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24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9627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24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24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24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24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胆矾研碎B . 蜡烛燃烧C . 品红扩散D . 石墨导电2. (2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必须验纯B . 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垫石棉网C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醋酸的pHD .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3. (2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 Li2O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 . 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C . Li2O2中含有氧分子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4. (2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苏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诸多重要议案,其中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保护水资源最密切的方案是( )A . 尽快制定国家湖泊生态安全法B . 制订低碳社区建设促进法C . 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 . 加强对“鲜榨果汁”的监管5. (2分)下列气体在洁净的空气中不应该含有的是( ) A . 氮气B . 氧气C . 二氧化氮气体D . 二氧化碳气体6. (2分)2015年徐州市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第一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市打造的“一城青山半城湖”,降低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B . “云龙湖边看云雾、湖东路上醉花香”,说明微粒不断运动C . 市区177个公园免费开放,游客增多,加剧了温室效应D . 多个太阳能光伏发电厂运营,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7. (2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2K2个钾元素B . 1个铝离子C . 3个氧原子D . 2N2个氮分子8. (2分)加压或降温可将氧气变为液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氧是一种氧化物B . 加压使分子间间隙变小C . 液氧中分子停止了运动D . 氧气和液氧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9.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R+离子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与R+电子数相等的粒子至少有9种以上B . X与X2+是某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其粒子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层数C .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都失电子D . 在原子团中,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10.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正确的是( ) A . Fe+O2 FeO2B . NaOH+CuSO4=Cu(OH)2+Na2SO4C . 2CO+O2 2CO2D . 2Mg+CO2 2MgO+C11. (2分)兰州发生了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引起人们对水安全的关注已知苯的化学式为C6H6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苯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灭B . 苯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C . 苯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D . 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2. (2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铁生锈后质量增加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 镁条燃烧时,能量的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光能C .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 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同时施加两种肥料可增加肥效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0分)13. (6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铁原子_。 (2)两个氧气分子_ 。 (3)硫酸根离子_。 (4)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_。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 。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 14. (4分)碳元素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C60外,还有一种由240个碳原子构成的球状分子,这种物质的化学式为_ (2)小月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箭头方向表示物质间的转化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方框内一种含碳物质的化学式_转化关系图中由Na2CO3CO2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反应已知:醋酸(CH3COOH)能与NaOH发生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分析以上反应规律,写出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_15. (7分)从微观知宏观 (1)微粒E最外层电子数是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微粒符号为_(12号元素为镁元素) (2)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和_ (3)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上图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填编号) 16. (3分)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1)C和D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C试管与D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3)点燃C试管内气体之前应该_ 三、 简答与推断题 (共4题;共23分)17. (9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图所示:对应的主要作用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对应的作用_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水的蒸发C水的电解D水的净化(2)化学兴趣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他们在过滤操作时所必需的仪器(填序号)_;玻璃棒的作用是_; 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F漏斗G托盘天平H蒸发皿(3)生活中“中水”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下列关于“中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中水”不能作为饮用水B . 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 . “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D . 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要用到过滤和吸附等方法18.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探究】(1)方案一: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_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指出如图操作中的错误_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方案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 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振荡后加入镁条若_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3)方案一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 (4)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为此,还需要选择_(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拓展应用】(5)请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 19. (3分)下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1)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2)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请答两点):_;_。20. (3分)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其中A、B、C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为化合物,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F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1)请写出B的化学式:B_(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BD:_D+EF:_四、 实验与探究题 (共3题;共28分)21. (17分)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海水占了全球水资源的97%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可用于制备钠及其化合物,其流程如图: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aCl2和_,流程中不能用过量稀硫酸代替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_;提纯过程中使用了过滤和蒸发操作,实验室过滤和蒸发操作均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流程图中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NaOH,并同时获得两种单质补充并配平化学方程式:_NaCl+_H2O _+_+_Cl2(3)刘廷在实验室找到一瓶长期放置的NaOH溶液,欲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INaOH与CO2分两步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NaOH与NaHCO3反应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物质的溶解性:CO32HCO3OHBa2+不溶溶溶;溶液的酸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刘廷根据资料中的I、对其成分提出了5种合理猜想,请将猜想补充完整猜想1:只有NaOH,猜想2:_,猜想3:只有Na2CO3 , 猜想4:_,猜想5:只有NaHCO3 【实验验证】步骤操作现象结论步骤1取该NaOH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_不成立(填数字)步骤2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_无气泡产生证明原溶液不含_(填“离子”)步骤3另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_溶液未变红证明原溶液不含_(填“离子”)【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猜想_是正确的(填数字)22. (5分)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1)【讨论交流】李壮(组长):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2)【实验探究】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则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后王志将甲、乙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液体澄清,大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仍为无色,由此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可能含有HCl。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废液中还含有HCl。(3)【反思评价】欲从烧杯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可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溶液,经过滤后进行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23. (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查阅资料】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a2SO3+2HCl2NaCl+SO2+H2O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1)【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如图) 实验一: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号溶液,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说明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_溶液(2)实验二: 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3号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说明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向4、5号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2号溶液实验现象_实验结论: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 (4)【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_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4. (3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临沂市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下列行为可能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 . 太阳能发电B . 治理施工扬尘C . 露天焚烧垃圾D . 使用氢能源汽车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0分)13-1、13-2、13-3、13-4、13-5、13-6、14-1、14-2、15-1、15-2、15-3、16-1、16-2、16-3、三、 简答与推断题 (共4题;共23分)17-1、17-2、17-3、18-1、18-2、18-3、18-4、18-5、19-1、19-2、20-1、20-2、四、 实验与探究题 (共3题;共28分)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3-3、23-4、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4-1、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