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1094-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pptx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68585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8.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T-T-1094-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JT-T-1094-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JT-T-1094-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演者 刘利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 T1094 2016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Safetyspecificationsforcommercialbus2016 12 30发布2017 04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标准实施的过渡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营运客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按照GB T1 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技术委员会 SAC TC114 SC22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 前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 苏州 有限公司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 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 贵州省道路运输局 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仪栋 曹磊 胡选儒 李强 姚波 吴晓光 游国平 曹飞 张红卫 张雄 田永生 钟斌 黄新宇 陈章宇 苏亮 赵天红 于雅丽 张密科 严则进 徐晓芳 蒲延良 王华 李建芳 高彬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营运客车的整车及主要总成 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整车 转向系 制动系 传动系 行驶系 车身结构 强度 出口 安全防护装置七个方面 1 本标准适用于M2类 M3类的B级和 级营运客车M2类 座位数超过9座 总质量 5000kg的载客汽车 M2类 座位数超过9座 总质量 5000kg的载客汽车 B级 乘员不多于22人 不允许乘员站立 级 乘员多于22人 不允许乘员站立 2 本标准不适用于校车 3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4 技术要求 4 1 1营运客车车顶不应布置压缩天然气 CNG 液化天然气 LNG 液化石油气 LPG 燃气瓶 4 1 2营运客车地板下置行李舱净高应不大于1 2m 行李舱内应设置行李约束装置 4 1 3营运客车驾驶区上方不应布置地板 4 1整车 4 1 4营运客车应装备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 ESC 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运营客车装备的ESC应符合GB T30677 轻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的要求 其他运营客车装备的ESC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ESC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 T18655及GB T17619的规定4 1 5车长大于9m的运营客车应装备符合JT T883 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规定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LDWS 还应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AEBS AEBS的前撞预警功能应符合JT T883的规定 其他功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驾驶辅助系统 ADAS 提升了车辆安全性能 减少了由驾驶员操作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LDWS 驾驶辅助系统 ADAS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AEBS 主要由摄像头 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组成 当车道偏离系统开启时 摄像头会时刻采集行驶车道的标识线 通过图像处理获得汽车在当前车道中的位置参数 当检测到汽车偏离车道时 传感器会及时收集车辆数据和驾驶员的操作状态 之后由控制器发出警报信号 为驾驶者提供更多的反应时间 而如果驾驶者打开转向灯 正常进行变线行驶 那么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不会做出任何提示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定义 