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2661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白玉为床金做马B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 日照香炉生紫烟D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 (2分)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就要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 露天焚烧树叶、秸秆B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 工业废气随意排放D . 节日庆典,燃放烟花爆竹3. (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是58B . 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C . 质子数为58D . 铈元素是非金属元素5. (2分)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 .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 .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D . 气体易压缩分子间间隔较大6. (2分)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乙醇分子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 . 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C . 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D . 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7. (2分)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吸附沉淀 过滤 静置沉淀 蒸馏A . B . C . D . 8. (2分)“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丁和丙都不是空气污染物B .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C . 丙物质可能是氧化物D .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9. (2分)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B . 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C . 工业上用化学方法来制取氧气D . 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10. (2分)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B .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C . 利用红磷的燃烧,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 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二、 填空题 (共2题;共8分)11. (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从H、O、C、N、Cu、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相应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1)最常用的溶剂_; (2)常用于制作导线或电气设备_; (3)可用于灭火和人工降雨_; (4)用作实验室热源燃料_ 12. (4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元素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_。 (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4)表中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 A . 质子数不同B . 中子数不同C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4分)13. (5分)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1)标号为D的仪器名称是_; (2)在实验室里,用2KMnO4 K2MnO4+MnO2+O2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除选用上图中可用的部分仪器外,还必须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若制取3.2g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取用高锰酸钾_g;当实验即将结束时,正确操作是_。A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B.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然后熄灭酒精灯(3)在实验室里,可用锌粒跟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组装完整的制取装置,除选择上图中的a、b、c外,还应选择上图所给仪器中的_。14. (3分)据如图A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B铁架台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左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 (2)装置B的干燥管中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化为_; 15. (6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容积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如图连接仪器,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注射器的活塞恢复至原位。在有孔燃烧匙上放置一小块(足量)白磷,塞紧橡胶塞,关闭K。向烧杯中倒入足量80的热水。打开K,将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拉到100mL处,观察现象。2分钟后,迅速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部,并立即关闭K,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实验目的是_。 (2)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步骤观察到的现象是_。 (4)该实验过程中热水的作用是_。 (5)步骤的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16. (2分)某可燃物4.6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的二氧化碳和5.4g的水, (1)判断其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化学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写出其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8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4分)13-1、13-2、13-3、14-1、14-2、15-1、15-2、15-3、15-4、15-5、四、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16-1、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