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787671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55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第10 11 12A级要素主讲人 张雪峰 第10A级要素事故与应急 随着时代的前进 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安全意识在不断的增强 安全技术 安全设计 安全措施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但是受科技发展的局限性 完全规避事故是不可能的 在任何企业生产活动中 都有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一旦发生 往往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 建立应急救援系统 组织及时有效 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行动 以抵御事故的风险 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减轻事故对环境的破坏 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是目前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救援系统是 以人为本 安全理念的体现 是企业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 第十要素 事故与应急包括的内容 本A级要素共含有六个B级要素 分别是 10 1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10 2应急救援设施10 3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10 4抢险与救护10 5事故报告10 6事故调查 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9002 2006 10 1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 本B级要素标准化条文共规定了三条要求 评审总分值是10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1 1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 实行分级管理 即厂级 车间级管理 一 基本概念 应急指挥系统是企业预先建立的 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负责应急预案启动和实施应急救援活动指挥的系统 二 企业应急指挥系统要求分两级建立 厂级 车间级1 厂级应急指挥系统 1 企业应当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或 应急救援指挥部 2 厂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人员组成 一般由企业主要负责人 有关副职管理人员 及安全 技术 环保 后勤 卫生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应有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 有关副职管理人员任副总指挥 负责一旦发生事故时的全厂应急救援的组织和指挥 3 需注意的问题 厂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企业 应急救援预案里 预案 应当明确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但注意不要形成多头指挥 有的企业规定总指挥既是总经理又是党委书记 一定要分清主 次关系 预案 中应当明确 当总指挥不在时 应明确由企业哪位负责人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2 车间应急指挥系统 1 企业各车间均应当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2 车间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人员组成 应有车间主任 副主任 各班组长 车间安全员组成 并应有车间主任担任总指挥 预案 中要明确当车间主任不在时 车间哪位负责人全权负责本车间应急救援工作 二 企业达标标准 建立了厂级和车间级应急指挥系统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2 询问 有关人员是否了解应急指挥系统 四 评审标准 1 未建立应急指挥系统 扣5分 2 未实行厂级 车间级分级管理 扣2分 3 有关人员不清楚应急指挥系统 1人次扣1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1 2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一 基本概念 应急救援队伍是在企业发生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 企业建立的具体实施应急抢险救援的队伍 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和兼职应急队伍 二 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 一般有 1 厂级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处置行动组 通讯联络组 疏散引导组 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2 各车间应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组成人员由车间确定相关人员组成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在 预案 里都要明确规定 二 企业达标标准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2 询问 有关人员是否了解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 四 评审标准 1 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扣2分 2 有关人员不清楚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1人次扣2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1 3企业应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的职责 一 包括厂级指挥系统的职责 指挥系统中各人员的职责 包括总指挥 副总指挥及其他人员 二 车间级指挥系统及其人员的职责 三 应急救援队伍的职责 包括各行动组的职责等 二 企业达标标准 明确各级指挥系统和救援队伍职责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应急救援预案 2 询问 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是否了解各自的职责 按应急预案中应急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名单抽查 四 评审标准 1 未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伍职责 一项不符合扣2分 2 有关人员不了解其应急职责 1人次扣1分 10 2应急救援设施 15分 本B级要素标准化条文共规定了三条要求 评审总分值是15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2 1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 