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56714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将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一定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盐B . 蔗糖C . 植物油D . 酒精2.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 .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 . 氢氧化铜中加足量稀硫酸: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D . 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3. (2分)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水稀释B . 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C .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D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4. (2分)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 .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5. (2分)(2016株洲)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B .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C . 碳酸钾溶液和盐酸D . 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6. (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 .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 . 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 .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B . 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 .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 . 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8.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 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9. (2分)(2017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BCD等质量的铝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A . AB . BC . CD . D二、 选择填充题 (共3题;共6分)10. (2分)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 托盘天平B . 烧杯C . 蒸发皿D . 量筒11. (2分)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 H2OB . NaHCO3C . Ca(OH)2D . H3BO312. (2分)化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 . 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 用灼烧法法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三、 填空题 (共6题;共41分)13. (4分)(2016本溪)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1)A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写一点)(2)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C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的性质是_(4)D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_14. (7分)如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硝酸钾溶解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钾 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观察到:硝酸钾完全溶解、氯化钾有剩余则加入的固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将t2时的两杯各盛有100g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填标号)A、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小于氯化钾B、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硝酸钾溶液中溶剂质量大于氯化钾溶液中溶剂质量(2)某化学小组欲从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样品中,提纯硝酸钾固体 可采用的提纯方法是_(填标号)A、冷却热饱和溶液 B、蒸发结晶在提纯过程中,应选择图2中_(填“甲”或“乙”)装置进行分离,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为检验得到的硝酸钾固体是否含有氯化钾,可使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来检验,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5. (5分)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写出加热条件下CO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使氧化铜失去氧变成了铜,我们说CO具有_性(2)实验过程中,在图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灯焰处于导管口),这样做的目的是_(3)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的角度分析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4)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_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装置C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c反应开始后通2.8g一氧化碳理论上可生成铜6.35gd.反应后继续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16. (8分)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李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 【查阅资料】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1)【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碳粉;_;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2)【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_猜想正确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填“C”,“D”);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3)【解释与结论】 当观察到_,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4)【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_17. (10分)为监测某厂排放污水中的银离子的含量,需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各仪器的名称:_(2)A操作中的错误_(3)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克,称量时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_(4)D操作中仪器的规格应为_(填“10”“50”或“500”)毫升(5)E操作的作用_(6)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填序号)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F操作中溶液洒落18. (7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 (1)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三】丙同学:_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3)设计并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_(填“”、“=”或“”)7猜想一不成立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猜想三:_(填“成立”或“不成立”)四、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19. (7分)(2016株洲)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称取4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4份(分别编号为、),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样品编号稀盐酸的质量25g50gm(80m150)150g剩余固体的质量7.5g5g2g2g然后,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将编号所得溶液过滤,取滤液质量的 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_(2)编号所用稀盐酸的质量m为_g(3)A点处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选择填充题 (共3题;共6分)10-1、11-1、12-1、三、 填空题 (共6题;共41分)13-1、13-2、13-3、13-4、14-1、14-2、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7-6、18-1、18-2、18-3、四、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19-1、19-2、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