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五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72602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五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五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五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讲文言文分析综合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古代诗文阅读 三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 理解B3 鉴赏评价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分析综合C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2 掌握高考文言文筛选信息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3 掌握高考文言文分析概括题错题设计的十种类型 教学重点 4 提高高考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的答题水平 教学难点 一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人物传记 3 辨理 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 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 说明了什么道理 一 文言文 人物传记 的阅读方法 1 顺读法 整体解读文章 1 知人 几个人 主要人物是谁 次要人物有几个 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 2 明事 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只写一件事 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写几件事 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2 分析概括题 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文本的行文顺序大体一致 题目一般要求选出 不正确的一项 而这 不正确的一项 并非全错 而是大部分正确 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 因此利用已知条件再读文章 就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一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2 倒读法 利用题目信息 把握中心内容 所谓 倒读法 就是先阅读信息筛选题和分析概括题这两个题目 利用其中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 1 筛选信息题 题干中都规定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 这 中心 往往是阅读材料内容的中心 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 抓住 中心 再去读文章 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关注事件 层层划读 标上序号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 阅读小贴士1 1 类型 一人多事 型 2 结构 人物简历 性格特点 事件 作者的议论 3 阅读方法 每读完一个事件 或人物 时 就用铅笔标出序号 目的 1 有利于读懂原文 理清文章脉络 2 即使读不懂 但也知道这个事件发生在这个时间 这个地点 是谁和这个人之间的事 达到 故事没读懂 但题做对了 的效果 结合语境 关注细节不懂的词句可以标上 或联系上下文和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推导 高考人物传记多是清官廉吏 民族英雄 阅读时要注意分清人中人物的议论和作者的议论 阅读小贴士2 重细节辨议论 读文言文 理清四个问题1 人物 所记谁人 哪一个朝代 还涉及多少人 2 职官 史书中的人物 多是官员 所任何职 朝中官还是地方官 几度升黜 3 事件 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 或孝义 或勤学 或清廉 或爱民 或抗上等 边看边要弄清楚 文中写了什么事 写了多少件事 4 品格 高考所选的纪传文 传主都是正派人物 而要求 筛选 和 提取 的信息 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因此 阅读时 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小结 如何读懂文章 1 从文体特点入手 整体把握文意弄清六个 要素 主人公 其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物语言 曰 谓 言 和冒号 引号等标志 人物行为 所做之事及过程结果 事在何时何地发生 言 行 事表现的人物性格和品质 人 事现实意义 作者评价 平时训练时 我们还可运用下面表格来强化文体意识 把握文言文大意 2 从文言选择题最后一题入手 深入把握文意 命题者设计的选项类型有以下三种 1 鱼贯式 以原文内容的顺序设计ABCD的选项 2 分总式 四个选项分成两个部分 前者按原文内容的顺序设计 后者对全文内容总结评价 3 总分式 四个选项分成两个部分 前者对全文内容总结评价 后者按原文内容的顺序设计 积累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第一类 表示授予 提升的词语1 征 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2 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 