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化学一诊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08365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中考化学一诊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一诊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一诊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中考化学一诊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 . 二氧化硫B . 二氧化碳C . 氮氧化合物(NOx)D . 可吸入颗粒物(TSP)2. (2分)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 . CO2和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在该反应中CO2表现出了氧化性B . 实验室制取CO2时,先证明气体是否收集满了,然后再检验气体是不是CO2C . 汽油、天然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D . C、H2、CO三种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3. (2分)以下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 2N :两个氮分子B .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 He:一个氦元素D . 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4. (2分)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事 实解 释A氢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BCO2和N2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O2和N2一般都不支持燃烧C将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微粒在不断运动D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A . AB . BC . CD . D5. (2分)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表示的是阳离子B . 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 . 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 . 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第A族6. (2分)水是生命的摇篮,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 . 水的净化操作中,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C . 以水为原料廉价地制备氢气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D .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7. (2分)如图为某一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食盐为混合物B . KIO3是氧化物C . 碘酸钾(KIO3)受热不稳定D .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8. (2分)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用铁丝做防护网B . 用干冰作致冷剂C . 用竹炭吸附异味D .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9. (2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B . 乙、丙可能属于氧化物C . 该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D .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了10. (2分)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NOB . N2OC . N2O3D . N211. (2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作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发生装置不相同B . 气体收集方法不可能相同C . 反应条件相同D .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12. (2分)在森林火灾中,防火隔离带起的主要作用是 ( )A . 隔绝空气B . 隔离可燃物C . 便于运水D .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13. (2分)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 . 只含有C,H元素C . 含有C,H,O三种元素D . 无法确定14. (2分)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 A . 酒和醋的酿造B . 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C . 用秸秆、杂草发酵制沼气D . 酒精灯安静燃烧15. (2分)如图A、B、C是三个与磷燃烧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 实验二中,既可利用玻璃管引燃红磷,又可用气球缓冲瓶内压力C . 实验三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 . 实验三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对比说明两物质的着火点不同二、 非选择题 (共8题;共53分)16. (3分)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点燃A、B两根火柴,将A火柴头竖直向上,B火柴头斜向下(如图1所示),更容易持续燃烧的是_火柴,原因是_;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图2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 17. (10分)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_。 (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_(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_。 (4)写出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18. (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10g,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19. (8分)某同学欲用NaOH溶液、Na2SO4溶液、Na2CO3粉末、铁钉、Ba(OH)2溶液分别与稀H2SO4混合来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图) (1)从物质类别和构成的角度分析,铁钉、_与稀H2SO4混合的实验没有必要做; (2)上述物质中_能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能够反应,你的做法是_; (3)Na2CO3粉末与稀H2SO4反应的现象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Ba(OH)2溶液和稀H2SO4能发生反应,是因为_离子和_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 (5)依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能与稀H2SO4发生中和反应,同时生成水和沉淀的物质是_ 20. (7分)实验室利用红磷和白磷两种可燃物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测定_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迅速插入集气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_,一段时间后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_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现象,可达到实验的目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通过实验2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有热水,a、b、c三个位置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整个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a与b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a与c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是_ 21. (8分)如图所示的各物质转化关系中,A、B、F、X均是非金属单质,其中X是一种淡黄色粉末,Z是一种常见的金属,Y是最常见的溶剂,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G溶液呈浅绿色。试回答下列问题:(1)从液态空气中得到A和B利用的是它们的_不同。(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 I_。说出物质I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3)化学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上述转化中的5个反应中,反应_的反应类型与其它反应不同(填反应序号)(4)将C物质直接通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也能直接得到物质E,其反应方程式为:_(5)Z物质在A物质中点燃后,可以观察到现象_。22. (5分)(2016蒙城县一模)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成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时什么物质?(1)【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猜想一:CaO;猜想二:_;猜想三:Ca(OH)2;他的依据是_(2)【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解释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_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CO2变浑浊,反应的方程式为_猜想三成立(3)【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护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_23. (7分)小何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实验,在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了加入指示剂为了判断该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小何要探究的问题是_【猜想与假设】所得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还可能显_性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使其显碱性的离子是_(填写离子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要对所得溶液进行沉淀处理,你认为处理的方法是_【实验与分析】小何从烧杯中取了部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一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溶液显中性的结论小张认为小何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小张的理由是_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张取试管中的溶液做以下几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_(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A、取样,滴加硫酸钠溶液,观察现象B、取样,加入锌粒观察现象C、取样,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D、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交流与拓展】第二天,小明也做同样的实验当他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稀盐酸时,发现溶液有气泡冒出,你认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非选择题 (共8题;共53分)16-1、16-2、17-1、17-2、17-3、17-4、18-1、19-1、19-2、19-3、19-4、19-5、20-1、20-2、21-1、21-2、21-3、21-4、21-5、21-6、22-1、22-2、22-3、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