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76908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逍遥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 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5 第六课逍遥游 第二单元 终南望馀雪祖咏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作者背景 祖咏 字和生 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于武周圣历二年 699 生于地处中原的古都洛阳 在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724 中进士 后来 在一代名相 诗坛名宿张说的引荐下 曾在兵部任掌管马政的驾部员外郎之职 后来因感到仕途无望 便隐居汝水岸边 混迹于渔樵之中 过着超然世外的隐逸生活 其时 与王维交谊颇深 他虽隐居 但仍关心着国家的安危 唐玄宗天宝五年 746 左右 他便带着他那壮志未酬的失意情怀怅然辞世 年仅47岁 祖咏的诗现存不多 诗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他的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致 另一方面 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又促使他写出了自己甘愿弃笔从戎 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终南望馀雪 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 也是一首应试诗 当时 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 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 广绵千余里 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 于是读书之余 欣然沿北坡而上 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 这样 一首流传千古的传世名作便在酝酿之中了 当在科考中看到 终南望馀雪 的试题时 诗人便用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 清奇冷峻的小诗 主旨感悟 据 唐诗纪事 卷二十记载 这是诗人在长安的应试诗 诗写遥望积雪 顿觉雪霁之后 暮寒骤增 景色虽好 不知多少寒士受冻 咏物寄情 意在言外 关心民生疾苦之意自然流露了出来 艺术鉴赏 1 主题深刻 立意巧妙 昔人论文字 以意为主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诗人站在长安城楼上 遥望终南馀雪 想到 下雪不冷化雪冷 想到长安还有许多贫穷的百姓 他们缺衣少食 不知能否在饥寒中渡过难关 其关心民众之意 隐含其中 这首诗通过最后一句抒发感慨来透露主旨 显得十分婉转 情景浑然一体 并富有图画美 在这首诗中 诗人通过对终南山及其雪后美景的描绘 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生命的思考 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 诗人对用字所蕴含的深意的挖掘 一个 浮 字 就把终南山写活了 其实雪是静的 云是动的 这是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 真是妙不可言 2015年高考全国卷 原文在第四课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孙傅入仕以后 积极向上建言 他担任礼部员外郎 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 劝蔡迅速有所变更 否则必将失败 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 孙傅上奏 请求恢复祖宗法度 他任兵部尚书后 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 丰年间的法度 批评崇 观年间的法度 受到时人赞许 C 孙傅不畏金人 努力保全太子 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 他密谋藏匿太子 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 欺骗金人说 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 孙傅舍身取义 死后谥为忠定 太子被迫至金营 孙傅随往 却受到守门者劝阻 他表示身为太子傅 应誓死跟从太子 后被金人召去 死于北廷 解析 本题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C项 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 欺骗金人说 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有误 原文中说 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 并斩十数死囚 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 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 以偏概全 答案 C 1 了解庄子的思想及文风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 虚词 通假字等 准确翻译全文 2 理解本文意境开阔 想像奇特 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 传说和现实的事例 阐明自己的观点 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方法 3 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联系当前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3 一词多义 一 虚词 二 实词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安时而处顺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 他主张无为而治 反对一切社会制度 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其主要作品为 庄子 庄子 今存33篇 书中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 构思巧妙 善用寓言和比喻 文笔汪洋恣肆 鲁迅先生赞誉说 其文则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其散文对后世影响很深 7 了解背景庄子才华横溢 聪明勤奋 其学无所不窥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并非生来就有出世之心 而今也以天下惑 予虽有祈向 不可得也 庄子 天地 一方面 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 胠箧 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 另一方面 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浊 