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科学探究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12895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科学探究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科学探究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科学探究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科学探究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如下图,哪个标志显示物质有腐蚀性 ( ) A . B . C . D . 2. (2分)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 ) A . 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B . 帮助小刚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C . 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D . 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3. (2分)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 . 液体的倾倒B . 滴加液体C . 熄灭酒精灯D . 温度计读数4. (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C .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其它物质也不能继续溶解在该饱和溶液中D .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静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5. (2分)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此时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A . AB . BC . CD . D6. (2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前,通常要做的工作是( )A . 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B . 准备器材收集证据C . 合作与评价收集到的证据D . 提出新的探究问题7. (2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 . 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C . 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D . 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8. (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入酸、碱性溶液中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 )A . 猜想B . 查阅资料C . 实验D . 交流9. (2分)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光照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 . 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 . 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D .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10. (2分)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 . 或B . 或C . 或D . 或11. (2分)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 大于6毫升B . 小于6毫升C . 等于6毫升D . 无法确定范围二、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12. (5分)(2015金华)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先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2)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三、 综合题 (共3题;共18分)13. (6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组别PM2.5(微克/立方米)清晨上班时段中午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少)(车流量大)(车流量小)(车流量最大)第1组19894397第2组22833898第3组20864199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_设置为该实验的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4)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14. (8分)(2014绍兴)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取两根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丝a、b,连接成如图甲的实验电路,O、M分别为金属丝a、b的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始终为I=1.25A。电压表示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下表:x/mm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U/V4.505.005.506.006.757.007.257.507.75(1)当OP=1000 mm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请在表格空格处填上此时的U值。(2)请在图丙的坐标中绘出电压表示数U随x变化的图线。(3)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15. (4分)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初三(2)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 (1)复习常见金属活动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_、_、_ (2)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问题: 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_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的操作所需的仪器有:_、_、_、_。(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仪器,并用仪器名称填写)金属X是_,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溶液Y是_,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四、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12分)16. (4分)现有6只蟑螂、一只纱罩、木屑、糖和一把剪刀.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蟑螂的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 17. (8分)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1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上图所示。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只填字母序号); (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_kg/m3; (3)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_(填字母序号)。 A . 控制变量法B . 转换法C . 类比法D . 累积法五、 探究题 (共5题;共31分)18. (2分)(2015绍兴)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有关。(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19. (5分)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B。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_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_;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_。20. (13分)下图是用来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杯中均放有三颗相同的干燥种子,并提供相应的条件。(1)甲组A种子和甲组B种子可用来探究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_可用来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什么缺陷?试说明:_。21. (3分)小明以一定的速度将石子向斜上方抛出,石子所做的运动叫斜抛运动,如图甲所示。他想:怎样才能将石子抛得更远呢?于是他找来小李一起做了如下探究实验:他们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做实验:保持容器水平,让喷水嘴的位置不变,用开关控制水喷出的速度。(1)让喷水嘴的方向不变(即抛射角不变)做了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第一次让水的喷出速度较小,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A点;第二次让水的喷出速度稍 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B点;第三次让水的喷出速度最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C点。小明和小李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_ 一定时,当物体抛出的_ 越大,抛出的距离就越远。小李回忆起上体育课时的情景,想起了几个运用上述结论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_ 。(2)控制开关让水喷出的速度不变,让水沿不同方向喷出,又做了几个实验,如图丙所示,得到如下数据:喷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1530456075落点到喷嘴的水平距离/厘米50861008650小明与小李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_ 一定时,当夹角为_ 时,抛出距离最大。(3)小明和小李总结了上述探究过程,他们明白了斜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飞行距离与_和_ 有关系,他们感到这次实验探究的成功得益于在探究过程中两次较好地运用了_ 法。22. (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千焦)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千焦)19.5812.3929.8513.8639.7613.86(1)选用“花生仁、核桃仁”实验,是因为它们更容易_,有利于实验操作。 (2)在对表中数据处理时,应取_值,以减少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加可靠。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克花生仁和1克核桃仁相比,_含能量更多。 (4)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5千焦、1克核桃仁储存的能量是32千焦。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请你帮忙分析他们测得数据偏低的原因:_(写出一点即可)。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12-1、三、 综合题 (共3题;共18分)13-1、13-2、13-3、13-4、14-1、14-2、14-3、15-1、15-2、四、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12分)16-1、17-1、17-2、17-3、五、 探究题 (共5题;共31分)18-1、18-2、18-3、18-4、19-1、20-1、20-2、20-3、21-1、21-2、21-3、22-1、22-2、22-3、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