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市政府搬迁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千*** 文档编号:7720 上传时间:2016-10-0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某市政府搬迁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湖南某市政府搬迁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湖南某市政府搬迁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 总论 目背景 目名称 *市行政中心整体搬迁工程 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的承办单位是: *市行政中心搬迁指挥部。 经 *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领导集体研究,成立了 *市行政中心搬迁指挥部。总指挥: *( *市市长);指挥长: *( *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常务副指挥长: *。指挥部下设四个部门:办公室、建设规划组、征地拆迁安置组、计划财务组。指挥部的职能是承接行政中心搬迁的相关工作。 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承办单位委托湖南省 *咨 询公司编制可研报告的工程咨询合同; 2) *市发展计划局编制的湖南省老工业基地 *市老城区东迁项目建议书; 3)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 2006 3 号关于 *市城乡一体化规划( 2004 2020)的批复; 4) *市发展计划局 * 2006 1 号关于批准老工业基地 *市老城区东迁立项的请示; 5) *市人民政府娄政 2006 3 号关于批准老工业基地 * 2 市老城区东迁的请示; 6)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4 2020); 7)地形图; 8)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法规 、规范和标准; 9)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项目提出的过程 *市是一座典型的在工矿企业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城市,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居民区与厂区混杂、城市功能先天不足,城区四周密布着高能耗、高污染的大中型工矿企业(如 *有限公司、金竹山电厂、 9765 工厂、 *钢铁总厂、 *煤矿等),加上三面环山,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基于此,从 2000 年起,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建议、提案,强烈要求搬迁老城区,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市委、市政府决定以东 面的 *镇 *村和 *村地区作为城市扩容发展方向。 2006 年 1 月,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 20063 号文批准了 *市城乡一体化规划( 2004 2020)。 为了迅速带动老城市东迁,同时改善 *市行政机关大院的办公设施落后、场地拥挤的局面,市政府提出了行政中心搬迁工程。工程拟选址 *新区,计划自筹资金,投资 11786 万元,征地 140 亩,建设综合办公大楼及配套设施,解决包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各职能机构及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在内的 49 个单位、 1286 名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需求。 2006 年 1 月, *市发展计划局编制了项目建 3 议书,并委托湖南省 *咨询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现有机关大院严重影响了机关正常办公 *市现在的机关大院建于 1970 年,占地面积约 18 亩,总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机关大院办公单位增加了22 家,工作人员增加了 800 多人,而相比之下,办公楼场地不仅没有增加,还因为年久失修,有两栋已鉴定为危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由于现有的办公场地明显狭窄拥挤,有 10 多家单位不得不在外租房办公,一些必备的办公设备也无法配备到位,无法满足 现代化、信息化办公的需要,严重制约了行政效能的提高,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形象。当前,该市率先推行“三零”制度(即零成本服务制度、零过错管理制度、零投诉监督制度)和社会化民主评议,对提高办公效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各部门要求改善办公条件、添置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呼声强烈,但由于场地的限制,难以实施。老机关大院处于城市商贸中心,没有扩建的余地,也影响了城市功能分区。老机关大院临 *最主要的商业街,土地商业价值很高,可以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筹措一部分资金,建设本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场地拥挤现状。 第二, *市财政具备 建设本项目的经济实力 *市面积 439 平方公里,总人口 人,市区建成区 25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25 万人 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元,人平 过 2000 美元,位居全省经济强县(市)第 6 位。 该市从 2000 年起,就成立了工资统发中心,全市 170 家行政事 4 业单位的 8466 名干部职工(包括乡镇办干部和乡镇办中小学教师)全部纳入了工资统发。按照上级要求,近五年来,该市确保了本级财政对公务员及教师工资(包括误餐费、生活补贴等)的按月及时、足额地发放到位。 该市的财政实力较强, 2002 2005 年的财政收支情况见下表: *市财政收支情况表( 2002 2005) 单位:万元 年度 地域内财政收入 财政总收入 财政可用财力 财政支出 2002 33658 22640 32658 23094 2003 43263 24848 35543 25233 2004 60945 32150 43588 31780 2005 72831 40324 50033 39280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市近几年来财政收入的平均增加速度达到了21%,可用财力 2005 年为突破了 5 亿元,完全具备建设本项目经济条件。 