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18611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 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C . 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 . 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2. (2分)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 A . 液化B . 升华C . 蒸发D . 沸腾3. (2分)(2015铜仁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日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B . 凸透镜成像都是实像C . 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在平面镜中成像越大D .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4. (2分)(2015黄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传递能量B .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机的C . 医生常用小镜子检查牙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 . 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5. (2分)下列作图错误的是( ) A . 力F的力臂 B . 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C .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D . 光的反射 6. (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 立竿见影B . 水中倒影C . 杯弓蛇影D . 海市蜃楼7. (2分)“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手影:平面镜成像B . 摄影:光的直线传播C . 投影:光的折射D . 倒影:光的折射8. (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 )A . 仍在原来位置B . 向右移动后静止C . 向左移动后静止D .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9. (2分)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用摄像头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摄像头是一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眼看到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因为它发光B . 手机扫到二维码时,凸透镜成的是虚像C . 扫描二维码时手机一定要闪光D . 通过摄像头的光线会发生折射10. (2分)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 . 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 . 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 . 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 . 图中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11. (2分)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目镜和物镜),每组透镜的作用分别相当于( )A . 凹透镜凹透镜B . 凸透镜凹透镜C . 凸透镜凸透镜D . 凹透镜凸透镜12. (2分)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3. (2分)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B . 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C . 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D . 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14.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 . 放大镜B . 照相机C . 投影仪D . 汽车的后视镜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1分)15. (2分)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 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 的声音更_ (选填“高”或“大”)些。这是为什么呢?请做出合理的猜想:_. 16. (2分)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是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气_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17. (2分)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_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过量的_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18. (1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19. (3分)(2011鞍山)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壁上身高为1.65m的小明从镜前3m处沿直线以1m/s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2s内小明通过的距离_m若以小明为参照物,则其像的运动速度是_m/s,像高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5m20. (7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是入射光线,_是反射光线,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折射角为_ 光线是从_斜射入_21. (2分)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获得了如表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及成像的大小情况,归纳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对所成像大小的影响是:当物距_像距时,所成像是放大的;当物距_像距时,所成像是缩小的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距/cm像距/cm像的大小情况4013缩小3514缩小3015缩小2517缩小1725放大1530放大1340放大22. (2分)2015年5月13日上午11时许,微信圈里广州朋友上传当地出现太阳旁边有一个圈的照片这种自然现象是日光主要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_(填“折射”或“反射”)形成围绕太阳呈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的光现象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的镜头是_(选填“凸”或“凹”)透镜三、 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共4题;共16分)23. (5分)(2016衡阳)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24. (3分)(2017重庆)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需要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在_,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当蜡烛与凸透镜位置如图时,成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25. (4分)如图所示,水平光具座上,A处放置蜡烛,B处放置光屏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像 (1)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若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左/右)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的像,_(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就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 (3)为模拟人眼看远处景物时的调节功能,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接下来的操作是换用焦距更_(大/小)的凸透镜,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6. (4分)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表中数据说明:(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当入射角达到_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是_的原理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1分)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三、 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共4题;共16分)23-1、24-1、25-1、25-2、25-3、26-1、2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