然后向上荐举 任以官职 3 荐 举 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以官职 4 拜 授予官职 5 除 任命 授予官职 6 授 给予官职 7 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 8 擢 在原官职上提拔 9 拔 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积累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第二类 调动官职的词语1 迁 调动官职 一般是提升调用 2 转 调 徙 调动官职 3 补 补充缺职 4 改 改任官职 积累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第三类 兼职 代理的词语1 兼 同时掌管 兼任 2 领 兼任 3 署 代理 暂时任 担任 4 权 暂代官职 第四类 降职 罢免的词语1 5 罢 免 罢黜 免去官职 6 黜 废 废弃不用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 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 可灵活翻译为执掌 主持的意思 例如 知 调清河丞 寻知大谷县 1996年高考 行 迁左丞 行徐州事 2000年高考 主 掌管 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勃 人名 史记 吕太后本纪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选段文字一般包含有主人公行事的后果或影响 史书传记的体裁所定 而这种后果或影响很多时候在官职的升降之中可以得到直接的反映 了解一些常见职官词语的含义在其位 谋其政 知道了某种官职的具体含义就能够推知选文中人物的适当言行 掌握高考有关职官的干扰项设题 1 武官 一般称呼为将军 尉 将 司马 节度使 掌书记 参谋 参军等 例如 中郎将 屯骑校尉 祁连将军等 2 中央文官 一般称呼为大夫 侍从 郎中 员外郎 主事等 例如 谏议大夫 御史大夫 侍郎 秘书郎 翰林待诏 侍从 3 地方文职 太守 刺史 长史 别驾 黜陡使 知州 知府 令等 此外 还有一个常见词 掾 yu n 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如 田单者 齐诸田疏属也 为临菑市掾 2001年高考 二 信息筛选题 信息筛选题 见学生用书138页 了解该题的设问方式和命题特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 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也是难点 它考查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分析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每年都出现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常涉及以下方面 1 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 2 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 3 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 4 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 5 展现人物性格的信息 6 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 7 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 8 有关选文的综合信息等 考点解读 信息筛选题解答步骤 分析题干 界定概念 仔细分辨 谨防陷阱 重点突破 逐项排除 信息筛选题的命题方式 一 对象错位 二 方法错位 三 概念错位 四 主旨错位 五 事件错位 六 关系错位 一 把准对象 忌张冠李戴 二 体情察意 忌断章取义 三 找准区间 忌无中生有 四 锁定内涵 忌无的放矢 应对方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 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 多件事情 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 就时常采取 张冠李戴 的方法 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 嫁接 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 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一 对象错位 1 人物传记刻画人物的方式 描写方法 2 表现方式 二 方法错位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全部表现 直接表现 间接表现 作者评述 注意 命题人有时会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 但描写方法或表现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 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 一瞥而过 就极易受其误导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 有时是明晰的 无需多费周折 但有时却是隐含的 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 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 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三 概念错位 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第11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 