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阶段测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4616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阶段测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阶段测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阶段测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阶段测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 ) A . 篮球的直径B . 乒乓球的直径C . 手掌的宽度D . 物理课本的长度2. (2分)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B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 .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D . 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3. (2分)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飞机B . 地面C . 他本人D . 模拟气流4. (2分)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甲先跑得慢后跑得快C . 8s内,甲跑的路程更长D . 8s内,乙的速度是5m/s6. (2分)假设在高速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车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5,所用时间之比为14,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A . 110B . 101C . 58D . 857.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真空不能传声通过实验可直接获得结论B .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 . 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8. (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 . 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D . 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9. (2分)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 . 成语“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B . 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相同的10. (2分)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 . 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 戴上防噪的耳塞C . 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D . 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11. (2分)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 .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 .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 .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12. (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C . 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水能够传声D . “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声的响度要小13. (2分)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像蜂窝似的小孔),这主要是为了( ) A . 减弱声波的反射B . 增加声波的反射C . 增强声音的响度D . 装饰礼堂、美观好看14. (2分)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 . 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 . 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15. (2分)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 A .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B . 两同学在t = 15min时相遇C .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D . 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二、 填空题 (共9题;共11分)16. (1分)如图所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 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cm。17. (1分)地震发生前往往会看到很多动物集体出逃,那是因为动物会听到地震即将来临前产生的_。这说明声音能够_。在雪山上,禁止大声喧哗,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容易引起雪崩。 18. (3分)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_;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填序号)19. (1分)如图所示,小木块长度是_cm。 20. (1分)如图所示,工人们正在给高架桥安装隔音板,这是为了在_减弱噪声;此外,高架桥的桥面每隔一段距离就留有一条缝隙,若用刻度尺测量某条缝隙的平均宽度,应在缝隙的_(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1. (1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一排排战车整齐匀速地驶过天安门前。车上指挥员以旁边战车为参照物,他是_的,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他是_的。 22. (1分)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路旁的标志牌,如图所示。按照标示牌的规定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需要行驶_h。 23. (1分)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知苹果做_直线运动。 24. (1分)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_传感器工作的。(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三、 计算题 (共3题;共20分)25. (5分)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如图甲所示,大桥全长55km,设计速度100km/h。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小明当天随爸爸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用45分钟。求: (1)爸爸驾车通过大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2)如图乙所示,港珠澳大桥有一段为海底隧道,若按设计速度通过该隧道需要几秒的时间? 26. (5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个次停车30min,最终经过9h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少米? 27. (10分)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2m,一列长428m的火车完全通过正桥用了100s,试计算这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共需多少时间? 四、 实验题 (共4题;共13分)28. (2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陟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没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是正确的。29. (4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cm;tBC=_s;VAB=_ms;VBC=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是在做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选填“大”或“小”)。 30. (3分)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_) A . 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 . 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有关。 (3)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_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实验中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 (4)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_。 31. (4分)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 的 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_,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 (选填“还能”、“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用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A,可听到较响的声音,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角度变_(选填“大”、“小”), 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看出,当声源的振动_比较大时,声音的_较大。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11分)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三、 计算题 (共3题;共20分)25-1、25-2、26-1、26-2、27-1、四、 实验题 (共4题;共13分)28-1、28-2、28-3、29-1、29-2、29-3、29-4、29-5、30-1、30-2、30-3、30-4、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