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和镜头组接方式.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75287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太奇和镜头组接方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蒙太奇和镜头组接方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蒙太奇和镜头组接方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p5蒙太奇和镜头组接 5 1蒙太奇的含义 5 2蒙太奇句子 段落及时空转换技巧 5 3镜头组接的原则和方法 5 4镜头编辑方法和技巧 5 1蒙太奇的含义 依据和作用 一 蒙太奇的含义狭义上的蒙太奇 指镜头组接的章法和技巧 广义上的蒙太奇 整个影片的思维方法 结构方法和全部艺术手段的总称 包含三层意思 作为影视反映现实生活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 作为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 叙述方式 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作为影视镜头组接的具体技法和技巧 蒙太奇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创作过程中 产生在影视编剧的艺术构思之时 体现在导演的分镜头剧本里 最后完成在剪辑台上 二 蒙太奇的依据 主要依据人们的生活和经验 即象人观察事物一样 选取不同的视点 以求得细致 完整的印象 三 蒙太奇的作用 1 蒙太奇的构成作用若干个镜头 经过组接后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并产生了比单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更丰富的意义 1 少年儿童在老师带领下走在公园的通道上 2 鲜花花坛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或3 给鲜花洒水 赞美辛勤的园丁 例子 鲜花 玩具 婴儿熟睡的脸 一张熟睡的婴儿的脸 一节电池 一支香烟 蒙太奇的作用 2 创造时空的作用蒙太奇有创造电影 电视时间和空间的作用 3 声音和画面结合作用 蒙太奇能使声音和画面有机结合 互相作用构成特殊的声画结合的形象 产生新的涵义 1 声画同步配合 炮弹爆炸同时出现爆炸声 2 声画分立 防空洞中噪杂的人群 声音是警报声 3 声画对立 画面上出现乞丐在路上讨饭 声音是酒楼猜拳行令声 5 2蒙太奇句子 段落及时空转换技巧 一 蒙太奇句子在电影 电视镜头组接中 由一系列镜头经有机组合而成的逻辑连惯 富于节奏 含义相对完整的影视片段 我们称之为句子 是镜头组接素材 揭示思想 塑造形象的基础 例子 1 全景 一个小女孩走进一片草地 2 近景 小女孩向四处寻视 3 特写 草地中的一朵小野花 4 全景 小女孩跑过去蹲下採花 5 中景 小女孩看着手中的小野花 一个小女孩子在草地上看见野花并採下来 2 蒙太奇句型 1 前进式句型视距由远而近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视线从对象的整体引向局部观众情绪逐渐从低沉向高昂发展 2 后退式句型视距由近而远 特写 近景 中景 远景 视线从对象的局部引向整体观众情绪逐渐从高昂向低沉发展 3 环形句型 5 等同式句型一个句子中景别不变只适用对列构成中不同主体的组接 将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句型结合起来观众视线从对象整体引向局部 又从局部引向整体观众情绪呈波浪 循环往复的发展 4 穿插式句型视距远近交替无规则景别随意变换 二 蒙太奇段落及其划分 1 蒙太奇段落由若干个蒙太奇句子或场面有机组合而成的 可以表现相当完整内容的大单元 若干个段落构成一部电影或电视片 2 段落的划分依据 根据影视作品内容的自然段落来划分教学片中多数属此情况 根据时间的转换来划分 根据地点的转换来划分 根据影视片的节奏来划分 段落划分是由于情节发展和内容的需要或节奏的间歇 转换而决定 三 蒙太奇的转场 1 蒙太奇的转场 1 镜头过渡中场景的过渡和转换 