分别表明先祖 讲究孝道 和 乐善好施 的一组是 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 岁时勤力活家 人产计口给食B 遇诸兄弟门以内 蒸蒸如也 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C 三事继母常 岳 卢 如所生 诸饿者以次受糜 妨其笠于槐 累累如也D 颖川公卒 哀毁如礼 遇事慷慨 不避艰险 一 孝道 奉养父母的准则 特定内涵 奉养的对象是 父母 解析 B项中句 对待的是 诸兄弟 所以不能称为 孝道 二 乐善好施 爱做好事 喜欢施舍 特定内涵 施舍的对象必须是 外人 施舍的原因必须是 穷困 解析 A项中句 的 人产计口给食 说的是对家人按人口定量供应粮食 它的对象是 家人 原因是 勤俭持家 所以不能称为 施舍 解析 D项第一句先祖因其父 颍川公 丧而悲 哀毁 能体现 孝道 第二句的 慷慨 是情绪激昂之意 从 不避艰险 可以看出 故不是 乐善好施 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第11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 分别表明先祖 讲究孝道 和 乐善好施 的一组是 A 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 岁时勤力活家 人产计口给食B 遇诸兄弟门以内 蒸蒸如也 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C 三事继母常 岳 卢 如所生 诸饿者以次受糜 妨其笠于槐 累累如也D 颖川公卒 哀毁如礼 遇事慷慨 不避艰险 C 高考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 在选材时始终贯穿着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 这与 以德治国 的时代主旋律相合 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 传主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 美德是个筐 事事往里装 命题人看准了这一点 往往在 某一种 传统美德的 点 上命题 制造出 主旨错位 的误区 四 主旨错位 人物传记讲究表现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 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 隐情 千万不能脱离语境 就事论事 否则 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五 事件错位 在叙事类选文中 事件的进程有起因 经过和结果 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 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 而命题人有时会将 前一阶段 的事件混杂到 后一阶段 的事件之中 或将 后一阶段 的事件混杂到 前一阶段 的事件之中 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 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六 关系错位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都能直接表现苏涣有才能的一组是 天圣元年 始就乡试 明年登科 为凤翔宝鸡主簿 知公之贤 屈意礼之 以郡委公 及公往 遂直其冤 公喻郡邸吏 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公至逾年 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者 一道震恐 遂以为事 予少而读书 少长为文 日有程 不中程不止A B C D C 审题干 明确思维方向 本题的筛选主体 筛选特征 表现方式 筛选角度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全部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 所与交游者 皆一时长老 公虽以职事之 而鄙其为人 虽为政极宽 而用法必当 公礼之甚厚 以备乡举 传上旨 以宗为书手 公据法不奉诏 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者A B C D D 审题干 明确思维方向 本题的筛选主体 筛选特征 表现方式 筛选角度 筛选信息题的解题方法 1 分析题干 界定概念 筛选主体 筛选特征 表现方式 筛选角度2 仔细比对 谨防陷阱 3 重点突破 逐项排除 课堂小结 三 分析概括题 三 分析概括题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设问方式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正确 的一项是 分析概括题解答步骤 细读选项表述 快速圈定解答区域和具体出处 比照选项与原文相应语句的异同 关键 能够比较准确地译出原文注意选项的转述是否等值 高考文言综合分析题 错项 全考问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读懂原文 细心比照 一 考问 关键词 是否错解二 考问 人物 是否偷换三 考问 句意 是否曲解四 考问 官职 是否错位五 考问 事实 是否篡改 错项 陷阱 设计的方法 1 无中生有 2 张冠李戴 3 时间错位 4 地点混乱 5 颠倒顺序 6 故意误译 7 事件杂糅 8 言过其实 9 强加联系 10 以偏概全 以全概偏 分析概括题答题技巧 真题再现 如2011年北京卷第9题 B 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 这在周公 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1 无中生有命题人在选项中故意编造一些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或者是捏造的情节 以此来干扰考生思维 解析 原文引周公 齐桓和曹子的事例是为了论证 小过 不能 掩其大美 B项 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 