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752222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光学 第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辐射量和光学量及其单位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颜色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颜色混合及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颜色匹配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颜色相加原理及光源色和物体色的三刺激值CIE标准色度学系统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 第一节辐射量和光学量及其单位 辐射量 纯粹的物理量 光学量 视觉感受来度量可见光 一 辐射量 辐射能 反射 传输 接收的能量 单位焦耳 2 辐通量 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 单位瓦特 3 辐出度 辐射源单位发射面积发出的辐通量 4 辐照度 辐射照射面单位受照面积上接收的辐通量 5 辐强度 点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发出的辐通量 6 幅亮度 发光源的元面积在方向的辐量度为该辐射面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单位投影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辐通量 二 光学量 与辐射量相对应 有以下的光学量 下标V 光通量 单位流明 对人眼刺激程度 辐通量 光出射度 辐出度 光照度 辐照度 发光强度 辐强度 光亮度 辐亮度 发光强度的单位为坎德拉 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之一 规定为 一个光源发出频率为540 1012Hz的单色光 在一定方向的辐射强度为 1 683W sr 则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为1坎 二 光学量 发光强度为1坎的匀强点光源 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 lm 三 光学量和辐射量间的关系 1 光谱光效率函数 光学量和辐射量间的关系取决于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响应的灵敏度是波长的函数 明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 暗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 2 光学量和辐射量间的关系 在很小的波长范围内 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 第二节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一 点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形成的照度 点光源在被照表面形成的照度与被照面到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照度平方反比定律 二 面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上形成的照度 三 单一介质元光管内光亮度的传递 两个面积很小的截面构成的直纹曲面包围的空间就是一个元光管 光在元光管传播 无光能损失 所以 光在元光管内传播 各截面上的光亮度相同 四 光束经截面反射和折射后的亮度 根据反射定律可得 反射光束的亮度等于入射光束亮度与界面反射比之积 根据上图可得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所以 光束经理想折射 光亮度也会产生变化 折射光束的亮度与界面的反射比和界面两边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如果界面反射损失可以忽略 则 五 余弦辐射体 发光强度空间分布可用下式表示的发光表面 余弦辐射体在各方向的光亮度相同 余弦辐射体可能是发光面 也可能是投射或反射体 乳白玻璃 漫反射面 余弦辐射体向平面孔径角为U的立体角范围内发出的光通量 余弦辐射体的光出射度为 第三节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一 轴上像点的光照度 轴上像点的照度与孔径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 与线放大率的平方成反比 二 轴外像点的光照度 轴外像点的光照度随视场角的增大而降低 三 光通过光学系统时的能量损失 透明介质折射界面的光反射 介质对光的吸收 反射面对光的透射和吸收都会造成光能损失 1 光在两透明介质界面上的反射损失 1 光在两透明介质界面上的反射损失 这种情况下 反射比只与两边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反射光造成光能损失 在像面上形成杂散光 降低了像的对比度 降低反射损失的方法是在玻璃元件的表面镀增透膜 2 介质吸收造成的光能损失 光通过厚度为l的介质后的光通量为 光束通过多元件系统后的光通量 3 反射面的光能损失 4 光学系统的总透射比 第四节颜色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 一 颜色及其分类 颜色是一种和物理 生理以及心理学有关的复杂现象 是不同波长可见光辐射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彩色和非彩色光源色 物体色 荧光色 第四节颜色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 二 颜色的表观特征 明度 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 明亮程度 与光亮度等有关 色调 何种颜色 饱和度 颜色的浓淡程度 非彩色没有色调的区分 饱和度等于零 只有明度的差别 第五节颜色混合及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色光混合 加混色 色料混合 减混色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色光混合 1 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表观特征变化 2 两种颜色混合 如果一种颜色成分连续变化 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变化 互补色 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 混合色的色调决定于两颜色的比例 3 颜色外貌相同的光 在颜色混合中是等效的 4 混合色的亮度等于各色光亮度之和 第六节颜色匹配 一 颜色匹配和颜色匹配实验 通过改变参加混色的各颜色的量 使混合色与指定颜色达到视觉上相同的过程 颜色匹配 1 颜色转盘法 简单易行难以定量实验 a b 2 色光混合匹配实验 二 颜色方程式 R量的红颜色 R