称时空的转换 转换时处理不好会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2 在镜头组接时要借助艺术手法和过渡因素 使场景 段落的转换自然 合理 连惯 顺畅 2 蒙太奇的转场方式 1 分割方式转场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时间转换如淡 化 划 甩入甩出 定格 数字特技等 分割转场运用已越来越少 2 连惯性转场也称无技巧转换 场景与场景 段落与段落之间直接切换 常用手法 相似性转场 逻辑性转场 比喻性转场 过渡性转场等 相似性转场 利用场景与场景 段落与段落交接处两个镜头在形体上 数量上的相同或相似进行串接 利用同一物体 同类物体或外型相似的特点 进行转场衔接 显得非常自然 顺畅 如教师在家里埋头备课的 教案 与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 教案 是同一物体 通过 教案 这一物体就能将教师从家里转到课室里 1 教师埋头备课的近景推向教案特写 2 从教案特写拉出教师在讲台上讲课的全景 逻辑性转场 利用场景 段落交接处两个镜头在情节发展上有逻辑关系 对应关系或因果关系进行转场 利用观众的心理因素来连接镜头的方法 可以是主体行动上 内容上或语言上的呼应 观众总希望看到由某些原因引发出来的结果 如 眼睛在注视的镜头 应连接被注视的东西 拿起照相机在拍照的镜头 接着应出现被拍摄的景物 举起手枪瞄准的镜头 则应连接手枪所瞄准的靶子 比喻性转场 利用上下两个画面之间有强烈对比作用 如前一镜头对后一镜头有隐喻作用 从而实现场景与段落的转场 过渡性转场 运用画面中主体的运动 出画入画 或移动摄像的运动镜头进行转场 也可用声音转场 文字转场 空镜头转场 挡黑镜头转场等 教学片中利用解说或文字转场是最常见的方法 动作性转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事物已变化发展 利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一些动作作为组接点 是电影惯用的一种组接方法 如小孩已长成大人小孩走路 从全景推至走动着的脚 从走动着的脚拉出一成人在走 如一教师埋头备课 突然站起来 下一镜头就可接教师站着在讲台上讲课 实现了空间的转换 出入画面转场 表现主体从甲处到乙处时 为了省略掉从甲处到乙处的中间过程 可采用走出画面与走进画面的方法 应注意保持进出方向的一致性 选定合适的剪接点 声音转场 利用声音 包括语言 音响和音乐 能把两个或多个镜头有机地连接起来 从而收到流畅的效果 在图解型电视教材中 许多只有内容联系 但在组接上没有自然联系的镜头能组接在一起 大多数情况是利用了解说词把它们组接起来的 如 不平静的夜 中画面1 全景 稻田里 一只黑线姬鼠 仓惶地向田埂窜去 对应的解说词是 好吧 那就让我们跟着老鼠去看看它们洞里的情况吧 接着出现的画面是 田埂上 鼠洞的特写 利用空镜头转场 从一个段落过渡到另一个段落时 可以利用空镜头组接 如 一体育教学片中 第一段讲篮球训练 而第二段是排球训练 中间用一个蓝天的空镜头 从篮球场转到排球场 这样就比较自然顺畅 四 蒙太奇的叙述方法 叙事蒙太奇以交待情节 展示事件为目的 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 逻辑顺序 因果关系来分切和组合镜头 优点是脉络清楚 逻辑连贯 明白易懂 表现蒙太奇以相连或相叠的镜头 场面 段落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相互对照 冲突 引发观众的联想 表达某种情感 情绪 心理或思想 表现形式连续式 平行式 交叉式 对比式 隐喻式 重复式 积累式 连续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连接 以动作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为依据 优点 叙述的线索单一 有头有尾 脉胳清楚 层次分明 容易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在电视教材编制中 大多数采用这种形式 平行式 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的交错叙述 可使两处或两处以上的事件起到互相烘托 互相补充的作用 如在电视教材中讲某一机械构造原理 一条线索是用模型讲述 另一条线索是用实物操作来讲解 对比式 镜头或场景的组接是以内容上 