无中生有 2 张冠李戴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 说的话 移花接木 到另一个人物身上 导致对象错位 原文 公至则除之 且表其事 又言正民无罪 职事办治 在任治政有方 诏 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复以正民为鄂州 解析 应为 诏 陈公弼 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 错 真题再现 2011年江苏卷第7题C 淮南发生饥荒 安抚 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 王被免职 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 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3 弄错时间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叙述的事件的发生 发展过程或不同事件之间的时间混乱表述 原文 原文末段 重贵与凝赴援 独重贵 凝全军还屯 凝议上将士功状 重贵喟然曰 大将陷没 而吾曹计功 何面目也 解析 根据文意 张凝 李重贵只是来 策应 保裔 当时 在与契丹血战时 保裔已经 为敌所覆 张凝 李重贵才赶去赴援 并非是张 李二人 与他共同抗敌 此项在时间表述上混乱 真题再现 如2010年全国卷 第10题D 康保裔品行端正 严谨厚道 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 又擅长骑马射箭 射飞禽走兽无不中 在与契丹血战时 张凝 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 敌军这才退去 4 地点混乱人物行为 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不一致 原文 尹思令率众万余人谋袭盱眙 韶谓诸将曰 自梁氏丧乱 国无定主 人怀去就 强者从之 霸先等智小谋大 政令未一 外托同德 内有离心 诸君不足忧 吾揣之熟悉矣 乃自将步骑数千人倍道赴泾州 途出盱眙 思令不虞大军卒至 望旗奔北 解析 泾州一战 应为 盱眙一战 真题再现 D 段韶擅长统众 面对敌人的侵扰时 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 泾州一战 段韶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几千人突袭 尹思令败逃 5 颠倒顺序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中没有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当做已发生的事情 将原文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当做已出现或必然出现的情况来表述 原文 愍帝召致便殿 劳以温旨 甫感泣 叩首殿墀下 呼曰 臣不才 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 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而甫为京营副总兵 解析 根据原文可知 应该是申甫先被皇帝召见 他非常感动 表示愿意誓死为国效力 然后皇帝才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真题再现 如2010年山东卷第12题C 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 后得到刘之纶 金声等人的举荐 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申甫非常感动 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6 故意误译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对原文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或词类活用现象等作不恰当的解释 故意歪曲理解原文语句的意思 原文 后拜侍中 兼太子宾客 诸囚闻其迁 皆垂泣 其得人心如此 解析 比照原文 逐一分析关键词发现 拜 为 授予官职 之意 兼 为 兼任 之意 是升官 这里却错解为 贬谪 真题再现 如2011年浙江卷第18题D 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 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 深得人心 故意误译 原文 更于柳城筑营州城 使得营州仓廪充实 百姓逐渐富有 招集商胡 为立店肆 解析 原文 更于柳城筑营州城 更 在文中为 再 复 之意 是 再在柳城修筑营州城 另外 使得营州仓廪充实 百姓逐渐富有 的原因不只是开屯田八十八处 还在于 招集商胡 为立店肆 真题再现 又如2011年辽宁卷第6题B 宋庆礼处事求实 勇于开创局面 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 另址再建营州城 管理归附的外族 又开屯田八十余处 使得营州仓廪充实 百姓逐渐富有 7 事件杂糅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或杂糅文段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或杂糅作者的主要观点 或杂糅不同人物的观点态度 或杂糅同一人物对不同事件的观点态度 使考生头绪难以理清 正误难以分辨 原文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其观行也贤其远 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 其行身也离世 君主听取言论时 一味欣赏说话人的口才 观察行动时 一味赞赏远离实际的作风 所以臣子和民众讲起话来 就高深莫测 做起事来就远离实际 解析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不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由原文可知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的后果是 