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水污染》PPT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776388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法水污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环境法水污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环境法水污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 水污染概念 水污染的定义 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 其数量超过了谁提的自净能力 使水和水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 组成等发生改变 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 造成水质恶化 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水污染的类型 1 重金属污染2 耗氧有机物污染3 富营养化4 油污染5 病原微生物污染 6 有毒物污染7 酸碱污染8 热污染9 放射性污染 1 重金属污染 一般把比重大于5 g cm 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大于20的金属元素 称为重金属 重金属主要有 Hg Cd Pb Cr Cu Ni As等元素 主要来源 在重金属的开采 冶炼 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 2 耗氧有机物污染 主要指动 植物残体和生活 工业产生的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等易分解的有机物 它们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故称为耗氧有机物 主要来源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如造纸 皮革 纺织 食品 石油加工 焦化 印染等工业废水 3 富营养化 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氮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 河口 海湾等缓流水体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水质恶化 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太湖蓝藻爆发 4 油污染 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油类物质及其衍生物进入环境后造成环境质量下降 影响人及生物正常生存的现象 多发生在海洋中 主要来自油船的事故泄露 海底采油 油船压舱水以及陆上炼油厂和生化工厂的废水 5 病原微生物污染 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后 直接成间接地使人感染或传染各种疾病 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医院污水 畜禽饲养场污水等 这些水常含有病原体 如病毒 病菌和寄生虫 6 有毒物污染 主要是由重金属 氰化物 氟化物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造成的 它们大都来自矿山 冶炼废水 它们都富集在生物体中 通过食物链 危害人类健康 指各种酸碱盐无机化合物进入水体 使淡水PH值改变 影响水质 碱污染主要来自造纸 化纤 制碱 制革及炼油废水 酸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 造纸 制酸 粘胶纤维等工业 矿山排水 酸性降水 7 酸碱污染 8 热污染指热流出物排入水体 使水温升高 溶解氧减少 影响水质 危害水生生物 主要来源于工业冷却水 如发电站等的冷却水 它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 主要来源于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废物 如核电站冷却水 核武器试验沉降物 医疗和科研放射 9 放射性污染 我国水资源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少 分布不均匀的国家 我国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水资源现状令人担忧 淡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居世界第121位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仅有1750立方米 据统计 20世纪末 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其中110个城市缺水严重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 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仅为11000亿立方米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 且分布极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1 河流 2006年 长江 黄河 珠江 松花江 淮河 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的197条河流408个监测断面中 类 类和劣 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6 28 和26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 石油类和氨氮 总体上看 我国流域污染状况是干流水质好于支流 一般河段强于城市河段 污染从下游地区逐步向上游转移 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淮河在评价的2000km的河段中 78 7 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79 7 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32 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 据统计 全国3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 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 淮河流域占了160家 流域内182个城镇中有排污单位1 55万家 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6 1亿m3 城镇生活用水排放量7亿m3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2 湖泊和水库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 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多数湖泊的水体以富营养化为特征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 总氮 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如 滇池在20世纪70年代水质良好 生物多样性丰富 到了90年代 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 水质超出 类标准 特别是氮 磷浓度很高 曾分别达到7 5 9 19mg L 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 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 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 藻类丛生 夏秋季84 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沿湖不少农村的井水也不能饮用 造成30多万农民饮水困难 由于饮用污染的水 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滇池特产银鱼大幅度减产 鱼群种类减少 名贵鱼种基本绝迹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3 地下水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 97 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40 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 在北京 浅层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出了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DDT 六六六等有机农药残留和单环芳烃 多环芳烃等 三致 致癌 致畸 致突变 有机物 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 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 加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 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 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 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 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 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 使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4 海洋据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我国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 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3 9万平方公里 基本维持在近年平均水平 严重污染海域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 渤海湾 长江口 杭州湾 江苏近岸 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如在渤海海域 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 0万平方公里 占渤海总面积的26 在东海海域 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6 5万平方公里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 杭州湾和宁波近岸 水资源污染的成因分析 1 存在资源环境认识问题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些地方政府追求高GDP 领导任命与环保业绩不挂钩 或者采取 以邻为壑 的做法 将污水排放到公共水体或临近地区的河道 如果不改变只看GDP的这一标准 我国的水污染现状难以改变 2 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成因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 建筑物 铁路 公路 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 排放大量废物 快速工业化阶段是资源消耗多 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阶段 水资源污染的成因分析 3 我国现今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 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是重化工业 比如 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0亿吨 产量7亿吨 水泥产量达20多亿吨 约占全球的60 重化工业的单位产品产值能耗物耗明显高于轻工业和农业 消耗能源资源就要排放废物4 我国生产和治理的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并存 虽然一些国际领先技术在我国已经出现 但面广量大的还是相对落后的技术工艺 一些污染型企业的污染治理水平和技术不够 存在巨大环境风险 另一方面 我国农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大型养殖场造成的污染也比较重 研究表明 来自农业和农村的污染源已经占水体污染源的50 以上 水资源污染的成因分析 5 环保投入没有高效利用我国水污染治理有关的产业发展迅速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加速 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起了积极作用 但另一方面 环境保护资金的利用效率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在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的同时 更应重视资金的利用效率 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投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6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 具有外部性特征 也是 市场失效 的领域 由于环境的所有权缺乏 人们往往会忽视或过度使用海洋 河流等环境资源 比如 河流不属于任何人 很容易成为化学废物的排放场 因而导致较大范围内的水污染 水污染治理对策 1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大力开展节水活动 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水消耗 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水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 建立工业用水考核制度 明确规定冷却水及工艺用水等工业废水必须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 大力发展水的闭路循环使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 2 加大治理制度和防治力度在开展节约用水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 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 特别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 流域治理的重点在城市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 要走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和废水资源化路子 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处理后的污水要用于工业冷却水 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地用水等 水污染治理对策 3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国家有关部门应抓紧组织开展资源定价研究 有计划地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和国家稀缺资源制定分类指导的价格政策 尽快改变 资源无价 资源产品低价的不合理状况 同时 积极推进水资源资产化管理进程 加强资源核算体系的研究 为逐步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造条件 4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 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经济手段 尽快提高排污费标准 使之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鼓励和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化 水污染治理对策 5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要把清洁生产当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一次工业企业的全面改造 在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审计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促进我国工业向新的技术基础转移 以集约方式提高质量 降低消耗 增加经济效益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生产体系 