第三,行政中心搬迁,对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富产煤和有色金属矿,是全国 60 个资源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湖南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老工业基地。但是 *的城区是在工矿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空间布局上存在诸多问题: 现在的城区属 *煤矿采空区, 2003 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采煤沉陷区专项治理范围。一旦发生塌陷地质灾害,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虽然政府一直在治理,但这种潜在的威胁始终存在,难免对该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 5 现有城区的功能分区不明,城市功能存在先天缺陷。近年来,*市虽然对老城区 17 条道路和 40 万平方米的临街面进行了改造,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地域狭窄、人口密度过大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加上周边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对城区更形成了挤压之势。由于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市发展用地受到限制,老城区已没有发展的余地,只能向东拓展。 作为老工业城市,老城区的工业企业密布,且多是很难治理的重点污染型企业。致使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三废”排放量约占 *市的 50%,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城市空气质量常年处于或超过国家三级标准,超标率高达 71%,酸雨频率高达 93%;环境噪声超过国家二类标准,超标率 31%。 *市环境保护局经调查后认为,该市的城市环境污染已不堪重负,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 为了建立完善、科学的城市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确立合理的空间依托, *市提出了老城区东迁,其总体规划已获得省政府的批准,进入了实施阶段。 根据中国的城市发展规律,行政中心的选址对调节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很多城市就是在行政治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行政 中心的选址,是对城市空间未来发展的一种战略思考。 *市行政中心随老城区东迁,能够与老城区一同形成 25 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框架,带动服务设施、商贸、地产等一系列的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对 *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6 目概况 建地点 行政中心搬迁工程选址 *市 *镇 *村 *地段,位于规划中的*大道与 *大道交汇处。 设规模与目标 根据国家计委计投资( 1999) 2250 号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项目拟占地 140 亩,建设联合办公大楼及其配套设施,总建筑 面积 34066 平方米。解决 *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机关及部分部、办、委、局等 49 家单位 1286 名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及其配套设施。 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为 元,其中:建筑工程 元,设备购置 元,安装工程 元,其他费用 元。项目资金由 *市本级财政安排和通过拍卖老机关大院进行资产置换等方式自筹解决。 要技术经济指标 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建设规模 征地面积 3240 合 140 亩 用地面积 7383 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954 道路广场面积 0465 绿化面积 6964 建筑面积 4066 2 人员定编 人 1286 3 建筑密度 10% 4 绿地率 36% 5 容积率 6 总投资 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 万元 设备购置 万元 安装工程 万元 其他费用 万元 7 建设期 年 3 题与建议 应尽快对场地进行地质勘探,明确场址区的工程地质情况。 8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求分析 根据 *市委、政府的要求,需要行政中心搬迁工程包括 49 家机关和单位,定编 1286 名,实有人数 1487 人。详细名单如下: *市行政事业单位搬迁机构的人员一览表 序号 单位名称 编制数 实有人数 一 党政机关 871 987 1 市委办 44 51 2 组织部 28 29 3 宣传部 32 30 4 统战部 18 18 5 政法委 12 18 6 编 办 9 8 7 农 办 46 37 8 市纪委 36 40 9 政府办 50 56 10 经济工作局 81 76 11 发改局 38 36 12 人事局 33 35 13 城管局 98 130 14 法制办 5 4 15 卫生局 54 56 16 计划生育局 49 73 17 安全监察局 29 30 18 统计局 35 39 19 物价局 35 51 20 人防办 17 41 21 信访局 13 13 22 人 大 31 32 23 政 协 23 24 9 序号 单位名称 编制数 实有人数 24 团市委 13 10 25 妇联 15 16 26 科协 7 7 27 文联 2 3 28 工商联 3 3 29 侨联 2 2 30 残联 10 15 31 九三学社 2 2 32 民建 1 2 二 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415 500 33 市委党校 24 26 34 市委、政府接待处 6 10 35 老干局 11 11 36 机关事务局 23 19 37 档案局 18 17 38 广播电视局 106 156 39 农机局 67 72 40 商务局 24 26 41 规划局 59 76 42 招商局 11 11 43 经管局 12 16 44 移民局 13 19 45 旅游局 9 14 46 农开办 5 5 47 房改办 10 5 48 610 办公室 5 5 49 市政府办事服务中心 12 12 合计 1286 1487 10 根据以上人员编制表和国家有关规定,行政中心的建筑面积测算如下: 1)联合办公:根据国家 计委投资( 1999) 2250 号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市行政中心属于三级办公用房,编制定员 1286人,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为 16 平方米,同时考虑到预留和发展,增加10%的调整系数,则需要建筑面积 22634 2)停车位:参考有关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则,按办公建筑 位 /100,需停车 199 辆。