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 其行身也离世 即群臣士民说的话显得高深莫测 做起事来就远离实际 这是不好的方面 怎么是有 术 的表现呢 真题再现 如2007年湖南卷第12题 B 在作者看来 舜鼓五弦之琴 歌 南风 之诗而天下治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都是治国有 术 的表现 8 言过其实命题者故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精神从而对其观点态度故意作出错误解说 这是我们常常在解读时容易犯的毛病 即对待古人不能依据其具体时代 不能立足于文本作出合理评价 常常以今律古 原文 已而太后亦寤 卒听公 解析 原文中 已而太后亦寤 卒听公 是说太后最终也醒悟过来 听从了王德用的做法 文中并没有表述太后对王德用的赞赏 真题再现 如2010年江西卷第12题 B 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 刚直不阿 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 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 受到天子的重用 9 强加联系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把原文本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或联系不直接的事件强行联系在一起 由此推论出一个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 原文 叟孤飘坎壈l n 未有仕路 解析 此项表述中 恃才傲物 言行偏激 的评价与文意不符 作者是站在赞赏的角度来写胡叟的 并未否定他 另外 胡叟仕途不顺与得罪韦祖思 这两者在文中并没有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以选项D给出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 属于强加因果 以误导考生 真题再现 如2010年浙江卷19题D 胡叟聪敏过人 少年成名 但因恃才傲物 言行偏激 得罪了京兆韦祖思 以致仕途受阻 一生坎坷 翻译 王戎在职时虽然没有特殊的才能 但处理政事井井有条 后担任光禄勋 吏部尚书 因为母亲去世离职 性情非常孝顺 不拘泥礼法制度 依然喝酒吃肉 或者观看下棋 但是容貌憔悴 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原文 戎在职虽无殊能 而庶绩修理 后迁光禄勋 吏部尚书 以母忧去职 性至孝 不拘礼制 饮酒食肉 或观弈棋 而容貌毁悴 杖然后起 真题再现 2007山东卷 C 王戎不拘礼法 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 经常下棋娱乐 以致容貌憔悴 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强加因果 解析 王戎容貌憔悴是因为 思念母亲过度 而非 喝酒吃肉 下棋娱乐 因此选项中不存在因果关系 10 以偏概全 或以全概偏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故意缩小 或扩大 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 作用 程度等 或者断章取义 原文 赏亲阅 见十置一 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 百人为辈 覆以大石 解析 此项中 全部投入 虎穴 处死 表述与原文不符 原文是说尹赏亲自察视这些人 每察视十人 就放走一人 其余九人依次投入虎穴中 每穴各投一百人左右 最后以大石盖住洞口 可见不是全部投入 这就是明显的以全概偏 真题再现 如2010年四川卷第10题B 永始 元延年间 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 全部投入 虎穴 处死 错项 陷阱 设计的方法 1 无中生有 2 张冠李戴 3 时间错位 4 地点混乱 5 颠倒顺序 6 故意误译 7 事件杂糅 8 言过其实 9 强加联系 10 以偏概全 以全概偏 分析概括题答题技巧 岑文本 字景仁 南阳棘阳人 性格沉稳文静 容貌气质好 学识广博 能融会贯通 谈吐文雅 善于写文章 贞观元年 被任命为秘书郎 同时在中书省兼职 正遇上太宗行藉田之礼 岑文本献上 藉田颂 等到新年太宗亲临宴请百官的时候 文本又献上 三元颂 文章的语言很美 文本的文才已经很有名气 再加上李靖推荐 于是太宗任命他为中书侍郎 专门掌管朝中的机密文件 1 岑文本字景仁 南阳棘阳人 性沉敏 有姿仪 博考经史 多所贯综 美谈论 善属文 贞观元年 除秘书郎 兼直中书省 遇太宗行藉田之礼 文本上 藉田颂 及元日临轩宴百僚 文本复上 三元颂 其辞甚美 文本才名既著 李靖复称荐之 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 专典机密 练兵场 A 岑文本学识渊博 能够融会贯通 又善于写文章 他所作的 藉田颂 三元颂 深受人们的称赏 因此唐太宗很器重他 让他担任秘书郎 掌管国家的机密 翻译 文本认为自己出身书生 因此总是很谦逊 平时对旧友 即使出身微贱 文本也一定与他行对等的礼 文本的住所低矮简陋 室内连褥垫 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 侍奉老母以孝顺闻名 扶养弟侄们情深义重 太宗常常说他 宽宏仁厚 忠诚严谨 我把他当作亲信 文本自以出自书生 每怀谦挹 平生故人 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居处卑陋 室无茵褥帷帐之饰 事母以孝闻 抚弟侄恩义甚笃 太宗每言其 弘厚忠谨 吾亲之信之 练兵场 D 文本廉洁朴素 不看重财富 虽居高官 他却住在低矮简陋的地方 屋里连被褥垫 帐幔之类的装饰都没有 翻译 此时 新立晋王为皇太子 名士多兼任太子的属官 太宗想让文本也兼任太子的属官 文本再拜 说道 我凭借平庸的才能 所居官职早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 只担任这一个官职 还担心错误多得数不清 怎么能再辱列太子的属官 来招致舆论的非议呢 请您充许我一心侍奉您 不再希求太子的恩泽 是时 新立晋王为皇太子 名士多兼领宫官 