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 并保持完好 二 企业达标标准及要点 一 企业达标标准 1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按照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 消防设施及器材 2 建立应急救援器材 消防设施及器材台账 3 应急救援器材 消防设施及器材保持完好 方便易取 并应有专人负责 4 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 消防通道符合规定 保持畅通 二 要点 1 首先强调应急救援器材和消防设施的配备一定要有针对性 一定要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企业生产原料 产品的危险特性来配备 如果配备不适当或没有配备 则会造成事故的蔓延扩大或无法抢险 举例 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的消防设施要有泡沫灭火设施 遇水能发生反应的物品不得使用水 或泡沫灭火设施 可燃气体及液化烃火灾应首先切断气源 若无法切断气源应维持燃烧 并对相邻设施进行冷却或充入惰性气体进行稀释灭火等 2 应急救援器材 装备 的配备要齐全 按应急救援装备的分类配齐救援器材 基本装备 包括通讯装备 交通工具 照明装备 防护装备等 具体不详述 专用装备 指各专业救援队伍所用的专用工器具 配齐医疗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 特别是特殊解毒药品的配备 一定要根据企业化学毒物的种类配备 3 建立健全各类应急救援器材和消防设施台账 注意台账的内容要分门 别类建立齐全 切注意不单单是指的小型灭火器 4 做好日常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 保养 使其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企业应当制定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 保养 使用制度 并应由专人负责 定期检 查 5 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 消防通道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事故发生后人员逃生的生命线 一定要保持畅通 不得占用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数量和距离要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要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消防通道是保证事故发生后消防车辆运行的道路 一定要保持畅通 其道路的宽度 净空高度 转弯半径 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和 石油化工 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等标准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企业的类型不同 消防道路的设置 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器材台账 消防设施 器材台账 应急救援器材 消防设施及器材检查维护记录 现场检查 1 应急救援器材 消防设施及器材数量及完整性 2 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 消防通道符合性 四 评审标准 1 未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 消防设施及器材一项不符合扣1分 2 未建立应急救援器材台账 扣1分 3 未建立消防设施 器材台账 扣1分 4 救援器材 消防设施及器材未定期检查维护 一项不符合扣1分 5 应急救援器材 消防设施及器材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一项扣2分 6 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 消防通道不符合要求 一处扣2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2 2企业应建立应急通讯网络 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 二 企业达标标准及要点 一 企业达标标准 1 设置固定报警电话 2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和救援人员电话 3 明确外部救援单位联络电话 4 报警电话24小时畅通 二 要点 建立应急通讯网络 并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 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一环 企业应建立24小时有效地内部 外部通讯网络 要求各岗位装有完好的报警电话 并有明确的报警电话号码 及内部救援相关人员联系电话号码 3 报警电话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应急救援预案应有内部 外部报警电话的设置的规定 2 询问 现场作业人员是否清楚内部 外部报警电话 3 现场查验 企业是否设置了报警电话 报警电话是否置于各岗位显著位置 报警电话是否畅通 四 评审标准 1 未建立应急通讯网络 扣2分 企业未设置固定报警电话 扣2分 2 作业人员不了解内外部报警电话 1人次扣2分 3 报警电话不能保证畅通 扣1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2 3企业应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 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 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记录 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二 企业达标标准及要点 一 企业达标标准 1 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专柜 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 2 防护救护器材应处于完好状态 3 建立防护救护器材管理台账和维护保养记录 二 要点 1 事故柜要配备在有毒有害岗位 不是他处 要便于人员取用 不能距离人员岗位人员集中区域如值班室 控制室 操作室太远 2 放置必要的足够的救援器材 主要指个体防护器材 3 保证完好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对于报废的应急器材要及时消毁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防护 救护器材管理台账 各有毒有害岗位防护救护器材的配备均要在台账中明确 防护救护器材检查维护记录 2 询问 作业人员是否熟悉防护救护器材的使用 3 现场检查 有毒有害岗位是否设置了救援器材专柜 防护救护器材是否完好 四 评审标准 1 未在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 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 一项扣1分 2 未建立防护救护器材台账 扣1分 3 未定期检查维护防护救护器材 一次扣1分 在相应的制度中 企业要规定检查维护的频次4 作业人员不熟悉防护救护器材使用 1人次扣1分 10 3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25分 本B级要素标准化条文共规定了4条要求 评审总分值是25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3 1企业宜按照AQ T9002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 针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 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 企业达标标准及要点 一 企业达标标准 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符合标准要求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 编制专项和现场处置预案 二 要点 1 关于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共有两个 一是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单位版 二是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T9002 2006 虽然本次安全标准化标准规定还是 宜按照AQ T9002 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但在此建议各位评审员还是按照AQ T9002 2006来检查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2 应急救援预案分为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救援预案的格式 内容在AQ T9002 2006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3 企业预案内容要符合标准的要求 三 评审方法 查文件 应急救援预案文本文件 四 评审标准 1 应急救援预案不全 缺少一个扣2分 2 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不符合标准要求 一项扣1分 特别提请大家注意 本条标准是本B级要素的否决项 未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扣25分 B级要素否决项 一 标准化条文 10 3 2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 定期演练 评价演练效果 评价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并形成记录 二 企业达标标准及要点 一 企业达标标准1 组织应急救援预案培训 2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3 演练后及时进行演练效果评价 并对应急预案评审 二 要点 培训 演练 评审1 企业编制完成并经批准颁布实施的应急救援预案要组织培训 要在年度总体培训计划中 或单列计划 列有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内容 同时建立健全培训记录和培训档案 记录培训时间 地点 参加培训人员等 2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各类预案的演练频次要记牢 综合应急预案中包括了各专项应急 救援预案 对企业制定的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应与总体预案一起进行演练 如果一次演练不能包括所有专项预案的内容 可以分次演练 标准所规定演练频次是最低要求 3 演练后及时进行演练效果评价 并对应急预案评审 每次演练后均要进行演练效果的评价 对预警 预案的启动 应急响应 救援过程 后期处置等等预案演练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对应急救援预案 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并形成评审记录 4 演练的步骤一般为 年初安全计划应有演练内容 演练前制定方案 目的 方法 人员 时间 安全措施 形成演练记录 明确参战人员 观摩人员 总结 一般有企业应急救援日常管理部门 安全管理部门 组织 对演练的组织过程 应急反应能力等方面的检验 评审通过演练对预案进行评审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评价报告 2 询问 有关人员是否熟悉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及参加演练情况 四 评审标准 1 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培训 1人次扣1分 2 未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扣2分 3 未对预案演练进行效果评价 扣1分 4 演练后未对预案评审 扣2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3 3企业应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 尤其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 二 企业达标标准及要点 一 企业达标标准 1 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 至少每三年评审修订一次 2 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 及时评审修订预案 二 要点1 强调定期 本标准要求 至少每三年评审修订一次 这是最低标准 在相关制度中要有明确清晰的规定 2 在国家新的法规或标准颁布实施 同行业发生事故 本单位有潜在事件和事故发生后都应进行评审 以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有效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修订规定 应急救援预案评审记录 四 评审标准 1 未明确预案评审修订的时机和频次 扣2分 2 未定期或及时评审修订应急救援预案 扣2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3 4 企业应将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并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 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二 企业达标标准及要点 一 企业达标标准 1 将应急救援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 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 二 要点 1 条文里有 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的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里未对报有关部 门备案提出要求 但国家和山东省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是有明确规定的 企业应将应急救援预案报有关部门备案 这些部门主要包括 公安 消防 环保 交通 卫生 质检局等 也就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2 关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通报的单位 应是企业应急协作单位 包括 签有应急救援合同的应急救援中心 当地的医疗救护单位 相邻有救护能力的协作单位 社区 同类企业等 按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 但需注意 企业应当明确救援协作单位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关于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回执 必须要有安监局关于预案备案的回执 企业到其他有关部门的备案也要求有回执 若是实在拿不到 企业必须有预案备案的发文记录 应急协作单位收到预案的回执 