按地上停车 35%,地下停车 65%考虑。 地下停车场与人防工程一同考虑,平战结合。建筑面积 5160 3)食堂:按人均 ,建筑面积为 1672 4)变配电、锅炉房、 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 2000 5)传达室、大门:建筑面积为 100 6)公开办事大厅(政务中心):按 50 家单位每单位 50,建筑面积为 2500 以上总建筑面积 34066 设规模 通过需求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34066地面积 93240 140 亩)。主要建筑包括综合办公楼、配套设施楼、变配电所、大门传达及停车场等。此外还有大院内的道路、绿化、给排水、供配电、暖通空调等辅助设施的建设和电子政务设施的建设。 11 第三章 场址选择 址现状 点与地理位置 拟建场址位于新城区的 *新区,在规划中的 *大道与 *大道交汇处,临近湘黔铁路、 道,背靠 *生态公园,西临 *风光带,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本项目的建设用地属于国家机关用地,为划拨用地。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此外市国土资源局拟将行政中心周边 1800 亩的土地收入,扣除上缴国家的和其它相关费用后,用于本项目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 址条件 形、地貌条件 场址拟建在 *新区 *地段,原始 地貌为丘陵坡地,最小标高 185 米。 然条件 *市在湖南省的几何中心,东径 111 18 57 111 36 40 与北伟 27 30 49 27 30 38之间,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夏之交多梅雨。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12 极端最低气温: 年平均隆雨量: 米 年平均温度: 70% 年平均无霜期: 269 天 年日照时数: 时 城市主导风向:北北东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偏东风 年平均 风速: /秒 最大风速: /秒 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由于地质勘探报告尚未编制,建议建设单位尽快进行场地的地质勘探,提供翔实的地质勘探结果,以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2)水文地质: *为市区过境河流,流域面积 300 平方公里,城区段 里。 *段多年平均流量 409 立方米 /秒,多年平均最枯流量 方米 /秒, 50 年一遇洪水位 (渣洋桥观测点),*现有城市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新城区的防洪标准也按 50 年一遇规划,省水利院推算水电站建坝后洪水位 为 。本项目场址最低标高 185 米,项目建成后最低标高将达到 200 米,无洪水隐患。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01),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照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 市规划与区域性规划要求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进行中,项目的选址已经 13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进行了衔接。土地征用手续、使用权证和他项权证均在抓紧办理中。根据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要点,项目场址所处用地性质为公共设施用地,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通 条件 *市地处联动东西经济的湘黔铁路中段,东靠南北大动脉洛湛铁路,资水横贯东西,上瑞高速公路擦境而过,紧临即将开工建设的娄新高速公路。东距上海 1600 公里,南距广州 700 公里,距省会长沙 210 公里。场址位于规划中最大的两条城市主干道 60 米宽 *大道和 60 米宽 *大道交汇处,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共设施条件 根据新城区的总体规划,新城区将建成完善的水、电、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可以满足项目需要。 场址的供水由 *市第一自来水厂提供,该厂尚有 m3/d 的富余供水能 力,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场址的双电源由 110集中变电站和规划建设中的 110*变电站供给。容量充足,可靠性强。 地拆迁条件 本工程需要拆 6000 平方米房屋、安置 31 户居民,共 150 人。本工程的拆迁安置将与新城区同步进行,统一建设安置小区,集中安置。拆迁安置补偿将按照 *市人民政府 2003 年 29 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 14 地条件比选 本项目选择了三处场址进行比选。 方案一: *方案(位于 *大道与 *大道交汇处) 优点:位于 *边,风景,自然环境优美,可避开污染源; 位于*大道旁,交通便利;推平山体后,行政中心可满足坐北朝南布置;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较快,可尽快组织实施建设。 缺点:推平山体,工程量大,工期较长;推平山体土石方较大,就地无法平衡;山体地质条件还不详,如为岩石则难以组织实施;离铁路较近,铁路噪音无法彻底解决。 方案二: *水库方案(位于 *水库旁) 优点:位于 *水库旁,地势平坦,场地平整,相对容易实施建设;场地开阔,影响范围较大;离铁路较远,铁路噪音相对较小;规划的 *大道和 *路交汇于此,交通便利。 缺点:远离城区,基础设施配套较难;建筑坐南 朝北;建筑正对金电老电厂烟窗。 方案三: *方案(位于 *镇 *村) 优点:地理位置优越,在整个控规的左下脚位置。