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57491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D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 (2分)“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以下做法与“五水共治”的内容不符的是( ) A .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B . 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C . 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D . 用工业或生活污水灌溉农田2. (2分)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冷冻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营养成分风味物质损失少,复水性极好。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 .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 .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问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 .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 . 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3. (2分)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 ,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B . 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 . 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D . 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4. (2分)三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在水槽中,如图所示,其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 . 甲球B . 乙球C . 丙球D . 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5. (2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 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B . 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C . 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D . 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6. (2分)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探究而获得,小徐探究下列现象获得对应的科学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轮船浮在水面上漂浮的条件B . 晒盐场晒盐蒸发结晶C . 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D . 橡胶手套不易导电没有电荷7. (2分)以下有关大气层特点或作用的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 .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B . 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C . 暖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 .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8. (2分)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一定质量 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没有改变B . 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了C . 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少了D . 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不变9. (2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B . 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C .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D .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10. (2分)如图1所示,高为10cm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体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圆柱体的密度=0.4103kg/m3 , 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 , 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 随着液体的排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B . 容器中的液体可能是水C . 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5gD . 第25s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5cm11.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乳酸(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8B . 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C . NaCl溶液中少量的NaNO3杂质,可用适量AgNO3溶液除去D . 3%的NaCl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012. (2分)把质量为0.5千克、体积为410-4米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漂浮,F浮=5牛B . 物体漂浮,F浮=4牛C . 物体悬浮,F浮=5牛D . 物体沉底,F浮=4牛13. (2分)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 A . 从小孔喷出B . 要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面齐平C . 不喷出也不下降D . 无法判定14. (2分)某兴趣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C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D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15. (2分)古人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 . 不受夏季风影响B . 夏季风来的迟C . 年降水量稀少D . 雨季来的迟二、 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6分) (共11题;共35分)16. (6分)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_(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_(填字母)这一环节。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和地心引力。 17. (2分)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 (3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N,小球的体积为_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_N. 19. (6分)读我国某日的天气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影响我国天气的天气系统有_、_、低压天气系统丙地该日的天气为_甲地的大气往往都是上升状态所以_(容易或不容易)成云致雨。乙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可能是_丙 20. (2分)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在该温度下,100克水中溶解100克硝酸钾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当对该溶液加入15克硝酸钾晶体时。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到0.1%) 21. (1分)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1)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 _。 (2)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 (3)若实验中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通电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8%,则分解水的质量为_g。 22. (2分)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 1.08 克/厘米 3 左右,变质蛋密度可降至 1.03 克/厘米 3 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 1.03 克/厘米 3 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鸡蛋(填“甲”“乙”“丙”); (2)配制密度 1.03 克/厘米 3 食盐水,可用 6 克食盐溶于 100 克水中,这种食盐水的质量分数约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3. (3分)如图所示,体积为 110-3m3 , 材料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上端,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 (1)甲图装置内是水,静止时弹簧对球向上的弹力为70N,则该球的重力为_牛。 (2)乙图装置内装的是另一种液体,静止时弹簧对球向上弹力为72N,则该种液体的密度为_kg/m3。 24. (3.0分)请根据如图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_g甲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3)临近海边的人常常“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图中与“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的是_ 25. (3分)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重力(选填“”)。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_(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26. (4分) 2018年5月14日早晨7时左右,川航A319飞机,在一万米高空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飞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飞机紧急迫降。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幸亏有安全带保护。一万米高空的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的0.3倍,机舱内气压约为1标准大气压(约1.0105Pa)。那么,面积约为0.5m2的飞机风挡玻璃受到舱内外压力差约是_N。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的原因是_。 三、 科学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共5题;共15分)27. (4分)如图是配置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1)D操作应选用_mL的量筒(从10m、50mL、100mL中选择);(2)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 . 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B .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 . 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D . 称取药品时,若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28. (1分)将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乙图。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浮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并说出各段变化的理由。(温馨提示:t1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t2时绳子刚好拉直,t3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 29. (3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作处理。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_,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_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_。 (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_,且速度比乙房间_,由此可得出结论:_。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_。 30. (3分)科学课上,王老师利用传感器为同学们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演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装置中A、B、C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连接在一起,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个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_。(选填“大”或“小”) (2)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插入三节管中,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打开吹风机抽气时,电脑屏幕如图乙所示,已知三条图线分别对应粗细不同的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象可知:平稳流动的气体,流速大处压强_。图线反映的是装置中_塑料管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选填“A”、“B”或“C”); (3)当王老师将抽气的吹风机调换挡位后,图象中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由此可以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_。(选填“增大”或“减小”) 31. (4.0分)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_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_(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_。(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_风。 四、 分析计算题(4+7+8分) (共3题;共19分)32. (4分) 在 20时,在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30g 固体 X(不含杂质),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并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X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2035506575剩余固体X 的质量/g10.48.05.000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50时,使烧杯中析出的 5g 固体X 全部溶解,至少加入_g 水; (2)65时,该溶液是 (选填编号); A . 饱和溶液B . 不饱和溶液C . 无法判断(3)65时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 33. (7.0分)为预防和处置公共场所突发恐怖袭击事件,重庆应急处置小分队的民警驾驶“风火轮”(自平衡电动巡逻车)在重庆火车北站广场巡逻,如图所示若一名警察骑着该巡逻车以5ms的速度匀速前进1min到达犯罪现场求:(1)出发前警察距犯罪现场多远?(2)若巡逻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500W,该巡逻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多大?34. (8.0分)某立方体物块(物水)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甲所示。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 , 并绘制了如图乙(实线)所示的图像。之后将物块取出,把水更换为酒精重复上述实验,绘制如图乙(虚线)所示的图像。(酒=0.8103kg/m3) (1)在水中,h=12cm时,物块处于_状态,物块重为_N。 (2)请问物体的密度为多少? (3)现要模拟打捞酒精中的物体,请作图: 画出该物体在酒精h=12cm时的状态。画出到可以把该物体竖直向上拉到空中的简单机械示意图。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6分) (共11题;共35分)16-1、16-2、16-3、17-1、17-2、18-1、19-1、20-1、21-1、21-2、21-3、22-1、22-2、23-1、23-2、24-1、24-2、24-3、25-1、25-2、26-1、三、 科学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共5题;共15分)27-1、27-2、27-3、28-1、29-1、29-2、29-3、29-4、30-1、30-2、30-3、31-1、31-2、31-3、四、 分析计算题(4+7+8分) (共3题;共19分)32-1、32-2、32-3、33-1、33-2、34-1、34-2、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