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0205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钻木取火B . 水力发电C . 冶炼金属D . 死灰复燃2. (2分)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B . 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 . 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 . 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3. (2分)如图是氮气的微观图,对于氮气认识错误的是( ) A . 氮气是纯净物B . 一个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C . 氮气化学式是N2D . 氮气是由氮原子直接构成4. (2分)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三种不同的碳单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天然气被称为“清洁燃料”,其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馏是煤炭综合利用的常用方法,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碳合金,它们机械性能差 异大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A . 3个B . 4个C . 5个D . 6个5. (2分)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b溶液中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的同时,将a溶液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B .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 .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 . 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7.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读数B . 液体取用C . 检查装置气密性D . 点燃酒精灯8. (2分)在下列成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 . 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B . 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C .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D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停运动9. (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分子B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C .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 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0. (2分)若用“”表示氢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 2H2 意义的示意图是( )A . B . C . D . 11. (2分)化学就在你我身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白醋可用于除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 . 医学上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C . 食品袋中常用铁粉作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且隔绝空气12. (2分)区别CO2、H2、O2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B . 用燃着的木条C . 用澄清石灰水D . 测量其密度13. (2分)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 碳原子和氧原子B . 碳原子和氧分子C . 二氧化碳分子D . 碳单质和氧单质14. (2分)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2Fe+3CuSO4Fe2(SO4)3+3CuB . 铜丝与稀盐酸反应:Cu+2HClCuCl2+H2C . 水的电解:2H2OO2+2H2D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15. (2分)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全球上市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 , 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达本胺由四种元素组成B . 西达本胺由48 个原子构成C . 西达本胺是一种化合物D . 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16. (2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说法不严谨的是( ) A . 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的分子B .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C . 图中共有两种氧化物D .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17. (2分)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 . 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C . 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D . 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18. (2分)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19.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0. (2分)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解释A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B迎着梅花,香味扑鼻而来分子在不断运动C金刚石和石墨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组成上都含有碳元素D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9分)21. (5分)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1)2个氮原子_; (2)2个氧分子_; (3)氢气_; (4)氖气_; (5)2个钙离子_. 22. (6分)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其表面涂油漆,这些方法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ZnSO4、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实验。 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固体A 的成分是_。 23. (4分)下图A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2)B图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是_。 (3)下图是镁在点燃条件下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4. (4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 。 (2)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得出的结论是_。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 ,该气体 _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5. (2分)已知AJ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粉末,A、B、E、J均是氧化物;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的溶液常用于检验E。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仅略去了反应的条件):(1)H的化学式为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与B反应:_;E与F反应:_。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26. (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装置。 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ABC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DEF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GH(1)制取气体时,首先要对发生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方法是:首先将导管的末端浸在水中,然后用双手紧握试管,一会儿发现导管末端_,松开双手后,导管末端液面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收集气体的方法主要决定于气体的性质。装置F所示的收集方法是_,被收集气体的密度_空气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用D装置收集某种气体,发现_时,证明气体已集满。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填装置编号)。 (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其主要操作步骤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仪器;向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向维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 a b c d(5)写出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27. (3分)利用创新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关闭弹簧夹K,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将带火星的细碳棒伸入集气管,细碳棒复燃,原因是_。A氧气的浓度增大B碳棒的表面积增大C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了细碳棒的着火点将装有红磷的燃烧匙迅速放进集气管,塞紧橡皮塞,打开弹簧夹K,继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二:实验中先滴入稀硫酸,后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实验中能说明H2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本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六、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28. (10分)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加入稀盐酸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第1次105.5第2次10m第3次101.2第4次101.2(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 (2)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多少_? (3)如果煅烧50吨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_?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9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3-1、23-2、23-3、24-1、24-2、24-3、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5-1、25-2、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26-1、26-2、26-3、26-4、26-5、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27-1、六、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