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3:透镜与视觉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7789047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3:透镜与视觉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3:透镜与视觉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3:透镜与视觉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3:透镜与视觉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 . 近视眼 凸透镜B . 近视眼 凹透镜C . 远视眼 凸透镜D . 远视眼 凹透镜2. (2分)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B . “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 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D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3. (2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A . B . C . D . 4. (2分)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的实像最小B . 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的实像最大C . 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的实像最大D . 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 (2分)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 . 蜡烛在距透镜2倍焦距以内C .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 . 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7. (2分)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A .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 .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 .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 .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8. (2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 . 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9. (2分)以下仪器或装置中用到透镜放大原理的是( ) A . 汽车车前灯B . 体温计C . 汽车观后镜D . 电压表10. (2分)(2014义乌)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光不能在水中传播 B . 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C .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D . 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11. (2分)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厘米处,则可得到一个(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B . 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实像D . 正立、放大的虚像12. (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 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 . 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 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3. (2分)小明在学习中发现,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甲、乙所示,则水滴变凸( ) A . 焦距变大,放大功能变大B . 焦距变大,放大功能变小C . 焦距变小,放大功能变大D . 焦距变小,放大功能变小14. (2分)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小演员每走一步,象也走一步;象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象大时脚步大,象小时脚步小,即“大象”走大步,“小象”走小步;象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象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A . 只有正确B . 只有正确C . 只有正确D . 只有正确15. (2分)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 .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 .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16. (2分)如图,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左移动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A . 一直变小B . 先变大后变小C . 一直变大D . 先变小后变大17. (2分)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即像距)为 ( ) A . 100毫米以外B . 50毫米以内C . 略大于50毫米D . 恰为50毫米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8. (3分)如图甲所示,将蜡烛放在图中a处,在右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_、_的_像,看到的像与乙图中的_(填字母)对应。19. (3分)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20. (2分)(2012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厘米,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21. (2分)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_的实像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_m22. (2分)判断图中各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23. (4分)叶老师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甲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叶老师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目的是_。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 放大、倒立的实像B . 放大、正立的虚像C . 缩小、倒立的实像D . 缩小、正立的实像.24. (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光具座调整好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_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_。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3中的_。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8-1、19-1、20-1、21-1、22-1、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23-1、23-2、24-1、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