AEBS是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主要由测距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和执行机构模块3大模块构成 其中测距模块的核心是雷达和视频系统等 它可以提供前方道路全面 准确 实时的图像与路况信息 AEBS系统采用雷达测出与前车或者障碍物的距离 然后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报警距离 安全距离进行比较 小于报警距离时就进行报警提示 而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在驾驶员没来得及踩制动踏板的情况下 AEB系统也会启动 使汽车自动制动 从而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营运客车出厂时应装备具有存储和上传功能的车内外视频监控系统 以及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 一一视频监控系统应符合JT T107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和JT T1078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 的规定 视频监控覆盖范围至少应包含驾驶区 乘客门区 乘客区及车外前部区域 一一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应符合GB T19056 车辆行驶记录仪 JT T794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和JT T808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的规定 营运客车应配备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应符合GB30678 客车用安全标志和信息符号 的规定 4 1 6 4 1 7 客车必备标志 推荐客车配备的安全标志 4 1 8营运客车应在乘客门附近车身外部易见位置 用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m的中文及阿拉伯数字标明该车提供给乘员 包括驾驶员 的座位数 4 1 9营运客车侧倾稳定性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4 1 10最大设计车速大于100km h的营运客车应具有限速功能 否则应配备符合GB T24545 车辆车速限制系统技术要求 要求的限速装置 且限速功能或限速装置调定的最大车速不得大于100km h 4 2转向 4 2 1转向轴最大设计轴荷大于4000同时 应装有转向助力装置 转向时其转向助力功能应连续有效 且转向助力装置失效时仍应具有用转向盘控制车辆的能力 a 机械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b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c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不足转向 汽车实际转弯半径大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有良好的稳定性 操纵容易 中性转向 汽车实际转弯半径等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 削弱了驾驶员主观感觉 无法预计汽车制动甩尾 过度转向 汽车实际转弯半径小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 汽车易发生激转 操纵困难直至失控 营运客车应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按GB T6323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进行试验 不足转向度应符合QC T480 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制与评价方法 的规定 4 2 2 4 2 3营运客车应按GB T6323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规定的试验条件和方法进行蛇形试验 其平均横摆角速度峰值应高于QC T480 汽车操作稳定性指标限制与评价方法 对应标桩间距和基准车速下的下限值要求 且应符合GB18565 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规定的行驶稳定性要求 客车的操稳性试验包括 蛇行试验和稳态圆周试验蛇行试验的目的 考核车辆瞬态行驶稳定性 对于评价车辆变道 超车工况行驶稳定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稳态圆周试验 1 定半径变车速试验 2 定车速变转角试验 营运客车在平坦 硬实 干燥和清洁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行驶 以10km h的速度在5s之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外圆直径为25m的车辆通道圆行驶 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应小于或等于245N 与GB7258要求一致 4 2 4 4 3 1 4 3 2 4 3 3 营运客车所有车轮应安装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 热衰退率高盘式制动器 散热条件好 维修方便 易实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 营运客车所有的行车制动器应具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功能 盘式制动器的衬片需要更换时 应采用声学或光学报警装置向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报警 