情绪上 造型上的尖锐对立或强烈的对比作为连接的依据 对比镜头的连接会产生互相衬托 互相比较 互相强化的作用 在电视教材中 运用这一方法去进行对比 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 例子 大腹便便的富豪用过丰盛的晚餐以后坐在沙发上 在这个富豪开设的工厂里工作的一位工人 因 罪 被关进监狱 坐在电椅上 富豪按一下开关 天花板上的枝形吊灯亮了 监狱里也按了一下开关 电流通过那位工人的身体 富豪打了一个哈欠躺在椅子上 工人躺在那里已经死去 比喻式 或称象征式 隐喻式 用某一具体形象或动作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 用海潮 浪花来比喻激动或革命高潮 用乌云密布 暴风骤雨来代表黑暗势力 用高山 青松象征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用鲜花象征爱情和幸福 飞翔的鸽子象征和平等等 重复式 可以起到强调作用 电视教材中 可将同一机位 同一角度 同一背景 同一主体物的镜头在教材中重复出现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交叉式 与平行式有很多的类似之处 所不同的是 它强调并列表现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索严格的同时性 密切的因果关系 并在镜头的转换上更为讯速频繁 一条情节线索的发展往往决定和影响其它线索的发展 各条线索之间有一种互相的依存 彼此促进的关系 而最后几条线索汇聚在一个交叉点 故事片多用来制造悬念 紧张气氛和加强矛盾冲突 积累式 将几个内容性质上基本相同 但表现形式不同的镜头或场面连接在一起 从而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 情绪的渲染 或从中可以归纳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动物世界片头战争场面的枪炮齐鸣喜庆场面的锣鼓喧天教学片中氧气对动 植物生存 生长 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5 3镜头组接的原则和方法 一 镜头组接原则 基本原则 组织衔接必须符合生活逻辑和思维逻辑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衔接和转换在技术上要保持平滑流畅动接动 静接静光线 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轴线 是假想或想象轴线 ImaginaryLine 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 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 无形的线 分别称方向轴线 运动轴线 关系轴线 摄像机的机位和拍摄角度的变化只在轴线的一侧180 之内拍摄的镜头称为同轴镜头 若个别镜头在轴线的另一侧所拍摄的镜头称离轴镜头 动作轴线 关系轴线 方向轴线 方向轴线 多轴 轴线规律 镜头组接中 同轴镜头可以直接组接 离轴镜头一般情况不能直接组接 否则容易产生前后镜头方向上的混乱 对于离轴镜头 组接时应采取必要的补救办法或措施 借助运动镜头来越轴 借助主体动作线路的改变进行越轴 借助中性镜头 骑轴镜头 越轴 借助特写镜头 主观镜头或空镜头越轴 被摄主体出现两个动作轴线时 镜头可以越过其中一轴线而后再从另一轴线补获得新的角度 二 画面的构成形式 1 连续构成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系列镜头 一般表现的是同一主体的动作 特点 连续构成中 每一个镜头都分担着它所表现的主体动作的一部分 而且镜头与镜头之间在形体 动作语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承接性 一般情况下 顺序不能颠倒 也不能任意抽去一个镜头 连续构成 组接方法 运用正常的时间法则和逻辑关系 用镜头对拍摄对象进行解析 并利用视角 视距的变化 对内容进行选择 突出和强调 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 一般表现的是不同主体的动作 特点 不存在动作的连惯性和镜头的顺序问题 不一定符合生活逻辑 而只符合思维逻辑 2 对列构成 对列构成 组接方法 