日常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请你列举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更容易清洗,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作用; (3)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加强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我校每天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校园进行消毒,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 15. (5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 (2)t2时,将35g甲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 (3)t3时,将三种物质各m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m的取值范围是_(4)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能析出晶体的物质是_(5)若要从含有少量乙的甲、乙混合溶液中提取甲,可用的方法是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16. (3分)AD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黑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3)物质A的一种用途_四、 探究题 (共1题;共7分)17. (7分)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1)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2)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锡(Sn)与酸或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提出猜想】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_(填“”或“”)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交流讨论】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填字母序号)A氯化铜B.硝酸银C.硫酸钠D.硫酸亚铁【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C是_ 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Ag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8. (3分)甲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 (2)下列操作使D中溶液质量分数改变的是_ a、加入20g甲 b、加入50g水 c、升高温度 d、加入100g3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到20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3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5-1、15-2、15-3、15-4、15-5、三、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16-1、16-2、16-3、四、 探究题 (共1题;共7分)17-1、17-2、17-3、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8-1、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