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0137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拉面条B . 磨豆浆C . 切黄瓜D . 酿米酒2. (2分)(2015遵义)材料是人类发展中的重要物质,陶瓷属于( )A . 合成材料B . 无机非金属材料C . 复合材料D . 金属材料3. (2分)下列各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铝B . 金刚石C . NaOHD . NH34. (2分)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 . 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C . 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D . 西瓜榨成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5. (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原子序数:XYB . 核外电子数:XZC . Y和Z处于同一周期D . 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6. (2分)(2013大连二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石墨作电极主要是利用其稳定性B . 一氧化碳作燃料主要是利用其可燃性C . 碳酸氢钠作发酵粉主要是利用其碱性D . 氯化钠作调味剂主要是利用其碱性7. (2分)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的值为8B . 锶属于非金属元素C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D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8. (2分)(2016微山县模拟)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小红用如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盐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B . 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C . 溶液 碘酒、糖水、生理盐水D . 干燥剂 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9. (2分)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A . 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B . 用肥皂水区分CaCl2溶液和蒸馏水C . 用托盘天平称取5.1g蔗糖D . 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锌粉10. (2分)(2017遂宁)香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物质,而危窨较大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重金属盐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尼古丁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B . 尼古丁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C . 尼古丁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D . 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1. (2分)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KCl、NaOH、CuSO4B . HNO3、NaCl、K2SO4C . BaCl2、NaOH、H2SO4D . FeCl3、Na2SO4、KCl12. (2分)(2017贺州)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A . 大于(a+b)克B . 小于(a+b)克C . 等于(a+b)克D . 小于或等于(a+b)克13. (2分)(2016株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可防止冻伤树木,并防止害虫生卵B . 熟石灰可用来改良碱性土壤C . 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D .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14. (2分)(2013河池)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质试剂错误的是( ) 序号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质试剂ANaCl【Na2CO3】稀盐酸BKCl【MnO2】水CCO【CO2】炭粉D(NH4)2SO4【K2SO4】氢氧化钡溶液A . AB . BC . CD . D15. (2分)下列物质之间,不存在如图(“”表示能转化)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A . H2O2H2OO2B . Na2CO3CO2CaCO3C . CaCO3 CO2 Ca(OH)2D . CCOCO2二、 综合题 (共5题;共43分)16. (8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为、的仪器的名称_;_(2)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_(4)把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5)如果集气瓶中CO2不能收集满,可能的原因是_(6)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 , 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2NaHCO3 Na2CO3+H2O+CO2NH4HCO3 NH3+H2O+CO2如果需要从上述两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你的选择是_,理由是_17. (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并用其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一: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细口瓶等实验步骤:计算:配制74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_mL(精确到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_mL(水的密度为1.0g/mL)量取:用量筒分别量取相应的浓盐酸和蒸馏水_装瓶并贴上标签实验二:用上述配制的稀盐酸加入到20g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18.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石灰石中主要成分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12.5g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产生4.4g气体求: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 (11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宏观微观符号”相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之一 (1)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通常情况下会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其慢,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乐乐通过此反应方程式获取了如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_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B每2个过氧化氢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C每17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生成9份质量的水的8份质量的氧气DH2O中“2”的含义是2个氢原子E该反应中氧元素显3种化合价F过氧化氢与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G过氧化氢既是混合物又是氧化物H该反应说明过氧化氢具有不稳定性I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94.1%(保留一位小数)J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K反应前后氢元素、氧元素、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A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_;B的化学式为_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E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E能与水反应而B不能,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试回答:族周期AAAAAAAO23 Li 锂6.9414 Be 铍9.0125 B 硼10.817 N 氮14.018 O 氧16.009 F 氟19.0010Ne 氖20.18311Na 钠22.9913 Al 铝26.9814 Si 硅28.0916 S 硫32.0617 Cl 氯35.4518 Ar 氩39.95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_,相对原子质量为_;图A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填“”、“”或“”)_;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图B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中与氯元素在同一纵行的氟元素,其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氯原子相同由此推测,氟元素与镁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构成此物质的粒子的符号为_稀有气体因为化学性质_决定了它可做保护气20. (10分)食盐和碱面,酱油和黑醋(黑色的醋)都是家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1)食盐和碱面 (2)酱油和黑醋 三、 实验题 (共1题;共9分)21. (9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通过试管_(填序号)对比,可以探究铁钉的锈蚀与氧气有关;通过试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2)实验:请你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并对装置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_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_(填写序号)因为二氧化碳是炼铁过程中的还原剂,所以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反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固体粉末变为黑色(3)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氧化铜的烧杯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显_色 (4)【拓展研究】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反应后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氢氧化钠溶液分6次加去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02020202020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144.5164.5179.6189.8200220产生沉淀的质量/g00m9.89.89.8请回答:第一次,第二次不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_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_请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综合题 (共5题;共43分)16-1、16-2、16-3、16-4、16-5、16-6、17-1、18-1、18-2、19-1、19-2、19-3、20-1、20-2、三、 实验题 (共1题;共9分)21-1、21-2、21-3、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