太宗欲令文本兼摄 文本再拜曰 臣以庸才 久逾涯分 守此一职 犹惧满盈 岂宜更忝春坊 以速时谤 臣请一心以侍陛下 不愿更希东宫 练兵场 B 岑文本谦虚谨慎 不贪慕权势 太子是储君 兼任太子的属官 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势 但他不愿这样做 俄拜中书令 归家有忧色 其母怪而问之 文本曰 非勋非旧 滥荷宠荣 责重位高 所以忧惧 亲宾有来庆贺 辄曰 今受吊 不受贺也 不久被封为中书令 回家后面带忧色 他的母亲很奇怪 问他这是为什么 文书说 我既非元勋又非先王旧臣 承受了朝廷过多的庞信和荣耀 责任重 官职高 因此忧惧 亲威朋友来庆贺的 文本就说 现在只接受哀悼 不接受庆贺 B 对升任中书令也不喜反忧 因为他担心责重位高 不能胜任 又有劝其营产业者 文本叹曰 南方一布衣 徒步入关 畴昔之望 不过秘书郎 一县令耳 而无汗马之劳 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 斯亦极矣 荷俸禄之重 为惧已多 何得更言产业乎 言者叹息而退 旧唐书 列传第二十 又有人劝他置产业 文本叹息说 我南方一平民百姓 空手进京 当初的愿望 不过做个秘书郎 县令而已 没有战功 仅仅凭着文章官至中书令 这已经到了极点了 承受那么重的俸禄 已经很不安 哪里谈得到再置产业呢 对他置产业的人感叹着退下了 D 有人劝他置产业 他却为承受朝廷的俸禄多而不安 16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岑文本学识渊博 能够融会贯通 又善于写文章 他所作的 藉田颂 三元颂 深受人们的称赏 因此唐太宗很器重他 让他担任秘书郎 掌管国家的机密 B 岑文本谦虚谨慎 不贪慕权势 太子是储君 兼任太子的属官 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势 但他不愿这样做 对升任中书令也不喜反忧 因为他担心责重位高 不能胜任 C 文本深得唐太宗的信任 这不仅因为他的才能 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孝谨仁厚 忠诚尽职 所以太宗希望他能多与太子沟通 并且叫他担任中书令 真是用心良苦 D 文本廉洁朴素 不看重财富 虽居高官 他却住在低矮简陋的地方 屋里连被褥垫 帐幔之类的装饰都没有 有人劝他置产业 他却为承受朝廷的俸禄多而不安 岑文本 性沉敏 有姿仪 博考经史 多所贯综 美谈论 善属文 贞观元年 除秘书郎 兼直中书省 遇太宗行藉田之礼 文本上 藉田颂 及元日临轩宴百僚 文本复上 三元颂 其辞甚美 文本才名既著 李靖复称荐之 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 专典机密 第一题 题目解析 解析 A 错 岑文本上 籍田颂 三元颂 是在担任秘书郎之后 2 平阳侯曹参者 沛人也 秦时为沛狱掾 而萧何为主吏 居县为豪吏矣 参始微时 与萧何善 及为将相 有郤 至何且死 所推贤唯参 参代何为汉相国 举事无所变更 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 重厚长者 即召除为丞相史 吏之言文刻深 欲务声名者 辄斥去之 日夜饮醇酒 练兵场 A 曹参起初势微的时候 跟萧何交好 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 一个做了相国 有了深交 萧何在临终时 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 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 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 办事无所变更 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参子奋为中大夫 惠帝怪相国不治事 以为 岂少朕与 乃谓奋曰 若归 试私从容问而父曰 高帝新弃群臣 帝富於春秋 君为相 日饮 无所请事 何以忧天下乎 然无言吾告若也 练兵场 C 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 怀疑是轻视自己 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练兵场 太史公曰 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 以与淮阴侯俱 及信已灭 而列侯成功 唯独参擅其名 参为汉相国 清静极言合道 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参与休息无为 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 史记 曹相国世家 D 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 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练兵场 练兵场 A 曹参起初势微的时候 跟萧何交好 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 一个做了相国 有了深交 萧何在临终时 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 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 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 办事无所变更 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C 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 怀疑是轻视自己 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D 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 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错项 陷阱 设计的方法 1 无中生有 2 张冠李戴 3 时间错位 4 地点混乱 5 颠倒顺序 6 故意误译 7 事件杂糅 8 言过其实 9 强加联系 10 以偏概全 以全概偏 分析概括题答题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