不可与庄语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 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他写出了自己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 第一课时 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 整体把握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说明世间万物 大到高飞万里的鹏 小到蜩与学鸠 都有所待 不自由 第1层 开头至 去以六月息者也 描绘鲲鹏的形象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时气势壮美 这一层一开篇就尽显壮阔 神奇 并以夸张极写鲲鹏之大 想象奇特 意境开阔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这种异想天开之辞造成先声夺人之势 注意这并非褒扬鲲鹏 而是为论点的提出蓄势 接着借 齐谐 之言 渲染鹏之大 击 抟 三千里 九万里 夸张奇异 使文章显得汪洋恣肆 至此笔锋一转 指出鲲鹏看似逍遥自由 实则还未达到逍遥境界 它还是 有所待 的 海运 大风 即是所待之物 有所待 就不自由 这一层描写的重点是大鹏 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 还要腾空而起 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 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 它积满气力 怒张毛羽 一振而飞上天 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 作者假借所谓 齐谐 一书的话是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 第2层 野马也 至 今将图南 写鹏鸟南飞有所待 并以 野马 尘埃 作对比 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然后乘六月的巨风南飞 鹏鸟所待的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山野中蒸腾的雾气 空中的尘埃所待的是 以息相吹 为了强调鹏鸟的 有所待 作者连用了大舟漂浮有待深水 芥草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 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 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 究竟如何高远呢 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 微尘浮动来形容 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喻 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 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 只见莽莽苍苍 难辨其 正色 经过这样一番描写 形容和打比方 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 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 第3层 蜩与学鸠 至段末 反驳蜩与学鸠 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 蜩与学鸠 飞不高 行不远 却自以为得到逍遥 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 适莽苍者 适百里者 适千里者 的备粮各有不同 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 鹏鸟背宽翼大 要乘厚风行万里 蜩与学鸠身轻翼小 抢榆枋而知足 虽然所待各不相同 但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 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别和相同点 反而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 二 自主思悟1 如何理解本文题目的含义 答 在本文中 逍遥 指的是无待的自由 即圣人的精神境界 逍遥和游是分不开的 在一定程度上 逍遥就是游 逍遥的本质和意义由 游 来表述 游是逍遥的式样 逍遥游 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 自由自在地活动 指无所依赖 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2 作者在第一段中是怎样论证世间万物没有绝对自由的 答 阐明世间万物 大至鹏鸟 小至尘埃 它们的活动都 有所待 都没有绝对自由 三 深入探究1 文章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 逍遥游 有什么联系 鲲鹏体形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 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 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去以六月息者也 鲲鹏展翅高飞 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 为了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 还举了山野中游动的雾气 空中飞扬的尘埃等例子 自然界大到鲲鹏 小至飘浮的尘埃 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从而回答了 逍遥 要有所依凭 2 在作者看来 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也不能算是逍遥游 那么作者对鲲鹏 蜩与学鸠 斥安鸟的态度一样吗 不一样 虽然鲲鹏 之九万里而南为 还不能算是逍遥游 可是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它 志向高远 鹏程万里 的行为 而完全否定了蜩与学鸠 抢榆枋而止 控于地而已矣 斥安鸟 腾跃而上 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的渺小与浅薄 从而摆出了 此小大之辩也 的观点 也有力地说明了 小知不及大知 的道理 2 找出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而后乃今培风 小知不及大知 此小大之辩也 而征一国者 而御六气之辩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 旬有五日而后反A B C D 答案 B 不含通假字 知 通 智 辩 通 辨 而 通 能 辩 通 变 冥 通 溟 反 通 返 有 通 又 5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C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 彼且恶乎待哉 答案 C c是选择问 其它是反问 6 下列叙述不符合 逍遥游 原文意旨的一项是 A 作者对鹏鸟是歌颂的 歌颂了鹏鸟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怒而南飞的壮美 B 作者对鹏鸟是歌颂的 歌颂了鹏鸟想要挣脱束缚 追求绝对自由境界的精神 C 作者对蜩 学鸠 斥安鸟等是赞赏的 赞赏了它们无所追求 