三面环水,北靠大山,南对 *;能够避开污染源,包括厂矿烟窗和铁路;地势平坦,相对开阔;建筑可坐北朝南建设。 缺点:现状相对较远,不在新城区的中心位置,基础设施配套(特别是道路)较难,带到整个城区建设难度较大;可供建设的用地较少,约 方公里,远期建设用地较困难;现状居民较多,拆迁量 15 大,且与中心城之间有座大山相隔,联系相对困难。 荐场址方案 经过综合比选,可研认 为方案一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项目建设后,对周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显著,因此,推荐方案一( *大道与 *大道交汇处场址)。 16 第四章 工程方案 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划设计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满足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需求; 2)以环境为中心,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环境,尽可能通过植被覆盖完善生态系统。 3)力求创造富有特色的办公空间、景观与生态环境完美的办公环境,塑造具有鲜明独特的行政中心形象。 4)充分利用土地,丰富建筑空间,营造一个具有公正严肃和具有亲和力的办 公空间。 5)经济、实用、美观。 划设计原则 1)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规划和设施。 2)办公区建筑既具有私密性又相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力求达到“虽为人造,宛若天开”的境界。采用“灵活空间设计体系”,使得平面舒适好用,采光、通风,朝向均佳,立面造型新颖协调,更好地适用办公的需求,充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3)小区建筑造型拟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结合洗炼的建筑符号和简化的湖湘元素,诠释湖湘建筑风格。在利用周围环境的同时,注重政府办公环境的营造,创造优美的办公环境。在布局中,设置了较多的公共绿 地,满足政府办公对办公环境的高层次需求。 17 4)利用基地内的地势、地形,提供便捷的人车交通体系。 平面布置 面布局 项目总占地面积 93240 140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 34066 本工程总平面布置以入口广场为中心,通过中心广场将办公间和环境贯穿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区域中,结合地形地貌,与办公区和各个公共建筑透彻地联系,保证了公共景观和资源被充分地利用,达到了比较高的“符合性和均好性”。这种以景观空间为轴心的住宅区空间体系空破了传统的以道路或者建筑物为主体 的办公区规划设计理念,使得整个办公区内空间层次丰富有序。 1)体量控制。因该办公区主要针对市政府办公而设,所以办公区设计为 1 至 5 层的多层办公建筑。设计时利用不同体块的组合和穿插,同时利用错落地势来形成办公区体量的梯度与空间的层次。 2)在规划布局中充分利用基地周围的地形特点,利用原有树木和环境作为整个办公区的绿化和休闲场所,同时开辟几块水面既增加了环境的层次感,又体现了政府办公的亲民性。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总平面功能分区合理,平面结构经典雅致,办公建筑全部南北朝向交错布置,有利于房间的采光和通风 ,同时也使东西两个方向建筑立面形式有丰富的韵律感。 3)建筑空间布局 办公区主入口设在整个基地的南面,有利于办公区与城市的相互 18 连接。方便了办公的进出。同时又不与城市的主交通相冲突。利用地势的开阔性,用区前广场与城市干道相接,在区前广场就能看到里面的入口广场,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进办公区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办公区内的优美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办公区内以中心广场为中心,在广场的周围布置了停车和休闲的场所和空间,成为办公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同时利用一条景观走廊将办公区里面的小广场连接起来,作为中心广 场的延伸和补充,丰富了景观的进深感和层次感。在广场的两边布置了水景,使得整个办公区内的景观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办公区内建筑采用围合空间手法,各建筑的主入口相对独立,互相不产生干扰,同时又通过道路相互联系,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中心庭院,得到绿化的最大集约效应。同时利用原地形的高差设跌落水池,水景瀑布,圆弧形楼梯拾级而上,形成办公区的独特风格。整体空间布局为“前庭后院”式布局,内外广场空间,中心水景与观景走廊及建筑前组团空间形成办公区的空间序列。 通组织 由于行政中心来往人员较多,根据其使用特点,办 公区交通组织采取人车分流形式。 因为办公区的面积大,进深大,小区的内部交通实行以车行为主,以休闲走道为辅的交通体系。南面和东面两个入口,均与城市道路有机联系。在办公区的内部的周围以几条一级路为交通主干道,以二级路为各建筑间的连线,内部的道路联系每个建筑单体,不进入办公区的车由区前广场直接进入地下车库,避免了流线交叉,另外每个建筑 19 前或后和道路旁边设有停车位。可供临时停车之用。人行路由办公区前的绿化广场开始,沿着内院周围的边缘设置休闲走道,辅以景观走廊和休闲场所,组成办公区内部的步行体系。 内部消防车道: 消防车由小区入口进入,小区内部各建筑均设有环形消防车道,没有设环形车道的,已设 15m 15m 消防车回车场。 项目道路系统采用了市政道路、办公区循环道路和步行道路相交错的交通网络,且全部与景观空间交融在一起,使整个小区的车行交通更加独立和有效,既安全又便于管理,使办公区的道路空间设计达到新的境界。 办公建筑内的竖向交通主要为楼梯疏散。考虑到办公用房的物品搬运、以及残疾人的使用,办公楼设置电梯两台、货梯一台。 境设计 小区绿地率达 36%,灵活运用空间主体手法,综合设计流线,在绿化景观上营造出丰富的空 间序列感受。绿色空间在靠近的一侧以自然流线形态为主,运用点线面的不同划分和布置,为办公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筑方案 筑设计指导思想 1)采用主体集中与局部分散的布局格式,根据地形及功能的使用特点,创建一个现代、庄重、简洁、内敛的办公体系。 2)节约用地,保护环境为设计理念,从整体入手,在强调自身建筑特色、改善中心区环境的同时,注意周边环境,使之成为一个融 20 入整个城市的和谐有机体。 3)合理分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妥善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线。 