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十一:物质的构成(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4917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十一:物质的构成(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十一:物质的构成(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十一:物质的构成(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备考专题十一:物质的构成(I)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符号所表示的粒子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H2B . O2C . HD . H2O2. (2分)下图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图中“o”“”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过程I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B . 过程I,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 . 过程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 . 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3. (2分)(2011苏州)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 置换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C .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CO):v(Fe2O3)=3:1D . 铜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有金属锌析出4. (2分)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 .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 . 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 . 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5. (2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空气B . 蒸馏水C . 二氧化碳D . 高锰酸钾6. (2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 . 需要点燃B . 发光、放热C . 放出大量的热D . 属于氧化反应7. (2分)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 .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C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8. (2分)(2015秋东莞市期末)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 .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 .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 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9. (2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A . 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 . 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C . 用CO2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D . 用酚酞溶液检验NaCl溶液和盐酸10. (2分)(2015资阳)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B . 结构示意图为、 的粒子,表示了同种元素不同的粒子C . 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原子M,核外有n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mnD . 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A族11. (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防止水体污染实验室的药品随意丢弃到下水道B . 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C .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 . 家里煤气泄漏一立刻开排气扇抽风12. (2分)下列化学符号与名称相符合的是( )A . 碳酸钠 NaCO3B . 铁离子 Fe2+C . 氧元素 O2D . 干冰 CO213. (2分)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 .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差别B . 将硫磺在燃烧匙点燃,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 . 用H2和CO2两种气体分别吹自制的肥皂泡,在空气中均能上升D . 氧气能支持红磷燃烧,不支持红磷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氮气14.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B .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电荷数C .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 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15. (2分)今年5月,南京某公司丢失一枚探伤用放射源铱192,经多方寻找终于放回安全箱。下图 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铱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铱的原子序数为70B .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C . 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D . 铱属于非金属元素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6. (2分)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所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1)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的原因:_。(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甲同学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 g,木炭充分灼烧后的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n g,m和n的关系为m_n (选填“”、“”、“”、“”或“=”)。上述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选填“甲”、“乙”、“丙”)。17. (4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x为_;(2)表中某元素的原子易得2个电子,其离子符号是_;(3)由表中两种元素组成常见的AB2型化合物是_(写名称)三、 综合题 (共8题;共32分)18. (2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元素符号NaMgAlSiPSClAr原子结构示意图(1)该周期中一共有_种金属元素; (2)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_; (3)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 (4)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微粒的符号是_; (5)镁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6)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19. (2分)图中的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盐,常用做建筑材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有的一种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F、G是碱。它们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A、B的化学式:A_ B_; (2)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物质G在实验室必需密封保存的原因:_。 20. (5分)根据题意填空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例如: (2)一个水分子是由_和_构成的; (3)金属汞是由_构成的; (4)氯化钠是由_和_构成的 21. (5分)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1)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其反应类型是否(选填“是”或“否”)属于分解反应_。(2)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选填“分子”或“原子”) (3)用不同催化剂可使合成气合成不同的物质。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是_(填序号) A . 甲醛(CH2O)B . 甲醇(CH3OH)C . 尿素CO(NH2)2(4)写成化学反应生成物中单质的一种用途_。 22. (4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其中A,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且A为紫黑色,C为黑色粉末,B、E为常见气体;X与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Y是一种红色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 (2)C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若将合成气中两气体按分子数之比为1:1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_。 23. (5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通常情况下,一种有毒性的气态氧化物_; (2)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_;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 碱_; (4)可用于给人体补钙的盐_; (5)一种复合肥_ 24. (5分)如图所示,将一小块干冰放进一个塑料袋,将袋口扎紧,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 (1)从物质分类看,干冰属于 (填标号) A . 氧化物B . 酸C . 碱D . 盐(2)从物质组成看,干冰由碳、氧2种元素组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_ (3)从物质变化看,塑料袋鼓起的过程中干冰发生了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从微观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主要原因是_ 25. (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 H氢2 He氦3 Li锂4 Be铍5 B硼6 C碳7 N氮8 O氧9 F氟10 Ne氖11 Na钠12 Mg镁13 Al铝14 Si硅15 P磷16 S硫17 Cl氯18 Ar氩19 K钾X Ca钙(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2)分析上表可发现:可知图中X=_,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或规律(只写一条)_。(3)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8号元素,则该物质_(填序号)。 A . 一定是单质B . 一定是化合物C . 可能是混合物(4)仅由1、7、8、16号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任写一个)。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6-1、17-1、三、 综合题 (共8题;共32分)18-1、18-2、18-3、18-4、18-5、18-6、19-1、19-2、19-3、20-1、20-2、20-3、20-4、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