无忧无虑的生活 D 作者对蜩 学鸠 斥安鸟等是嘲讽的 嘲讽了它们飞不高 行不远 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 答案 C 作者对蜩 学鸠 斥安鸟等都是赞赏的 不对 应是 嘲讽 的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7 10题 谐 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 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 宿舂粮 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7 上述语段 可分为三层 请将层次划分准确 并揭示出写作角度 第一层 自 谐 起 至 止 从 的角度写 第二层 自 起 至 止 从 的角度写 第三层 自 起 至段末 从 的角度写 答案 亦若是则已矣鹏 且夫将图南水与舟 风与翼 风与鹏 蜩蜩与学鸠 10 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然后乘六月的巨风才能南飞 B 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 并以 野马 尘埃 与之作对比 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 大舟漂浮有待深水 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 这是作者用来说明 小大之辩 的 D 蜩与学鸠飞不高 行不远 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 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答案 C 文章虽然谈到了 小大之辩 但舟与水的例子是用来说明事物都 有所待的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二 三部分 总结全文 一 整体把握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 是对上述观点的扩展和深化 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 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 所列举的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寿 都受到时间 空间的限制 随后作者借商汤和夏棘的问答 再次言及鲲鹏 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第1层 开头至 不亦悲乎 归纳上文 阐明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的道理 不及 包含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两重意思 作者举出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冥灵 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 大椿 以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 彭祖以长寿闻名于世为例 说明小知不能了解大知 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 小知 与 大知 小年 与 大年 的不同 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 在庄子看来 万物既有所待 又要人为地以小及大 是非常可悲的 我们看这些比喻 有的是很浅显 有的是很神奇 有的是很夸张 这是一种比中之比 本只要打一个大的比喻 而这大的比喻当中又包括了这样一些小的比喻 可以说是一连串的比喻 这样就好像是园中之园 可以使人涉步成趣 可以使人目不暇接 增强艺术情趣 第2层 汤之问棘 至段末 引 汤之问棘 的一段话对前文加以补充印证 并点明 小大之辩 汤之问棘 一段话与第1段 北冥有鱼 内容好像重复 其实不然 专家对这两段文字有很好的解释 前语近怪 且出 齐谐 恐人疑其不典 故引汤棘问答以实之 前后详略各异 足以明之 由此可见 这段文字不是第1段的重复 在论证上 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 并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 点明为 小大之辩 总之 一句话 借商汤向夏棘的问话 重复说明无论是大鹏还是斥安鸟 皆有所待 大小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 各自以为自由 其实都不自由 第三部分 第3自然段 作者步步深入地对 无待 进行了论述 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 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 的列子 但又随即指出 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但还是有所待的 作者先述后议 先破后立 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现象和事物之后 阐述了什么是逍遥之境 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 在庄子看来 只有 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才能做到 无待 才能达到 逍遥游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 就得做到 无己 无功 无名 尤其是要做到 无己 第1层 开头至 犹有所待者也 由对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 从反面举出不是逍遥游的例子 宋荣子能够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 能够认清内我与外物的分际 辨明荣辱的界限 但还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列子御风而行 轻妙可观 外部世界对他似乎没有多少限制 身心也没有什么束缚 算不算逍遥游呢 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列子仍有待于风力 列子和宋荣子固然比前面的四种人高得多 正像鹏鸟比蜩鸠 斥安鸟高得多一样 然而这高低之间的共同点是 有所待 因此他们算不得逍遥游 第2层 若夫乘天地之正 至结尾 怎样才算是逍遥游呢 庄子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那就是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万物的本性 达到物我一体 才能无所待 才是逍遥游 要达到这个境界 就要做到 无己 无功 无名 做到这些的只有 至人 神人 圣人 至此 文章的主题豁然明朗 二 自主思悟1 汤之问棘 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 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第一自然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自 齐谐 齐谐 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 故而 作者引 汤之问棘 来加以证实 再者 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 描写也有异 