4)突出中主轴线,使行政中心对外 的窗口形象庄重、公正、透明,使之成为政府的形象工程。 筑艺术与风格 行政中心是国家机关,属于行政办公建筑,应该秉承庄重、内敛、简洁、现代的办公建筑风格,因此本规划以“简洁和谐”作为构思主题。设计原则为:布局紧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天然资源,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1)平面设计 行政中心的平面功能由综合办公楼、政务中心、多功能会议中心、食堂、锅炉房、水泵房、变配电所、地上地下停车场、大门传达以及室外的广场、大门传达以及室外的广场、绿地、雕塑、花坛等组成。 区内的建筑主要针对政府办公而设,单体建设设计 均采用多层建筑,设计时利用不同形体的组合和穿插,同时利用错落地势来形成办公区体量的梯度与空间的层次。同时结合洗炼的建筑符号和简化的湖湘元素,诠释湖湘建筑风格。 在利用周围环境的同时,注重办公环境的营造,创造优美的办公休闲环境。在布局中,既设有室前的绿地,又设有功能区的中心公共绿地及休闲环境,满足办公人员对环境的高层次需求。 在规划布局中充分利用基地周围的地形特点,利用中心广场和 21 “人工湖”作为整个办公区的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总平面功能分区合理,建筑平面经典雅致,建筑分散交错排布,有利于房间的 采光和通风,同时避免了各建筑之间的干扰,同时也使东西两个方向建筑立面形式有丰富的韵律感。 2)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力求现代、简洁、庄重,主体建筑造型采用中轴对称,突出立面中心的入口体量与细部,以高台阶引入正门加以别致的雨篷、檐口等加重建筑的中心感和重量感,使建筑庄重大方,又不失新颖典雅。一楼政务大厅将玻璃与金属网架有机组合,体现一种现代、开放、透明的政府形象,整个大楼采用竖向的建筑符号,使大楼主体挺拔、庄严、积极向上。外观以冷色调为主,整个建筑群体量沉稳、静谧,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筑特征与结构 根 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 2001 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照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小区建构筑物按六度抗震设防。 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要求, 4的多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1的建筑采用砖混结构体系,地下停车场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所有建筑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填充墙采用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 筑功能 行政中心的建筑物由综合办公楼、生活配套设施楼、大门传达及 22 地下停车场、变配电所等组成。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内 容 建筑面积 (占地 面积 (平面尺寸 (m) 层数 传达室、大门 100 100 1 层 联合办公楼主楼 23476 4930 142 层 联合办公楼附楼 (多功能会议中心 ) 3229 940 64 层 政务中心 3589 780 56 层 食堂 1672 836 28 层 变电站 760 760 1 层 锅炉房 800 800 1 层 水泵房 440 440 1 层 地下停车场 5160 地下一层 合计 34066 9686 综合办公用 房:由各单位的联合办公、政务公开中心、多功能会议中心及各单位办公相配套的中小型会议室、会客室、打字室、文印室、档案室、收发传达室、计算机房、电传室、卫生用房等组成。综合办公楼地上部分为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30294 生活配套设施楼:生活配套设施楼由办公区域的食堂、锅炉房及水泵房等生活配套用房所组成,为政府行政办公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条件。生活配套设施楼地上为一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2912 变配电所:变配电为整个行政办公区域的变配电系统,为政府 23 的行政办公及现代化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系 统。变配电所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760 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为大院的办公人员及外来人员提供的停车场地,为节省用地面积,地下停车场设在大院花坛草皮的下面,设计停车位 129 个,建筑面积 5160架剪力墙结构。 大门、传达:行政办公区域设置一个正大门,一个次大门,配置相应的传达室和保卫室,以满足行政办公中心的人员出入及安全保卫。传达室建筑面积 100混结构。 内外装修 1)采光 根据的关设计规范,采光的指标见下表: 名 称 窗地比值 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打字室、复印 室、陈列室等 1/6 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 1/4 会议室 1/8 饮水处、厕所等 1/10 门厅、走廊、楼梯间 1/10 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天然采光,对于无条件天然采光或采光要求达不到上表规定数值的房间,采用人工照明,满足照度要求。 2)室内外装修 根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筑装修标准,本项目的室外装修考虑为冷色调外墙水性涂料,铝合金窗。一般办公室、会议室、走廊、楼梯 24 等部位采用普通和中级装修:采用内墙涂料、中级地砖或水磨石地面、天棚管线暗装。 领导办公室、重要会议室、门厅、电梯厅等重要部位采用中 高级装修:中级在砖、铝合金中空玻璃、局部墙纸墙布。 卫生间的内墙面与地面为瓷砖。 25 第五章 配套设施 排水 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88,2003 年版); 2)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87,2001 年版);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87,1997 年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90,1997 年版); 源 本工程水源采用 *市第一自来水厂提供的城市自来水,从 *大道的市政供水管网引入。