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第5章蛋白质化学.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76479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化学第5章蛋白质化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食品化学第5章蛋白质化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食品化学第5章蛋白质化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蛋白质化学 主讲 张洪微 食品化学 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意义 蛋白质是食品中三大营养素之一蛋白质对食品的色 香 味及组织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一些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功能 是开发功能性食品原料之一 蛋白质的分类 按分子形状分 纤维状蛋白质 球状蛋白质按分子组成分 简单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按蛋白质的溶解度分 清蛋白 谷蛋白 球蛋白 醇溶蛋白 食品中蛋白质来源 动物中蛋白质 如猪肉 鱼肉 鸡肉 乳植物中蛋白质 如大豆 谷物微生物中蛋白质 酵母 本章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功能性质第二节蛋白质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变化第三节食品中常见的蛋白质 第一节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功能性质 功能性质 在食品加工 保藏 制备和消费期间影响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性能的那些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水化性质 表面性质 结构性质 感观性质 水化性质 结构性质 表面性质 感观性质 一 蛋白质的水合性质 蛋白质分子中带电基团 主链肽基团 Asn Gln的酰胺基 Ser The和非极性残基团与水分子相互结合的性质 如分散性 湿润性 溶解性 黏度 胶凝作用 乳化和起泡性等 都取决于水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作用方式 结合过程 化合水和邻近水多分子层水进一步水化 A 非水合蛋白质B 带电基团的最初水合C 在接近极性和带电部位形成水簇D 在极性表面完成水合E 非极性小区域的水合完成单分子层覆盖F 在与蛋白质缔合的水和体相水之间架桥G 完成流体动力学水合 氨基酸残基的水合能力 带电的氨基酸残基数目越大 水合能力越大 影响蛋白质水合性质的环境因素 1 浓度 浓度 蛋白质总吸水量2 pH pI 水合作用最低 pH9 10时水合能力较强3 温度 温度 蛋白质结合水的能力 变性蛋白质结合水的能力比天然蛋白质高约10 4 盐 盐溶效应与盐析效应 二 溶解度 蛋白质 蛋白质 溶剂 溶剂 蛋白质 溶剂 实质 疏水相互作用 离子相互作用 蛋白质的溶解度大小 影响因素 1 pH和溶解度2 离子强度 植物蛋白质提取 pH8 9高度溶解pH4 5 4 8处采用等电点沉淀 影响因素 3 温度0 40 温度 溶解度 40 温度 溶解度 一些高疏水性蛋白质 像 酪蛋白和一些谷类蛋白质的溶解度却和温度呈负相关 影响因素 4 有机溶剂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降或沉淀 降低水介质的介电常数提高静电作用力静电斥力导致分子结构的展开促进氢键的形成和反电荷间的静电吸引 三 蛋白质溶液的黏度 理想溶液蛋白质溶液 牛顿流体 假塑性或剪切变稀 蛋白质切变稀释的原因 分子朝着流动方向逐渐取向 使磨擦阻力减少 蛋白质的水合范围沿着流动方向形变 氢键和其他弱键的断裂导致蛋白质聚集体或网络结构的解离 影响蛋白质流体黏度特性因素 蛋白质分子或颗粒的表观直径表观直径黏度 蛋白质分子固有的特性 蛋白质 溶剂间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 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四 蛋白质的胶凝作用 聚合或聚集反应 一般是指大的复合物的形成 聚合或聚集反应 沉淀作用 是指由于蛋白质的溶解性完全或部分丧失而引起的聚集反应 絮凝 是指蛋白质未发生变性时的无规则聚集反应 这常常是因为链间的静电排斥降低而发生的一种现象 凝结作用 发生变性的无规聚集反应和蛋白质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大于蛋白质 溶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聚集反应 定义为凝结作用 凝胶化作用 是指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构过程 凝胶化作用机制 溶胶状态 似凝胶状态 有序的网络结构状态凝胶化的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 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金属离子的交联相互作用 