对于鹏之背 前者为 不知其几千里也 后者为 背若泰山 对于 扶摇 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 后者用 羊角 描其状 其实 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 通过 重言 即重复之言 来加重论说的分量 加深读者对 小大之辩 的理解 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因此并非简单重复 同中有异 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 印证 与篇首内容照应 2 谈谈对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的理解 答 庄子认为要达到绝对自由 就必须 无己 无功 无名 所谓 无己 就是忘掉自我 在庄子看来人和万物都是道的表现形式 人如果拘于形体 必然会受到外物的束缚 人要丧失自我意识 这样就不用评判是非曲直 最终达到 无己 的境界 所谓 无功 就是取出功名利禄之心 不热衷于身外之物 做到 清静无为 庄子只求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而无其他奢求 所宣扬的是保身养亲 以尽天年而不求建功立业 所谓 无名 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 褒贬由人 置声名舆论于不顾 无己 无功 无名 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途径和最高境界 任何人只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 忘怀时间的得失 超越自我的生死界限 便能达到物我两忘 怡然自得的逍遥 其实生活在现实世界里 任何人都不能做到 无己 无功 无名 的 无所待 人生一世 应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应有建功立业的抱负 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庄子的观点 3 第三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 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答 答 阐明了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即 无所待 的观点 作者从自然界的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进而说明 小大之辩 但本质相同 即万物皆有所待 不是真正的逍遥 接着 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 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 但仍是有所待 还不是真正的 逍遥 作者在彻底否定了 有所待 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 才提出自己的观点 无所待 才是真正的逍遥 三 深入探究1 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 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 并非真正的逍遥 但是 作者又义正词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 强调指出有 小大之辩 并且三次浓墨重彩 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 热爱之情跃然纸上 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 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 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 2 作者为了说明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这个道理 举了哪些例子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 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在五彩缤纷 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 有动物 有植物 有云气 有人类 其物种形状 其所占时间 所占空间 大者大 小者小 绝不相同 自然界如此 社会亦然 作者以上写的都是物 它们都不是自由的 即非逍遥的 庄子认为 有所待 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 摆脱有所待 达到无所待 才能实现自由 即获得逍遥游 也就是无所待的自由境界 怎样才能摆脱有所待 达到无所待呢 庄子强调 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 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束缚了人的自由 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 思想束缚了自己 不知道 以道观物 道通为一 的道理 如果能从主观上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 也就无所待了 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 无己 的方法 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 泯灭物我的对立 忘记一切 直到忘记自己 无己而后无所待 逍遥游 云 圣人无己 圣人 就是庄子理想中的逍遥人格形象 其根本特征便是 无己 能做到 无己 就不会计较外在的功名利禄 不会在乎自己的存亡得失 自然是无所待而逍遥 有所待 和 无所待 是该篇唯一从正面提出的两个思想概念 代表了庄子的思想精髓 对于把握本篇的篇旨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 庄子散文中的寓言具有什么特色 庄子 一书善用寓言 逍遥游 也充分显示了这个特点 庄子 一书中明言 寓言十九 以寓言为广 司马迁亦指出其 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 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 综观全书 确如司马迁所言 庄子 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 数量之多 运用频率之高使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所谓寓言 即寄寓之言 意在此而言寄于彼 王先谦 庄子集解 庄子散文的寓言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是暗喻性 庄子的寓言通常是和比喻结合在一起的 如在 逍遥游 中 鲲鹏等的寓言其实就是比喻 同时在这些寓言故事中又插入了大量精巧的比喻 如水与舟的比喻 朝菌 蟪蛄与冥灵 大椿的比喻等 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二是想象性 虚构性 先秦作家善用寓言者不只庄子 还有孟子 韩非等人 但庄子之寓言不同于孟子的民间传说和韩非的历史典故 而只是 作人姓名使相与语 寄辞于其人 刘向语 皆空语无事实 司马迁语 大多是由自己想象虚构而成 五 鉴赏艺术1 善于借用寓言说理 逍遥游 运用大量的寓言把 无所待 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 