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16081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个题,每小题4分;第11 (共15题;共55分)1. (4分)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 .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B . 植树造林C .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D .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2. (4分)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植物黄花蒿的提取物)可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由单细胞动物疟原虫引发的疾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黄花蒿适当增强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其对无机盐的吸收B . 疟疾属于传染性疾病是因为该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同时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C . 让人患疟疾的疟原虫是该病的传染源D . 疟原虫的细胞结构与黄花蒿的细胞结构相同3. (4分)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B . “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C .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D . “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4. (4分)春天来啦,漫步校园,花红叶绿,看到池中鱼儿在垂柳的“倒影”中嘻戏,豁然开朗;冲刺中考,放手一搏无怨无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我们看到红花是因为红花吸收红色光B .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 . 我们看到垂柳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D . 我们看到树阴下的“圆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5. (4分)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如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物质酸奶鸡蛋清牙膏肥皂水pH范围(常温)4578891011A . 酸奶B . 鸡蛋清C . 牙膏D . 肥皂水6. (4分)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下列有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适于生命存在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是一颗恒星B . 地球表面温度适宜C . 太阳光照条件较稳定D . 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7. (4分)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 CaSiO4 B . Ca2SiO3 C . CaSi2O3 D . CaSiO38. (4分)如图是科研人员设计的一种“能量收集船”,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一端装有浮筒,波浪带动紧贴水面的浮筒上下浮动, 引起工作臂上下运动,从而获得电能并储存起来。该“能量收集船” ( )A . 能创生能量B . 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C . 静止在水面时,浮力大于重力D . 浮筒上下浮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9. (4分)湖州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结合自己所学知识,选出错误的说法是( ) A . 鱼类一生离不开水,水中受精,水中发育B . 水稻在春末夏初播种,属于有性生殖C . 家蚕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它在成虫时期吐丝作茧D . 桑叶是家蚕的食物,桑树的果实是一种鲜果,由子房发育而来10. (4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B . MnO2C . H2SO4D . NaCl11. (3分)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制品很容易被磁化B . 电磁继电器中的铁芯,可以用永磁体代替C . 发电机正常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 . 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半圆环组成12. (3分)下列现象所反映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 ) A . 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没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 寒冬,裸露在外的自来水管会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增大,体积增大C . 人潜入水中越深胸部越有压迫感,是因为水中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D . 车行驶时,坐在里面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是因为人选择了树做参照物13. (3分)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ABCD需区分的物质铁丝和铝丝黄铜和黄金氯化钠和硝酸铵食盐和蔗糖方案一用磁铁吸引观察颜色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品尝方案二伸入稀硫酸溶液中灼烧观察外观分别加水溶解A . AB . BC . CD . D14. (3分)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个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构成?用下图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帮助理解:将一个大萝卜块不断等分,通过“切块表面积之和”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该模拟实验理解的是( ) A . 根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B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微小的突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 . 骆驼有宽大的脚掌,脚下还有厚软的肉垫子,有利于在沙漠中的行走D . “人要实,火要虚”后半句说的是架空可燃物,有利于燃烧的进行 15. (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0=20;R 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 40cm,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棒 cd 和 MP(右端 P 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 片恰在电阻棒 ab 的中点位置,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 电阻棒的总电阻是 40B . 小聪的身高是 1.7m,小亮的身高是 1.5mC . 电阻 R0 有保护电路作用D . 测小英身高时,电路的功率为 0.9W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共7题;共36分)16. (6分)2012年5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层,这说明: _;_。17. (4分)如图所示是小科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科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科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cm。 (3)小科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光具座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18. (4分)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小金进入某生态旅游农场,开始了一天的农场体验。 (1)该农场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培育的蘑菇、木耳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农场内空气清新,湿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植物进行_等生理活动的结果。 (2)多肉植物肥厚多汁、憨态可掬,惹人喜爱。查资料获悉:多肉植物大多数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根系发达。可见生物的_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3)农场内的园艺师培育出的梨树上能结出多种形状不同、滋味各异的果实,令游客们啧啧称赞,你推测这位园艺师的繁殖方式是_。 19. (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FeCl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a.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b.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c.另取a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在c中滴加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一定没有_;可能含有_(填化学式)20. (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 V。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10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此时电动机正常工作,则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_W;若电动机内部线圈的电阻为2 ,则通电5 min电流通过电动机内部线圈产生的热量是_J。 21. (6分)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_。 (2)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对维持生物圈的_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3)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 22. (4分)哑铃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运动器材,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实用而受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如图是我们在使用哑铃时,上臂完成托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把上臂举哑铃时看作一个杠杆,则此杠杆是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在上举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23. (9分)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CO2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持小室内的CO2浓度恒定)。