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的自卑心理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82370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的自卑心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的自卑心理1耳聋幼儿是先天或婴幼儿时期致聋,无法学到语言,不会说话的弱势群体。因为先天的缺陷,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些不正确教育,耳聋幼儿比正常幼儿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耳聋幼儿的自卑心理可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教育进行预防和消除。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比较落后,至今尚不满150年的历史。 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7岁以下的耳聋幼儿就有80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生聋儿3万余名。 中国政府1992年与20_年国家分别颁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_20_年),提出积极防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重视做好儿童眼、口腔和听力保健工作;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国务院颁布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能适应普通班学习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并根据其学习、康复的特殊需要对其提供帮助。 目前,每年约有40万聋人可以得到助听器的帮助,其中16岁以下的聋童和少年占1/3,有2.3万名聋童接受康复训练,有10万名聋少年接受双语教学;每年有600名聋童植入人工耳蜗,从19_年至今的五年间,已有1600余名聋童得到耳蜗的帮助;到20_年底,已有近20万名聋童经过训练开口说话,其中1/4已进入普通小学就读。 从以上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特殊教育工作重视耳聋幼儿的康复和受教育程度,而对心理方面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论著和文章则更不多见。中国多数幼儿在日常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存在自卑心理问题的隐患。若及时发现并得到正确纠正和治疗的,自卑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最大程度减小;相反的,则会影响耳聋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甚至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笔者通过阅读国内外耳聋幼儿心理教育的书籍和文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入手,重点围绕耳聋幼儿自卑心理的预防和消除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耳聋幼儿家庭提供一些参考,促进耳聋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