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呼应 对比 隐喻 烘托和积累等系列冲突 利用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创造性地提示某种含义 表达某种概念 激发人们的联想 3 使用场合 连续构成常用来做叙写或叙事法 对列构成常被来做表现法 许多场合 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表达主题思想的目的 综合运用 三 连续构成中的镜头组接 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 使一组连续镜头中的动作保持精确的连惯性 在镜头组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动作的变化确定剪接点 1 主体位置固定的两个镜头相连时 动作剪接点一般选在姿态变化之后 2 主体位置移动的两个镜头相连时 剪接点应在动作方向或速度的变化之时 3 主体出入不同空间的画面 选择主体走出画面后或走入画面前 作为动作编辑点 4 主体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的画面 选择动作刚开始或停止后 作为动作编辑点 5 在主体移动的镜头与主体固定的镜头互相连接转换时 一般要使动作的变化过程发生在远视距的情况下 较远视距转换较近视距时 动作剪接点在画面主体刚刚停止移动或开始之后 较近视距转换较远视距时 动作剪接点应在主体停止移动或开始移动之前 动作剪接点选择注意 利用主体的变换进行镜头转换时选择合适的转换时机 选择变化转折最大 最明显 最急速的地方进行切换 找准剪接点 不重复 不脱节为保证画面的连惯性 必须注意分解拍摄的主体动作在大小 姿态 速度等方面的协调一致 剪辑点 镜头转换处要有明显的视距变化 景别上避免过于相近 主体的连续动作的分解 组合 目的在选择突出和强调主体的不同方面 每次镜头的转换都有它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给人以新的感受 唤起观众新的注意 注意 注意 景别变化非越大越好 要遵循逐渐过渡规律 一方面 产生视觉跳跃太大 不适应 另一方面 不容易搞清两个镜头的联系 远景 全景或中景 近景或特写特写 中景或近景 全景或远景 注意 镜头转换处要有显著的视角变化 要保证画面有明确的方向感 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空间关系 视角的变化可以弥补视距变化的不足 A 增强画面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B 符合人们的视觉 心理规律 客观上保证了镜头组接的连惯性 C 视觉的变化既有灵活性 多样性 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具体地说要受画面的方向性和空间关系的制约 主体或视点显著运动和变化的镜头转换中 其角度要以相同方向范围内的变化为主 若有相异方向的变化 也尽量在镜头内部发生 必须根据动作轴线规律来处理画面方向 视角的变化 机位改变20 60 镜头的转换的同一性原则 人物视线 情绪一致 人物服装和所出现的道具一致 背景 自然环境一致 地理位置 方向一致 运动速度 明暗 色调 影调和谐统一 四 对列构成中的镜头组接 1 不同主体的镜头相组接时 不一定要有视距的变化 即同景别或不同景别的镜头都可以相接 2 不同主体的镜头的组接一般要遵循 动接动 静接静 原则 镜头转换才能流畅 1 动接动 是指两个不同主体的镜头在视觉上有明显动感而相切换的组接方法 2 静接静 是指两个不同主体镜头在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而相切换的组接方法 也包括运动镜头在落幅和起幅处的组接与场景段落转换处的组接 3 镜头组接形式 1 固定镜头与固定镜头相连接根据前后镜头中主体的动静状态前静后静 静接静组接方法 根据画面造型因素和内容需要选择前动后静 静接静组接方法 前一镜头动作完成后和后一镜头相接前静后动 动接动组接方法 前一镜头主体由静到动后再与后一行动镜头相组接前动后动 动接动组接方法 根据主体动作及造型因素选择 2 运动镜头与运动镜头相连接 一般应在运动过程中转换运动速度和方向大小一致 采用动接动前后镜头运动速度相差较大 则两镜头不能组接前后镜头运动方向不同时 借助前镜头的落幅和后镜头的起幅采用静接静 3 