四 评审标准 1 未及时备案 扣2分 2 未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 扣2分 10 4抢险与救护 20分 本B级要素标准化条文共规定了三条要求 评审总分值是20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4 1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负责人直接指挥 积极组织抢救 妥善处理 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 技术 设备 动力 生产 消防 保卫等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 保护事故现场 二 企业达标标准 一 企业达标标准1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 企业负责人直接指挥抢救 妥善处理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相关部门协助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 保护事故现场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应急预案 事故台账和调查报告 事故或事件后 对预案评审的报告 2 询问 企业负责人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是否了解事故时各自的职责四 评审标准 1 未明确企业有关人员职责 一项扣1分 2 相关人员不了解应急职责 1人次扣1分 注 若无事故发生 本条应当作为缺项处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4 2 企业发生有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应设警戒线 二 企业达标标准 发生有害物大量泄漏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时 及时设置警戒线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事故调查报告 2 询问 相关人员是否了解有发生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 四 评审标准 相关人员不了解应设警戒线的措施 1人次扣1分 注 若无事故发生 应按缺项处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4 3 企业抢救人员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器具 对伤亡人员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抢救人员应熟练使用相关防护器具 2 抢救人员应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并经过急救技能培训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事故调查报告 2 询问 事故抢救人员是否了解事故现场防护器具的配备 使用规定及抢救知识 四 评审标准 1 抢救人员不会使用防护器具 1人扣2分 2 抢救人员不了解抢救知识 1人次扣2分 10 5事故报告 本B级要素标准条文共有三条内容 评审总分值共15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5 1企业应明确事故报告程序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除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外 应按规定和程序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及有关部门 情况紧急时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和事故报告的责任部门 责任人 2 发生事故 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注 应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 3 发生事故后按程序报告 4 情况紧急时 事故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 评审方法 一 查文件 1 事故管理制度 制度中就应明确规定事故报告的程序 且在安全培训中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使员工了解事故报告的程序 2 事故调查报告 二 询问 1 从业人员是否了解事故报告程序 抽查从业人员 2 从业人员是否了解应急措施 四 评审标准 1 未明确事故报告程序 责任部门 责任人 一项不符合扣3分 2 从业人员不了解事故报告程序或事故现场应采取的措施 1人次扣2分 五 要点 1 事故报告的程序要按照国务院493号令的规定制定 2 对本条的考评 还应当查阅相关事故处理记录 并询问事故调查过程 注 若无事故发生应做缺项处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5 2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 企业达标标准 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当于1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事故台账和调查报告 2 询问 企业负责人是否了解事故报告职责和时限 四 评审标准 企业负责人不了解事故报告的职责和时限 扣5分 五 要点 本条款属于A级要素的否决项 若企业存在事故瞒报 谎报 拖延不报现象的 扣100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5 3企业在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 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补报 二 企业达标标准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及时补报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事故台账和调查报告 2 询问 企业负责人是否了解事故报告补报的要求和内容 四 评审标准 1 企业负责人不了解有关事故补报要求 扣5分 2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 未按规定及时补报 扣5分 10 6事故调查 本B级要素标准条文共有4项 评审总分值为15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6 1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应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 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 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发生事故 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 2 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调查 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事故调查报告 2 询问 有关人员如何配合事故调查 四 评审标准 1 发生事故时 未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 扣2分 2 事故调查期间 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擅离职守 1人次扣4分 3 有关人员不清楚如何配合 1人次扣2分 五 