报警信号符合GB12676 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的要求 4 3制动系 营运客车应安装符合GB T13594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规定的防抱制动装置 并配备防抱制动装置失效时用于报警的信号装置 发动机排气制动液力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 发动机前置后驱的营运客车 应有防止传动轴滑动连接 花键或者其他类似装置 脱离或断裂等故障而引起危险的防护装置 4 4传动系 4 5 2 4 5 3 4 5 1 营运客车应装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安全等级最高 滚动阻力低 散热快 营运客车安装单胎的车轮应安装胎压监测系统或胎压报警装置 并能通过仪表台向驾驶员显示相关信息 直接式胎压监测装置和间接式检测装置 车长大于9m的营运客车前轮应安装符合JT T782 营运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 规定的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并能通过仪表台向驾驶员显示 行驶系 4 5 上部结构强度 4 6 1 营运客车上部结构强度应符合GB17578的规定 按GB17578 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 进行试验后 座椅的调整和锁止装置应能保持锁止状态 座椅与车辆固定件不应失效 以汽油为燃料的营运客车 其燃油箱不应发生泄漏 既要满足车辆发生侧翻后生存空间还要满足座椅的状态及燃油的泄露等要求 4 6车身结构 强度 出口 4 6 2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 营运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应符合GB13057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的规定 按GB13057进行试验后 将假人从约束系统中解脱时 约束系统在不使用其他工具情况下应能被正常打开 4 6 3出口 4 6 3 1每个分隔舱的出口最少数量应符合表l的规定但卫生间或烹调间不视为分隔舱 不论撤离舱口数量有多少 只能计为l个应急出口 表1出口的最少数量 分隔舱separatecompartment在车辆行驶时可由乘客或车组人员使用的车内某一空间 该空间与相邻的乘员区相互隔离 但允许有门相通 出口exit指乘客门或应急出口 应急出口emergencyexit指应急门 应急窗或撤离舱口 应急门emergencydoor仅在异常 紧急情况下作为乘客出口的车门 应急窗emergencywindow仅在紧急情况下作为乘员出口的车窗 撤离舱口escapehatch仅在紧急情况下供乘客作为应急出口的车顶或地板上的开口 即安全顶窗和地板出口 4 6 3 2 4 6 3 3 车长大于9m的营运客车右侧应至少配置两个乘客门 后置发动机的营运客车后轮后方不应设置乘客门 车长大于9m的营运客车 无论车身左侧是否设置驾驶员门 均应在车身左侧设置符合GB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要求的应急门 4 6 3 4 紧急情况下 当营运客车静止或以小于或等于5km h的速度运行时 每扇动力控制乘客门无论是否有动力供应 都应能从车内打开 当车门未锁住时 也能通过应急控制器从车外打开 应急控制器应符合GB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的要求 4 6 3 5 4 6 3 6 4 6 3 8 操作乘客门应急控制器8s内应使乘客门自动打开或用手轻易打开到相应的乘客门引道量规能通过的宽度 4 6 3 6 车长大于9m的营运客车 左右两侧应至少各配置2个外推式应急窗 车长大于7m且小于或等于9m的营运客车 左右两侧应至少各配置l个外推式应急窗 外推式应急窗应符合QC T1030 客车外推式应急窗 的要求 其安全标志颜色应符合GB30678 客车用安全标志和信号信号信息 的规定 常用的应急窗 可击碎玻璃式 外推式 推拉式 未配置内外开启式尾门的营运客车后围 应配置1个外推式应急窗或击碎玻璃式应急窗 当配置击碎玻璃式应急窗时 其附近应配置具有自动破窗功能的装置 该装置的破窗功能应符合 T T1030 客车电磁击窗器 的规定 最后一排乘客座椅头枕可设计为快速翻转式或可快速拆卸式 以满足其通过性符合GB13094后围应急窗的要求 最后一排座椅安装非固定式头枕时 在乘客易见位置应有头枕操作方法的清晰说明 4 6 3 7 4 6 3 8 车长大于9m的营运客车 应至少配置2个安全顶窗 车长大于7m且小于或等于9m的营运客车 应至少配置1个安全顶窗 开启式安全顶窗应符合GB T23334 开启式客车安全顶窗 的要求 安全顶窗 铰接式 击碎玻璃式 弹射式 驾驶员座位附近应配置l个应急锤 若配置动力控制乘客门 应设置易于驾驶员操作的乘客门应急开关 若配置自动破窗器 应设置自动破窗器开关 4 6 3 9 4 6 3 10 营运客车应急窗附近应安装符合QC T1048 客车应急锤 要求的应急锤 应急锤取下时应能通过声响信号实现报警 4 6 3 11 营运客车踏步区不应设置座椅 通道中不应设置折叠座椅 应急门引道宽度应符合GB13094的规定 应急门引道处前排的座椅靠背应不可调节 a 燃油箱应罔定牢靠 其安装位置应使其在车辆前 后碰撞事故中受到车身结构的保护 燃油箱任何部位距车辆前端应不小于600mm 对于发动机后置的营运客车 其燃油箱前端面应位于前轴之后 距车辆后端应不小于300mm b 燃油箱侧面未受到车身纵梁保护的营运客车 应安装侧面防护装置 燃油箱侧面防护装置应能对燃油箱起到可靠的侧面防护作用并满足如下静强度试验要求 通过高度250mm 宽度200mm的加载装置对燃油箱侧面防护装置施加静载荷 载荷加载中心高度距离地面500mm 加载点分别位于燃油箱侧面防护装置的两端及其正中间部位 各加载点水平载荷大小均为25kN B级营运客车为相当于车辆最大总质量的12 5 加载顺序为先进行两端位置加载 然后进行中间部位加载 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 防护装置的任何部件不应与燃油箱本体发生接触 