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39594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B . 三甲基一氯硅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C . 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的pH小于7D . 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2. (2分)下列叙述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连接仪器的一般顺序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B . 过滤操作的关键是:一贴、两低、三靠C . 人工净化水的一般步骤是:沉降、过滤、杀菌消毒D . 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是;过滤、溶解、蒸发结晶3. (2分)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包含和交叉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一氯胺(NH3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 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是混合物B . 由三种元素组成C . 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D . N、H、Cl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3:15. (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H2O表示的是( ) A . 冰B . 可燃冰C . 干冰D . 水银6. (2分)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2NaCl 2Na+Cl2B . 2NO+O2=2NO2C . CO+CuO Cu+CO2D . Fe+CuSO4=FeSO4+Cu7. (2分)(2013河南)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化合反应B . 分解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8. (2分)某镁铝合金的样品7.2 g,研成粉末后与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 )A . 18.25%B . 14.6%C . 12%D . 3.6 %9. (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B . 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 CO气体(CO2气体)通过蒸馏水D . CO2气体(CO气体)点燃10. (2分)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A . 加碘食盐B . 无磷洗衣粉C . 无铅汽油D . 无氟冰箱11. (2分)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 . 单质:硅、水银、铁水B . 碱:火碱、纯碱、消石灰C . 盐: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D . 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锰化二磷12. (2分)金属钠在氧气中点燃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2 X,说法正确的是( ) A . X 的化学式为Na2O2B . 点燃时火焰呈紫色C . 反应中钠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23:8D . 反应中钠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30分)13. (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氖气_;2个二氧化硫分子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_; 表示_的结构示意图;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 14. (6分)如图1中的、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填序号)(3)如图2A、B、C、D一共几种元素_ ,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15. (4分)燃气灶能效标准将于2015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燃气灶将进入节能时代,如图是一款燃气灶的示意图: (1)所示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填一种即可) (2)燃气灶所用燃气包括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天然气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 (3)熄灭燃气灶的方法是关闭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_ 16. (4分)在用石灰浆刚粉刷过墙壁的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因为有_生成,墙壁表面有一层水珠,过一段时间由于炭火的烘烤,墙壁不但干燥得快,而且由于生成有_,变得又白又坚硬 17. (7分)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请回答: (1)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下列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铁的是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 赤铜矿(Cu2O)B . 赤铁矿(Fe2O3)C . 软锰矿(MnO2)(3)生活中人们喜欢用铝制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难生锈,铝制品难生锈原因是:_。 (4)为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将大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认为该方案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 (5)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8. (3分)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问题:(1)若A,B均为氧化物C为单质,B,C的化学式分别为:B_、C_ (2)AC的化学反应文字式为_ 三、 简答题 (共5题;共26分)19. (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结合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作用是_;仪器b的名称是_; (2)实验室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也可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两实验中都用到了同一种黑色固体药品,它在这两个反应中起_作用,请写出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3)若实验室用C、F装置组合制取某种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 反应物是块状固体和液体 反应在常溫下进行 制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制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制得气体难(不易)溶于水制得气体易溶于水(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_(填编号)若用装置G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端(选填“g”或“h”)()若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5)实验室选择A、D装置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反应后共制得0.05mL二氧化碳,该石灰石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_mol 若反应中共消耗50g稀盐酸,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0. (6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端午粽飘香”,微观解释为_;气体X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硫和水,X的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 图1中,微粒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图1五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字母序号”);请写出一种符合图2图意的a的微粒符号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21. (5分)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图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请写出硬质玻璃管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 22. (3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反应;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23. (2分)若将一定量的某种电池燃料R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R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8.09.600反应后质量/g待测07.2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表中待测的值为1.6BR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CR物质中碳、氢质量比为1:3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_四、 综合应用题 (共1题;共5分)24. (5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_ (2)用2KMnO4 K2MnO4+MnO2+O2制取 O2 , 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若制取3.2gO2 , 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4_g;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_;(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并用排空气法收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a、b、h、i、j、m和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30分)13-1、14-1、15-1、15-2、15-3、16-1、17-1、17-2、17-3、17-4、17-5、18-1、18-2、三、 简答题 (共5题;共26分)19-1、19-2、19-3、19-4、19-5、20-1、20-2、21-1、22-1、23-1、四、 综合应用题 (共1题;共5分)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