要点 1 本条标准是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的部分内容 规定了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配合事故调查的义务 这是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的法定义务 必须遵守 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条例第三十五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2 在评审过程中 还要检查相关事故处理记录及询问事故调查过程 一 标准化条文 10 6 2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 县级人民政府委托企业负责组织调查的 企业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组织调查 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二 要点 一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按照事故的不同类别 等级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 若由人民政府组织的调查 企业按照前一条标准的要求 积极进行配合 在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十九条中有一项规定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 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关于此条的执行需要明确以下概念 1 一般事故的定义 按照 条例 第三条 第四款的界定 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的范围只有一般事故中无人员伤亡的且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下的这个范围内 局限性非常的小 二 若企业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 经县级人民政府委托负责组织调查的 企业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组织调查 并要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所以企业制定的事故管理制度中 应有事故调查的内容及明确事故调查组成员的条件和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实事求是 认真负责 坚持原则 2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查明事故发生原因 过程和人员伤害 经济损失情况 确定事故责任者 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防范措施和建议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 事故调查处理一定要按照 四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三 企业达标标准 1 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 必要时请外部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 2 认真组织一般事故调查 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四 评审方法 一 查文件 1 事故管理规定 2 事故调查报告 二 询问 相关人员是否了解事故调查组要求 职责 一般事故调查程序 五 评审标准 1 未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 一项扣2分 2 未按 四不放过 原则进行事故调查 处理 一项扣2分 3 未及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扣2分 4 相关人员不清楚调查要求 1人次扣1分一 标准化条文 10 6 3企业应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整改和预防措施应包括 1 工程技术措施 2 培训教育措施 3 管理措施 二 要点 不论企业发生了哪类 哪级事故 事故调查报告都要提出以上3点防范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这三项措施的大体内容是 1 工程技术措施 对设备 设施 工艺 操作等进行设计 检查 维护 保养 控制 联锁等 减少和消除工艺过程和设备设施的不安全因素 2 培训教育措施 组织员工 对事故发生的原因 教训及处理等进行培训教育 提高从业人员预防事故的意识和技能 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 3 管理措施 针对事故原因 制定新的或修订 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工艺规程 操作规程 作业规程 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等 三 企业达标标准 1 制定并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2 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要具体 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检查事故整改情况和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四 评审方法 一 查文件 1 事故调查报告 2 现场检查 有关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五 评审标准 1 未制定或未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一项扣2分 2 事故整改 预防措施不具体 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项扣1分 一 标准化条文 10 6 4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账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建立事故管理台账 包括未遂事故 未遂事故应是事件台账 2 建立事故档案 3 对涉险事故 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 如事故征兆 非计划停工 异常工况 泄漏等 按照重 大 较大 一般等级别进行分级管理 制定整改措施 4 二级标准化企业应把承包商事故纳入本企业事故管理 三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1 事故管理台账 2 事故档案 已发生事件的调查处理报告 2 询问 了解企业发生的事故与台账 档案是否相符 查文件 四 评审标准 1 未建立事故管理台账 扣5分 内容不符合要求 一项扣1分 2 未建立事故管理档案 扣5分 内容不符合要求 扣1分 3 发生的事故与台账 档案不相符 一项扣2分 4 没有建立事件台账 扣分在台账及制度部分 5 对事件没有进行调查 一项扣5分 第11A级要素检查与自评 11 检查与自评 11 1安全检查 11 2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11 3整改 11 4自评 11 1安全检查 标准条文 11 1 1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保证安全标准化有效实施 一 基本要求 本条有2项基本要求1 首先要求企业必须建立 安全检查制度 2 