G量的绿颜色 G 和B量的蓝颜色 B 混合 正好和颜色 C 相匹配 颜色的量可能为负值 第七节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 二 三原色 能够引起颜色知觉的可见辐射的辐射量 颜色刺激颜色刺激函数 纯物理量 一 颜色刺激 通常选用红 绿 蓝作为三原色 1 几乎可以匹配所有的颜色 2 人眼视网膜上的锥细胞对这三种颜色敏感 第七节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 三 三刺激值 刺激值 匹配某种颜色时所需的三原色的量 颜色方程中的R G B就是三刺激值 三刺激值是用色度学单位来度量的 规定匹配特定的标准白光的三刺激值相等 均为1个单位 四 光谱三刺激值和颜色匹配函数 光谱三刺激值 匹配等能光谱色所需的三原色的量 是波长的函数 又称颜色匹配函数 等能光谱是指各波长辐射能量相等 保证可比较和有意义 五 色品坐标和色品图 颜色的色品 三刺激值各自在三刺激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五 色品坐标和色品图 颜色的色品 三刺激值各自在三刺激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三原色的色品点 麦克斯韦颜色三角形 各光谱色色品点形成一条马蹄形曲线 光谱色品轨迹光谱色的色品坐标为 六 色度学中常用的光度学概念 1 光谱透射比 2 光谱反射比因数和辐量度因数 2 光谱反射比因数和辐量度因数 在限定的方向上 在指定的立体角范围内 所考虑物体反射的光谱辐通量与相同照明 相同方向 在相同立体角内由完全漫反射体反射的辐通量之比 2 光谱反射比因数和辐量度因数 光谱反射比因数 立体角趋向于0条件下的光谱反射比因数 光谱辐亮度因数 完全漫反射体是指对各种波长辐射反射比均为1的理想漫反射体 它无损失的反射入射辐射 并且在各个方向有相同的亮度 3 光谱反射比 物体反射的光谱辐通量和入射光谱辐通量之比 在光谱反射比因数定义中 若立体角等于2 则求得的光谱反射比因数就是光谱反射比 第八节颜色相加原理及光源三刺激值 一 颜色相加原理 混合色的三刺激值为各组成色相应的三刺激值之和 二 光源色三刺激值 微小波长间隔的色光三刺激值 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光谱色和混和色三刺激值 对于光源色 颜色刺激函数为 对于透射物体色和漫反射物体 存在类似的颜色刺激函数 第九节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规定的颜色测量原理 基本数据和计算方法 称为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为了统一颜色表示方法 CIE取多人测得的光谱三刺激值平均值作为标准数据 标准色度观察者 为了统一测量条件 CIE对光源 照明条件和观察条件等也做了规定 第九节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CIE1931 RGB系统三原色 红 波长 7 10 7m 绿 波长 5 461 10 7m 蓝 波长 4 358 10 7m 一 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规定匹配等能白光的三刺激值相等 单位刺激量1 此时R G B光亮度比 1 000 4 5907 0 0601 光谱三刺激值曲线 系统色品图 2 CIE1931 XYZ系统 一 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a 三原色的确定 虚拟三原色 1 匹配等能光谱色 三刺激值不出现负值 2 实际不存在的颜色在色品图上所占面积应尽量小 3 Y刺激值表示亮度 也表示色度 而X和Z刺激值只表示色度 方便 a 三原色的确定 虚拟三原色 颜色三角形三边方程 由此可以确定三原色 X Y Z 在RGB色品图中的位置 b 光谱三刺激值曲线 由RGB系统转换过来的 非实际匹配所得 c XYZ色品图 说明 1 光谱色的饱和度最高 白光饱和度最低 色品点靠近光谱色 饱和度高 靠近白色点 饱和度低 2 两种颜色混合色的色品点在两颜色的连线上 3 两颜色混合生成白光 这两颜色为互补色 互为补色的两颜色色品点连线过白光点 4 马蹄形开口的直线不是光谱色 而是红和紫的混合色 d 光源色和物体色的三刺激值 d 光源色和物体色的三刺激值 K为调节系数 对三刺激值的数值有调节作用 为了有统一的尺度 CIE规定光源的Y刺激值为100 所以 透射物体色和反射物体色刺激值计算与上类似 e 颜色的主波长和颜色纯度 e 颜色的主波长和颜色纯度 颜色的主波长是以一定比例与参考白光混合匹配出该颜色的光谱色的波长 颜色 M 的主波长为 不是所有的颜色都有主波长 定义补色波长颜色 N 的补色波长为 颜色 Q 有主波长 也有补色波长 颜色的纯度表示颜色接近主波长光谱色的程度 刺激纯度和亮度纯度 刺激纯度 一种颜色看成是一种光谱色和参考白光以一定比例混合产生 亮度纯度 用该颜色所包含的光谱色的光亮度与该颜色的总光亮度的比值表示颜色纯度 颜色的纯度和颜色的饱和度大致对应 二 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学系统 CIE1931只适用于小视场情况小的颜色标定 1964年形成了适用于大视场情况的补充色度学系统 三 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光是色的物理基础 光源照明是呈色不可缺少的条件 必须对照明光源作统一规定 CIE推荐了五种色度用标准照明体及其标准光源 标准照明体A 具有热力学温度为2586K黑体的光谱功率分布 色温2586K的溴钨灯 A光源 标准照明体B 具有相关色温为4874K的中午直射日光的光谱功率分布 A光源 液体滤光器 B光源 标准照明体C 具有相关色温为6774K的平均日光的光谱功率分布 接近阴天天空光的颜色 A光源 液体滤光器 C光源 标准照明体D65 具有相关色温为6504K的典型日光的光谱功率分布 能更好的代表日光 是CIE推荐使用的标准照明体 标准照明体D 除了D65以外所有的典型日光 四 CIE关于照明和观察条件的规定 不透明样品的4种照明和观察条件 五 CIE色度学系统表示颜色的方法 1 用三刺激值表示颜色 X Y Z 2 用色品坐标x y和Y刺激值表示颜色 第十节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 均匀颜色空间 在颜色空间的任意一点 在通过该点的任一方向上 如果与该点距离相同表示颜色感觉变化相同 x y Y 颜色空间是非均匀颜色空间 颜色的明度值与Y刺激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所以这不是视觉均匀的 2 CIE色品图也不是均匀的颜色平面 颜色宽容量 近似均匀颜色空间 1 CIE1964均匀颜色空间 2 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 3 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 总结 1 辐射量 辐射能 辐通量 辐出度 辐照度 辐强度 幅亮度 2 光学量 光通量 光照度 发光强度 光出射度 3 光谱光效率函数 电光源照度 面光源照度 余弦辐射体 反射比 4 轴上像点和轴外像点的光照度 光系统的能量损失 5 颜色的三个表观特征 颜色混合定律 总结 6 三原色 颜色刺激值 颜色匹配实验 色品坐标和色品图 7 光源色的三刺激值 8 CIE1931 RGB系统 CIE1931 XYZ系统 9 颜色的主波长 补色波长 颜色纯度 10 均匀颜色空间 作业习题1习题2习题4习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