供水管径 水水压为 水量 行政中心的生活用水总量为 355m3/d,消防用水量为 108 1)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003)本工程用水量标准为 50L/人班,用水人数按 1487 人计,小时变化系数 用水量 2)空调补水量为 14 m3/h,最大日补水量为 200 3)绿化日用水量 2L/平方米,绿化面积 16964 平方米, 4)本工程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外 消防用水量按 10L/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 1 次,火灾延续时间按 3 小时设计。一次消防总消防用水量为 108 26 水系统 1)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系统采用管网环状布置。在区内设生产、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和水泵房。选用 8( N 10频恒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水池有效容积 500 有建筑物室内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用水就近从室外给水管接入。 2)消防给水系统 设独立的消火栓给水系统,管网环状布置,采用临时高压制给水。 室外每隔 100 米左右设置一具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水池储存消防用水 200 房内设消火栓加压泵 2 台,一用一备。 在建筑物内按消防规范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 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道,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道,地下室废水和消防电梯集水坑废水采用机械排水方式排至市政下水道。 污水排放量给水量的 85%计。 屋面雨水经雨水斗和雨水管道有组织地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配电 计依据 1)已批复的项目建议书; 2)有关专业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资料; 3)国家现行有关电气设计规程规范。 27 荷等级 行政中心用电负荷属二级负荷。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 源状况 行政中心所在位置电源状况较好,距中心 2已有 110中变电站,距中心 1电力部门正在规划一座 110*变电站,行政中心 10电源可分别以上两个变电站架空引来,两路均为100%负荷供电,且一路检修或故障时,另一路不断电。这样供电稳定、可靠,能满足整个行政中心用电需求。 电负荷 行政中心用电指标按 40W/算,不包括中央空调、水泵等动力负荷。行政中心用电负荷设备容 量为 2310算容量为 1271选用 2 台 800压器能满足行政中心用电需求,变压器平均负荷率为 86%,负荷计算详见“负荷计算表”。 28 负荷计算表 序号 用电设备名称 设备容量 (需要系数(功率因数( 计算负荷 备注 有功 无功 视在 1 行政中心 1278 76 2 中央空调、水泵等动力 1040 28 642 合计 2310 1495 1318 乘以同时系数k p 271 1186 补偿低压电容器总功率 *2 无功补偿后合计 271 546 1383 故本工程选用 2 台 800压器可满足 变压器负荷率1383/2*800=86% 电所 在行政中心负荷中心设置变电所,将 10源降为 380/220V 后对行政中心低压用电设备供电。变电所的布置尽可能考虑电源 进出线的方便,尽可能地紧凑,节约占地面积,同时又满足生产技术要求。变电设高压配电间、控制室。高压配电间设置进线柜、计量柜、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柜、馈电柜。低压配电及变压器间设置低压受电屏、馈电屏、联络屏、无功补偿屏。变压器和低压受电屏紧靠设置。控制室安装直流电源柜和中央信号屏。 主要供电设备选型如下:电力变压器选用 线号为 D,干式变压器。 10压配电装置选用先进的中置式金属铠装 29 抽出式开关设备 ,低压配电装置选用 压抽出式开关柜。 变电所高压进线为电缆埋地引入,计量方式为 高供高计,操作电源采用直流操作,继电保护采用定时限保护、过电流速断保护、温度保护等。 变压器低压侧电源由低压配电屏向行政中心动力和照明系统供电,且采用放射式向各用电点供电,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和出线均采用低压断路器作为过载和短路保护。一般情况下,变压器分列运行。 电 低压配电系统满足工艺、计量、维修、管理、安全可靠的要求,合理采用放射、树干,或者二者相结合的配电方式。配电箱设置在靠近负荷中心便于操作的位置。每路干线的供电范围,以容量、负荷密度、维护管理及防火分区等条件综合考 虑。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它重要设备自配不间断电源。 在建筑物总配电箱进线处设漏电保护,以防因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在总配电箱后,电力、照明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消防及其他的防灾用电设施自成配电系统,消防负荷在末端一级配电箱处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 消防应急照明应急电源采用双路电源末端互投自动控制或采用自带蓄电池灯具且供电时间 30采用自发光材料做出口指示和疏散指示灯。 30 室内照明光源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光源的光效、显色性、寿命等光电特性指标,为达到较好的照明效果和节约能源的目的,灯具和光源尽量采用节 能产品。 配线电力电缆采用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采用,绝缘导线采用 导线。电缆、电线敷设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沿电缆桥架、线槽、穿管暗敷等方式进行。配管线槽或桥架穿越隔墙处应密封处理。 开关、插座、插座箱、配电箱均暗装于墙上。 插座回路设漏电保护。 外供电及照明 户外电缆采用 电缆沿电缆沟敷设,再穿钢管埋地暗敷引至用电点。 路灯照明采用高压钢灯路灯,且由装于变电所的路灯配电箱控制, 路灯照明配电时尽量保持三相平衡。 雷接地 变电所安装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 4,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和避雷器接地用。 行政中心主建筑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混凝土内钢筋做引下线和接地装置。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为 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 3 4 级电涌保护器进行保护。 