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2课时)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692275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2课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2课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2课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 通过课前的自我诊断部分对 自然地理要素 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等考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查 找出知识的缺漏 2 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查漏补缺 巩固知识 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 3 利用近几年高考题进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等部分解题训练 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 通过拓展训练题的讨论 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考点诠释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探究活动1 结合教材列举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1 图1中各字母 表示形成长江三峡的地质作用是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着不同植物的是 表示植被对城市空气具有净化作用的是 表示人为原因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的是 2 以生物要素为例 分析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 总结阐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4 探究活动2 根据下列案例归纳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 典例剖析 读图2 完成1 2题 1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特征B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 垂直地带性规律2 下列叙述中 属于P环节的是 A 降水多集中于夏季 河流有夏汛B 植被破坏严重 易形成红色沙漠C 高温多雨 有机质分解快 积累少D 山区坡陡 水流湍急 水力资源丰富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 探究活动3 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理解四大圈层之间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图3 7 探究活动3 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理解四大圈层之间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 探究活动4 探寻整体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在图上绘出我国三大自然区划的界限 标注自然区划名称 2 区域具有的特征是 3 区域划分的依据 4 区域划分的界限 5 选取我国三大自然区中任一区域 利用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其自然环境特征 9 探究活动4 探寻整体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学会运用整体性观念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一般情况下 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 中游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 在半干旱绿洲地区 若上游引水过度 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了解喀斯特地貌 剖析 桂林山水 的成因 10 典例剖析 2012年上海卷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 热交换 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 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太平洋东岸气候变化及影响表层海水流向变化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对浮游生物 鱼类 鸟类的影响深层海水垂向运动变化营养物质变化东南信风变化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水圈 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太平洋西岸气候变化及影响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 并据此概述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1 知识建构 12 重点图像 说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课堂评估 活动 搜集资料 了解一些热点现象 尝试利用整体性原理分析 反思 收获与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