4 7 1营运客车应装备单燃油箱 且单燃油箱的额定容量应小于或等于260L 并满足如下要求 4 7 3 4 7 2 营运客车在车内乘客易见位置应设置安全带佩戴提醒标识 应装备乘客安全带佩戴提醒装置 当乘客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带时 对乘客至少应有声学信号报警 营运客车CNG LNG LPG燃气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CNG LPG燃气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还应符合GB19239 燃气汽车装用装置的安装要求 的规定 加气口 控制仪表和阀件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营运客车所有座椅均应装备符合GB14166规定的安全带 其固定点应符合GB14167的规定 驾驶员座椅 前排乘客座椅 驾驶员和乘客门后第一排座椅 最后一排中间座椅及应急门引道后方座椅 装备的安全带应为三点式 4 7 4 营运客车发动机舱内和其他热源附近的线束应采用耐温不低于1250C的阻燃电线 其他部位的线柬应采用耐温不低于1000C的阻燃电线 波纹管阻燃特性应满足GB T2408规定的V 0级 线束穿孔洞时应装设阻燃耐磨绝缘套管 4 7 5 营运客车用内饰材料性能应符合JT T1095 营运客车内饰材料阻燃特性 的规定 4 7 6 装备电涡流缓速器的营运客车 安装部位的上方应装具有阻燃性的隔热装置 并应加装温度报警系统 4 7 7 营运客车在设计和制造上应保证发动机或采暖装置的排气不会进入客舱 营运客车应有通风换气装置 4 7 8 营运客车应装备至少两个停车楔 如三角垫木 4 7 9 5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 一 一 5 1以下要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第7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实施 4 1 6关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 4 7 3关于B级营运客车驾驶员和乘客门后第一排座椅 最后一排中间座椅及应急门引道后方座椅应装备工 点式安全带的要求 4 3 6关于制动储气筒工作气压的要求 4 1 2关于行李舱的要求 5 2以下要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第13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实施 4 1 4关于车高大于3 7m的营运客车和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营运客车装备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要求 4 1 5关于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LDWS 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AEBS 的前撞预警功能的要求 4 3 2关于车长大于9m的营运客车安装盘式制动器的要求 4 5 2关于胎压监测系统或胎压报警装置的要求 4 5 3关于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要求 4 6 3 2关于乘客门数量及位置的要求 4 6 3 6关于外推应急窗数量的要求 4 6 3 7关于后围应急窗的要求 4 6 3 8关于安全顶窗的要求 4 7 1关于装备单燃油箱 燃油箱额定容量及侧面防护装置的要求 4 7 4关于装备乘客安全带提醒装置的要求 5 2以下要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第13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实施 4 3 2关于车长不大于9m的营运客车装备盘式制动器的要求 4 1 4关于车高不大于3 7m的营运客车和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营运客车装备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要求 4 1 5关于车长大于9m的营运客车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AEBS 的其他功能的要求 5 3以下要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第25个月开始对新生产车实施 规范性附录 附录A A 1概述本附录规定了营运客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A 2性能要求 A 2 1车道保持能力 车辆分别以恒定的初始参考车速和参考车速进行连续4次J 转向试验时 4次试验中至少有两次试验满足车轮不偏离车道的要求 初始参考速和参考车速的确定按A 6 3 1方法进行 A 2 2发动机扭矩减小量 按A 6 3 2进行实验时 在连续4次试验中 至少应有两次能满足以下要求 a 车辆进入弯道后1 5s至车辆离开弯道过程中 至少有连续0 5s的时间 发动机输出扭矩与驾驶员需要扭矩相比至少降低10 b 任何车轮不应偏离车道 A 2 3防侧翻控制能力 按A 6 3 3进行试验时 在连续8次实验过程中 车辆以相同车速进入弯道 应至少6次能满足以下要求 a 车辆进入弯道后的3s时刻 车速不应超过47km h b 车辆进入弯道后的4s时刻 车速不应超过45km h c 任何车轮不应偏离车道d ESC激活行车制动 A 3 1 车辆应安装ESC工作指示灯 且处于驾驶员前方视野范围内 当车辆存在任何影响ESC系统正常工作的故障时 该指示灯点亮 除A 3 4和A 3 7外 当故障存在时 只要车辆点火启动系统处于 On 挡 ESC故障指示灯应持续点亮 ESC故障监测 A 3 2 A 3 3 ESC故障指示灯应用带有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故障 或 符号显示 A 3 A 3 