例如本篇中的鲲 鹏 蜩 学鸠 斥安鸟 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 有的是杜撰的 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 寄托他的思想 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中 并接受感染 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 用如此大量的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作品 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 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 大多 皆空语无事实 司马迁语 为庄子本人所虚构 2 想象丰富 多用比喻 善于夸张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 鹏的遨游太空 想象十分奇特 写鹏的南徙 一 击 一 抟 三千里 九万里 扶摇 直上 意境何等壮阔 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大量运用于哲理散文中 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使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文章显得气势磅礴 意境开阔 极富感染力 3 夹叙夹议 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阐发哲理 节节叙事 节节议论 或以具体形象感人 或直接摆出观点 议论方式灵活多变 增强了说服力 六 随堂练习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鲲鹏展翅莽莽沧沧食不裹腹晦朔B 乘奔驭风不翼而飞胶柱鼓瑟遨翔C 饮鸩止渴雀巢鸠占载舟覆舟芥蒂D 逍遥自在颓废沮丧荣辱毁誉匹敌 答案 D A 沧 苍 裹 果 B 驭 御 C 雀 鹊 阅读文本选段 完成3 6题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 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 有冥海者 天池也 有鱼焉 其广数千里 未有知其修者 其名为鲲 有鸟焉 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 负青天 然后图南 且适南冥也 斥安鸟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 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用 朝菌 和 蟪蛄 作比 用来说明 小知不及大知 因为朝菌和蟪蛄都是短寿的 它们不知道一年的变化 B 楚南的冥灵和上古的大椿 在作者看来是长寿的 是 大年 因为 大年 比 小年 的知识更为丰富 所以更逍遥 C 朝菌 与 蟪蛄 的寿命不可能与楚南的 冥灵 和上古的 大椿 相比 因此 一般人也不可能和长寿的彭祖相比 D 汤之问棘 一段 基本又重复了前文大鹏南飞的故事 作者用斥安鸟和大鹏作比 说明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的道理 答案 B 大年 比 小年 的知识更丰富 所以更逍遥 不对 6 把文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2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答案 1 小聪明比不上大智慧 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 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是如此的呢 2 而彭祖 只活了八百岁 如今却以独特的长寿而闻名于世 一般人和他比 羡慕他 不是很可悲吗 七 名著博览 名人传 人物欣赏贝多芬 1770 1827 德国作曲家 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出生于波恩音乐家庭 祖父是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乐长 父亲是合唱团的歌手 祖父去世后 因父亲酗酒 家境日益贫困 11岁被迫离开学校 18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自幼显示出弹奏钢琴的才能 1780年师从宫廷管风琴乐师尼夫 1783年被任命为波恩歌剧团的演奏员 1787年到维也纳向莫扎特学习 因母亲去世 仅学了两个月 但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已给莫扎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并断言 这个青年不久将扬名世界 1792年他又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 其作曲生涯可分为3个阶段 1795年贝多芬作为钢琴家首次在维也纳公演 演奏了自己的第二协奏曲 作品19号 和莫扎特的作品 1800年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音乐会 演奏自己的钢琴七重奏和第一交响曲 以及海顿 莫扎特的作品 遂使名声远扬国内外 这是演奏与作曲并重的第一个阶段 他虽然在1800年以前已患有耳疾 但初期并不严重 仍然作曲和演奏 1802年病情加剧 医治无效 到1819年时听觉全部丧失 从此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作曲 第五 命运 交响曲就是第二个阶段的作品 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因耳聋准备自杀而写下遗嘱后终于醒悟 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世界 这是不可想象的 他战胜了命运 给世界留下了大量不朽的作品 他晚年的作品 其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以前的创作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作品是 第九 合唱 交响曲 1824年演出结束后 观众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 但作曲家却全然不知 直到几位独唱演员扶他转过身来面向观众时才知道 贝多芬一生的创作极为丰富 如 月光奏鸣曲 第三 英雄 交响曲 第六 田园 交响曲 等 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但以 第五 命运 交响曲 和 第九 合唱 交响曲 对后代的影响最为深远 米开朗琪罗 1475 1564 意大利雕塑家 画家 建筑家 诗人 他的艺术作品 如 大卫 雕像 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 鲜明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征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他也写作诗歌 他的诗歌 大多抒写友谊和爱情 它们也同他的造型艺术作品一样 雄浑 深沉 粗犷 朴实 具有感人的力量 托尔斯泰 1828 1910 俄国伟大作家 改革家 道德思想家 他在自己一生的文学活动中创作出了许多天才的作品 其中以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和 复活 最为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