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7754147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的幼虫、蛹和成虫千岛湖的全部生物天目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西溪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 . B . C . D . 2. (2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园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属于( )A . 生物群落B . 种群 C . 生态系统D . 生物群体3. (2分)甲和乙是某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种群,它们两者间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图中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B . 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 .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捕食乙D . 从图中可以发现甲的数量会超过乙数量的最大值4. (2分)今日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浊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 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_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A . 地理B . 生物C . 物理D . 化学5. (2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鱼儿离不开水B .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C . 沙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的很多D . 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6. (2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揭晓,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该奖项。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当中提取出来的。如图所示为黄花蒿,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国内各省。则黄花蒿属于( )A . 苔藓类植物B . 蕨类植物C . 裸子植物D . 被子植物7. (2分)下列各项中,对一些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群落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B . 所有的工蜂C . 一片树林D . 俯山公园里所有的生物9. (2分)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这段话所反映的食物链是( )A . 蝉螳螂黄雀B . 树蝉螳螂黄雀C . 黄雀螳螂树D . 黄雀螳螂蝉树10. (2分)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 )A . 共生关系B . 寄生关系C . 竞争关系D . 食物关系11. (2分)下图为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 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B . 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 .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 . 狐与鹰存在竞争关系12. (2分)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湿地的生产者是浮游动物B . 小鱼一大鱼是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C . 湿地中的所有鱼类是一个生物种群D . 湿地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13. (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涵的是( )A . 基因的多样性B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 . 个体数量的多样性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4. (2分)为人类提供饮水、灌溉以及工业用水的生态系统是( ) A . 淡水生态系统B . 森林生态系统C . 草原生态系统D . 湿地生态系统15. (2分)全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是因为前者( )A . 以木本植物为主B . 土壤肥沃C . 不施化肥D . 植物种类分层分布16. (2分)某同学在使用量筒时发现,有的液体液面向下凹,有的液体液面向上凸,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一个既有探究价值又易于探究的问题 ( )A . 量筒中的液面为什么有的下凹有的上凸?B . 容器中液面的下凹或上凸与哪些因素有关?C . 量筒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液体的种类和量筒的材料有何关系?D . 容器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液体的种类和容器的材料有何关系?17. (2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大气”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 . 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C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甲的过程开始的D . 丙是分解者,它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18. (2分)被称为是“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A . 草原生态系统B . 淡水生态系统C . 海洋生态系统D . 湿地生态系统19. (2分)一只蝗虫一般只要几平方的生活范围就可以满足它对能量的要求,而几十平方千米的活动范围也不一定能满足老虎对能量的需求此现象可解释为( ) A . 虎在食物链中的环节比蝗虫高B .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C . 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大D . 食物链中环节靠后的生物,数量少20. (2分)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图如图,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21. (4分)沼泽是典型的_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_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_起主要的支配作用消费者主要是_,而不是野生动物 22. (5分)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树、草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_,兔为消费者, C为_。(2)树、草、兔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C 把它们分解为二氧化碳、A_和B_。(3)在光照下,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_。23. (3分)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原植被、草原鼠类、食鼠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数量变化关系,请回答:(1)写出这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 (2)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的。 24. (6分)(2015杭州)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共有_条食物链,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者是_。(2)如图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_。(3)太阳能通过_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4)组成生物体的碳、氧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_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25. (2分)(2016湖州)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数量与植物数量变化的模式图(1)兔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2)该图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0分)26. (5分)某校师生到自然界中进行调查活动,发现当地的许多青蛙都是三条腿,于是他们认为当地的水源可能受到污染对此,他们开展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从当地(甲地)和另一无污染的水源地(乙地)分别取等量的水从乙地同一地点取同一批蛙的卵块,分别将相等数量的卵放入甲地和乙地的水中培养甲地的水设置为甲组,乙地的水设置为乙组甲、乙两组分别设置了三个重复实验组分别进行培养和观察记录,发现甲组蛙(三组)还是三条腿,而乙组蛙(三组)正常,是四条腿根据以上实验,回答问题(1)该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是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 (3)为什么要取等量的水,以及取同一地点和同一批并且是等量的蛙卵?_ (4)甲、乙两组分别设置了三个重复实验组,这样做的目的是_ (5)该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27. (5分)图甲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1)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_(填“上”或“下”)移动;(2)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来判断光合作用速率。(3)坐标曲线图中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酶的催化效率,横坐标代表温度,那么B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为_。(4)若纵坐标代表一个初级消费者种群,横坐标代表时间,那么出现该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5)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横坐标代表正常人饭后的时间,曲线BC段的最主要成因是_。四、 解答题 (共3题;共20分)28. (1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分别代表CO2和O2 , 那么其中表示CO2的是_。 (2)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 (3)大气中的CO2含量过高时,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导致自然环境的_现象。 (4)降低自然界CO2含量的途径有多种,请答出两点。 (5)从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人类应更多地利用和使用 。 A . 无铅汽油B . 太阳能C . 煤D . 沼气29. (8分)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原则,我市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生态浮岛,用于治理水的富营养化污染,水的富营养化污染是由于水中的N、P等富营养化物质过多而导致藻类过度繁殖造成的。某科技小组探究生态浮岛,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A水池浮岛面积2平方米 B水池浮岛面积4平方米 C水池无人工浮岛步骤1:分别设置3个边长为4米的相互隔离的正方形水池,注入取自同一河道的相同体积的河水;步骤2:在A、B水池分别放一个面积为2米2、4米2的生态浮岛,(浮岛上种植相同密度的美人蕉),C水池没有生态浮岛。步骤3:从放置生态浮岛开始,期间对三个水池进行了6次水中叶绿素A含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注:藻类富含叶绿素A,因此水中叶绿素A含量通常作为检测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指标。)(1)生态浮岛上种植的所有美人蕉构成一个_。(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生态浮岛对藻类的减少量在_季最明显。(填:“夏”或“冬”)(3)关于生态浮岛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效果显著的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A . 浮岛植物吸收水中的N、P等,减少水体富营养化B . 浮岛植物使水中含氧量下降,会导致水中生物缺氧死亡C . 浮岛遮光,削弱进入水体的光照(4)本实验设计中无法完成探究的是 。(填序号)A . 生态浮岛的净水效果与植物的种类是否有关B . 生态浮岛的净水效果与植物种植密度是否有关C . 生态浮岛是否具有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作用D . 生态浮岛的净水效果与浮岛在水域中的覆盖面积是否有关30. (2分)衢州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确定的九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如图是衢州某农场无废弃物农业生态模式示意图。(1)该农场中所有的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_。 (2)下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填序号)。该农场的农业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小型生态瓶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21-1、22-1、22-2、22-3、23-1、23-2、24-1、25-1、25-2、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0分)26-1、26-2、26-3、26-4、26-5、27-1、27-2、27-3、27-4、27-5、四、 解答题 (共3题;共20分)28-1、28-2、28-3、28-4、28-5、29-1、29-2、29-3、29-4、30-1、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