6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农村要推行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 全面推广种植业 养殖业 加工业合理配置的 大农业 生产模式 注重农 林 牧 副 渔各业全面发展 农 工 商综合经营 把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精华有机结合起来 逐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 减少化肥 农药的使用 开发生物农药技术 推广以菌治虫 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替代农药 水污染治理对策 7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改革现行城市污水处理体制 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 市场化 企业化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 按照 谁投资谁所有 谁管理谁受益 的原则 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 企业化运营管理 社会共同负担费用 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的模式 积极探索城镇给排水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逐步使政府从直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解脱出来 让污水处理真正走向市场 水污染防治法立法状况 水污染防治法的两次修订 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在内陆水污染防治方面比较全面的综合性法律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 1996年第六届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透过了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 对原水污染防治法7个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 将原法由7章46条修订为7章62条 2008年2月28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案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共8章92条 自2008年6月1日施行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与原水污染防治法相比 新法在适用范围 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 排污申报 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 制度等方面基本保留并维持了原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同时 也在以下几方面对原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内容作了修改 完善和补充 一 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原水污染防治法没有对水污染防治的原则作出规定 本次修订增加了这一内容 即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的原则 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城镇生活污染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预防 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 关于地方政府对水污染防治的责任为了保证本法规定的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落实地方政府保护水环境的责任 本次修订新增加两方面的规定 其一 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其二 明确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三 关于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了鼓励保护水环境 统筹区域发展 对一些为保护水环境作出贡献的位于水源上游的经济不发达地区 建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生态保护补偿的呼声较高 对此 国务院已有明确要求 水污染防治法为了给今后我国建立健全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保障 新增加了有关关于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原则性规定 即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 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 湖泊 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五 关于重点水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原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防治总量控制制度规定 仅限于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 并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为了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 加强对水污染物的源头削减和排放控制 本次修订将原水污染防治法实施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 目前 受国务院委托 国家环保总局已经与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分别签订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 各地方也层层分解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将其落实到地市和重点排污企业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四 关于排放水污染物的法定要求原水污染防治法 从规定了排污缴费 超标缴纳超标排污费的制度 即按照这一规定超标排污不是违法行为 只要依法缴纳超标排污费即可 本次修订的一个重点就是将排放水污染物的法定要求提高 即规定排放水污染物 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按照这一新规定 超标排污或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 都属于违法行为 应当承担本法规定的相应的法律后果 即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 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限期治理期间 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 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 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 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责令关闭 六 关于排污许可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是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的重要手段 这次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 即 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 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 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 污水 同时 禁止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否则 应当承担本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的法律责任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七 农业 农村及船舶水污染防治为了加强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 加强内河船舶的污染防治 本次修订还专门增加了 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 船舶水污染防治 两方面的内容 1 在加强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方面 新法对使用 运输 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作了限制 防止造成水污染 要求畜禽养殖场 养殖小区应当保证其畜禽粪便 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 保证污水达标排放 防止污染水环境 要求从事水产养殖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 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 防止污染水环境 还规定利用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进行灌溉 应当防止污染土壤 地下水和农产品等 2 在加强船舶水污染防治 减少和降低船舶作业活动对内河水域的污染方面 新法明确了船舶排放含油污水 生活污水 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明确了船舶应当采取的防污措施 加强了对船舶污染物 废弃物处理单位的管理以及对船舶作业的污染监控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八 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进一步完善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对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设专章作了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 1 完善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 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必要时 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2 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争议的解决 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有关市 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 报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跨市 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有关市 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 报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协商不成的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 国土资源 卫生 建设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 征求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后 报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跨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由有关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商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划定 协商不成的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 国土资源 卫生 建设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 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后 报国务院批准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3 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严格管理制度 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禁止设置排污口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 改建 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从事网箱养殖 旅游 游泳 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 改建 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从事网箱养殖 旅游等活动的 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 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 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 改建建设项目 不得增加排污量 同时 本法第八十一条对违反本法上述规定的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4 在饮用水准保护区内实行积极的保护措施 规定在准保护区内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 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 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 确保饮用水安全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九 关于水污染应急反应为了进一步增强水污染应急反应能力 减少水污染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同时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相衔接 本次修订增加了 水污染事故处置 一章 增加了有关水污染应急反应的内容 包括 1 依法做好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 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 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2 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的制定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 做好应急准备 并定期进行演练 生产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采取措施 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 废液直接排入水体 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的解读 3 水污染事故应急方案的启动和报告 即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 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 采取应急措施 并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环保部门报告 环保部门接到报告后 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并抄送有关部门 十 完善法律责任为了加大水污染违法成本 增强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解决 违法成本高 守法成本低 的问题 本次修订在法律责任一章对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都相应增加了规定 大大丰富了法律责任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