3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 S。 用电设备的接地分为工作(系统)接地、保护性接地、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系统接地,设计时采用共 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 总等电位连接应将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保护干线,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等部位进行连接。 灾自动报警系统 行政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为一级。在综合楼一楼设消防控制室,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内设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设备联运控制柜,火灾事故广播通讯柜。在建筑物各层设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及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扬声器置于楼内的公共场所,在楼内主要出口处均设消防电话插座孔。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 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消防控制、通信和报警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应采用穿金属管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30 息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建立行政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能加强行政中心管理,大大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在行政中心建立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满足行政中心信息网络与通信网络的布线要求,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形等多媒体业务信息传输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是行政中心信息、通信 32 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它由水平分布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配线架、交换机、服务器组成,并由服务器对系统进行控制,为进入 *互联网或其它广域网提供足够的接口。 综合布线系统主干为光纤,各楼层内为超五类双绞线,采用专用弱电竖井,各类弱电线路分别沿桥架引至各层配线架,再由配线架钢管和阻燃 引至弱电设备和插座。 要设备表 供电主要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力变压器 800/10 800 2 2 高压开关柜 10 3 低压配电屏 11 4 低压无功补偿屏 4 5 直流电源柜 10 20 1 6 中央信号屏 组 1 通空调 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 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97) 33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05) 5)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及建设方要 求 程概况与设计内容 *市行政中心拟搬迁建于 *新区中心位置,背靠 *生态公园,与 *风光带融为一体,依山傍水,环境宜人。行政中心由数栋多层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 34066筑功能包括办公、政务中心、多功能会议中心、车库及配套辅助用房。 根据业主及相关规范要求,本专业设计内容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防排烟通风系统设计。 计参数 室外设计气象参数如下:(按邵阳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32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采暖计算温度 0 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5 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78 34 参照有关规定及类似工程设计资料确定建筑物室内设计参 数列下 表 调负荷及冷热源 本工程设计中央空调,根据相关类似工程的建设资料初步估算空调供冷负荷为 2750调供热负荷为 2240 本项目所在地无市政燃气管网规划,但金竹山电厂近在咫尺,资水傍山而过,考虑本工程的负荷特点和工程情况,空调冷热源建议采用水源热泵方案,出水源热泵机组提供行政中心所需的冷热源。 空调冷却源选用两 400 冷吨的螺杆水源热泵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总制冷量 800 冷吨( 2800设备配置于设备用房内。夏季冷却水利用 *水直接冷却,冬季空调的低位热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采用 *水或者是采用邻近的金竹山电厂的废热水,若条件具备建议采用电厂的废热水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夏季空调冷媒的供回水温度为 7/12,冬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 45/40。水源热泵机组的制冷剂采用环保冷媒 134a。 机房内配置相应的空调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 调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气水系统形式。空调循环建筑功能 温度 温度 % 新风量m3/h 人 噪声 季 冬 季 夏 季 冬 季 政务大厅 28 16 60 15 55 休息接待 26 20 60 30 50 办公室 26 20 60 40 50 会议中心 26 18 60 30 50 35 水送至空调房间的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处理。空调房间按使用功能、平面布置分别设计新风系统,新风经过滤和热交换后送入室内,卫生间设静音管道式排气 扇排风。 