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相连接 注意在特殊情况下 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相接也可以在运动过程中相接 球赛中插入观众的反应镜头车厢内人往外看的固定镜头与车窗外景物的运动镜头相连 4 利用画面中的相似因素 1 主体表现具体内容的相同或相似 2 不同主体在结构上的相似 3 主体动态上的相似 4 注意相连镜头中不同主体 视觉中心 中画面中构图位置相同或相似 5 利用主体的动作镜头和反应镜头 主观镜头 为不同主体 之间的方向关系进行组接 6 注意色调 明暗等的一致 表现同一具体内容的不同主体镜头组接时还要考虑它们运动速度 周围的环境 背景等的同一性 5 4编辑技巧和方法 一 编辑任务删除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开机录像的前5秒图像 镜头结束点以后的绶冲部分 控制信号不稳定造成的画面抖动 晃动部分 演员表演中出现的错误 多余的动作部分 摄像师操作失误造成画面不稳 不平 不清楚的部分 附加拍摄的场记板 多次重复拍摄中不需要的部分 抛弃不合格的部分 选出好的镜头进行组接是很必要的 但这仅是编辑中意义比较消极的任务 052 23 编辑任务 提练信息和压缩内容素材中包含有丰富的信息 但有些信息却是无用的 重复的 不必要的 现实发生的事件 或是对某些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实时实录 仍有不少内容是无价值的和冗长的 有些内容只需略作交待 观众便能理解的 对已有的信息要作进一步的提炼 使节目中总的信息内容被压缩 既节省节目的时间 又不影响观众对有用信息的接受 这一任务使编辑具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编辑任务 深化主题在连续的长镜头中插入意思更为清楚易懂的其它镜头 如在一个人讲演的长镜头当中插入听众在注意倾听的反应镜头 加进从局部看似乎意思不连续 没什么意义 但整体看能深化主题的其他镜头 如蓝天白云 人海波涛等空镜头 去掉原素材的声音 现场声 加进其它声音 如解说 音响 音乐效果等 或对声音进行处理 如混响回声 音调等 延长或缩短图象的时间的技术处理 如慢速 快速重放 静像 叠化等特技手段 在图象中插入或叠入字幕 指示性箭头等 以帮助观众有效地接受信息 二 编辑要求 图象编辑要求视频信号峰值为1伏 最大不超过1 1伏 图象 同步比为7 3 声音信号 包括解说 效果声 音乐 全部记录在2声轨上 音频信号平均值不超过0VU 音频电平表 磁带图声编辑安排 磁带开始1分钟彩条信号 起保护电视教材作用 彩条信号后10秒钟蓝场信号 便于寻找节目开始 节目结束后10秒钟蓝场信号 教育电视节目规定 控制信号CTL 连续 插入编辑 时基组合 三 编辑程序 镜头素材的准备字幕准备音乐和效果声素材的准备设备的准备进行图像和声音的编辑 镜头素材的准备 检查 核对 整理素材 记录磁带号 镜头内容和质量 要记录每个镜头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按照分镜头稿本检查素材镜头 按稿本中的顺序 逐个核对用哪盘磁带上的哪个镜头 时间 是否与解说的长度相配 若镜头不够是否需要补拍等 列出一张编辑预定表 或直接注在分镜头剧本中 以便提高正式编辑时的效率 四 编辑方式 按磁带编辑方式分 组合编辑 插入编辑 按控制方式分 手动编辑 半自动编辑 全自动编辑 按图声编辑先后分 先声后画 先画后声 声画同步 051 23 组合编辑 按分镜头顺序同时在编辑带上记录上图象 声音 控制磁信号每个镜头有连续的编辑入点和连有空白的编辑出点不能用来修改已编辑好的电视教材 插入编辑 插入编辑是在组合编辑的基础上进行的图象和1 2声道的信号可以单独或同时记录 CTL保持不变连续的入点 出点用于修改已编好的电视教材部分图象或声音 控制方式 手动编辑两台录像机直接进行编辑 半自动编辑利用编辑控制器对放像机和录像机磁带上的控制磁迹进行相对计数 以帧为单位 全自动编辑时间码编辑 间接编辑 脱机编辑 五 编辑步骤 一 编辑准备1 现场编辑 1 核对分镜头顺序 2 预录现场以外的镜头 字幕2 后期编辑 1 审看 整理全部素材 2 选择最佳镜头 3 重拍 补拍镜头 注意 插入编辑要预录控制磁迹 二 编辑操作1 选择编辑方式 2 输入编辑入点 出点 3 执行编辑 三 编辑检查检查编辑点是否衔接 准确 稳定 平滑 流畅 自然 二 编辑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