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3833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湘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湘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卷 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生活中的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 玻璃水杯B . 腈纶背包C . 真丝内衣D . 不锈钢锅2. (2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湿法炼铜B . 黑火药爆炸C . 用粮食酿酒D . 玉石雕琢成玉器3. (2分)由于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常用来制作动物标本的物质是( ) A . 食盐水B . 酒精C . 甲醛D . 蒸馏水4. (2分)近期雾霾天气笼罩了我国许多地方,下列做法不利于遏制雾霾产生的是( ) A . 使用脱硫煤B . 加大城市绿化、道路定期洒水、控制工地扬沙C . 积极推行油品的升级D . 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5. (2分)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 . 图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 . 图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 . 图是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不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6. (2分)银器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的化学式为AgSB . 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 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7. (2分)下列对生活常见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B . 公园里柳絮纷飞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 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间存在间隙D . 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8. (2分)下列有关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B . 铝合金比纯铝硬度大,熔点高C .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 . 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9. (2分)夏飞同学想要用含有杂质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mg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如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后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已知试剂均足量,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装置甲、乙、丁中的试剂分别是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实验时先点燃丙、戊处的酒精灯,过一会再通入混合气体; 该实验既可验证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又可验证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实验中会观察到甲、丁中液体均变浑浊; 实验结束后称量丙中固体质量为ng,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m-n)/3m100 利用丁装置在反应前后改变的质量也能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能够达到目的是( ) A探究分子运动B探究水的组成C探究铁生锈条件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A . AB . BC . CD . D11. (2分)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2B . 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C . 此反应为氧化反应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 2H2O12. (2分)研发高性能“中国芯”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Si)。硅及其化合物能发生如下的反应: Si+O2 SiO2SiO2+Na2CO3 Na2SiO3+CO2SiO2+2C Si+2COSi+2NaOH+H2O Na2SiO3+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中表现了C的还原性B .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休C . 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 .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13. (3分)硬水中含较多的Ca2、Mg2 , 常用_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_14. (4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CO是从煤的气化或合成气得到的。 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有:2C+O22COC+H2O CO+H2CO+H2OCO2+H2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填序号),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填序号)。三、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15. (3分)小明同学把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黑色的木炭粉均匀混合后,放入试管内加热到高温,充分反应后,试管内除有红色物质产生外,仍有黑色固体残留 (1)小明同学认为残留的黑色粉末一定是木炭粉,你认为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请你帮助小明设计简单的实验找出正确的答案(提示木炭不和稀硫酸反应) (3)若经实验证明黑色物质是木炭,小明想把铜粉中的木炭除去获得纯净的铜粉;于是他把该混合物放置在空气中灼烧请问他的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如果不能,你能否帮小明帮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实现小明的实验目的 四、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16. (3分)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C组成元素相同,D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问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C物质的用途(写出一种即可)_。 (3)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 五、 实验题 (共2题;共5分)17. (3分)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左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 18. (2分)同学们学习铁的化学性质,完成了下面的实验。 (1)能观察到气泡产生的实验有_(填字母序号)。 (2)实验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上面的实验中有一个不发生反应,其原因是_。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19. (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 (1)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 (2)补全空白处的实验步骤。 a组装仪器,然后_b如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50mL水,并夹紧止水夹c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迅速塞紧胶塞d待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记录此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30 mL,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所示。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填字母序号)。A . 木炭B . 铁丝C . 镁条七、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0. (2分)某粗盐样品中除NaCl外还含有少量的杂质MgCl2 为了测定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60.0g完全溶于水配成200.0g溶液,并向其中逐渐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g。 (2)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13-1、14-1、三、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15-1、15-2、15-3、四、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16-1、16-2、16-3、五、 实验题 (共2题;共5分)17-1、17-2、17-3、18-1、18-2、18-3、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19-1、19-2、19-3、19-4、七、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0-1、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