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_点。 (2)若从6时开始实验,初始液滴位置为0,之后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移动到如图位置,那么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 24. (6分)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一种)时,弗莱明所进行的观察和探究过程: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偶然见到青霉菌,在其周围无细菌生长;在没有青霉菌的培养基上有细菌生长。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中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是: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最为恰当的是 A . 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与人类的物质B . 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 . 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D . 青霉菌可能产生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2)结论是:_(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若实验的结果为_,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25. (12分)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约占70%,它是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 (1)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_ 水体富营养化 粉尘污染 白色污染 温室效应 (2)为验证煤炭中含有硫,大家进行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SO2能使KMnO4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K2SO4+2MnSO4+2,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个化学式因资料污损而模糊不全,请推测其化学式为_;方案设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经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装置处存在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是_,你认为这套装置该如何调整?_。(3)若实验中还有少量CO产生,你认为该实验设计 完整吗?为什么?_(4)为防止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大气,你有什么办法?请查阅资料并谈谈你的方法。_26. (12分)小敏用如图所示电路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 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小敏在连接电路前检查仪器,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小敏接下来的操作是_。 (2)解决上述问题后,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W。 (3)实验中,小敏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在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时,小敏设计了下图表格,请你评价表格设计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 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功率P(W)电功率平均值P(W)123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第27、29小题各6分,第28、30 (共7题;共50分)27. (6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地处临沂市的蒙山,又称山东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156米,总面积1125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98%。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植物101科 540余种;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萆药植物 41科111属1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木灵芝、沂蒙全蝎等都是蒙山的重要特产。1999年3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测定: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个单位/立方厘米,居全国之首,享誉“天然绿肺”、“天然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之美称。材料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蒙山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1)图甲中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 (2)B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呼吸特点是_;C 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主要特征_;蜜蜂和青蛙的发育方式都属于_。 (3)资料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_的多样性。 (4)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_的共同特征多,你的理由是_。 28. (4分)人体中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而牛奶是含钙丰富又易吸收的理想食品,右图为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 (1)羟基磷酸钙由 _种元素组成; (2)羟基磷酸钙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 0.6 克钙,每天已从食物中摄入所需钙的一半,则每天至少要喝这种牛奶_盒。 (4)除了喝牛奶以外,青少年还可以通过服用含碳酸钙(CaCO3)的钙片来补钙。求5g碳酸钙(CaCO3)和多少质量的氢氧化钙【Ca(OH)2】所含的钙元素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29. (6分)合理密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为确定大豆的最合理的播种密度,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一块实验田划出4块面积相同的区域,然后分别向4块区域均匀种植大豆幼苗,待果实成熟后(如图),统计每植株上的荚果数和每荚果中的种子数,统计数据如下表。 区域号区域植株数每植株上的平均荚果数每荚果中的平均种子数12040.13.024031.92.936022.03.148010.62.8(1)大豆属于被子植物,因为种子外有_包被。 (2)简要描述实验结果: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相对于1、2、4区域号,3区域号是比较合理的播种密度。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_。 30. (4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求: (1)物体甲的重力。 (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3)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 请判断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1. (9.0分)小明家有一台加湿器,说明书上有原理图(如图甲),表格中为其部分技术参数,R1、R2为发热电阻,且R2=3R1 , S为旋转型开关,1、2、3、4为触点,通过旋转开关S可实现“关”、“低档”、“高档”之间的转换(低档为小功率加热,高档为大功率加热); 额定电压220V水箱容积3L低挡功率110W(1)求加湿器处于高档时的电功率 (2)若水箱加满水,用低档功率加热,则当水吸收6.3104J的热量时,水温从10可升高到多少? (3)如图乙所示,加湿器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32. (10.0分)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的物质质量为59.8g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3. (11.0分)美国科学家马尔利姆亨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北极熊的毛。结果惊奇地发现,北极能的毛并非白色,而是一根根中空而透明的小管子。人类肉眼所看到的“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以致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形成的。科学家们认为,北极熊的毛都是一根根的小光导管,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它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这种空心的毛防水隔热,对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冷极地的北极熊来说实在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北极熊长有如此特殊的毛,这是对极地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分析,透明中空的毛的形成是_的结果。 (2)与北极熊能“收集”紫外线的热能来维持体温不同,人类在寒冷环境中时,只能消耗自身储存的_能来维持体温。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 (3)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常从一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如果一只北极熊跳上一块浮冰后,浮冰仍然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冰受到的浮力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只体重为7800牛的北极熊,要在露出海面部分积不小于_米的浮冰上活动,才能确保安全。(海水=1.04103千克/米)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个题,每小题4分;第11 (共15题;共5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共7题;共36分)16-1、17-1、17-2、17-3、18-1、18-2、18-3、19-1、20-1、21-1、21-2、21-3、22-1、22-2、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23-1、23-2、24-1、24-2、24-3、25-1、25-2、25-3、25-4、26-1、26-2、26-3、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第27、29小题各6分,第28、30 (共7题;共50分)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9-1、29-2、29-3、30-1、30-2、30-3、31-1、31-2、31-3、32-1、32-2、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