水系统采用双管制。办公、休息、小会议室的空调末端设备采用风机盘管;门厅、政务公开厅大空间采用吊顶式风柜作为空调末端设备。多功能会议中心的空调设备采用卧式空调风柜配置于设备用房内并采取消声措施。新风处理机组采用吊顶式风柜设于该层走廊内,新风经处理后直接送入室内。 空调风柜的选型在满足空调效果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低转速风机,而且风柜进出口均设消声措施以避免设备噪声传入室内。 空调水循环系统根据建筑功能需要通过分、集水器将其分为办公、政务服务、多功能会议中心等空调供回水环路。水系统定压采用高位膨胀水箱。 根 据总图布置,空调水室外管网采用地沟敷设。 空调水系统的水质控制 采用加药处理方 式。空调冷却水经过过滤、冷却温(放热降温)后直接排入排水系统,其间采取间接换热,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空调风管采用 合风管(不燃材料),空调水管采用无缝钢管,凝结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空调水管、凝结水管及阀门管件均应保温、保温采用玻璃棉保温材料。 排烟通风系统设计 各办公楼为多层建筑,对没有自然风条件的房间设机械通风系统。 36 多功能会议中心考虑人员集中,设计排风兼排烟系统,平时作为排风系统保证室内通风换气,发 生火警的转换为排烟状态,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档案馆设计分别通风系统和除湿系统,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保存。 地下一层车库按防火分区设计排风兼排烟系统,排风量按每小时6 次换气设计,平时运行排风,火灾时运行排烟。补风方式为自然补风。 各公共卫生间设排风扇,排风通过土建竖井引至屋顶排放。 食堂根据工艺布置设计送排风系统、油烟过滤净化系统,除保证室内通风换气外,还应注意保证室内合理的空气流向,避免污染空气流入人员活动区。油烟过滤净化采用湿法洗涤,排出油烟含尘浓度小于 2mg/ 空调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空调机房及重要的 房间均设 70关闭的防火阀。卫生间排风在排入竖井前均设 70关闭的防火阀。 防排烟通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做,保温材料采用不燃材料,设在吊顶层内的防排烟风管采取保温措施。 动控制与节能 为了便于运行管理和控制,本工程根据系统设备的配置设计有监测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各空调水环路的供回水温度的监测;空调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空调主机进出水温和压力监测、 Y 形过滤器前后压力差及压差报警;各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显示等多项功能。 空调主机的保护与控制及其冷却塔、循环水泵的联锁出制冷机自 37 带的微机自控装置 实现,在制冷机房设一个集中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有可以切换为手动控制的功能。 空调主机因地制宜采用水源热泵机组,有效地利用了能源。 空调水循环泵采用变频技术实现在不同负荷条件下,流量和扬程的匹配。 在空调房间内均设有对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负荷消耗。 新风系统采用变频调速,可以实现新风量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整,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排风系统,过度季节可以利用新风冷量实现空调效果,节约空调运行费用。 要设备表 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主要性能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螺植式水源热泵机组 制冷量 1400热量 1500冷剂 2 2 空调冷水循环泵 L 240M3/h, h=34m, N=37 3 两用一备 3 空调冷却水循环泵 L 353/h,h=28, N=45 3 两用一备 4 全自动加药水处理装置 台 1 38 第六章 节能节水措施 水措施 1)选用优质管材和连接件,减少渗漏。 2)使用节水型设备和配件(夹气水嘴、夹气淋浴头等),减少用水量。 3)采用自力式 平衡阀,解决楼层之间水温不稳定的问题,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气节能措施 1)变压器选用节能型产品。 2)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3)照明配电采用合理的控制方式,照明灯采用光效高的节能灯,镇流器选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4)照明功率密度值不能大于规范 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 5)电缆、导线布线时尽量避免线路迂回或电能倒流。 6)设计时考虑稳定电压措施。 调节能措施 1)空调主机因地制宜采用水源热泵机组,机组能效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05)的要求,有效地利用了能源。 2)空调水循环泵采用变频技术实现在不同的负荷条件下,流量和扬程的匹配。 39 3)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时间合理划分空调系统,在制冷站对各空调水环路的供回水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合理调配空调主机的运行。在空调房间内均设有对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负荷消耗。 4)新风系统采用变频调速,可以实现新风量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整,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排风系统,过度季节可以利用新风泠量实现空调效果,节约空调运行费用。 5)提高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根据系统设备的配置设计有监测和控制系统,可以对空调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在合理利用能源的前提下使空调运行效果最佳。 6)车库通风系统采用多台风机组合的方式,可以实现不同通风需求量情况下的变风量运行,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筑节能 1)总体布局上系统主干管靠近负荷中心,使服务距离最近,节省能源。 2)积极采用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