要求企业必须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保证安全标准化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所以企业均要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 目的 是查 找生产过程和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缺陷 有害与危险因素 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 提出消除或控制的方法 措施 防止事故的发生 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 要做好企业的各项安全检查工作 首先必须建立 安全检查制度 在 制度 中要根据安全检查的类别 综合检查 季节性检查 冬季四防 夏季四防等 专业性检查 日常安全检查等等 明确安全检查的组织 职责 内容方法及检查结果 问题整改要求等 在制度中予以明确 并按照 制度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二 企业达标标准 明确各种安全检查的内容 频次和要求 开展安全检查 三 评审方法 查 安全检查制度 的文本文件 四 评审标准 未明确各种安全检查的内容 频次和要求 缺少一项扣1分 五 各类安全检查举例 一 综合性安全检查 1 公司级 厂级 安全检查 2 车间级安全检查 二 专业安全检查 1 工艺安全检查 2 设备安全检查 3 变配电系统安全检查 4 仪表安全检查 5 罐区仓库安全检查 6 消防安全检查 7 职业卫生安全检查 8 现场检维修安全检查 9 安全设施安全检查 三 季节性安全检查 1 春季安全检查 2 夏季安全检查 3 秋季安全检查 4 冬季安全检查 四 日常安全检查 1 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检查 2 工艺 设备 安全 电气 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安全检查 五 节假日安全检查 标准条文 11 1 2企业安全检查应有明确的目的 要求 内容和计划 各种安全检查均应编制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应包括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或依据 检查结果等内容 一 要点 1 检查企业是否认真组织了每一次安全检查 是否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计划 是否有明确的检查目的 检查要求 检查内容等 2 检查企业是否根据安全检查的类别 内容和形式制订了各种检查的 安全检查表 3 检查企业制定的各类安全检查表是否包括了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或依据 检查结果等内容 4 安全检查表示例 综合安全检查表示例 综合安全检查表 专业安全检查表示例 专业安全检查表 锅炉 季节性安全检查表示例 季节性安全检查表 夏季四防 日常安全检查表 日常安全检查表 以上安全检查表只是示例性质 具体的编制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编制 其他的安全检查表根据类别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制定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明确各种检查的目的 要求 内容和负责人 2 编制综合 专项 节假日 季节和日常安全检查表 3 各种安全检查表内容全面 三 评审方法 1 安全检查计划 2 各种安全检查表 3 安全检查表应用培训记录 注 主要是针对安全检查人员的培训 四 评审标准 1 未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扣2分 2 安全检查表不全 缺少一种扣2分 3 安全检查表内容不符合 一项扣1分 4 未开展安全检查表应用培训 扣2分 一 标准条文 11 1 3企业各种安全检查表应作为企业有效文件 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各类安全检查表应以企业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检查责任部门 本条为本课件增加的内容 2 明确各种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单位 审核人 批准人 3 要求每年评审修订各种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的修订情况 要留有修订记录 三 评审方法 查文件 1 各种检安全查表 2 检查表评审修订记录四 评审标准 1 安全检查表缺少编制单位 审核人 批准人 一项不符合扣1分 2 安全检查表未定期评审修订 扣2分 11 2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一 标准条文 11 2 1企业应根据安全检查计划 开展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季节性检查 日常检查和节假日检查 各种安全检查均应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 建立安全检查台账 并与责任制挂钩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根据安全检查计划 按相应检查表开展各种安全检查 2 建立安全检查台账 注 台账应有具体负责实施各类安全检查的责任部门建立 3 检查结果与责任制挂钩 注 通过检查 查找出隐患 缺陷 分析出导致的原因并与各级管理部门和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挂钩 要有相关奖惩记录 三 评审方法 主要是查文件 1 安全检查台账 对照检查计划 查看检查台账 是否按计划开展了安全检查 2 检查考核记录 四 评审标准 1 未按规定开展安全检查 扣2分 2 未建立安全检查台账 扣2分 内容一项不符合扣1分 注 台账的内容主要有 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检查人 检查出的问题 整改措施 完成时间等 3 检查结果未与责任制挂钩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一 标准条文 11 2 2企业安全检查形式和内容应满足 1 综合性检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负责组织 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 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安全检查 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2 专业检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 主要是对锅炉 压力容器 危险物品 电气装置 机械设备 构建筑物 安全装置 防火防爆 防尘防毒 监测仪器等进行专业检查 专业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3 季节性检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相关人员进行 是根据当地各季节特点对防火防爆 防雨防汛 防雷电 防暑降温 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 4 日常检查分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和管理人员日常检查 岗位操作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日常检查 5 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 保卫 消防 生产物资准备 备用设备 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 二 企业达标标准 与标准条文一样 三 评审方法 查文件 各种安全检查记录 四 评审标准 