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81257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如图六种动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 A . 水生还是陆生B . 是否胎生哺乳C . 体温是否恒定D . 是否具有脊椎骨2. (2分)如图表示abc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abcA.动物植物非生物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C.细胞组织器官D.光能电能化学能A . AB . BC . CD . D3. (2分)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女孩小彩旗在2014年春晚上进行了4小时的自转表演而不倒,这说明她具有发达的( )A . 大脑B . 小脑C . 脑干D . 脊髓5. (2分)小科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如图所示,在该实验过程的操作中,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 . 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B . 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C . 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D . 戊中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6. (2分)下面是 NBA 篮球明星科比的相关结构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 科比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 . 科比的肤色为黑色,控制其肤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甲的结构内C . 图乙的a、b、c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d 表示细胞分化过程D . 科比在赛场上具有“绝杀”之技,离不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7. (2分)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和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 . 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C . 是气管是肺是气囊D . 家鸽飞行时,吸气和呼气时都可进行气体交换8. (2分)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A . 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 . 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 . 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 . 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9. (2分)以下那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A . 森林面积减少B . 环境污染C . 生物进化D . 生物入侵10. (2分)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物体物像比物体放大225倍,则所使用的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应该是( ) A . 5 20B . 10 30C . 5 45D . 10 4011. (2分)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 3.6千米=3.61000米=3600米B . 45升=4.51000毫升=4500毫升C . 28厘米=28厘米0.01米=0.28米D . 0.5米3=0.5米3106=5.0105毫升12. (2分)将活的河蚌放入盆中,可见其后端(较尖的一端)上下并列着两个小孔,上为出水孔,下为入水孔在孔周围滴几滴墨汁,可见墨汁随水流由入水孔进入,过一会儿,又从出水孔流出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河蚌需要不停地喝水B . 水流利于河蚌的身体降温C . 水流利于河蚌完成气体和物质交换D . 水流自然流过13. (2分)某同学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除调整放大倍数外,其余条件均未变动,结果如图,问:视野亮度最弱的是哪一个?( ) A . B . C . D . . 14. (2分)如图所示,下列测量记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长度是3.15cmB . 体温计的示数是36.7C . 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ND . 电能表的示数是2015kWh15. (2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以下用到模型法的是( )A . 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B . 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C .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D . 将一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16. (2分)2018年5月16日16时46分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B .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壳产生变形断裂、错动造成的C . 本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D . 地震发生时人们作出的快速反应主要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17. (2分)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不但会流血,还会感到疼,这种情况说明皮肤中含有哪些组织( ) A .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B . 结缔组织、上皮组织C .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D .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18. (2分)萝卜是大家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 )A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 .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 .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D .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19. (2分)生物等级分类中最低等级是( ) A . 界B . 门C . 种D . 科20. (2分)设计探究实验时,关于对照组的实验要求一般是( ) A . 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效率,可以不要设置B . 与实验组所有的条件都一样C . 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可多设置几组无关变量D . 一般只有一个变量与实验组不同21. (2分)下列家鸽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中,哪一项与飞行的关系不密切( )A . 身体呈流线型B . 前肢变成翼C . 翼上有大型的正羽D . 后肢的趾端有爪22. (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 . 8mLB . 大于8mLC . 小于8mLD . 无法确定23. (2分)一个量筒中原有15mL的水,放入一个草莓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25mL,则这个草莓的体积为( ) A . 10cm3B . 15cm3C . 25cm3D . 40cm324. (2分)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 . 用特殊装置研究真空不能传声B . 用叩桌面的方法研究固体可以传声C . 用敲鱼缸的方法研究液体可以传声D . 观察各种发声体并归纳得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5. (2分)截至2013年4月,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66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3个。我国建成的自然保护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另一类是( )A . 保护所有的动植物的B . 保护各种珍稀的动植物的C . 保护濒l临灭绝的动物的D . 保护在灭绝边缘的动植物的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25空,每空1分,共25分) (共8题;共25分)26. (3分)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页码从第1页至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_厘米。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 27. (1分)在蚯蚓的体表涂满凡士林后,蚯蚓将会_ 28. (3分)如图所示是小江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移动。 29. (3分)细胞的发现经历几代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由_产生的。 30. (2分)青蛙背部皮肤呈_色,间有_斑纹,腹部呈_色,这样的体色不易被敌害发现 31. (5.0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是几种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中含有液泡、细胞壁和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2)多细胞生物体要长大,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_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如图所示,丙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若将丙图转换成丁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 A . 向右移动,视野变亮B . 向右移动,视野变暗C . 向左移动,视野变亮D . 向左移动,视野变暗(4)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戊、己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_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不好,其原因是_操作不当引起的。 32. (3分)如下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图(a)中,物体A长度为_ , 图(b)中,物体A长度为_.33. (5分)炎热的夏季,西瓜被人们作为解渴、消暑的首选水果。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熟透了的西瓜甜美多汁,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 (2)吃西瓜时,吃进去的瓜瓤属于_组织,吃剩下的瓜皮属于_组织。 (3)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个西瓜就是一个_。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共3题;共20分)34. (10.0分)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_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右表,通过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 风速低中高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0.82.23.8(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_。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_(只写出一个)。 35. (4分)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警察在破案时常根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出罪犯的身高,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确定古代人的身高。某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大胆的猜测:人的身高和脚长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人的脚越长,身高越高。收集事实与证据: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分别测量了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并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结果记录见下表。称谓身高/cm脚长/cm 表姐162227.36自己15821.57.35爸爸172256.88妈妈162237.04外公16724.56.81外婆 165246.88(1)表格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 (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 (3)评价与交流:另一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明显的不足,原因是:_。 36. (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大气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同一天在山脚下,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从早晨到中午进行了三次测量,中午又分别在山上不同高度同时进行了测量,所测实验数据见表(注“厘米汞高”是大气压的常用单位)。 实验序号时刻海拔高度h(米)大气压强P(厘米汞高)18:00075.2210:00075.3312:00075.0412:0012074.0512:0024073.0612:0036072.0712:0048071.0(1)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2)该小组同学分析实验序号_,发现同一时刻大气压的值和海拔高度的数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从现有数据可以得出P和h的数量关系时P= _厘米汞高(用h的代数式表示)。 四、 解答题(共5分) (共2题;共5分)37. (2分)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科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1)小科同学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如图的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 ,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低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 , V2与V1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并说明理由。_(2)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科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矿石的体积为_厘米3 , (3)同学们对小科的测量结果提出了疑问,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大了,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小了。请谈谈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_38. (3.0分)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25空,每空1分,共25分) (共8题;共25分)26-1、26-2、27-1、28-1、28-2、29-1、30-1、31-1、31-2、31-3、31-4、32-1、33-1、33-2、33-3、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共3题;共20分)34-1、34-2、34-3、34-4、35-1、35-2、35-3、36-1、36-2、四、 解答题(共5分) (共2题;共5分)37-1、37-2、37-3、3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