一 胶凝过程 蛋白质分子构象的改变或部分伸展 发生变性单个变性的蛋白质分子逐步聚集 有序地形成可以容纳水等物质的网状结构 大豆蛋白质的胶凝过程示意图 二 凝胶类型 凝结块 不透明 凝胶大量非极性氨基酸残基疏水性聚集 不溶性聚集体不可逆凝胶聚集和网状结构的形成速度高于变性速度透明凝胶少量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变性时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缔合速度低于变性速度在加热后冷却时才能凝结成凝胶形成有序的透明的凝胶网状结构 1 根据凝胶形成方式 乳清蛋白 血清蛋白 透明凝胶 不透明凝胶 热致凝胶 通过加热形成非热致凝胶 通过调节pH值 加入二价金属离子或部分水解蛋白质而形成 二 凝胶类型 2 根据凝胶形成途径 二 凝胶类型 热可逆凝胶 重新加热后形成溶液 冷却后恢复凝胶非热可逆凝胶 凝胶形成后加热处理不再变化 3 根据凝胶对热的稳定性 三 影响蛋白质凝胶化作用的因素 1 氨基酸残基的类型高于31 5 非极性AA 凝结块类型低于31 5 非极性AA 透明类型2 pHpI 凝结块类凝胶极端pH 弱凝胶 半透明形成凝胶的最适pH约7 83 蛋白质的浓度浓度越大 越易形成凝胶4 金属离子Ca2 强化了凝胶结构过量钙桥产生凝结块 五 蛋白质的织构化 蛋白质的织构化是在开发利用植物蛋白和新蛋白质中要特别强调的一种功能性质 蛋白质织构化的方法 热凝结和形成薄膜纤维的形成热塑性挤压 腐竹 热凝结和形成薄膜 大豆蛋白肉 纤维的形成 组织蛋白 热塑性挤压 大豆组织蛋白的结构 六 面团的形成 面筋蛋白 占Pr80 麦谷蛋白 分子质量大 二硫键 链内 链间 决定面团的弹性 黏合性和抗张强度 麦醇溶蛋白 链内二硫键 促进面团的流动性 伸展性和膨胀性 过度黏结 过度延展 面筋蛋白质中含有的化学键 氢键 谷氨酰胺 脯氨酸和丝氨酸 苏氨酸 水吸收能力强 有黏性 非极性氨基酸 使蛋白相互聚集 有黏弹性和与脂肪有效结合 二硫键 使面团坚韧 七 蛋白质的界面性质 是指蛋白质能自发地迁移至汽 水界面或油 水界面的性质 具有界面性质的蛋白质必要条件 能否快速地吸附至界面能否快速地展开并在界上面再定向能否形成经受热和机械运动的膜 乳化性 起泡性 影响蛋白质乳化作用的因素 蛋白质的溶解度 正相关pH值pH PI溶解度小时 降低其乳化作用pH PI溶解度大 增加其他乳化作用与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存在正相关 适当热诱导蛋白质变性 可增强其乳化作用 1 蛋白质的乳化性质 2 蛋白质的起泡性 起泡力 泡沫稳定性 影响泡沫形成和稳定性的因素1 蛋白质的分子性质 2 蛋白质的浓度 2 8 浓度起泡性 超过10 气泡变小 泡沫变硬 3 温度 适当加热处理可提高起泡性能 4 pH值 pH处于或接近pI时 提高了蛋白质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 5 盐 盐析时则显示较好的起泡性质 6 糖 损害起泡力 改进泡沫的稳定性 7 脂 稳定性下降8 搅打 过度激烈搅打也会导致泡沫稳定性降低 八 蛋白质与风味物质的结合 蛋白质 风味 蛋白质 风味 有利 不利 良好风味载体 与不良风味结合 结合方式 干蛋白粉物理吸附范德华力和毛细管作用吸附化学吸附静电吸附 氢键结合和共价结合 液态或高水分食品中蛋白质非极性配位体与蛋白质表面的疏水性小区相互作用通过氢键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共价键 影响蛋白质与风味结合的因素 蛋白质的构象水 促进极性挥发物的结合 pH 碱性pH比在酸性pH更能促进与风味物的结合 热 热变性蛋白质显示较高结合风味物的能力 化学改性 化学改性会改变蛋白质的风味物结合性质 九 蛋白质的改性 采用物理 化学 酶学和基因方法改进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化学改性酶法改性 第二节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物理 化学和营养变化 一 加热处理对蛋白质的影响蛋白质的一些功能性质发生变化破坏食品组织中酶 有利食品的品质保持促进蛋白质消化破坏抗营养因子引起氨基酸脱硫胱酰胺异构化有氧存在时加热处理 色氨酸部分受到破坏T 200 碱性条件下 色氨酸发生异构化剧烈热处理引起蛋白质生成环状衍生物 二 低温处理下的变化 食品的低温贮藏可延缓或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并抑制酶的活性及化学变化 冷却 冷藏 冷冻 冻藏 三 碱处理下的变化 与热处理同时进行时 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影响很大 四 氧化处理下的变化 导致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降低 甚至还产生有害物质 五 脱水处理下的变化 传统的脱水方法 坚韧 风味变差 真空干燥 损害小 冷冻干燥 回复性好 营养变化小 喷雾干燥 损害较小 鼓膜干燥 焦味 溶解度降低 六 辐照处理下的变化 含硫氨酸残基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易分解七 机械处理下的变化对食品中的蛋白质有较大的影响 本章小结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水合性质 结构性质 界面性质 感观性质食品加工对蛋白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