4 A 3 7 A 3 5 A 3 6 当点火启动系统置于 On 位置但发动机未运行 或当点火启动系统处于 On 和 Start 之间 制造商指定的检查位置时 ESC故障指示作为功能显示应激活 当点火启动系统处于锁定状态时 ESC故障指示不必启动 当故障清除后 车辆点火启动系统再次启动时 ESC故障指示灯应熄灭 制造商也可采用ESC故障指示灯的闪烁模式来提示ESC的工作状态 A 4 2 1试验应在干燥 均匀 坚实的路面上进行 且路面表面峰值附着系数至少为0 9 A 4 2 2试验路面应为单一坡度且坡度不大于1 A 4 2 3J 转向试验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试验车道中心线包括22 9m的直线和半径为45 7m 角度为120 的圆弧 直线与圆弧起始点相切 如图A l所示 b 直线段车道宽为3 7m 弯道车道宽为4 3m c J 转向试验应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分别进行 A 4 1 1环境温度为2 40 A 4 1 2最大风速不应超过5m s A 4试验条件 A 4 1环境条件 A 4 2试验路面 A 5车辆条件 A 5 1除ESC故障实验外 对于所有其他试验 ESC系统都应开启 A 5 2车辆满载 且乘员座椅按68kg 座进行加载 其他载荷均匀分布于行李舱 无行李舱时 均布于地板上 载荷应固定牢靠防止滑动 且满足轴荷分配要求 车辆应尽量配备防翻架 且防翻架最大设计质量不应超过1134kg 不包括安装夹具 A 5 3试验过程中 变速器挡位处于适当前进挡位 对于装备驾驶员控制的发动机辅助制动装置的车辆 试验过程中应确保发动机辅助制动装置关闭 A 5 4轮胎气压为车辆制造商推荐的满载充气压力 A 5 5最热制动器的初始制动温度应在66 204 车辆以0 1g左右的侧向加速度绕半径为45 7m的圆行驶 顺时针 逆时针各行驶两圈 A 6试验方法 A 6 2制动器磨合和温度A 6 2 1制动器磨合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a 变速器挡位置于车速32km h 64km h正常行驶的最高合适挡位 车辆以0 3g的减速度进行64km h 32km h的重复制动 每次制动间隔1 6m 共500次 b 在进行A 6 3中的性能试验时 制动器应按上述方法进行40次磨合 A 6 1轮胎磨合 A 6 2 2最热制动器的温度 在进行各项试验时 若最热制动器的温度超过204 则需进行冷却 直到温度范围位于66 204 若温度低于66 则需重复制动来增加制动器温度使温度处于66 204 A 6 3J 转向试验 a 初始参考车速的确定 采用逐次增加车速的方法分别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J 转向试验 两个方向的试验车速均从32km h 1 6km h开始 恒速通过弯道 而后以1 6km h的间隔逐次递增 直到ESC激活行车制动或车轮偏离车道为止 在试验过程中 若车轮偏离车道 需以同样车速重复进行试验 如果车轮再次偏离车道 则以同样车速 偏差 1 6km h 再连续进行4次试验 ESC激活行车制动前0 5s时间内的平均车速或车轮偏离车道时的车速即为初始参考车速 圆整至1km h A 6 3 1参考车速确定参考车速的确定按以下方法进行 参考车速即为ESC激活行车制动时的最小进入车速 4次连续试验过程中至少有两次以同样车速 偏 1 6km h 进入 b 参考车速的确定 采用A 6 3 1a 中确定的初始参考车速 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J 转向试验来确定参考车速 试验过程中 驾驶员尽量保持初始参考车速完成J 转向试验 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向应分别确定 每个方向的4次试验中 若至少两次ESC未激活行车制动 则最小进入车速应在初始参考车速的基础上以1 6km h递增 然后以相同程序进行重复试验 b 每次试验过程中 判断发动机扭矩和驾驶员需求扭矩信号是否满足A 2 2a 的要求 发动机输出扭矩和驾驶员需求扭矩均从车载通信网络或车辆控制器局部网 CAN 总线中读取 a 采用A 6 3 1b 确定的参考车速 偏差为 1 6km h 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J 转向试验 每个方向连续进行4次 每次试验过程中 一旦车辆进入弯道 驾驶员将全油门加速直至车辆经过整个弯道 A 6 3 2发动机扭矩减小量 发动机扭矩减小量试验方法如下 D A B C a 每次试验前 观察最热制动器的温度 确保温度位于66 204 之间 最高试验车速为1 3倍参考车速和48km h中的较大值 顺时针和逆时针应分别确定 每次试验过程中 当车速低于进入弯道时车速4 8km h时 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 车辆以同样的车速连续进行8次试验 A 6 3 3防侧翻控制能力 防侧翻控制能力试验方法如下 A 6 4ESC故障检测 在车辆静止 点火启动系统位于 Lock 或 Off 时 打开点火启动系统至 Start 位置 起动发动机 将变速器置于前进挡 车辆加速至48km h 48km h 然后继续匀速行驶 2min内进行至少一次左转向 一次右转向和一次制动操作 检查确定ESC故障指示灯是否满足A 3的要求 A 6 4 2 将车辆停稳 关闭点火启动系统至 Off 或 L ck 位置 5min后 打开车辆点火启动系统至 Start 位置 起动发动机 确认ESC故障信号装置再次点亮 提示故障存在并在发动机停止运转或故障消除前始终保持点亮 A 6 4 3 关闭点火启动系统至 Off 或 Lock 位置 恢复ESC系统至正常状态 打开点火启动系统至 Start 位置 起动发动机 确认故障指示灯是否熄灭 A 6 4 4 A 6 5数据后处理 行车制动压力原始数据需要进行 归零 处理 归零 后的制动压力采用12级无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滤波 截止频率为10HZ 行车制动压力 归零 处理是指行车制动压力以车辆前轮中心进入弯道0 5s内的平均制动压力作为 零气压 值 进入弯道后制动压力以此进行偏移处理 A 6 5 5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