各种安全检查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一项扣2分 注 各项检查的负责人要符合要求 内容要符合要求 频次要符合要求等 11 3整改本B级要素20分 一 标准条文 11 3 1企业应对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制定整改措施 落实整改时间 责任人 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保存相应记录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及时进行整改 2 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3 保存检查 整改和验证等相关记录 注 1 对安全检查所查出隐患进行原因分析 要有原因分析记录书面材料 2 对安全检查所查出隐患 应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3 对安全检查所查出隐患 应当下达 隐患整改通知书 4 对安全检查所查出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也就是整改验收 并保存记录 5 对安全检查所查出隐患整改必须要做到 四定 定措施 定负责人 定资金来源 定完成期限 三 评审方法 查文件 1 安全检查台账 2 检查问题整改记录 四 评审标准 1 未对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一项扣1分 2 未对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一项扣2分 3 未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一项扣2分 4 未保存相应记录 一项扣2分 五 隐患整改通知书示例 某企业隐患整改通知书 一 标准条文 11 3 2企业各种检查的主管部门应对各级组织和人员检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二 企业达标标准 各种检查的主管部门对各级组织检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定期检查 三 评审方法 查文件 检查记录 注 安全检查制度 中应对该条的要求要作出明确的规定 包括定期检查的规定及整改落实是否到 位的情况的检查规定 各级安全检查部门 检照本条的规定进行检查后一定要留有检查记录 包括检查时间 检查的整改内容 整改到位情况等 四 评审标准 未对检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定期检查 扣4分 11 4自评本B级要素30分 一 标准条文 10 4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标准化运行进行自评 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 二 要点 制定本要素的目的 实际上就是要求企业 制定安全标准化的自评管理制度 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与评价 定期或及时地发现安全标准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确定问题发生的根源或应持续改进的地方 建立安全标准化的保持程序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 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三 企业达标标准 1 明确自评时间 2 制定自评计划 3 编制自评检查表 4 建立自评组织 5 每年至少1次进行安全标准化自评 6 编制自评报告 7 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计划和措施 8 对自评有关资料存档管理 四 评审方法 查文件 1 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 2 开展自评的相关文件资料 3 进一步完善的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计划和措施 注 企业应建立 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 并应有相应的文本文件 检查企业是否按照 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 的规定定期进行了自评 自评一定要符合企业安全标准化运行的实际 不能流于形式 按自评查出的问题 检查企业是否落实进一步完善的计划和措施 对不符合项是否落实整改 四 评审标准 1 自评文件不全 一项不符合扣1分 2 未制定并落实进一步完善计划和措施 扣2分 3 不符合项未整改 或整改不符合要求 一项扣2分 否决项 未进行自评 扣100分 A级要素否决项 第12A级要素本地区的要求 山东省评审标准 本地区 山东省 要求 12 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中负责人的学历和从业要求 12 2对未经正规设计的企业的要求 12 3安全评价检查查出问题或隐患的整改落实要求 一 标准条文 12 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并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 危险化学品经营 带储存 企业主要负责人 主管人员 安全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二 要点 1 上述人员指厂级或公司级人员2 学历或从业经历不满足 A级要素否决项 三 企业达标标准 企业主要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并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 危险化学品经营 带储存 企业主要负责人 主管人员 安全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上述人员指厂级或公司级人员 四 评审方法 1 查文件 有关学历证书 从业经历记录 企业任命文件 劳 动合同等 2 询问 有关负责人的从业经历 五 评审标准 学历或从业经历不满足 A级要素否决项 12 2对未经正规设计的企业的要求 30分 一 标准条文 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未经正规设计的企业 已经化工生产 储存装置设计诊断 并已消除未经正规设计产生的安全隐患 二 企业达标标准 2012年6月底前 有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诊断 出具安全诊断报告书 2012年底前 完成设计安全诊断发现隐患的整改工作 三 评审方法 1 查阅文件 有关设计诊断文件 2 查看现场 有关装置现场已按要求完成隐患整改 四 评审标准 未按要求落实 A级要素否决项 12 3安全评价检查查出问题或隐患的整改落实要求 40分 一 标准条文 企业应对安全评价过程中查出的问题或隐患进行原因分析 制定整改措施 落实整改时间 责任人 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保存相应记录 二 企业达标标准 1 对评价过程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及时进行整改 2 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3 保存检查 整改和验证等相关记录 三 评审方法 1 查阅评价报告 查阅评价报告查出问题或隐患整改情况一览表 2 查阅相关记录 检查 整改和验证等相关记录 3 现场检查 落实情况及整改效果 四 评审标准 1 未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一项扣10分 2 未对问题进行整改 一项扣10分 3 未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一项扣10分 4 未保存相应记录 一项扣10分 扣完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