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68418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 云 勇于当敌 仁爱士卒 号令不烦 师徒向之 作 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 是 史记 中久享盛誉的名作 作者以赞颂的激情 错综变化的笔法 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 悲剧的一生 塑造出一个卓立千古 彪炳万世的英雄形象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学习目的 1 通过学习本文 把握李广的才能 品质和不幸遭遇 通过文本的研读 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2 掌握所 用 固 因 去等文言词语 3 学习 史记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 通过文本的研读 探讨通过典型事例 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重点 通过文本的研读 探讨通过典型事例 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李广是汉代抗击匈奴的爱国名将 也是司马迁笔下的一个悲剧英雄人物的形象 李广一生历事文帝 景帝 武帝三朝 以勇力才气知名于时 号称天下无双 然而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却终生未有封侯之赏 最后以军行失道获罪 愤而自杀 李广简介 读说结合疏通文意 前置性补偿练习 一 字音秩序骁勇口讷方枘圆凿数奇之命苦心孤诣愠怒对簿公堂迁徙怙恶不悛谚语塞外堵塞敷衍塞责二 字形赎罪渎职穷兵黩武舐犊情深买椟还珠 前置性补偿练习 三 名句积累1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2 桃李不言 3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出塞 四 实词积累 揣摩语境 准确解释 1 用善骑射 杀首虏多 为汉中郎 2 单于素闻广贤3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4 吏当广所失亡多 为虏所生得 当斩 赎为庶人 毋令当单于 恐不得所欲 5 居无何 匈奴入上辽西太守6 急诣部 如书7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8 南绝幕 遇前将军 右将军9 此言虽小 可以谕大也10 无老壮皆为垂涕 五 虚词积累 揣摩语境 准确解释 1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今皆解鞍以示不走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2 因推堕儿 取其弓因引而入塞 3 乃自以精兵走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今乃一得当单于诸校尉无罪 乃我自失道 吾今自上簿4 大军不知广所之 故弗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通假字重点词语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一 通假字 1 广家世世受射受 同 授 传授 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2 诸将多中首虏率率 同 律 指军令 3 广为圜阵外向圜 通 圆 圆形 4 胡虏益解解 通 懈 这里指进攻的势头有所减弱 5 汉军罢 弗能追罢 通 疲 疲惫 6 军亡导 或失道亡 通 无 没有 或 通 惑 迷失 7 南绝幕幕 通 漠 沙漠 二 重点词语 1 单于素闻广贤素 向来 2 胡骑得广骑 骑兵 3 睨其旁一胡儿骑善马善 好 4 鞭马南驰数十里鞭 用鞭打 5 度不中不发度 推测 6 会日暮会 碰上 7 汉兵死者过半 汉矢且尽且 将要 8 东道少回远 其势不屯行少 稍稍屯 驻扎 9 今乃得一当单于当 抵挡 这里指对抗 10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阴 私下 暗地里 11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谢 辞谢 告辞 12 南绝幕 遇前将军绝 横渡 13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遗 送 14 无老壮皆为垂涕无 无论 三 一词多义 1 数 非在数十步之内 广数自请行 以为李广老 数奇 2 得 今乃得一当单于 单于遁走 弗能得而还 3 将 诸将多中首虏率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 4 没 中石没镞 是时广军几没 5 见 见敌急 度不中不发 广已见大将军 还入军 6 辞 固自辞于大将军 口不能道辞 几 屡次 命运的定数 得到 俘获 名词 将领 率领 带领 陷入 覆灭 看见 拜见 不接受 言辞 7 罢 汉军罢 弗能追 是时广军几没 罢归 8 益 胡虏益解 曾益其所不能 君之疾在肌肤 不治将益深 9 固 固自辞于大将军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人固有一死 10 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乃自以精兵走之 通 疲 疲惫 停止 渐渐 增加 更加 坚决 坚持 固执 专一 巩固 本来 疾行 即跑 逃跑 奔向 趋附 四 特殊句式 1 李将军广者 陇西成纪人也 2 其李将军之谓也 3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思考 李广领兵打仗有什么特点 1 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2 面对强敌 临危不惧 以大智大勇跟敌人对抗到底 3 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老当益壮 主动请战 李广的英雄形象 一 智勇双全 勇敢机智 胆识过人 精于骑射 武艺超群 二 身先士卒 体恤下属 治军简易 宽缓不苛 三 终身不遇 白首未封 却依然转战疆场为国尽忠 与李广有关的诗句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燕歌行高适君不见 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艺术特点 一 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1 概括叙述2 侧面描述3 正面刻画4 细节描写二 组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 汉代的封爵制度 一 诸侯不得参与政事 唯得衣食租税二 非皇子不王三 非功不侯四 无子国除 在这篇传记中 司马迁满含悲愤之情塑造了这位悲剧英雄的形象 并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刻薄寡恩 排挤人才是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 司马迁笔下的悲剧英雄 悲剧英雄 英雄 读一读 雁门出击战 其后四岁 广以卫尉为将军 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 破败广军 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 令曰 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 广时伤病 置广两马间 络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 广详死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因推堕儿 取其弓 鞭马南驰数十里 复得其余军 因引而入塞 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 广行取胡儿弓 射杀追骑 以故得脱 读一读 垓下之战 今日固决死 愿为诸君快战 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 斩将 刈旗 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 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是时 赤泉侯为骑将 追项王 项王嗔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乃分军为三 复围之 项王乃驰 复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 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神射手大力士有胆识有气魄有威名 李广才气 天下无双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 项羽 悲剧英雄 悲剧 收官之战 大将军不听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曰 急诣部 如书 广未对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广曰 诸校尉无罪 乃我自失道 吾今自上簿 卫青逼迫说 收官之战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以为李广老 数奇 毋令当单于 恐不得所欲 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 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 故徙前将军广 后二岁 大将军 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 广数自请行 天子以为老 弗许 良久乃许之 以为前将军 皇帝数奇说 司马迁认为造成李广悲剧的根源 武帝任人唯亲卫青假公济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你认为造成李广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请总结 缺乏战略意识 勇士乎 将才乎 缺乏政治意识 政客乎 英雄乎 不虚美不隐恶 你觉得 李将军列传 放在 史记的史家传统不虚美不隐恶 专题合适吗 比较司马迁对李广与项羽的总结性评价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 史家笔法与文学笔法 其实李广的一生并没有建立过什么了不起的战功 他之所以能在两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讴歌赞颂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司马迁在 史记 中为他立了传的缘故 司马迁在 李将军列传 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杰出将领的悲剧形象 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现了无限的惋惜和同情 韩兆琦 司马迁对李广的情感倾向 痛其立功不得封侯 惜其有才不得施展 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 司马迁忍耻苟活 发愤著述 一腔心思 满腹牢骚都贯穿书中 由于史家的素质和个人的遭际 他对刘汉王朝有许多不满和怨忿 故而 史记 中时时可见强烈个人色彩的撰述和评判 他同情失败的英雄 放逐的臣子 带悲剧色彩的人物 司马迁与李广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 韩愈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清 王国维太史公负一世奇气 郁一腔奇冤 是以借此奇事而发为奇文 清 李景星 四史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